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听|“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 来源:一半一伴
一半一伴
你有47位好友已关注
文 | 蔡玉 图 | 网络
来源 | 蔡玉说(ID:caiyushuoo)
戳上方绿标听主播朗读的音频
- 01 -
遇事不指责,孩子更优秀
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也是天生的破坏者。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端午节前夕我从福州出差回来,看到女儿安安很开心,抱着她又亲又笑。
过了一会儿,安安才小声地对我说:“妈妈,你别骂我好吗?因为我把你心爱的花给烫死了”说完,便低着头走到阳台,指着被热水烫死的小叶紫檀。
说实话,看到枯萎的小叶紫檀,当时有点生气,笑容也慢慢收了起来,吓得安安直往爸爸身后躲,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爸爸说这盆花上灰尘太多了,我想在妈妈回来时,给你一惊喜。
你出差的这段时间,我就用杯子里的热水给花洗澡,早上上学前洗一次,放学回家又洗一次。
我就想让你喜欢的盆栽干干净净,这样妈妈就会开心。
我顿时为自己刚才的情绪变化感到羞愧不已,便抱着安安说:“我女儿长大了,知道给妈妈惊喜,知道照顾家里的花花草草了,你真棒,妈妈要谢谢你。
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一点都不棒,把花都烫死了。不过我已经知道了,以后要多看书,多学知识,不能再用热水给花洗澡和浇水了”。
我记得曾经在学习NLP和教练技术体系时,教练的信念是: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面对孩子的错误,破坏,不指责,不批评,和颜悦色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听完后,将原本的指责转正,给其裹上一层“甜甜的糖果”。
让孩子先尝到甜头,进行自我觉察与反醒,再给出合理化建议,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亲子关系也更和谐。
- 02 -
遇事不指责,夫妻更和谐
当代众多女作家中,最为钦佩的是杨绛先生。除了她的安静、优雅、淡定、从容、博学、多才,还有她那充满着恩爱与和谐的家庭,总能让人心生羡慕。
在作品《我们仨》中,有两个镜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每次都会逐字、逐句细细品位。
镜头一
钱钟书在世人眼里,是个十足的书呆子+生活白痴。他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
钱媛媛出生那会儿,钱钟书来到病房,告诉妻子,说自己在家里“干了坏事”——他把墨水瓶打翻了,害得房东家的桌布被染。
杨绛说:“不要紧,我回家洗。”
钱钟书说,“墨水呀!”
杨绛安抚他,“墨水能洗掉的。”
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又砸了,杨绛问清楚了是什么灯,说,“不要紧,我会修。”
对于妻子的“不要紧”,钱钟书深信不疑,且充满感激。
杨绛出院后,结婚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钱钟书为其炖了鸡汤,一直悉心照顾爱妻。
镜头二
杨绛和钱钟书在厨房里做活虾,杨绛开始假装内行地说,虾,我懂的,得剪掉须须和脚。
结果她刚剪了一刀,虾在她手里抽搐,她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
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钱钟书说,虾不会像她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没关系,以后吃虾,都由我来剪。
遇事,开口指责,数落一番,这是很多夫妻的日常。换了别的夫妻,这上面两种状况,真的会怨怼,会撕逼。
然而钱钟书和杨绛——他们这对有修养的夫妻,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修养才最令人动容。
- 03 -
遇事不指责,运气会更好
遇事不断指责他人的人,只会盯着脚下的泥泞怨天尤人,更有甚者歇斯底里起来殃及无辜,贱你一身晦涩的泥点子。
遇事不指责的人,像太阳,浑身散发着正能量,毫无保留地温暖他人。
遇事不指责的人,像一棵树,既能给身边人荫凉,也懂得感恩风雨的洗礼和灌养。
遇事不指责的人心宽,能欣赏别人的好,也能容下别人的不好。
遇事不指责的人有责任感,能勇于担当,也能解人于困境。
遇事不指责的人热爱生活,和他在一起你会被激发出对生活的热爱,会发现人生的美好。
遇事不指责的人人缘好,人缘好,运气自然也就会更好。
● 文末配乐:鹿先森乐队- 《与我轻轻唱》 ●
- END -
作者:蔡玉,著名礼仪专家,学者,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导师/评委,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主编,出版书籍数十本。数十篇文章全网阅读过千万,微信公众号:蔡玉说(ID:caiyushuoo)。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一半一伴经授权后发表。
故事
-
-
- 我买房继母给我20万,我感激涕零,回娘家一趟我才知自己有多傻
- 我妈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爸担心我会因为没有妈妈而在学校被人欺负看不起,所以他也很着急着给我重新找个妈妈,不想让我缺失母爱。但是我发现我并不能接受我继母。就是觉得她不是我妈妈,我也不想叫她妈妈。继
- 寰宇感情派
-
-
-
- 婚后小舅子借走30万,儿子出生我摆满月酒,他送来50万红包
- 我老婆家是农村的,从小在那个小村落,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她弟弟也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只能在家里帮忙干点活。我认识我老婆之后,接触了她弟弟,觉得她弟弟是个很灵活的人,感觉他在这里干农活实在是太
- 寰宇感情派
-
-
-
- 兄弟阋于墙,姐妹胜亲娘,兄弟没有姐妹亲,其中必定有原因
- (原创故事)朋友小兵有回喝醉了,说起家务事来,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他说,人家都有个姐姐或妹妹的,我咋就没有呢。我弟兄四个,上面有俩哥,下面有弟弟,都说打虎还靠亲兄弟,可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第一回合:分
- 骅骏
-
-
-
- 入世修心的隐藏高手,医术高超知阴阳,术法通天道,以一手高超本领的纵横都市
- 火车上,人声沸腾,虽然不是春运,但是恰好赶到五一劳动节,所以颇具独特风格的华夏火车上显得拥挤不堪。虽然不似春运时候那样挤得人双脚不着地,但是原本两个人的位置上坐三个人,也让人叫苦不堪。在两个气质少妇中
- 承德帮
-
-
-
- 夜听|“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 一半一伴你有47位好友已关注文 | 蔡玉 图 | 网络来源 | 蔡玉说(ID:caiyushuoo)戳上方绿标听主播朗读的音频- 01 -遇事不指责,孩子更优秀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也是天生的破
- 一半一伴
-
-
-
- 心有千结:我与动物情缘(李修运)
- “不要欺负不会说话的朋友”,小时母亲经常这样告诫我们。鸭凫水上,鹅拨清波,鸡鸣树巅,牛羊在蓝天下绿野里悠然吃草;人类在耕作、插禾,各自皆悠然自得。 那时的乡村几乎家家都养猪。一头猪喂要到了年根儿,母
- 大洲文苑
-
-
-
- 老实小保姆突然被警察带走!结果……她的真实身份让所有人震惊
- 几年前,家里请了一位保姆,她帮着带小孩、打扫卫生、料理家务......这些干得都还不错,一家人都对她比较满意。可就在十几天前,警察突然登门,把保姆带走了!并告诉了大家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个看起来”老
-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
-
-
-
- 老人到少林寺借宿,僧人不肯给他开门,却不知老人救了他们一命
-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一天黄昏,嵩山上突然刮起了大风,风中似乎还裹挟着什么东西,阴森恐怖。这时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敲响了少林寺的大门,请求寄宿一晚。寺里的僧人借口已经关门为由,不肯给他开门,指点他去寺外的空
- 书虫吐丝
-
-
-
- 女儿嫁到农村,母前去看望,临走女婿给她一个包裹,回家打开愣了
- 李阿姨这一生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可惜的是他们俩都不在她的身边。儿子有本事,自己在城里买了房,平日里都不怎么回来,除非过年过节才带着儿媳来看她。至于女儿呢,说来一直是李阿姨心里的一大痛。李阿姨自己就
- 喂饱饱
-
-
-
- 四十年后去见你(故事)
- 文章原创/图片网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叫人温暖而有感动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四十年前,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徐樟发的家,也同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一样,日子过得很贫穷,儿子得了难治的病,舍不得扔掉,这可是自己
- 姜舒文集
-
-
-
- 光棍花了三十万,在四川买了一个媳妇
- 一雷浩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在农村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男孩子,大半这辈子就注定了打光棍。雷浩虽然无所谓,可是他爸雷为民可不想他们家断了后,也不知道是哪儿听来了消息,说只要有钱,就可以去四川大山里带个媳妇
- 一只素食猴子
-
-
-
- 趁着暑假,能力智力两手抓,在家也能和孩子“玩”出大脑潜能
- 文|秘籍君上周末到朋友家里做客,她家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我到时,那小家伙正和他爸爸趴在桌子旁专心致志地研究着桌子上堆成一小堆的冰糕棍,他爸爸这个“大孩子”和孩子较劲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现在的小
- 小屁孩儿
-
-
-
- 办公室里的来信:每个收到信的员工,第二天都会跳楼身亡
- 三天之内,居然发生了三起员工跳楼事件。老板头发都快掉光了,难道是公司被人诅咒了?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卿莫去 | 禁止转载“亲爱的思远,当你看到这封信,就说明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了……”席思远低声嘟囔
- 深夜奇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