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节丨一个不应被淡忘的中国传统节日
- 来源:i小学奥数
寒食节的故事
清明将至,春雨连绵,还有多少人,记得今天是寒食节呢?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因为和清明节距离较近,所以后世逐渐把这两个节日合并在一起度过,时至今日,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已被很多人淡忘。
作为曾经的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意义,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个不应被遗忘的节日吧。
- 寒食起源 -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寒食习俗 -
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这天,为了纪念介子推,家家户户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
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
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
插柳标明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踏青郊游
踏春,盛兴于唐宋。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乐荡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聚众蹴球
盛行于唐,《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
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借物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 寒食诗词 -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夜》
唐·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
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
楼阁朦胧烟雨中。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食日作》
唐·温庭筠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唐·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嚬不语恨春残。
《醉太平·寒食》
元·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寒食书事》
宋·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 ,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 寒食寄语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雨落纷纷的时节,天空略显阴沉,但空气中通透、澄澈的气味却足已让人心生明朗。
行色匆匆的旅人,沐着绵绵雨丝,看雨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感叹着素衣更替,流年锦瑟,思慕着何日归家,牵挂在心,思念愈浓。
在这一季明媚的开始,让我们清清爽爽地放下一切烦恼,将希望的种子趁着微风、携着细雨,播洒进松软润湿的泥土里,等待春日发芽,夏日茁壮。
历史
-
-
- 这部爆火的电视剧有续集吗?
-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首播收官在这部火出圈的电视剧里几位年轻人的经历和抉择让无数观众感动泪奔央视新闻专栏《那时他们正年轻》也记录了他们的故事01陈延年是陈独秀长子...
- 央视新闻
-
-
-
- 为什么要过清明?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实至名归 用者为尚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作者:拾遗后记: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不仅是我们祭奠亲人的节日,也是我们纪念先贤英烈的载体。不懂历...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
-
- 日本最强留学生,竟然跟李白是好朋友?
- 隋唐时期,中日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官方的往来之下,必不乏私人交友。许多的日本遣唐使和遣唐留学生都与中国文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一同寻访名山大川,切磋画艺,吟诗作对。比如著名的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他...
- 知日
-
-
-
- 未来英国会一分为四么?
- 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方古代以来也产生了很多大国,尤其是近代,那更是有很多超级大国产生,最典型就是大英帝国,最强大的时候,基本上统治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地区,二分之一的人口,领土面积多达几千万平方公里。...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专访|话剧《香山之夜》编剧李宝群:塑造有血有肉、有情感温度的历史人物
- 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李春光 摄塑造有血有肉、有情感温度的历史人物——专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香山之夜》编剧李宝群中国艺术报实习记者 王钰话剧《香山之夜》日前在北京人艺上演,观众纷纷走进剧场,重...
- 中国艺术报
-
-
-
- 除了火耗归公,雍正皇帝还用了哪些手段整治官吏
-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000 字阅 读 需 要 9 分钟雍正皇帝是影视剧中的常客!在中国历史上,雍正是雷霆万钧的反腐败之举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康熙皇帝性格相对宽仁,以“中正和平”...
- 历史D学堂
-
-
-
-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求是》杂志记者 宗 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我们党百年征程思想沉淀的经典名句。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呢?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记者来到西柏坡,重新走进党的...
- 求是网
-
-
-
- 帝国遗民:秦国治下楚国遗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作为亡国遗民系列的经典题材,秦人统治下的楚国人,其实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题材。只有充分了解楚人的政治生态和生活方式,文化氛围...
- 冷炮历史
-
-
-
-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时,峥嵘青年毛泽东如何抉择?
- 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了1916年至1921年间,中国的热血青年们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程,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鲜明人物,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 瞭望智库
-
-
-
- 孟琢、张祎昀丨何谓训诂:论黄侃先生的训诂界定与理论自觉
- 导言今天是黄侃先生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在训诂学史上,黄侃先生对“训诂”的界定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这一界定被后世广泛引用,而更在于它蕴含了黄侃先生对语言文字的源流本变规律的高度自觉,并影射出了从“训...
- 章黄国学
-
-
-
- 关于“清明节”你知道多少?
-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你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本期快乐魔方作文小编就为大家讲解有关...
- 快乐魔方作文
-
-
-
- 人生的最高境界:修心
-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凡事都在人的心里。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01艰难处修心王阳明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
- 教练技术
-
-
-
- 寒食节丨一个不应被淡忘的中国传统节日
- 寒食节的故事清明将至,春雨连绵,还有多少人,记得今天是寒食节呢?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 i小学奥数
-
-
-
- 赫拉特攻防战:英国与俄罗斯争霸中亚的关键转折点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19世纪30年代,随着拿破仑战争的彻底结束,沙皇俄国终于能腾出手来推进自己的东方战略。当时的他们有两大战略目标,包括土耳其占领...
- 冷炮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