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战时苏联大规模装备的米格23战斗机为何战绩不佳、饱受争议?
- 来源:当狗容易做人难
米高扬公司
2006年,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曾经主导苏联战斗机设计的米高扬公司成为历史。米高扬公司风风雨雨数十年,既有辉煌强盛,也有失败落寞,设计的米格系列战机威震全球,其中的米格23战斗机是极富争议的一款飞机,特别是它糟糕的实战表现让其收获不少差评。
米格23战斗机
米格23是米高扬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战斗机,是为了满足苏联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需求而研发的。米格23在设计要求上是一款兼顾防空、对地轰炸的多用途战斗机,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米格23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作为卖点的可变后掠翼设计也因为手动装置操作的复杂性成了鸡肋;最要命的是在高速飞行时容易失控,出现严重的左右摇摆、侧滑现象,用苏联试飞员自己的话说:“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多造这种飞机,然后送给我们的敌人,这样他们在飞行的时候就死光光了。”
作为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米格23也被大量出口到国外,主要是东欧、非洲及中东地区,但是实战表现不佳。比如叙利亚有大约146架米格23,但历次中东战争中对战以色列空军一直落于下风,甚至在以色列的宣传中出现了12:0的战绩;利比亚有130架米格23,1989年利比亚的两架米格-23被两架F-14击落;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空军被击落6架米格23MF,而只击落了一架美国F-16。
毁于二战战火的苏联城市
米格23战斗机有很多缺点,但是依然成为了超级大国苏联大规模装备的主力战机之一,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符合苏联的军事需要,毕竟苏联军方不是傻子。
二战时期,苏联作为对抗纳粹德国的绝对主力,损失惨重,伤亡2700万人(占苏联总人口的九分之一),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几乎打成一片废墟,全国四分之一的财富毁于一旦,因此二战后的第一个十年,苏联处于全力恢复战争创伤阶段;等到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为了追赶美国,集中全力发展核武器以及火箭、卫星等太空领域,又开始消减常规武装经费,总之在1960年之前,苏联空军处于经费短缺状态,只能将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米格23战斗机
冷战初期,苏联空军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和平时期防备美国侦察机对苏联国土的侦查骚扰,一旦爆发战争防备美国轰炸机携带原子弹轰炸苏联,因此咱们看米格系列战机的早期型号米格9、米格15、米格21等等,都是追求高空高速截击、空中格斗的轻型截击机,不追求对地攻击能力,可以说米格23是二战后苏联研制的第一款多用途重型战斗机。
按照一般的武器发展思路都是先进行技术积累,再进行大规模生产,但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对抗最激烈的时候,苏联需要一款立马投入实战的飞机去抗衡美军,以实现全球争霸战略。二战中美国获取了大量利益,本土没受到影响,新武器的研发工作一直没断过,苏联从零开始要跨越近20年的技术差距,只能使用大量没经过检验的新技术,比如全新的气动结构、不成熟的新发动机等等,最终弄出了米格23这款纸面数据强大的二代机,某些性能甚至能媲美三代机。但悲剧的是米格23大量新技术带来了高故障率,再加上美国技术积累雄厚,很快推出了三代机F-15战斗机,造成了其难看的战史。
美国空军中将罗伯特·邦德
另外苏联是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才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依靠人力和资源优势,在工业总量上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但在高新技术、精密加工等领域与欧美还是有差距,表现在飞机制造就是发动机技术、航电系统的落后。因此苏联设计飞机更多的考虑飞行高度、航程、速度等硬指标,对于飞机的易操作性、舒适性、安全性是忽略的,出现问题靠经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员去克服。
米格23操作上有多不人性化呢?曾经将一位几十年实战经验的美国空军中将吓到崩溃,操作失误致其死亡。美国对于苏联战机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通过第三国获得了十几架米格23用于研究以及飞行员训练用。1984年的时候,美国空军中将罗伯特·邦德去基地视察,看到米格23之后一时技痒就想飞一下,按照正常程序飞米格23是有一套训练课程、资格考核的,邦德中将仗着自己300多次作战任务的丰富经验直接就驾驶飞机上天了。
邦德中将驾驶米格23升空后,要表现一下技术,飞行高度12000米,飞行速度2马赫,持续高速下飞机机身开始左右摇摆、剧烈震动,邦德没见过这阵仗,还以为飞机失控、要解体了,错误的选择了高空弹射跳伞,被2倍音速的气流直接打折颈椎骨死亡。但当飞机坠毁后,美国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米格23并没有失控、没有系统故障、没有解体,靠飞行员的正确操作完全可以解决。你想想美国的老牌飞行员驾驶米格23都能出问题,那些小国的菜鸟飞行员能不出事么,这也是米格23大量出口后,战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米格23战斗机
任何一个强国都是自主研发武器,就是因为武器的发展要符合本国的军事战略。苏联一切都是为了大战做准备,武器就是消耗品,要求制造简单、成本低廉,至于使用寿命是无所谓的事,米格23完全符合苏联要求。在苏联空军手中,米格23在与美国F-15等更先进战机的对抗中,成功保卫了苏联领空十几年,还有啥可强求的。
军事
-
-
- 满排超4艘航母!中国15万吨“军舰之母”有多牛?韩国都前来借用
- 近几年来我国新造船舰以及服役军舰数都位于世界首位,其中更不缺乏先进船舰的建造,像首艘国产航母、055万吨大驱以及刚下水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等。除此之外,我国在特种船领域也是如日中天,像世界第二大的半潜
- 国器纪录片
-
-
-
- 冷战时苏联大规模装备的米格23战斗机为何战绩不佳、饱受争议?
- 米高扬公司 2006年,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曾经主导苏联战斗机设计的米高扬公司成为历史。米高扬公司风风雨雨数十年,既有辉煌强盛,也有失败落寞,设
- 当狗容易做人难
-
-
-
- 洲际导弹的技术难点在哪里?为什么一般国家无法拥有?
- 大多数国家无法拥有洲际导弹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研制动力!需要研制洲际导弹的国家都是具备一定体量,且自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胁或者容易威胁别人的国家,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拥核国家!想象一下,如果耗费
- 军武吐槽君
-
-
-
- 他们为何能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看完你就知道了→
-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的空中梯队,以威武的集群、精确的编队、米秒不差地通过了天安
- 景德镇南河公安
-
-
-
- 飒!国庆大阅兵女兵方队中的海南身影,惊艳
- 10月1号上午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 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中国最帅天团登场亮相 其中 女兵方队的女兵们英姿飒爽的一面 让人眼前一亮 而眼尖的编编 在方队中发现了
- 热带播报官方号
-
-
-
- 35年,从美国黑鹰到中国直20
- 相信70年国庆阅兵给军迷们带来不少惊喜吧,其中直20的亮相更是让大家感叹中国有了自己的中国黑鹰! 本人80后,最早接触军事的时候是在初中看到同学的兵器杂志,从此对军事武器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 相信
- 海底一粒河沙
-
-
-
- 问:军人退伍以后,光荣牌挂在什么地方好?原来讲究这么多
-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是一个提升人综合能力的平台。尽管在部队中的训练非常艰苦,但是在军营中所锻炼的价值,与战友间的相处是无价的。当兵也是有期限的,一般的情况来说,2年是最短的义务兵,而为了能够感谢军
- 退役人才网
-
-
-
- 就在国庆当天,中国无人机第一人远离我们而去,向他致敬
- 国庆阅兵已经过去4天了,相信不少人至今可能仍停留在那盛大欢喜的场面之中,对于我们来讲,这次的阅兵对于我国来讲的确意义深远。除东风-17、东风-41这样的国之重器之外,亮相的无人机我们应当着重提及,特别
- 悟空在哪里
-
-
-
- 凌晨2点51分,一枚火箭从太原卫星中心升空,70周年庆典后又一大礼
- 观看了70华诞大阅兵的朋友们,一定对那一幕幕壮观的场面记忆犹新,而在此之后的10月2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又公布了三张由“高景一号”卫星拍摄的全景照片,让人们从60万米的高空中再一次感受到了我们的国威和
- 军事评论
-
-
-
- 看不够!70张动图重温阅兵全过程
- 10月1日上午 国庆大阅兵 47个地面方队、12个空中梯队 从天安门前豪迈通过 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空中护旗梯队 徒步方队 仪仗方队 领导指挥方队 陆军方队 海军方队 空军方队 火箭军方队 战略支援部
- 阜南发布
-
-
-
- 中国隐身无人机亮相令外媒惊叹 这个神秘的无人作战方队到底牛在哪
- 央视网消息:此次阅兵中有一个模块展示的武器,以其独特而简洁的造型、流线型的机身、神秘的黑色涂装,一出现就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它们就是无人作战模块中展示的各种无人机。这个神秘的无人作战方队同时
- 央视网新闻
-
-
-
- “城”就中国⑤ | 阎良航空城:国产机试飞场 航空人圆梦地
- 阎良,历史悠久,商鞅曾在此推行变法;交通便利,京昆高速、关中环线穿境而过,西延高铁、西韩城际铁路过境设站;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汇聚了全国最
- 新民晚报
-
-
-
- 印度航母电脑突遭盗窃,所有硬盘不翼而飞:印军无奈,只能报警
-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企业生存,战略决策一定要贴合自身实际情况,才不至于常走弯路。但这样的常识印度从未意识不到,多年来,印度在军备制造领域一直状况连连。究其根本,还是因为
- 舰载武器视频
-
-
-
- 2021年日本六大基地部署高超音速导弹:俄警告日本,不要自取灭亡
- 在今年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以后,就开始了中程弹道导弹的重新研发和部署。在第22届空间与导弹防御研讨会上,美国陆军快速能与关键技术办公室(RCCTO)公布了新型陆基导弹武器系统的初步细节。 最
- 舰载武器杂志
-
-
-
- 硬核悬念大揭秘!原来国庆阅兵上这群人还有好多你不知道的事儿!
-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赵越 昨天上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视频刷爆朋友圈, 你看过瘾了吗? 小编身边很多人更是 激动到热泪盈眶, 还有就是被那种气势磅礴震
- 浙江禁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