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夜雨暗钱塘。
- 来源:古墨社
1
1649 年伊始,52 岁的陈洪绶回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杭州。
3 年前,他因画名太大,被南下的清军专门派人捉获,后侥幸逃脱,遁入绍兴云门山中落发为僧。山里虽然相对安全,但大半年后他还是移家绍兴城中。
明 陈洪绶 山水人物图册之一 佛瑞尔美术馆藏
本以为城市里画的销路会好些,不想战乱过后的绍兴晚上严行宵禁,白日里则到处都是持刃行凶的歹徒,吓得他门都不敢出,更不用提卖画为生了。
期间他想过逃回老家诸暨,那里却接连传来官逼民反、山寇入城的消息,连祖父的旧居都被劫掠一空,自此他是再也无家可归了。
他心中仍有留恋的地方,只剩下杭州,一个满载美好回忆的梦中天堂。
2
29 年前的初春,第一次来到这座繁华的江南都会,少年陈洪绶经历了一场毕生难忘的艳遇。
他早听说杭城第一名妓董飞仙风华绝代,初到杭州便迫不及待地约上朋友一同前往拜访。
山水人物图册之二
董飞仙虽然身在乐籍,却在西湖畔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时泛舟湖上,时礼佛孤山。那次陈洪绶并没有如愿见到她。
客在楚思中,斜阳听寺钟。
盻人惟恨见,望眼只愁逢。
烟色山山有,花光陌陌重。
回舟缓归去,觅到倦游踪。
陈洪绶往孤山寺里寻找,斜阳下寺里的钟声唤起了乡愁,更增情思。望眼欲穿的他无奈归去,仍命船夫缓缓行舟,可惜依然没有觅到伊人的倦游归来的踪影。
然而那次遗憾并没有持续多久。暮春三月,董飞仙马踏桃花,亲访家住定香桥岳王坟旁的陈洪绶,剪下身上生肖一段,请这位画名远扬的少年俊杰为其画莲。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佛家清净的象征,亦是佳人的自比。而陈洪绶小名莲子,董飞仙以莲画相求,似又多了一层暧昧。
桃花马上董飞仙,自剪生绡乞画莲。
好事日多常记得,庚申三月岳坟前。
陈洪绶痛快地提笔作画,并题下七绝一首。在诗里,23 岁的他说不论过多久,他也一定会常常想起庚申三月这天,岳王坟前的相遇。
3
与董飞仙的相遇是在明万历的最后一年。
虽然神宗并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但其时天下无事,那段日子也成为晚明人最怀念的太平时光,对于陈洪绶来说也是这样。
山水人物图册之三
陈洪绶 21 岁中秀才,并早早地画名鹊起,然而接下去的日子却充满了坎坷。科举数考不中,往京城寻求仕进也因阉党的抬头而屡屡碰壁。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躺在北京客舍中的陈洪绶鼾声如雷。
长安梦见董香绡,依旧桃花马上娇。
醉后彩云千万里,应随月到定香桥。
经历着现实苦闷的人,或许都会庆幸:至少今晚还有梦可做。在那里,陈洪绶看见了定香桥畔马踏桃花而来的董飞仙,一个他曾经发誓永远会记得场景。
事实上有些记忆不需要刻意去想起,若是足够刻骨铭心,自然会时时浮现。无论其中的美好和遗憾谁更胜一筹,都化作温暖的暗流,让人暂时忘记清醒时挥之不去的烦恼。
陈洪绶的这首诗名为《梦故妓董香绡》,或许当时的她已经早早香消玉殒。
可怜的是,没有一个像写《板桥杂记》的余怀那样的文人,像回忆秦淮八艳那样写下关于董飞仙的记忆。在那个还算太平,远不到山河破碎,繁华梦醒的岁月里,没有太多人在意一个妓女的死活。
山水人物图册之四
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在陈洪绶的梦里找到她。
4
陈洪绶为董飞仙的风采所倾倒,却不敢有非分之想。
他是一个深情而多情的人。第一任妻子来氏早逝,27 岁那年他从北京返家,娶了杭州卫指挥同知韩君的女儿为续弦,在西湖畔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山水人物图册之五
韩氏颇解诗画,又陆续给他生了几个孩子,家庭生活完满。他的画名越来越大,前来求画的人不乏远近的达官贵人,但对陈洪绶对他们往往不予理睬,卖画所得将将够用。
他结识了一帮晚明最杰出的青年才俊,比如祁彪佳,比如张岱。他们在后者于灵隐韬光山下的岣嵝山房里读书,乘舟至不系园赏枫叶,同往白洋观钱塘大潮,跑到飞来峰上举起斧头、铁锤,砸烂元代恶僧杨琏真迦的造像,发泄着使不完的少年意气。
除了功名未得和山海关外不断恶化的国势,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他忧心的。他偶尔回到诸暨老家,但那里的亲戚总想着法子对他巧取豪夺;他去了几次北方,依然一无所获。
饥来驱我上京华,莫道狂夫不忆家。
曾记旧年幽事否,酒香梅小话窗纱。
孤独的旅途中能给他安慰的,仍是西湖畔和妻子的旧年幽事。
山水人物图册之六
客中万事皆伤感,每到雨中最断肠。
只恐归来暮春月,梨花夜雨暗钱塘。
36 岁那年,在北京徘徊了一年的他于正月里着急启程南返,唯恐错过春天梨花盛开的杭城。
5
如今陈洪绶 52 岁了。在明朝灭亡下的一系列生死劫难后,重回杭城,故园是否依旧呢?
外六桥头杨柳尽,里六桥头树亦稀。
真实湖山今始见,老夫行过更依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多年不见,人事变幻尚属意料之中,西湖边原本郁郁葱葱的垂柳竟也在战乱中被砍伐殆尽。
这里已没有了董飞仙。事实上在 29 年前那次定香桥畔的邂逅后,除了在陈洪绶的梦里,他们似乎再也没有见过面。
他想起了妻子来氏,他们的女儿道韫已经长成,开始跟胡净鬘学习书画。后者是陈洪绶最后一次离开北京时路过扬州所纳的妾室,颇有才名,陈洪绶的朋友们将她比作东坡的朝云。
妻子韩氏于危难之时始终不离不弃,还会一直陪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祁彪佳在 4 年前杭州失守后沉湖而死,张岱则逃至至于绍兴城外 30 里的项里闭门著书。
夕阳西下,孤山寺里却没有了钟声。眼前尽是残垣断柳,以及褪去垂杨遮掩的裸露湖山,陈洪绶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汉家宫阙映斜阳。断送九回肠。
千秋霜草,半轩落日,几堵颓墙。
有人劝我三杯酒,明日又商量。
人生不过,题诗纨扇,系马垂杨。
明日该往何处去呢?如果人生不过,题诗纨扇,系马垂杨。去哪又有什么分别。
陈洪绶《陈洪绶集》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翁万戈《陈洪绶的艺术》
-END-
想加入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
扫社长二维码,邀您进入~
向左滑动关注 " 古墨学堂"
历史
-
-
- 野史为什么说永乐皇帝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 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不同族群表达“命运共同体”情感的不同方式【编者按】宗教野史中,有不少关于宋元明三朝“互为前生后世”的传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仅凭外来理...
- 中国新闻周刊
-
-
-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221,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答:盛唐绚丽历史上堪称无比辣眼睛的一幕,正是“杨...
- 朝文社
-
-
-
- 五秒内,请说出河南经济第二城
- 如果不是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如果不是公交车上的“天子驾六”涂装,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有着4000年立城史的、集华夏文明于一身的“天下之中心”。来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 良豪今年春节,河南春晚节...
- 财经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这位“铁血将军”战死沙场,敌人赞他是大大的英雄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我国唯一全部收回的土地,比五个香港还要大,现在成为战略要地
- 从世界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所以近代以来,我国弱小下,整个不断被西方列强欺凌,打击。最终导致大量的国土被割让,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国土缩水严重的主要原因了。而随着战后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我...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 4月2日上午,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广场庄严举行。市区相关领导、革命老战士、烈士亲属、退役军人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各行业青年代表、消防官兵代表等260余人,每人手持一枝白色的...
- 长安街知事
-
-
-
- 王志纲|我看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 来源:正和岛本文根据王志纲先生于2021第九届智纲智库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大变局》精编而成。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讲演,我们谈谈“变局”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讲变局?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很多人看不清方向,很...
- FMBA
-
-
-
- 康熙地宫有多么恐怖?专家持枪进入,出来后要求永久的关闭地宫
- 康熙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里面,随着王朝的更迭产生了众多在历史上有名有作为的皇帝,像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康熙皇帝之外也能上榜,要知道...
- 企业家收藏
-
-
-
- 清明上坟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啥意思?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
- 史学界的9527
-
-
-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 文︱葛兆光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算南下萨摩,北上函馆,...
- 上海书评
-
-
-
- 重读那些没有被糟蹋的杜甫诗歌
- 就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不可能把哈姆雷特读成他的杀父仇人克劳迪。就算杜甫的诗歌有一千种解读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把他当作「正能量」的化身。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
- 逻辑学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一座桥,一座城,一部抗战史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读史老张
- 几个月前,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读到一篇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
- 文汇笔会
-
-
-
- 民国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是真的!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m/question/...
- 历史教师王汉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