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无法休息的“打工人”
  • 来源:逻辑学
图片

1


日前,在谈及“如何看待五一调休凑长假”时,经济学者宋清辉宣称:中国人假期太多了,全年近1/3时间在休假,应该减少一半。

他在微博上是有着1013万粉丝的大V,这番话一时令许多人愕然。有人嘲讽他是“生活在月球上的经济学家”,还有人说“富有限制了一些专家的想像力”。

被骂得太凶,他也只能高挂免战牌,说“一家之言,高抬贵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观点立场,前天在说到“如何委婉拒绝五一加班”时,他再次发微博说:“不应该拒绝,应该欣然接受。当前,国家尚未强大,还需要一大部分年轻人在假期期间坚守岗位,努力拼搏奋斗。”

图片

在这些发言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工业时代的:生产才带来产出,休闲和消费则不是。仿佛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永动机般地劳作(可谓“我工作故我在”),他们是“有灵魂的发动机”,要为整体的富强不懈努力,至于个体的需求,则被尽可能地压缩到最低程度。吃苦是当下的,享受则留待将来——反正等你死了,有的是时间休息。

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中国近四十年来的经济奇迹,但麻烦之处在于,造成当下种种困境的,却也是这同一个原因:当所有人都拼命劳作时,整体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全民焦虑的“内卷”由此爆发。

自2015年以后,中国各行各业产能过剩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现在的问题早已不是生产、供应不足,恰恰是消费被长久压抑之后造成的内需不足。原本设立小长假的动因之一,也是为了刺激消费——说白一点,为了让你们有羊毛薅。现在这种倡议缩减假期、拼命工作的逻辑,却像是在人们已经吃不下的时候,还在不断上菜。

2


很多管理者有这样的思维倾向,不是偶然的。相比起那些更早步入现代化门槛的发达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为急骤、“赶超”的意识尤为强烈。在近代“救亡”的压力之下,又势必造成一种不计代价追求富强的集体意志。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长久以来的匮乏感驱使之下,对金钱可能更容易产生一种永不满足的渴求,即便这早就超出了他的实际需要。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表面上似乎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文化问题

图片

一百年前,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就已洞悉了这种狂飙突进式的冲动:“扩张的倾向是命中的劫数,是某种有着魔力的和强大的动力,它紧抓着、强迫着、耗尽着世界都市阶段的晚期人类,不管你愿不愿意,觉不觉得,都是如此。”

他说,对这些人来说,“方向即是渴望”,但他也以先知般的口吻预言,当这种冲动抵达极限之后,“无穷的孤独感就仿佛是浮士德式心灵的家”。

因为,问题在于:如果不顾一切的增长、朝向未来的进发就是全部目的,那么人就难逃被异化的命运。人们总有一天会醒悟:如果生产、积累、扩张就是目的,那么人是什么?

答案或许是:人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这种思维渗透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里,由此得出的一个推论便是:只有具备生产能力的人,才有资格生存

图片

正因此,日前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说,“保险公司最担心的风险是长寿风险,你的寿命越长保险公司亏得就越多。”在此,他并没有按经济学的逻辑把寿险的亏损归结为精算师需要调整的事,倒隐含着这样一层意味:一个人活得太久,会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这种“国计学”着眼的是国家层面的宏大目标,人在其中成了生产工具,为了优化实现目标的计划,对人口进行管控不仅有必要,也是必须的。

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得用劳动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于是,中国人从小就被鞭策着成为“有用人才”,但踏入职场后他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的黄金工作年限只有那么十几年,到35岁以上就开始被嫌弃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就被社会边缘化了,因为他们只能消耗物资,却不能带来有效经济产出。更进一步,这就导向社达的逻辑:只有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权活下去、活得好

3


当它运行良好时,这样一种价值观能爆发出巨大的能动性,但人毕竟不是机器,在层层加码、内卷之后,物极必反,它就转向了原本追求目标的反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与其这样累死,还不如躺平算了。

“丧文化”近五六年来流行,不是偶然的。这表明社会心理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点:人们厌倦了不断飙高的打鸡血,压力如此之大,而目标的实现看起来又那么难,以至看起来如此可疑,从投入回报来看完全不值得。即便人们仍然无法摆脱劳碌,但内心却并不情愿,在这种情况下,“丧”是无法避免的

很多人并未理解这一点,转而指责如今的年轻人受挫能力差、不够努力,甚至连那些曾经叛逆的意见领袖也持有这类论调。在一次受访中,韩寒就认为,没经过足够的努力,没资格“丧”,那纯粹只是好吃懒做而已。

图片

一个人“丧”或许原因众多,但如果已变成一个社会现象,那就不能归结为个人懒散了,而是一种结构性反应。连“丧”都需要有资格才能丧,仿佛某种特权,这本身就是令人窒息、让人很丧的一点。 

当然,也会有人问:“丧和懒的区别到底是啥?”

的确,这两者从表象上看不无相似,但关键的差异点恐怕在于社会语境变了:“丧”对应的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结构性压力,身在其中的人们感到窒息,看不到希望,甚至也看不到努力可能带来什么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但“懒”就没有这样的语境,它只是一种道德化评判的品质,不涉及人的无意义感。

正因此,一个人有可能在已经拼命努力的同时仍然丧到爆,因为他/她无从对抗那种无可遁逃的压力,甚至没得选。在这种情况下,“丧”好歹还算是在压力之下稍稍喘息,与自己和解;但它也谈不上“非暴力不合作”,因为你很可能内心抵触,但仍然不情不愿地做了。

需要看清的一点是,那种一味追求产出、增长、有用的思维,与“丧文化”的流行正是一体两面。这正体现出社会力量的二元性:越是竭力倡导前者,不体贴个体生命的感受,就越容易让人感到丧。

此时反过来指责个人还不够努力,只不过是加剧了这种结构性困境,因为这种困境其实恰恰是施压者造成的,此时仅靠受压者的个人道德努力是无法改善的,而需要全社会的反思。反过来说,在重压之下的“丧”,正表明中国人还未被完全异化,他们毕竟有自己的感受,想要喘息,这是“人”觉醒的迹象

图片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图片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图片

中国智商税简史


图片

“韭菜”简史


图片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图片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图片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图片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图片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图片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
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
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
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
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
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图片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
即可关注“逻辑学”

职场

  • 五一后,又将有一笔钱到账!赶紧了解↘
    五一后,又将有一笔钱到账!赶紧了解↘
    是否还在加班?连续五天的小长假有些“打工人”仍坚守岗位利用双休日调休出来的五天长假哪天是法定休假日加班?哪天是休息日加班?加班工资又应该如何计算呢?加班时间不同 工资也不同首先,加班包含三种情形:...
    生活报
  • 把热爱做成事业:那些选择不做“打工人”的青年
    把热爱做成事业:那些选择不做“打工人”的青年
    大地回春,无限生机,一季度18.3%的同比正增长,中国经济交出了亮眼的答卷,迎来开门红。阳光灼灼,万象更替,一年中最丰茂、最有活力的日子即将到来,如同青年人的朝气一般生机勃勃。“危与机”总是在动态转化...
    南方人物周刊
  • 恭喜!HR们的朋友圈都炸了,这个好消息终于来了..
    恭喜!HR们的朋友圈都炸了,这个好消息终于来了..
    你有没有思考过,在内卷化如此严重的今天,作为HR的你,该何去何从?是该黯然失色的寻找下一个行业,寻求其他的机会;还是该努力破障成蝶,打破行业瓶颈!曾记得初入职场的你意气风发,抱着雄心壮志,憧憬着升职...
    人力资源心理学
  • 无法休息的“打工人”
    无法休息的“打工人”
    1日前,在谈及“如何看待五一调休凑长假”时,经济学者宋清辉宣称:中国人假期太多了,全年近1/3时间在休假,应该减少一半。他在微博上是有着1013万粉丝的大V,这番话一时令许多人愕然。有人嘲讽他是“生活在月...
    逻辑学
  • 致读者:不忘初心
    致读者:不忘初心
    致读者亲爱的读者朋友:时间真快,不知不觉,《慢青年》已走过了一个“五年计划”。五个春夏秋冬,慢青年仿佛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随着岁月渐长,不久她将会成为一个青春焕发的青年;之后...
    慢青年
  • 请远离不停消耗你的人
    请远离不停消耗你的人
    人生如旅,所遇之人形形色色。不必把所有人,请进生命里。对的人,能互相滋养,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余生很贵,无论交友还是谈情,都要远离不停消耗你的人。01远离负能量满满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真的是会传染...
    洞见销售
  • 处理好与人的关系,要记住三句话!
    处理好与人的关系,要记住三句话!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善于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一旦出现无心的冒犯,却总是耿耿于怀,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想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事例。一般我们把爱记仇的人称作小心眼,总爱带着有色...
    总裁俱乐部
  • 查理·芒格最经典的5句话,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查理·芒格最经典的5句话,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作者:砚无声来源:富书(ID:kolfrc)导语查理·芒格,一个很会赚钱的读书人。他聪明、善良、正直,从来不偷奸耍滑,凭着自己的智慧、努力和耐心,如此干净地赚了如此多的钱,并且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友情,最美满...
    众力加速度
  • 清华110 年校庆,女生舞蹈被嘲:最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清华110 年校庆,女生舞蹈被嘲:最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作者 | 阿秀来源 | 进击的阿秀(zchxuexi)推荐 | 职场(zhichangbianjibu)Staffers4月26日是清华大学110 周年校庆,却有一条嘲讽的微博火了。 原因是有个清华女生社团,在学校里跳了一段舞蹈。 这段视频
    职场
  • 4 月程序员工资统计最新出炉,其中Java语言各项指数均上涨!
    4 月程序员工资统计最新出炉,其中Java语言各项指数均上涨!
    4月的编程语言工资数据分析:Java 最高薪资 37500 元,平均薪资 14547 元,市场招聘人数高达173897,均在上涨状态。随着薪资水涨船高,想要入行的小伙伴跃跃欲试....不过,总有很多人在学习Java的路上半途而废,...
    GitChat精品课
  • 混职场10年,我见过太多人掉进这5个大坑
    混职场10年,我见过太多人掉进这5个大坑
    作者:文七君来源: 粥左罗(ID:fangdushe520)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shoujirym875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力君我工作十年了,在职场中见过无数人踩大坑,自己也踩过坑,每次总是不自知,幸亏有前...
    人力资源管理
  • 定了!持续8天!还有宁波最新事业编招聘,有你中意的吗?
    定了!持续8天!还有宁波最新事业编招聘,有你中意的吗?
    “音乐宁波”主题灯光秀,闪耀宁波三江口!2021年5月4日至10日,2021中国(宁波)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将在宁波举行。5月3日至5月10日晚上18:30-22:00,三江口两岸,“音乐宁波”建设和大运河国...
    NBTV新闻
  • 梁宁: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痛苦
    梁宁: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痛苦
    作 者:智勇来 源:笔记侠(ID:Notesman)本文为笔记侠整编作品,部分内容参考公众号:莫同、粥左罗、拾遗。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认为,想要变得更优秀,你需要学会“不满足”。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的现状...
    财富合伙人
  •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说得真好)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说得真好)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每天进步1%! 01 人在倒霉时最明白平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而一旦到了倒霉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看你笑话,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销售与管理智慧
  • 于东来:胖东来员工能实现净心,收入7000元以上自然而然
    于东来:胖东来员工能实现净心,收入7000元以上自然而然
    来源:联商网资讯(ID:lingshouzixun)4月29日,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在时代广场六楼会议室做了一场以“只有净心投入才会乐在其中 ”为主题的分享。分享中,于东来透露了胖东来将建立网上商店。于东...
    万商俱乐部
<< 26 27 28 29 30 >> 

公众号 • 逻辑学

  • 逻辑学微信号 : ihegel
  • 关注逻辑与常识,把优质的内容筛选到你面前。只发上等货,偶尔马赛克。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