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孩子,也要看看这篇内容
- 来源:伯索云学堂
对于孩子你了解多少?
孩子的心理世界其实很丰富,给家长们补充点心理学的知识,让你们跟了解你们的孩子。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规律剖析:“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发挥巨大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规律剖析: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规律剖析: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规律剖析: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规律剖析: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的发现来自一次失败的管理研究。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进驻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主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在上升。
历时九年的试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就这样,个人微妙的心理促使着她们的产量上升再上升!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这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
规律剖析: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规律剖析: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规律剖析: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规律剖析: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规律剖析: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原文来源:心理学空间)
心理
-
-
- 心理测试:测出你最近的状态!
- 观察下面的图片,猜测一下女孩在做什么,是怎样的心情?选择与你猜测相符的,并查看对应的解析:A、女孩埋葬自己的回忆,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B、女孩心爱的宠物死了,把它埋葬起来C、女孩在悼念自己去世的父母D、
- 年轮时雨
-
-
-
- 心理测试:哪个场景让你心动,测试你将来有多幸福?
- 哪个场景让你心动,测试将来的你有多幸福?测试结果见下方▼▼▼▼选A的你,幸福度是90%生活中的你属于那种率直任性的人,很多事情都是由着自己的的性子,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你是性情中人。你的爱人也是被你这种
- 年轮时雨
-
-
-
- 心理学:你是哪种眉形?反映了你内心最真实的性格!
- 心理学:你是哪种眉形?反映了你内心最真实的性格!ABCD测试结果:A、你内心最真实的性格是直爽豪迈!生活中的你总是大大咧咧的,心胸宽广,与人相处起来很简单随意,没有坏心眼,这样的你其实是很受欢迎的。工
- 我是太阳暖你心脏
-
-
-
- 几乎所有的不自信,都源自于这一个问题
- 『 好 课 笔 记 』第 04 期作者丨壹心理学院本文编摘自壹心理付费精品课王亚南老师《21天走出低自尊,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第1部分第2课时课程笔录————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那些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
- 壹心理
-
-
-
- 心理测试:在爱人的怀抱里你会梦见什么,测恋爱了你会是什么状态
- 爱情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变温柔,让内向的人变开朗。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在不知不觉的岁月中自己也变得温柔起来。那么想知道爱上一个人你会是什么状态吗?测试一下就知道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
- 年轮时雨
-
-
-
- 心理测试:4种面具,你最喜欢哪种?测谁会在关键时候帮助你!
- 心理测试:4种面具,你最喜欢哪种?测谁会在关键时候帮助你!ABCD【结果分析】选择A的人:今生最在意你的人是你的孩子,你们有着非常深的关系,他今生是来对你报恩的,他会非常在意你关心你,不管你遇到什么事
- 年轮时雨
-
-
-
- 心理测试:你会穿哪双高跟鞋出去玩?测你下半年的财运能否逆袭!
- 心理测试:你会穿哪双高跟鞋出去玩?测你下半年的财运能否逆袭!ABCDA:可以测出,你本身没有啥财运,所以钱包不大争气,什么都不敢买。不过你马上就会找到属于你的财运了,只要捉住它便能成为更有钱的人。现在
- 年轮时雨
-
-
-
- 为了孩子,也要看看这篇内容
- 对于孩子你了解多少?孩子的心理世界其实很丰富,给家长们补充点心理学的知识,让你们跟了解你们的孩子。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
- 伯索云学堂
-
-
-
- 演讲恐惧是心理疾病 也是生物本能
- 演讲恐惧是在社交恐惧中经常被提到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社交恐惧症。同时,它也是一种生物本能。“快轮到自己时,就会紧张的心跳加快、出汗、手抖,讲话时声音颤抖。”“演讲前夜会严重失眠,持续的担心与焦虑直到演
- 燕园心理
-
-
-
- 入托前先晨检,培训新增心理测试评估,新设托育机构为最柔软人群提供最安全照护
- 上海托育“1+2”文件(即《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正式颁布3个月来,浦东、徐汇
- 上观新闻
-
-
-
- 心理测试:4套礼服,你最喜欢哪套?测你在多少岁失去初吻!
- 心理测试:4套礼服,你最喜欢哪套?测你在多少岁失去初吻!(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晓)A.B.C.D.选择A的人:你在高中时期失去了初吻,你是个外表像个小萝莉,内心却是御姐的人,明明不能早恋的年纪,你却偏偏喜
- 文人骚客说历史
-
-
-
- 心理学:测你内心究竟有多天真,4件古装,挑选一件比较心仪的!
- 心理学:测你内心究竟有多天真,4件古装,挑选一件比较心仪的!A、B、C、D、A:你是那种不喜欢跟别人说三道四的人,当然也不喜欢别人在你跟前说,你的世界总是很简单,不管你多大,家里人总会把你当成小孩子,
- 二狗聊狗
-
-
-
- 心理测试:4个短袖,你会穿哪个?测试你天生拥有几段感情
- A:B:C:D:心理测试答案解析:心理测试A:3段在你的今生中会拥有3段感情,对于你来说这三段感情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你本身就是一个将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对于你来说爱情就是天,就是你的全世界。每
- 蓝迪时尚搭配日记
-
-
-
- 心理测试:三个婚房,哪个你最想住,测多年后你会过怎样的生活!
- 心理测试:三个婚房,哪个你最想住,测多年后你会过怎样的生活!ABCA:多年后,你会事事顺心,生活过得越来好。你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攀比的人,你觉得生活中的大部分不快乐,都是来源于比较。所以你的生活过得还
- 蓝迪时尚搭配日记
-
-
-
- 心理学:默念一遍问题,选张塔罗牌,测一下你这辈子注定什么命!
- 心理学:默念一遍问题,选张塔罗牌,测一下你这辈子注定什么命!A、B、C、D、A:选择第一张塔罗牌,在生活中,你认为拥有金钱和拥有权利对你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认为你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幸福和快乐。这是
- 二狗聊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