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风华|油画《遵义会议》:历史的细节含糊不得
-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 者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中共中央为准备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曾在1934年夏成立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会后不久,在向云南扎西地区进军途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后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经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历史
-
-
- 讲座回顾|红色人民币
- 讲座回顾:红色人民币 ★★ ★ ★★2021年4月14日晚上19:00,在国际会议厅,卫生管理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吴庆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名为《“红色”人民币》的专题讲座。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士良老师、...
- 南方医科大学团委
-
-
-
- 王元崇评《通天之学》︱站在关口的盛清中国
- 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韩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0月出版417页,88.00元━━━━文︱王元崇有清一代是中国发生剧烈变换的历史时期,更是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交际...
- 上海书评
-
-
-
- 专访毛泽东前机要秘书之女叶燕:毛主席教我背古诗
- 2021年4月,叶燕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 。(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从延安到北京,毛主席教孩子们背了很多诗词,晚年她将这些诗词整理成书,希望青少年牢记传统。|作者:李璐璐人物简介:叶燕,1939年...
- 环球人物
-
-
-
-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深刻阐述
- 编者按: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
- 求是网
-
-
-
- 大明一号病人,死于1424年
- 朱棣的后半生,一直都活在篡位者的焦虑症之中。 1402年,在历经三年叛变作乱后,43岁的朱棣终于率军攻入南京城,但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却在宫城大火中离奇失踪,为此,这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 他疑虑、焦躁,为了探...
- 最爱历史
-
-
-
- 赫拉克利亚战役:罗马军团与马其顿方阵的首次激情碰撞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前280年,来自希腊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率军队登陆意大利半岛。他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保护那些邀请者而同罗马作战,还期望...
- 冷炮历史
-
-
-
- 这两首唐诗感动国人一千多年,作者却是大骗子!
- 文 | 网络 · 图 | 网络 · 编辑 | 译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著名的唐诗《悯农》,在中国脍炙人口,连小学生都倒背如流,但残酷的是,写出这首诗的作者,却是个唐朝的大酷...
- 品读诗词歌赋
-
-
-
- 中共赤水合江 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完全崭新的姿态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汹涌澎湃的革命大潮也波及到地处祖国西南的贵州。从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受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
- 贵阳晚报
-
-
-
- 百年风华|油画《遵义会议》:历史的细节含糊不得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 中国艺术报
-
-
-
- 我国世代捕鱼地,邻国趁虚而入非法占据二十年,现在我国实际控制
-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华文化中很是讲究道义,强调不能趁人之危,而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扶危救困。这对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一个讲究道义的大国,必然会得到世界的尊重,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才会在世界上...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党的第一部电台诞生记:红色电波源起上海滩
- 制图:IT时报 冯诚杰30秒快读1你知道党的红色通信是从哪里起步的?我党第一座电台诞生在上海。谁造出了我党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他就是第一座秘密电台创始人李强。2建党百年之际,《IT时报》记者遍访上海红色...
- IT时报
-
-
-
- 品味红色经典|丁晓平:《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
- 一本书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又名《西行漫记》)因其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了解而闻名于世,并被历史铭记。直到今天,这部著作仍然是人们了解现...
- 人民日报文艺
-
-
-
- 他以13副铠甲起兵,开启一个王朝
- 自从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被杀后,辽东总兵李成梁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王杲的儿子阿太(又称阿台)在父亲被杀之后,很快便返回了王杲的根据地古勒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古楼村)主持大局。故而,李成梁...
- 最爱历史
-
-
-
- 为何罗马抛弃了罗马,而中华选择了中华?
- 公元300-600年间,中国与罗马再次面临相似的历史境遇,同时面临中央政权衰落,同时遭遇周边族群大规模冲击。在中国,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胡人族群纷纷南下,建起了众多政权。在罗马,是西哥特、东哥特...
- 瞭望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