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朋友告诉我他抑郁了
- 来源:伊理雅通心理中心
关于抑郁的话题对很多网友来说不陌生了,但身边的老友在某天发来微信说“我好像抑郁了”的时候,你的反应还能做到像看过很多的抑郁科普文而不感到惊讶或者手足无措吗?除了冒出了“抑郁并不是简单的不开心”、“亲朋好友不可忽视他的抑郁”之外,你脑海里还能有更多“有营养”的东西吗?我们来重温以下干货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统计,抑郁影响着全球约3.5亿人口。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境障碍,它会改变人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和简单的“不开心”不同,抑郁是很强烈的、深度的悲伤和绝望,这种难过和绝望会持续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心理学家和健康护理专家将抑郁症定义为,出现下列至少五项症状长达两个星期以上: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敏感易怒;对大多数活动缺乏兴趣或找不到乐趣;体重或食欲急剧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异常,如焦虑不安或萎靡不振;疲劳或乏力;自罪或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间歇性有轻生想法。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对抑郁有效的疗法,但全球患抑郁的总人数中只有不超过50%寻求专业心理和精神卫生帮助。
人们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前往医疗和心理机构,有的人是由于缺乏抑郁的认识,他们简单地认为自己只是心情不好,调整一下就可以痊愈;有的人则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包括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关于抑郁,很多人觉得好像很神秘,也存在着很多的误解,例如其中有两个流传甚广:一是抑郁的发作大多由生活中负性事件引发,二是抑郁患者应该找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做,这样可以把自己从抑郁泥沼中“嗖”地拔出来。
这两个误解虽然众所周知,但其实都没有准确地描述出抑郁的缘由和治疗方法。
关于抑郁抑郁这回事,并非三言两语讲得清,但有5件事是需要知道的:
1. 任何人都可能会受抑郁影响。它可以影响任何年龄、任何地域、任何种族,任何社会地位的人。
2. 抑郁非常常见。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确认了抑郁症与其他非传染性紊乱和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报告显示,至2030年,抑郁将成为第二大致残疾病(患病严重者将失去行动能力),次于艾滋病(HIV/AIDS);
3. 抑郁并不一定有病因。抑郁发作有时候并不一定由特定事件引发,它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作。
4. 抑郁治疗需要时间。有些抑郁患者尝试通过自我治疗来减轻抑郁的症状。他们有时会寻求一些自以为的捷径,例如有些患者可能选择酗酒、吸毒、性或者是其他危险行径来缓解抑郁发作的痛苦和绝望,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给他们带来影响一辈子的伤害。
5. 抑郁是可以治疗的。临床心理治疗数据表明,80%寻求专业治疗的患者都表示他们感觉好很多。治疗手段可能包括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心理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手段。
走过去以下5个方法可以帮助和支持抑郁患者走过难关:
1. 耐心。抑郁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心理疾病,可以学习一些辅助治疗的健康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但要记住,抑郁的治愈需要时间,要耐心以对。
2. 不带评判的倾听。少说,多听,不带评判,不附道德色彩。能够让对方敞开心扉,将心底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对于缓解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3. 聚焦当下,循序渐进。沉浸在绝望和痛苦之中的时候,看着充满光明未来的“宏图”会让你感觉很难企及。聚焦当前的每一天,一步一步走,活在当下。
4. 置身其中,付诸行动。动起来,去趟超市,看场电影,精心准备顿晚餐或者去公园散散步。当人们感觉抑郁时,他们往往会躲开社交场合,不与他人交流和接触。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鼓励他们多参加有趣和放松的活动。
5. 学习更多有关抑郁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当我们对抑郁知道的越多,我们越能主动地改变对抑郁的认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就业形势严峻,社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复杂化,人们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没人想要得抑郁,就像没人想要生病一样。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亲戚、伴侣,都可能患有抑郁症状。但好消息是,抑郁是可以治愈的,过去曾受抑郁折磨的人,通过治疗后也能拥有幸福、充实的生活。所以,当你发现身边可能有人患有抑郁症状的时候,鼓励和支持他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参考
· Al-Harbi, K. S. (2012).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herapeutic tren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atient Prefer Adherence, 6, 369-388.
· Timonen, M., & Liukkonen, T. (2008).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in adults. Bmj, 336(7641), 435-439.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9/en/
附:一张图告诉你抑郁是什么(图片来源:科学松鼠会)
翻译:郑子玲
微信原标题:《我不是故意得抑郁的》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
-
-
- 心理测试:四辆马车,最想坐哪个,测试你婚后生活质量如何
- 心理测试:四辆马车,最想坐哪个,测试你婚后生活质量如何A、B、C、D、A、选择A的人,你很容易满足,不追求物质享受,性格更是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而且你有自己的事业,平时也喜欢跟你老公交流工作中遇
- 二狗聊狗
-
-
-
- 心理测试:选一个你结婚用的床,测试你以后会不会大富大贵
- 心理测试:选一个你结婚用的床,测试你以后会不会大富大贵A、B、C、D、A、选择A的人,你的大富大贵指数是两颗星,你们这些人通常给自己定的目标非常高,属于很难实现的那种,因此,你们这一生都在朝着那个完不
- 二狗聊狗
-
-
-
- 心理测试:四个杯子,你最不喜欢哪个,测试别人最讨厌你哪里
- 心理测试:四个杯子,你最不喜欢哪个,测试别人最讨厌你哪里A、B、C、D、A、选择A的人,你的小气很让人讨厌,这个不是光指金钱上,平时别人不小心惹你不开心了,或者朋友用了你点儿什么东西,你都耿耿于怀,心
- 二狗聊狗
-
-
-
- 心理测试:四个花瓶,最喜欢哪个,测试你的性格弱点
- 心理测试:四个花瓶,最喜欢哪个,测试你的性格弱点A、B、C、D、A、选择A的人,这类人大多数都比较自卑,不管是外表看起来多强大,多乐观,内心深处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与人交往总是觉得有距离,害怕。B
- 二狗聊狗
-
-
-
- 老朋友告诉我他抑郁了
- 关于抑郁的话题对很多网友来说不陌生了,但身边的老友在某天发来微信说“我好像抑郁了”的时候,你的反应还能做到像看过很多的抑郁科普文而不感到惊讶或者手足无措吗?除了冒出了“抑郁并不是简单的不开心”、“亲
- 伊理雅通心理中心
-
-
-
- 当我们得了抑郁症我们在想什么?
- 知乎上有个高关注量、高浏览量、高回答率的问题:你被抑郁症折磨成了什么样?许多高赞答案,写下的是自己致病的故事和经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我们得了抑郁症时,我们在想什么?”想死、想自杀吗?不是的
- 王玉珍
-
-
-
- 你怕鬼吗?我不怕鬼,怕的是活生生的人
- 我不怕鬼,我怕的是活人。当我来到一个有陌生人的场合时,会觉得难为情。我开始时会出汗,感到恐慌、焦虑,越来越不知说什么好,直到离开,才会浑身轻松。这种在任何有陌生人的环境中可能袭击我们的强烈焦虑被称为
- 杨春思
-
-
-
- 你知道影响世界运行的几大定律么?
- 人类的社会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各个学科。其中最有趣的学科莫过是社会学和心理学。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步总结出了几个著名的定律,这些定律经过很多年的验证了其正确和有效性,正在以一种神奇的方
- 习与智长
-
-
-
- 心理学必考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
-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欢迎关注老师
- 未来职场教育
-
-
-
- 心理学家:每一个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位严厉的母亲
- 最近看到这则新闻,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重庆一个11岁的男孩小文因为没做完作业还顶嘴,他在公交车上被母亲扒掉衣服裤子,全身只剩下一条裤头和一双袜子。而孩子的妈妈却在扒完衣服后,头也不回地下车了,孩子则一
- 积木育儿
-
-
-
- 荐读|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你知道几个?
- 1.酸葡萄效应当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启迪:任何一种
- 淮南零距离
-
-
-
- 心理测试:哪个男生是撩妹高手,测你需要对恋人表白几次才能成功
- 有爱情的滋润生活才愈加丰富多彩,人们从未停止追求爱情的脚步,而获得爱情的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对心宜的人主动表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抓住机会,不留遗憾,离幸福就更近了一步,那么你需要表白几次才能成功
- 年轮时雨
-
-
-
- 心理学上关于应激事件的解释
- 应激这件事往大了说,是由不可控的灾难让人类的生活状态发生改变。应激这件事往小了说,是生活中,每一个让个体产生负性情绪的时间或者瞬间。对于应激时间或者应激的瞬间,人们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或多或少
- 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
-
-
-
- 福州眠郁康心理大讲堂: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伦理
- 2018年7月26日,福州眠郁康心理专科特聘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福州眠郁康心理咨询
-
-
-
-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第69期
- 第十一章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1.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 柳老师送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