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昔日的“圣草”是如何发展成“毒草”的?
  •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


全文共1851字 | 阅读需3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我们今天所接触的烟草并非中国本土烟草。



提及烟草,现代人无不对之忌惮三分。吸烟者明知有害健康,依旧难以自持;不吸烟者还要时时提防二手烟。可以说,烟草对当下公民荼毒久矣。


烟叶原料


然而在一开始,烟草却是有“圣草”之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01

烟草的发现与传播



烟草并非全球性作物,全球大部分地区都不出产烟草。


烟草最早种植于美洲,当时的印第安女人用加热的烟草来治疗腹痛,美洲土著民更是将烟草视为“圣草”“万灵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头痛、牙痛、创伤等。


1492年,欧洲探险家哥伦布抵达美洲,当地居民将烟叶送于哥伦布。由于哥伦布对烟草并不认识,所以并未将其当作宝贝带回。


发现新大陆


后陆续抵达美洲的欧洲殖民者逐渐了解到烟草的治疗功效,便将烟草带回欧洲。


1530年,西班牙水手带回烟草种子,开始种植烟草。烟草随之传入英国、法国、荷兰、俄国乃至整个欧洲。


16世纪的欧洲,医生们用烟草来治疗牙疼、寄生虫病、口臭、破伤风和鼠疫等等。患者将烟卷点燃,通过吸入烟雾来祛除体内的病痛。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吸烟除了能治病外,还具有让人兴奋的作用,所以烟草的传播便更快了。


在西班牙人潘氏所著的《个人经历谈》中,就描述了他发现印第安人吸食烟草的情景。


而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所著的《印第安通史》中,对印第安人吸食烟草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印第安人


书中写道:“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微睡的人一样。”


外加上17世纪的英国鼠疫和18世纪的德国霍乱,皆因吸烟能抵御瘟疫,导致烟草种植业和加工业迅速崛起。


而烟草加工业的兴起,让烟草的药用价值渐渐被人们所忽略,转而被当成自娱自乐的消遣品。


人们开始有病没病都吸食烟草来消疲解乏,久而久之便有了烟瘾,从此无法自拔。



02

烟草传入中国取代本土烟草



烟草在中国也算是历史悠久,古籍多有记载。据说汉朝以前便有烟草,汉朝时已专门设置烟草税。但我们今天所接触的烟草却并非中国本土烟草。



清《本草备要》和《本草从新》都有记载,“烟,辛温有毒,宣阳气,行经络,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辟秽杀虫。闽产者最佳。”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水手从菲律宾带回欧洲烟草种子在家乡种植,后传到广东和浙江等地。


由于欧洲烟草效力强,所以仅在一百年间,人们便创造了有名的福建漳州石码烟、关东烟叶、粤东潮烟和山东济宁烟等等。


石码烟:“烟草,闽中石码镇产者最佳”——《本草汇言》


关东烟:“烟,东北三省俱产烟,惟吉林产者极佳”——《吉林外记》


潮烟:“潮阳烟叶,以棉产为上,叶梢承露,制烟极佳”——《潮阳县志》


吸烟也很快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癸巳存稿·吃烟事述》记载,“崇祯末,嘉兴偏处栽种,三尺童子莫不食烟。”


到了嘉庆年间,吸烟甚至被达官贵绅们视为一种雅好,妇女吸烟也极为普遍,烟草几乎遍布了整个社会,曾经的“圣草”彻底变成了“毒草”。



03

烟草的危害



1932年,《美国癌症杂志》发布文章第一次将肺癌与香烟联系在了一起。烟草中的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苯并芘等)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一直到今天,吸烟有害健康始终是社会面临的最大卫生威胁之一。


201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据统计,当下全球烟民高达11亿人,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已超过700万,其中有89万人是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死于吸烟。



科学研究也表明,点燃的香烟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近四百种已知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酚类,醛类,氮氧化物,重金属元素等)和六十多种致癌物质(焦油,甲醛,苯丙芘,砷,镉,甲基胼,酚类化合物等)。


人体过多吸入,会导致上瘾,神经损伤和呼吸困难,甚至密闭死亡(指在密闭的环境中吸烟可能会直接导致死亡)。而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依赖,导致吸烟者在戒烟的时候会出现烦躁,厌食等症状。


所以对于长时间吸食烟草的人来说,简单的一句“吸烟有害健康”已经不能瓦解他们对于烟草的依赖,戒烟就如同减肥般困难。


而导致戒烟困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心理依赖。曾经的“圣草”让人们打心底里觉得吸烟可以提神、解闷、消除疲劳。介于这种心理,无形中又给戒烟增加了难度。



参考资料:《印第安通史》《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汇言》《癸巳存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新书上市,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下单送馆藏图书一本!


· 有一种爱叫做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国难中的香港


你永远也富不过一个福建人


探秘真实的“街亭之战”


潞州之战:父子两代人的突围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金融

    << 16 17 18 19 20 >> 

    公众号 • 中国国家历史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