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大运河文化带7︱它原来是被乾隆皇帝景观化了的水利工程!
  • 来源:徐徐道来话北京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地域涉及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个区,运河沿线52处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白浮泉遗址、瓮山泊、汇通祠、积水潭、什刹海、永通桥、通运桥、张家湾古城等遗产点。从白浮泉、到青龙桥,再沿着大运河遗迹走,下一站就来到了瓮山泊。如果说瓮山泊您不熟悉,我想,您一定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颐和园的昆明湖。




说起大运河文化带,很多人都会有疑问,风景秀美的颐和园昆明湖,怎么和大运河会有关系?




1998年11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昆明湖,原名瓮山泊、西湖,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交汇之处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







万寿山为西山余脉,昆明湖的前身西湖则可以说是西山优美画卷的开端。乾隆皇帝因地制宜建成将清漪园后,这里跃然成为西山地区最具魅力的皇家园林。利农灌田,储水泄洪,是乾隆拓展昆明湖的主要目的;同时,清代建立了一整套对昆明湖周边桥闸水务的管理制度。




您想不到吧,现如今风景秀丽的昆明湖,原来是大运河上重要的一个水利工程,只不过被乾隆皇帝景观化了。

要说颐和园的春色实在是太美了。除了知春亭这一观赏颐和园春色全景的地方,乐寿堂也是最早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乐寿堂啊,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的意思。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说起来啊,当年慈禧太后住在乐寿堂,这乐寿堂前啊,玉兰树是真不少,早春时节您去看吧,特别的漂亮。







这里的玉兰花也很有名,但这些玉兰花的名气不在玉兰花的名贵,而在于乾隆的孝心。我国古代帝王大都以孝治天下,乾隆更是如此。他大力推崇儒家文化,百善孝为先,宣扬孝道。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就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后六十大寿修建的。站在佛香阁上俯瞰昆明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寿桃。乐寿堂里栽满了玉兰树,就是因为,孝圣宪皇后喜欢玉兰花。这些玉兰树是乾隆皇帝特地命人从南方引进的,种植在清漪园中。玉兰花盛开的时候香气袭人,被称为玉香海,成为清漪园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北京城种植玉兰的历史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现在在乐寿堂西跨院,邀月门前,南侧的一株玉兰树正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它是现在颐和园中仅存的一棵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玉兰树。至今花开正旺。







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时,乐寿堂里的玉兰树绝大多数被毁,只有两棵玉兰幸存,一棵在乐寿堂殿后,是紫玉兰,一棵在邀月门南侧,为白玉兰。当时这棵白玉兰被烧得只剩下树桩,后在树桩四周萌发出四个新枝,两年之后竟开出花朵。







慈禧太后对玉兰花也是情有独钟。慈禧为叶赫那拉氏,名杏贞,民间传说中,她的小名叫玉兰、兰儿,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入宫,因咸丰皇帝钟情玉兰花,所以封她为“兰贵人”,那在清史稿中,记为懿贵人。或许是名号中有个“兰”字,所以慈禧太后尤其喜爱玉兰,常到乐寿堂赏玉兰花。她曾对随侍宫女说,这两棵玉兰是乾隆帝留下的,为先祖传下的福泽,是吉祥、昌瑞、纳福之仙木,应予厚待。







在重修颐和园时,慈禧太后特令建园大臣对这两棵玉兰小心管护。建园大臣让工匠为两棵玉兰树建了围栏,并命两个小太监看守。但有一天,一个太监竟将洗过的两件衣裳晾晒在玉兰树上,并划伤了树皮,压断了一根树枝。慈禧太后看见后勃然大怒,当即令人将这个太监重笞二十板子,罚俸三个月,并对在场的太监、宫女厉声道:“宫苑之中所有建筑、树木均为古物,理当关护,凡随意损坏者,定当重惩!”







哪里能听: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名人

<< 6 7 8 9 10 >> 

公众号 • 徐徐道来话北京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