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 来源:澎湃新闻

奉节旧称夔州,是长江三峡之瞿塘峡的所在地。刘备托孤、李白朝辞白帝城、杜甫登高、刘禹锡写竹枝词等许多精彩故事都发生于此。要讲夔梳,也要从眼前的这条长江讲起。考古学家从瞿塘峡崖壁的岩棺里,找到一把马蹄形木梳陪葬品,用马桑树制成,这大概是关于“夔梳”最早的物证。而长江是古代中国东西交通的动脉,夔州的梳子就随门前的这条江通向四方海外。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夔梳手艺人肖代明在自家阳台改造的工作间里。丁海笑 图。本次采访文字、摄影资料由作者丁海笑为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特约供稿,谢绝转载。

肖代明的手艺为祖传,祖上六代都是夔梳手艺人。在清朝,男人蓄长辫,女人盘头为全民统一规定发饰,梳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甚至可作为男女定情信物。因为是日常用品,夔梳看上去朴实无华,根本无法和任何一件标准化的工业产品相较。制梳工具有几十种,都是自己制作,这里最有价值的是一把祖传的磨子,是用日本飞机轰炸夔州城的弹片加工的,钢刃锋利无比。还有一种耪刨,木工里常叫做“蜈蚣刨”,相传发明于宋代。

肖代明是夔梳没落的一代。他的艺还没有学完,梳子铺就经历过公私合营、倒闭,让这门手艺中断了,他后来在丝绸厂做了钳工,直到夔梳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才又开始重操祖上旧业,担任起夔梳传承人的角色。因为他的钳工手艺,他改良了不少工具,也和在美术学院念艺术系的女儿一起研发出顺应市场的、更有寓意和文化符号的样式。目前,夔梳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而肖代明的哥哥肖代荣作为“肖家梳子”的代表,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

三峡蓄水,搬迁后的奉节新城成了一座立体的城市。空中人行道、水泥吊脚楼随处可见,无数的暗门上上下下。夜幕降临,似乎置身一座赛博朋克般的淡紫色寨城。去肖代明的家,要从一栋商务大厦坐电梯到13楼,通过一个空中走廊来到彩云公园,肖代明就住在彩虹公园顶上一幢十几层的老楼上,楼梯是折叠向上的,中间一个狭窄的天井。肖代明和他九十一岁的母亲以及妻子生活在一起,由于空间局促,他将阳台改造成工作间,街道的车声、卖场的高音喇叭和他工作时的声音时常交织在一起,难以想象,他是如何避开这个复杂的世界,专心于这项古老的木器制作上的。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彩虹公园,肖代明的家就在其中一幢十几层的老楼上。丁海笑 图

被访者口述:

我叫肖代明,1963年生于奉节县永安镇大东门,父母是做夔梳手艺的,在过去的木梳社上班。夔梳当年的地位,按民国时候的话来说就是:“夔府的梳子,泸州的箅子。”制梳的技艺从我爷爷手上到父亲手上,再到我们四姊妹。

爷爷是三弟兄,清朝末年就开始做夔梳了,奉节管坐船的人叫做“水木匠”,管做梳子的叫做“梳匠”。父亲生于民国五年(1915年),出生的那时候爷爷在巫溪开梳子厂,在奉节的大南门和大东门设有两家铺子,当时叫“肖家梳子铺”,奉节共有七八家梳子厂牌,其余的梳子厂牌的板材都是由我们在巫溪的梳子厂提供的。当时巫溪有材料,巫溪的木材很多,梨木、枇杷树、窝儿木等普通杂木价格较低,梨木的产地是巫溪、巫山、奉节,最好的是黄杨木,黄杨木的产地是巴东、兴山、神龙架。不同的木料拿在手上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在巫溪的杨桥坝采料后,再从巫溪把木材板片运拢奉节;巫溪也有师傅和徒弟在那做,做好再装船顺着长江,销往江浙沪和南洋一带,梳子上刻有字号或厂名。

解放后公私合营,不允许单干,成立了木梳社。我小时候放了学回来就帮着父母做,那时候他们在单位上做不完,就把板子拎回来,在家里打夜工,在屋里支的马,就这样过了八九年,梳子厂就垮了,但我也基本上学会全部了。我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会做夔梳,现在他们年龄大都不做了,我的子女和两个徒弟都在跟我学,只要别人愿意学,我就愿意带。

哪个师傅做的梳子,一看就晓得,“手风”(手法风格)不一样。你看这右手边有几个齿,这个就是“手风”。你会做很容易,做好就不行。从会做到做好,首先需要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跟木匠一样你首先要把推板、桌子和锯子整好,让你拿在手上很轻松。写字也是这样,用力大了就写不好,轻巧的就写得很好,这就是“手风”,雕刻也是同理。写字的人有的喜欢写楷体,有的喜欢写行书,有的喜欢写草书,像我们这个拿夹具的时候,它就有正手风、夹手风、斜手风。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在肖代明的工作台上,找不到任何现代化的工具。丁海笑 图

夔梳从原木的砍伐到制作,工序不少,把树砍下来后要打墩子、支高马。你需要多宽,就要打多宽的墩子,直径有多大,就要做多长的。打完墩子之后就要来切片,切片的时候还要车花刃柳,通过观察里面的颜色,把芯去掉,不能要芯。怎么车也是一项技术活,车的时候如何下材料和节省材料,有些里面有结疤,还要看木纹的顺逆,有些纹路是扭曲的,保证选取不断齿的用料。“柳”即木材的纹路,切出来的“柳色”不能斜,要是使用斜“柳色”木料,那制作成功的夔梳木齿则会易断、缺乏韧性。比如遇到弯弯的树,一般它的柳色不好。有的树里面有水滞,颜色不同,你就必须将各部分分开,树和果木一样有阴阳面之分,阴面的颜色较浅,阳面的颜色较深,就必须把颜色分到位。如果已经切好的片还有阴面和阳面,就只能用锅来煮,水出来后,阴阳面的颜色就基本一致了。我们的黄杨木通过蒸煮后始终是黄和红,不会变黑,没蒸煮的生料就容易变成黑红,颜色就不好看了。

蒸煮后再经过一些加工,过去在上面敷上一层盒儿纸,是那种绒绒的、薄薄的纸,现在改用一般的卫生纸,让木头干,这样就不会张口。干的时候莫放在阳光下,要避光阴干,它的颜色才好看。这样原料才可以用来制作梳子了。

板子稍微阴干后,就会打捆,就打成那种圆捆,再阴干。像枇杷树就会结圆疤,有翘角,制作的第一步是刨翘角——使用特定工具将表面刨光。打磨光滑后再画线,抹油、撞锯,先夹具、再刷耪,撞线后剔边,将边的尖尖磨光滑,磨成那种椭圆的,像刀口一样,再就用剃子剪边,最后用薄剃再把里面打磨一下,打磨成不同的内样——茬梗子、锄梗子、方梗子,光是这个齿都要一道有一道的剪边。齿形它由夹具的手风来决定,正手风就跟你写正楷一样,夹子就跟你写行书一样,斜手风就像草书。最难的是柳叶齿,带一点微微的螺旋型,我一般不做。还有内堂梳我也不做。夔梳的齿的弧形机器做不了,每颗齿每颗齿都要移过来,要手风来刻。所以很多学徒始终只能做“正体”,他做夹手风始终不行,不是把齿撇断,就是没夹对。

我是做的弧形线,最近我做了一把有细齿的梳子,想试试可不可以用木头来做一把箅子(箅子通常为竹制),做了后我就放在荷包里。(说着他摆弄起那把细齿梳子来,用指甲在梳齿上划出响声,他又拿起另外一把把玩)这把是我女儿设计的一种鱼头兽尾、龙身荷叶背的梳子,用进口的非洲紫檀作原料。最传统的老样式是长江阴沉木(注:泥水之下,生长千百年的树木被深埋在古河床中,缺氧、高压、静存数千年,木芯逐渐变为灰黑色,介于木与炭之间,被称作“阴沉木”)制作的,还有金丝楠木梳子。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相较于很多雕工精美的木梳,大部分夔梳有着朴实无华的外形。资料 图

做梳的手艺都是口传。因为我有一定的基础,我在学习正手风的时候是学出师了的,五六岁我就开始帮家里剪尖、打口、抹油,我只是搞一些简单的,还有很多工序我没有搞过,一块片打了,还要烟干,抹了油了还要用烟缸熏,熏了再来做,再来弄夹具。用锯木面和烂材把它盖住,如果燃起来了就洒水,把烟熏了才可以随便保存。特别是黄杨木容易张口,通过通烟可以提高保存时间、防潮,但这些老工艺没有被保留下来。

梳子社破产后,我在单位上做钳工,挫、锯、车、钳、铆、焊——做梳子和做钳工挺类似,结合钳工的技术,融合起来,所以工具我做的到位,手风也可以结合。我喜欢做梳子,过去就当业余爱好做着玩,没拿上手,2009年,文化馆在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我们几弟兄做了一批梳子,被一个做阴沉木的黄老板看到后,就让我帮他加工,做了几年的梳子。后来夔梳被文化馆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区县到重庆市参加展会,被非物质文化中心的人看到了,2015年又代表重庆市的24个项目之一去武汉参加“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2017年,重庆的媒体专门来采访我。我现在还是想收徒弟,只要肯学,我就把手艺全部教给他。

除了做梳子外,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我之前喜欢放鸟,喂了十几年的画眉,经常去公园锻炼、遛鸟。往年的手艺人都有点把子武术,原先跟着父亲学了很简单的传统套路(当地话叫做操扁挂,长江码头上经常有练武术的人,当地独具风格的夔龙拳、夔龙掌、紫阳拳、白猿手、八阵渔夫拳、夔龙鞭等拳法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老奉节的记忆是我小时候住平房,前面有一个大坝子。解放的时候铺子卖完了,没有铺子了,我老汉买了一个茶馆,前面多大一个坝坝,一直到七几年才拆了让哥哥他们结婚。往年子江边船多得很,打渔船、铁船(小木船)、罩子船(大木船)……罩子船在电影里也有,白布罩子拉上去,两边几个人拉船,白木船,现在都没有了。但以前卫生条件赶不到现在,现在街道、卫生条件都好点,城市比较整洁了。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肖代明住所外的风景,折叠向上的楼梯与狭窄的天井。

文化

  •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夔州梳匠肖代明:治木之匠的简单哲学
    奉节旧称夔州,是长江三峡之瞿塘峡的所在地。刘备托孤、李白朝辞白帝城、杜甫登高、刘禹锡写竹枝词等许多精彩故事都发生于此。要讲夔梳,也要从眼前的这条长江讲起。考古学家从瞿塘峡崖壁的岩棺里,找到一把马蹄形木
    澎湃新闻
  • 百年阮璞,美术史的一代宗师
    百年阮璞,美术史的一代宗师
    导语:百年时间,顾看历史,似乎过眼就换。出生于1918年8月2号的阮璞,到今天已是百年诞辰了。他的诗与画已经踪迹难觅,桃李却是遍布各地,于美术教育、于美术史的一生作为也在百年间沉淀下来。五岁时,阮璞开
    雅昌艺术网
  • 假如敦煌没有他,咱们要去台北看壁画!
    假如敦煌没有他,咱们要去台北看壁画!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 敦煌 · 2018 —说起敦煌,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将它认作是中国的中心;论政治文化,毫无疑问北京是中国中心;论经济,北上广深任何一处都要远超敦煌几十年;论地
    路上自驾
  • 「诗词原创」李锐|笔绘中华强国梦 诗潮韵海亦豪雄
    「诗词原创」李锐|笔绘中华强国梦 诗潮韵海亦豪雄
    夏日登朵山磐前仰视秀峰巅,脚踩芙蓉胆自悬。石反银光垂白日,崖涂瑞雪冷婵娟。鹰鹞唤雨穿岚雾,鹿獐归林洗浴泉。本是凡夫难得道,风摇玉笋我扶莲。店子王清洞百丈红崖胆自悬,群峰静卧画楼前。扶栏石下山形小,慑足
    中国好诗词
  • 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联袂荐书七月期(一)
    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联袂荐书七月期(一)
    社长总编辑荐书 2018年7月期(一) 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于殿利总经理(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梁启超、钱穆等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1月陆续出版29800.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设计启动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设计启动
    位于福州新店镇古城村内,保护范围15万平方米N海都记者 石磊磊/文 王浩志/图 实习生 周利沣海都讯 “闽越故城陈列室”,这是一座仿古建筑,里面的遗迹承载着福州2200多年的历史。此处在1985年文物
    海峡都市报
  • 一虫一世界|《诗经》中的《昆虫记》
    一虫一世界|《诗经》中的《昆虫记》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沙。这种小虫,在《诗经》中专门有它的描写,甚至直接就以它的名字为题《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
    高高国际
  • 新县之乡村命名
    新县之乡村命名
    新县之乡村命名文/余长城1前几日,有人对我讲,“神留桥”村将要改名“神仙桥”村了。——这些败家子,竟这样糟蹋文化!比较“神留”二字与“神仙”二字,很显然,“神留”是两个词合成的主谓结构,涵义更深更宽,
    信阳人评
  • 西宁——当格调高级灰遇上中式风,演绎气质非凡的雅致情韵~
    西宁——当格调高级灰遇上中式风,演绎气质非凡的雅致情韵~
    竹,自地下匍匐的根茎向上生长,枝杆挺拔修长,纵历经夏阳冬雪,仍四季青翠,永持风雅,为清风高洁之化身。文人多爱竹,清代画家板桥先生曾自称“百节长青之竹”,为其写诗描画,吟咏“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经
    装修设计小李
  • 郑州博物馆新馆主体结构封顶 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郑州博物馆新馆主体结构封顶 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昨日,郑州博物馆新馆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据悉,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高约70米的郑州博物馆新馆为特大型博物馆,规划有陈展区3.6万平方米,包括3个临展厅、4个基本陈列
    呵护成长
  • 5部让你穿越《一千零一夜》的小说(1)
    5部让你穿越《一千零一夜》的小说(1)
    BY S. A. Chakraborty说到中世纪中东的故事,《一千零一夜》显得尤为重要。但它在西方世界的受欢迎程度,可能既与它的娱乐性故事有关,也与它最初的翻译时机有关。尽管《一夜》起源于波斯和印度
    中国数字科技馆
  • 爱茶,爱上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爱茶,爱上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雅,一笔墨,一本书,一席茶,一青花,一张琴,一盘棋,一尾草,一溪云,一香篆。时代忙碌,尘土飞扬,要寻得身安心静,不容易。物质生活显然在不断提高。那精神生活呢,我们有商的银两,我们有士的雅量么?明月停辉
    说茶网
  • 这位法国老人开了家移动茶室,走遍全球请陌生人喝茶,……
    这位法国老人开了家移动茶室,走遍全球请陌生人喝茶,……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反倒有越来越多的人讲求慢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品质比如为生活做减法比如从咖啡到茶说起茶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宋代在茶道里蕴含着哲学、伦理、禅宗、美学品一口茶,滋味醇厚,苦中
    创意大全
  • 「武夫子」国学的美,关于名山的古诗,别出机杼!妙!妙!妙!
    「武夫子」国学的美,关于名山的古诗,别出机杼!妙!妙!妙!
    山河的壮阔是历代诗人所歌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关于山的诗句吧!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武夫子
  • 高密地秧歌
    高密地秧歌
    高密地区广泛流传,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这就是早期的高密地秧歌。地秧歌在表演时舞中有唱,唱中有戏,戏中又有舞,很受人民群众的喜
    潍坊论坛
1 2 3 4 5 >> 

头条号 • 澎湃新闻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