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周路再见,这间开了11年的小酒馆也关了
- 来源:新闻晨报
去年,我们写过老西门肇周路上的一家小酒馆(水手上岸肇周路开酒馆,伊讲老城区做事不要摆噱头 | 海派小店)。
据说这是国内最早也是最专业的精酿啤酒吧之一。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一年多以后,这家坚持了十多年的“老店”最近悄悄关门歇业了。
肇周路这条曾红透半边天的小马路,一度被誉为夜宵界“黑暗料理”第一街。
两年前一大批网红小店集中搬走后,如今仍坚守在这里的店铺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
一
12月初的傍晚,肇周路上落叶满地,行人稀稀拉拉。
风冷得刺骨,在“杰克的酒窝”门口,不时有人呵着气停下脚步,满脸疑惑地看着小店紧闭的大门。
这时,隔壁零食店老板娘快步走出来:“你是来喝啤酒的吗?他们店最近不开了,别等了,快回去吧。”
往常每到傍晚开门的
“杰克的酒窝”
如今已拉上卷帘门
往常,一到下午5点,小店的卷帘门总是准时被拉开。
身材微胖的杰克会打开屋里酒瓶做的小灯,把长木桌擦拭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客人。
暮色中,客人裹着晚风推开小酒屋的门,像极了日剧《深夜食堂》的气氛。
大家在下班后、回家前的间隙,到杰克这里坐一会儿。给自己一杯酒的时间,抵消掉一点生活的疲惫感。
正因为这样,小店关门后,客人们多少都会觉得遗憾。
杰克人称“精酿啤酒教科书”
这样的小酒馆
在老城厢并不多见
杰克说,“这里暂时不开了,准备休息两年,再找地方开。”再追问关店的原因,杰克不愿意多解释,只是说“累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条黑暗料理云集的小马路上,“杰克的酒窝”是一个另类。他为肇周路吸引了许多生活在上海的外国客人。
美国人Topher是小酒屋最早的一批客人。我们在微信上和他聊起这件事时,他连发了好几个“天哪”、“昏倒”之类的动画表情。
“12月的第一天,我问杰克,晚上店会开吗,他说要关门休息两年。”
“不过我理解,我一直觉得那个小店可能会关。”他说。
十年前Topher刚来上海的时候,有次下班骑自行车路过肇周路。
他透过窗户看到,店里有卖比利时有名的“Duvel”啤酒,就一下记住了这家店。
“2008年左右,上海很少有地方可以找到精酿啤酒。”
“现在虽然店多起来了,但开在老西门或者其他‘老上海’附近的,也只有杰克这一家。要是有美国的朋友来上海,我肯定会带他们到店里去。”
Topher觉得,只要往杰克的店里一坐,立刻能感受到很“local”(本地)的城市氛围。
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中,有老房子的居民,也有上下班的匆匆行人。
小酒馆所在的肇周路
位于老西门
有种“老上海”气息
从济南来到上海后,Topher在上海的许多朋友,都是通过“杰克的酒窝”认识的。
“我记得有一个来自泰国的客人,他以前在巴黎工作,后来搬到上海开了一家老挝餐厅,我还特意去吃过几次呢。”
在Topher眼中,曾经的肇周路很能代表上海。
到了夜里,马路夜宵摊上五块钱一碗的小馄饨,和杰克店里五十块一杯的啤酒,都是上海味道。
二
在小酒馆刚刚停业的那几天,我们重访了肇周路这条曾红透半边天的小马路。
我们试图了解,在马路沉寂以后,少数仍开在这里的店铺,他们过得怎么样?
11月28日,“杰克的酒窝”关门的那天晚上,隔壁修乐器的小店老板冯顺成发了一条朋友圈感叹。
“肇周路76号,这个名扬亚洲的酒吧,今天划上句号了。”
“入夜,几十辆‘歪果仁’的三轮摩托车绕着酒吧兜了三圈,经过酒吧门口时响一下喇叭,大概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思吧。”
老冯告诉我们:“杰克刚来的时候,啤酒店开在我‘贴隔壁’,很小的一间。刚开始没人知道他,店里总是冷冷清清的。”
“杰克的店白天不开,我就帮他收各种快递,还帮他的店接了一条电话分机的线。”
“杰克的店都是自己装修的,那时候他经常过来借修理工具,我修琴的宝贝经常被他敲坏。”
“杰克心里有数,所以对我特别好,每次进了新酒,都会送过来给我喝,其他邻居都‘嫉妒’我。”
在杰克来肇周路开小酒屋前,老冯已经在这里开了十几年店。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老冯见证了这条马路的大起大落。
冯顺成的乐器修理铺
开了二十多年
见证了肇周路的起落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肇周路的南面开了一间小店,专门修理电话机。
那个年代还没有“黑暗料理”这个词出现,就连做餐饮的店都很少。
“当时,我的店被隔出一间门面,开了家洗脚店。每次那家店被查封的时候,总能看到有人裹着被子从店里被拎出来。”
洗脚店老板也找老冯修过几次电话。店老板皮厚,电话修好后,也不付钱,就跟老冯讲,请他到店里去洗几次脚。
“啥人敢进去啊?吓丝丝呃。”老冯用上海话说。
后来,马路南面的门店拆掉了,老冯搬到了路的北面去。小店修理范围不断扩展,从电话机到传真机,再到各种乐器。
渐渐地,他修乐器修出了名气,就把店开成了乐器修理铺,专心做这一门生意。
老冯眼看着肇周路从冷清到一点点热闹起来。
鼎盛的时候,18路公交车从斜桥站开到老西门站,在肇周路不过短短600多米的路,能开半小时。
“到了晚上,整条马路上人山人海,全被黑暗料理占据了,公交车根本动不了。”
最闹忙的时候,马路被各种餐饮店包围了。老冯的店楼上也开了家麻辣烫。
每天傍晚,只要天色一暗,他的店门口就“哗啦啦”一下,全部摆满桌椅,空气里都是麻辣烫的热气和香辣味道。
只是前两年,肇州路上的那些网红小店陆续离开了,这条马路也迅速沉寂下去。
曾经的阿鑫面馆、阿婆豆浆现在都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被水泥封住的灰墙,还有零星卖蔬菜的小店。
肇州路上的许多网红食铺
如今不是另迁新址
就是不再营业
大概是因为和肇周路走红期间的美食属性格格不入,老冯店里的生意倒不怎么受到马路起落的影响,慕名来修琴的客人并不少。
现在路安静了,他的乐器铺子多少还能给肇周路带来一点人气。
肇周路一带有不少阿姨妈妈是他的粉丝,不时来送点自制糟鸭头、糕点,给这位老西门本地“爱豆”。
经常还有乐器爱好者或者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到这家坚守在老城厢的小店拍照打卡。
三
“杰克的酒窝”关门后,肇周路的夜晚就更冷清了。
我们在晚上10点来到这条曾经的夜宵街,发现仍然有几家餐饮店坚持24小时营业,“老上海三鲜馄饨王”就是其中一家。
季凤玲的馄饨店
如今依旧
坚守在肇周路上
小店在肇周路上开了整整二十年,夜宵生意也做了二十年。
“二十年前,肇周路几乎没有做宵夜的饭店。我第一天通宵营业赚了38块,第二天是78块,后面就越来越好了,高峰的时候,大家都排队来吃。”
老板娘季凤玲今年63岁了。从18岁开始,她就在顺昌路一家叫“永新”的回族小吃店里学做点心。
她能吃苦,上世纪90年代开始独当一面,承包了两家餐饮店。除了肇周路这家外,还有一家开在黄陂南路附近。
后来,另外一家店因市政拆迁等原因关门了,剩下肇周路这家店,她一直守下来了。
店里的招牌小吃是小馄饨和红汤馄饨。虽然不及肇周路起家的耳光馄饨名气响,但周边很多居民喜欢吃。
“一些老居民动迁到很远的地方,还会经常回来吃馄饨。”
小店正对面,就是去年刚刚拆掉的上海最老菜场“唐家湾菜场”。一年多过去了,原来的菜场摇身一变,成了在建的高档楼盘。
老板娘对楼市很敏感,早早地去售楼处“考察”过了。
“单价要十几万,最小户型是139平方米,阿拉还达不到这种档次。”谈起肇周路这个地段的房价,老板娘直摇头。
不过,老板娘认为,还是市区的房子值得投资。
她最近在看瑞金南路上一个2000年左右建成的电梯房小区。“从上半年看到现在,已经跌了100万了,我准备再等等。”
肇周路上高楼拔地而起
但还有一些“家常”小店
幸存在那里
听到“杰克的酒窝”暂停营业的消息,老板娘觉得有些可惜。
她告诉我们,以前这条街热闹劲还在时,小酒馆里的外国客人爱吃炸猪排,杰克就打电话过来,帮他们点好,老板娘会亲自送到小酒屋去。
“我能理解杰克说的那种累。在肇周路开店的人,心态可能都蛮相似的,对这条街又爱又恨。”
“大家赚了钱,但也吃了一般人没吃过的苦。二十年风风雨雨,自己都不忍心回头看。”
“现在处得好的小姐妹,大多是在肇周路开店认识的。她们多数住在附近,经常来吃馄饨,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
老板娘说,只要店没拆,她就会一直待在肇周路,把店开下去。
“现在的肇周路蛮安静的,生意大不如以前。但这些好朋友还在,她们出去旅游回来,总归会送点特产来。我假使有点事情,她们总会出手帮忙。”
“大家经常过来,谈谈说说,蛮开心的。要是不开店,整天坐在家里,也蛮寂寞的。”
- END -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李欣欣/ 画图画:二 黑/
拍照片:李欣欣/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传媒
-
-
- 美国体彩合法化元年,钱在怎么流动?
- 2018年,体彩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策调整和管控加严等挑战。 6比3!2018年5月14日,斗争了4年的美国新泽西州政府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经过投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1992年禁止商业体育博
- 懒熊体育
-
-
-
- 完美!2018最后一发!
- 12月29日16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及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6颗云海二号卫星和搭载发射的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送入预定轨道。而此次发射也标志着中国2018年航天发射圆满
- 央视新闻
-
-
-
- 150张照片,一口气看完惊心动魄的2018年!
- 不当你的世界,只做你的肩膀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有品文摘 2018年里,不管带给我们的是开心还是沮丧,都已逝去。 回顾不平凡的2018年, 各种诡异,各种荒唐,各种惊心动魄和不可思议... 都在下
- 有品文摘
-
-
-
- 青狮营 VIP 的小伙伴,请将这个消息告诉一下身边上进的小伙伴
- 上进的你,就该拥有一套高效生产力系统。 我是镐赞。你的生产力教练。这是我的第 360 篇原创日更。 Hi,小伙伴们。2018 年底,送你和身边上进的小伙伴一份大礼。 这份大礼我昨晚,一人在屋里来回踱步
- 青狮营
-
-
-
- 京东终于有了“2号人物”,刘强东的“接班人”原来是这个来头
- 服务过淘宝,质疑过京东,是京东“6·18”的大功臣,敢和刘强东正面“杠”,在京东“二进宫”的徐雷不是简单人物。 文:本刊记者 王涛 责任编辑:李靖 行业的整体遇冷加上经济寒冬的到来,201
- 中外管理杂志
-
-
-
- 奇葩!浙江一老板年终奖发三箱辣条和两瓶酱油,网友们又炸了...
- 对很多人来说, 年终奖! 是对过去一年的奖赏。 但一些公司发的奇葩年终奖, “蹂躏”着那一颗颗脆弱的小心脏。 在宁海上班的网友“果”说, 今年的年终奖是三箱辣条和两瓶酱油。 酱油是老板岳母家超市囤
- 杭州交通918
-
-
-
- 镜头里的2018 | 后窗视觉
- 编者按:2018年马上过去了,当我们回首时,马上遇到回顾的踌躇。 这是酝酿新的变化的一年,这一年有太多的大师相继离去,对于文化来说,这是巨大的损失,这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人们翘首期待新的改革周
- 后窗工作室
-
-
-
- 三起三落!海参崴的俄国舰队为何难成大器?
-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832-太平洋舰队 作者:3号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点这,听俄军太平洋舰队的故事 - 来自地球知识
- 地球知识局
-
-
-
- 好嗨哟!贵阳人刷朋友圈到达了高潮,晒雪晒娃到达了巅峰,好炫彩好夺目…
- 清早起来打开窗, 心情美美哒 窗外大雪铺满地 世界美美哒 ↓↓↓↓↓↓↓ 虽然小编今天要上班 但是依然按捺不住雀跃的心情 因为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声音特别动听, 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过年一样
- 百姓关注
-
-
-
- 这家公司年会特等奖火了,全国网友都在羡慕!结局大反转…
- 各家公司的年会陆续上演, 奖品则是大家最为期待! 这不,一家公司的特等奖火了 真相却让人大呼套路… What! ”带薪休假一年“ 啧啧啧 简直就是家神仙公司啊! 网友们纷纷表示实名羡慕! ↓↓↓
- 新闻晨报
-
-
-
- 肇周路再见,这间开了11年的小酒馆也关了
- 去年,我们写过老西门肇周路上的一家小酒馆(水手上岸肇周路开酒馆,伊讲老城区做事不要摆噱头 | 海派小店)。 据说这是国内最早也是最专业的精酿啤酒吧之一。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一年多以后,这家坚持了十多年的
- 新闻晨报
-
-
-
- 上海这项环保民生工程总投资超过250亿!李强宣布全面开工,应勇讲话
- 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活动今天举行。“苏四期”这一全市重大环保项目、民生项目、投资项目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上海“母亲河”苏州河进入全流域综合治理新阶段。市委书记李强宣布
- 上海发布
-
-
-
- 2019电视迷局:东方卫视改版破局,创变综艺新风向
- 2018年,历经限酬、补税、资本退潮与短视频整改,流量不再为王,小鲜肉与大IP不再灵验……电视媒体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变局。 电视内容创作,既有模式不再奏效,新的变化正在萌生: 首先,流量遭遇瓶颈
- 传媒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