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 来源:知乎日报
题图:《妖猫传》
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答主:一横(9700+ 赞同)
不要用我们的现代人贫穷的思路想古代集权的帝王的事。
反对一下前面的答案。并不是只有吉服才拖地。
汉文帝当年搞节俭,专门命令慎夫人「衣不得曳地」,说明当时后妃的衣服正常都是拖地的。
但是,莫说是吉服,就算是日常衣服,为啥要洗??还可以扔了的啊哈哈。
「服浣濯之衣」(穿洗过的衣服)对于古代贵族,尤其是皇族,其实是一项非常难得的美德,史书上都是会有记载的。
历史上,搜皇帝「服浣濯之衣」,出现的结果寥寥无几。北魏孝文帝:「性俭素,常服浣濯之衣」。梁武帝「身服浣濯之衣」。唐宣宗「衣浣濯之衣」。宋太祖这种出名的节俭的,史官很严谨的在史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常服之衣,浣濯至再。」他弟弟太宗,史书也写了「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
唐文宗当年为了带头搞节俭风,专门穿了件洗了三次的衣服,就能跑去跟百官得瑟了。
到清朝的大奇葩道光,有记载「衣非三浣不易」衣服要穿一个月才换。也不许后宫、官员穿华服,衣服上打补丁就会被表扬。据说当时旧衣服卖的价格比新衣服还贵。
这寥寥几个皇帝也就是自己搞搞人设,少数的像隋文帝那种真抠门的,还会带着后宫搞「六宫咸服浣濯之衣」。
不仅是帝后,皇族里节俭到会「服浣濯之衣」的,史书里也都会记录,夸节俭的了。
《旧唐书.萧复(公主的儿子)传》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
除了这种专门秀节俭人设的情况,就只有国家财政严重亏空了,才会出现皇帝穿洗过的衣服的情况。
《新唐书·食货志二》:「是时,因德宗府库之积,颇约费用,天子身服澣濯。
再说一遍,不要用我们的现代人贫穷的思路想古代集权的帝王的事。
你看古装剧每次皇帝、嫔妃身边只跟着那么几个人。其实一个人有几百人服侍才是日常。
明朝鼎盛时候,内监就达到十万人。
观音菩萨的原型,陈后主的沈皇后,就是以朴素节俭著名,一直青灯古佛的。
《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想象一下,有最少百许人伺候你,其中一堆人天天给你做衣服,你为啥要考虑衣服脏了的问题?
据清宫 《内务府奏销档》和 《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等档案记载,龙袍的专职织造人员就有 2602 人。
考虑一下,近三千人专职做龙袍,为什么会有机会让吉服被穿两次?一天三更衣才是常态好吧。
对于古代皇室,莫说吉服根本不可能穿第二次,很多时候,日常的衣服能被穿过一次也就就很不错了。
现实情况就是,大量衣服做出来堆着求「临幸」,大部分等到皇室成员们死了都没被穿过的。
节俭出名的长孙皇后,记载说「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意思是衣服只按够穿得数量做,不会做一大堆衣服丢着不穿。说明她节俭成这样,也并不会把一件衣服穿两次。
其实现在很多高级一点点衣服也都是不能洗的,就是一次性的。包括日本和服等等这些也都是。Gucci 还出过一件 3000 块的泳衣,不过不能沾水。
所以吧,还是少看点古装宫廷剧,多看点《走向共和》《法兰西岁月》《觉醒年代》之类的,感谢一下辛亥革命,感谢一下给我们带来现代平等生活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吧。
戳下方链接查看更多讨论~
交易担保 知乎 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小程序
知乎热门文章
张恒放出多份聊天记录,曝光郑爽日赚 208 万,偷税漏税,遗弃生病小狗等细节
假如尿液的腐蚀性像硫酸一样强,我们在尿尿时应该要注意点什么?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戳「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回答
觉得有趣就点亮「在看」吧
历史
-
-
- 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 题图:《妖猫传》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答主:一横(9700+ 赞同)不要用我们的现代人贫穷的思路想古代集权的帝王的事。反对一下前面的答案。并不是只有吉服才拖地。汉文帝当年搞节俭,...
- 知乎日报
-
-
-
- “靖康之耻”有多惨?皇帝生母一天“接客”百余人,公主还被公开叫卖
- 由于北宋灭亡的时候,正值靖康年间,因此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更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而这场大劫所产生的根源更是后人必须深刻总结的...
- 历史灼见
-
-
-
- 小麟带你学党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94年前的今天,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英勇就义,年仅38岁。受尽各种严刑拷问,他始终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绞刑架下,他发表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
- 南方医科大学团委
-
-
-
- 宋美龄旧居出售,全貌首次曝光,美得不像话!
- 宋美龄位于长岛的旧宅,近日以1180万美元价格,出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受到华裔买家热捧,首日售房当天, 就有7位买家现身,全部是华人。代理地产经纪人表示,目前已经接到至少50个电话询问,而其中48个都是华人买...
- 清荷心灵絮语
-
-
-
- 为大唐续命120年,85岁才退休,他被曾国藩捧为偶像
-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那个让世界为之颤抖的男人,拯救了大唐。 公元755年十二月十五日,长安城门外,一匹骏马飞驰而来。 骑士手持金牌,高高举起,口中高呼: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
- 古墨社
-
-
-
- 不食笋,怎知春滋味?
- ▲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春天是吃笋的季节。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竹林里冒出毛茸茸的尖角,春笋露头了。在中国古代,笋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吃笋也被视为一件雅事。吃笋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
- 中国诗歌网
-
-
-
- 鸦片战争中清朝有80万大军,为何在战场上常没有英军人数多
- 作者:李光彩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5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对清朝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历时两年,以清朝战败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
- 历史D学堂
-
-
-
- 南沙海战,我国不止收回了八个岛礁,其实收回了四十多个
- 从世界历史来看,因为历史宣传和历史事实的原因,很多历史事件,其实被低估。尤其是很多战争,人们很容易关注其带来的直接结果,但是直接结果背后的间接结果,有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典型就是我国南海来说,就...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比南京还南的京,就赌你不知道
-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朱秋雨发自江西瑞金如果不是那幢比周围建筑高一截的客家祠堂正面悬挂的两颗黄澄澄的五角星,人们以朝圣的心情重走“红都”时,便难以将眼前的建筑与苏维埃政府联系起来。1931年10月,瑞金县委...
- 南风窗
-
-
-
- 慎海雄《国际传播》刊文:无声诗里颂千秋
- 慎海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于2021年1月25日起在央视开播。作为主流媒体中最早开播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百...
- 央视科教
-
-
-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
-
-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45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为什么皇帝连自己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答:在古代的野史演义小说里,“中状元”堪称是桩“...
- 朝文社
-
-
-
- [视频]徐功献 张泽云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文化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 团结报文史e家
-
-
-
-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太涨知识了!
-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在左?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十二生肖到底为什么没有猫?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本文为你解释这些为什么,27个有意思的历史缘由。01、为什么...
- 知言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