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 来源:成长心得
古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包容父母,这是一个最常面对,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再严重不过。
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成色,以及他人生的底色。孟子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对父母的态度,关乎的不止是孝顺,还是仁义。
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
《诗经》中有一首送给父母至为沉痛的挽歌,名字叫《蓼莪》。里面有句话,感人至深: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听来几乎让人落泪。比起这样的深恩,儿女就算多付出点,又算什么?
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自己。所以父母需要包容我们,我们更需要包容父母。而在这一点上,子女做到的,永远比不上父母。
有的父母爱唠叨,有的父母脾气不好,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固执……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脾气更坏了……他们有多这样,你就有多不耐烦。
而生活就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每天的细节中。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心情,也是从小事和细节中来。能够照顾好那些小事和细节,就是安顿好了父母一生的心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呢?
有一个公益广告,文案打动了无数人:
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行动迟缓,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出,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学不会电脑,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不厌其烦地教你认字。
没有人不会为这些话语动容。
所以《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就是“乐其心”,让父母心情快乐。生活是细水长流的照顾和陪伴,能够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
包容父母,最能体现人品
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其实就是一点: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待伴侣、孩子的态度。因为他们都是我们最亲的人,而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最亲的人,并在他们面前随便和放纵。
这态度,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包容上。
父母、伴侣因为爱而迁就我们,孩子因为敬畏而顺从我们,他们对于我们就是“弱者”。人对弱者的态度,比什么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中庸》讲“慎独”——一个人的修养怎样,看他独处时是不是跟在人前一样,有秉持,不放肆。父母家人是与我们难舍难分的人,与我们是一体的,所以对他们的态度,完全就是“慎独”的应有之义。
君子慎其独。所以君子,才是人品的典范。
包容父母的人,才大气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父母正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对象。
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他的心中是缺乏爱的,他的胸怀是不够大气的,他在其他人面前肯定也是一个斤斤计较、眦牙必报、不大气的“小人”。
做人如此,做事更是如此。没有大气,没有心胸,没有气魄,何以成大事?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父母尚且不容,何以容天下”。所以《孝经》才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孝,“始于事亲”而“终于立身”。
包容父母,就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真正的修行。
包容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对一个人最大的轻蔑是什么?没家教。孩子有没有家教,则全看父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是因为四个字——“言传身教”。从心理学上讲,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最多、最深的人是谁?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
请所有父母牢牢记住一句话:孩子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将深刻地影响他的一生,从性格到行为。这已经得到心理学上的一再证实。别给你的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
所以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在对待父母这样重要的问题上,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对你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性。我们自己不在日常生活中包容体谅父母,孩子熏染到的就是一种冷漠和自私,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难以为人所容、走不远的。
反之,则就是最好的日常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一种耳濡目染之中,熏陶出一种对他人对世间,温暖的爱意、融融的善意和宽容的胸怀。
《增广贤文》所谓“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很多对父母态度不怎么好、不够包容的人,其实都是无心,只是因为完全的信任而完全的放得开。但那放得开的正是自己不足的修养,对父母的伤害也是真真切切的,所以不能作为开解自己的借口,安慰自己的理由。
何况,即使无心,也是会为自己留下遗憾的。
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未曾失去的人不会真正体会。与父母一同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光是如此珍贵,所谓的遗憾,就是我们在浪费。
寻常生活中那些对父母不包容、不耐烦的细节,正是那个浪费的沙漏,流走的是珍贵时光,积聚下的是不尽的悔。
请珍惜。
推荐一个【6岁以上孩子】的家庭教育号
推荐一个【6岁以上孩子】的家庭教育号
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
↓↓↓
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
↓↓↓
育娃有方
微信号:yuwayoufa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介绍:专注6岁以上孩子的儿童心理,儿童健康;指引父母如何养、育、教、管孩子,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育娃有方
微信号:yuwayoufa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介绍:专注6岁以上孩子的儿童心理,儿童健康;指引父母如何养、育、教、管孩子,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文化
-
-
- 一幅绝妙神联,解尽人生意趣!
- 一幅绝妙神联,解尽人生意趣!编辑:七公有一副对联,上下联意境相通,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字面人物又两两相对,各有出典,可谓神联! 【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看似平平淡淡的
- 镜采摄汇
-
-
-
- 临海博物馆,带你走进临海的前世今生
- 临海博物馆新馆总占地面积28.6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69亿元,馆藏文物3万余件,是台州收藏最多的文博单位,也是台州唯一的文物博物馆二级风险单位。新馆设有两个临时展厅和三个专题展厅,分
- 文化科技融合
-
-
-
- 书画联盟丨老干的五种处理手法
- 牡丹老干为木本,大多数时候干上有老皮曲翘并带有疤节。因此老干适合用类似山石画法的勾皴笔法表现。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可采用单纯的勾染法或者点彩法甚至没骨点写法来表现。皴擦染处理手法色彩变调处理带有写意笔法
- 书画联盟
-
-
-
-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 古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包容父母,这是一个最常面对,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
- 成长心得
-
-
-
- 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西蜜脂泉
- 闻锺记邮(2852)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西蜜脂泉又收到周老师寄给我的实寄封,济南新七十二名泉系列邮资机纪念邮戳又有新戳问世,这次入榜的是西蜜脂泉。这眼名泉也是由来已久,在金《名泉碑》、名《七十二泉诗》、
- 闻锺
-
-
-
- “神棍”陶仲文与“药神”李时珍竟是同乡|关山远
- 来源:7月27 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作者:关山远(新华每日电讯专栏作者)2018年,恰逢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今人说起李时珍,总会想起
- 七台河检察
-
-
-
- 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五篇 卫灵公篇 (1-7 章)
-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
- 岱善亲子微社区
-
-
-
- 伪满时期“谦信洋行”信封
- 谦信洋行(CHINA EXPORT-IMPOR-& BANK-CO.),著名的德商洋行,十九世纪末进入中国,总行设在上海(江西路),广州、汉口、天津、济南、西安、长沙、成都等地设有分行。一战
- 小雨点生活
-
-
-
- 赵孟頫和启功,谁对谁错?
-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启功先生对赵孟頫“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这句话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对于用笔结字,启功先生
- 书法第一网
-
-
-
- 中华塔罗网干货:塔罗牌中的这些细节象征,你读懂了吗?
- 塔罗牌的象征书籍、塔罗牌使用指南和互联网资源中关于塔罗牌的内容经常提供冲突的含义,塔罗师应该怎么做?你应该直接去看卡片,让这种符号化的无声语言来揭示每张纸牌的秘密含义。任何一家库存充足的书店都会包含一
- 中华塔罗网
-
-
-
- “2018集邮周”集邮会员回馈抽奖活动公告
- 为回馈广大集邮会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在“2018集邮周”期间,在中国集邮网厅和线下集邮网点开展集邮会员感恩回馈抽奖活动,并在生肖邮票开机仪式期间开展回馈抽奖活动。现将活动方案说明如下:一、线下集邮会
- 集邮本子
-
-
-
- 李克强考察布达拉宫广场被游客“求合影” 欣然应允
-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李克强总理7月27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考察文物保护。总理先后来到强康、萨松朗杰、帕巴
- 景德镇南河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