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一次性下单800亿!中国军工迎“第二春”24小时连轴运作
  • 来源:每日点兵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快报。

对于我们而言,伊拉克最大的存在感可能就是作为“战乱国家和地区之一”出现在国际新闻之中。但又有谁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国力凋敝的中东小国,曾以800亿巨资救我国军工于水火之间。

1980年,同为中东强国的伊朗与伊拉克两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两伊战争,双方展开了激烈交锋。对于当时的伊拉克而言,虽然其号称“中东第一,世界第四”,而且还拥有着丰富石油资源换来的雄厚财力,但由于工业水平有限,伊拉克本身并不具备大规模武器生产制造能力。因此,其也只能“放眼海外”,寻找合适的武器出口商从而大规模进口各类武器,而操作简单、皮实耐操且价格公道的中国武器自然成为了伊拉克军方的不二之选。

由于两伊战争造成了大量消耗,伊拉克从我国购买了数量惊人的各类武器。据不完全统计,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至少从我国购买了上千辆坦克以及大量导弹、轰炸机、战斗机外加60亿发子弹,总价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要知道,即便是在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价值800亿的订单仍算得上难能一见,而在当时,这笔堪称天文数字的巨额资金可以说使我国军工体系直接迎来了“第二春”。

上世纪80年代,受限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军队大量缩减军备等诸多问题,我国军工迎来了“寒冬时期”。为了能够成功渡过这段最艰难的岁月,我国各军工单位只能以“开源节流”为发展模式,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但是,即便如此,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仍使得我国军工体系风雨飘摇。而随着伊拉克武器订单的到来,重新“开张营业”的各军工厂直接进入了高负荷运作状态,部分工厂甚至连春节时期也在加班加点争赶进度。在几乎24小时无休的“猛攻”下,我国按时交付了伊拉克订购的全部武器装备和弹药,使“军工寒冬时期”摇身一变成为了武器出口黄金期。

其实,除了与伊拉克的军火贸易外,80年代时我国还曾与另一中东大国达成了一笔不为人知的“神秘交易”。当时,这笔生意使我国原本仅有2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直接增长一倍有余,而买家却直呼“太便宜了,自己赚大发了”。是什么交易让中国换来巨额资金,又是何原因让美苏两大强国不得不放弃嘴边的肥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诸葛兵”微信公众号,回复“军售”,查看事情的精彩始末。

军事

<< 6 7 8 9 10 >> 

头条号 • 诸葛小兵兵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