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作品的第一要义——读冯远的画
- 来源:收藏推荐
艺
术
家
冯 远,男,1952年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1999年,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2002年,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2004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2005年,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012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画创作入选第五至第十届全国美展和其它国内外重要展览,《泰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长城》、《保卫黄河(一)(二)(三)》、《历史》、《逍遥游》、《今生来世》等作品获各类金、银、铜奖十八项。专著有《东窗笔录》、《水墨人物画教程》等,另有《回到单纯》、《重归不似之似》、《“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等论文、评论等发表近百万字。多次赴多国举办个人作品展及考察讲学,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收藏家入藏。
人
是
作
品
的
第
一
要
义
认识冯远,还在20年前;我最先看到的不是他的画作,而是他研究中国画的文章,所以我们碰到一起,总有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冯远有出色的管理才能,相继担任浙江美院教务长、副院长,20世纪90年代末调到北京,又先后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在我的印象中,他精力旺盛、思维缜密、善于倾听意见、敏于接受新事物,能迅速适应时代变化,总有能力做好不断变换的新工作。他每天都有繁重的行政事务,却从未间断过作画著文,没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如他自己说的,“供职之余”的劳作,“每废寝食,迷不知返”。
在1978年入浙江美术学院读研之前,冯远是黑龙江的上海知青,主要靠自学习画。黑龙江的那段艰苦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坚韧,也催生了他的早熟。他后来在工作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奋斗精神和关注社会人生的艺术选择,都与这段经历有内在的联系。在浙美的学习和工作,他接受了严格的学院教育训练和传统艺术濡染,十分重视造型和笔墨能力;与此同时,他也接受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激发了个性追求和探索意识。两个方面相互促进与制约,构成了冯远艺术追求的“路线图”。
在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带有回顾与反思历史的倾向,以悲壮的笔调表达英雄主义主题,画法与风格主要追随新浙派写意人物画。这从《秦隶筑城》(1980年)、《英雄交响曲系列》(1982)、《保卫黄河系列》(1984)和大量习作可以看得很清楚。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仍有像《百年历史》这类延续上述主题和风格的作品,但对变体、变形、象征、抽象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的基本倾向。典型者如《逍遥游》《创世纪》《彼岸》《恶之花》(1985)、《文字系列》(1986-87)、《蓝色系列》(1987)、《戏剧脸谱系列》(1989)等。从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观念的变化,形式的实验,恣纵的想像,无所顾忌的画面结构,对传统规范的分离与挑战。他这一时期的文章,如《并非背叛的选择》,也强调中国画的变革,强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实质重新思考”,以及对中国画“观念精神内核”加以“改造”以求其“现代化”的论述。90年代,冯远虽没有放弃多元性的探索(如1998年还有《水墨抽象系列》),但基本倾向是回归―――题材内容向现实性回归,形式风格向传统性回归。《星火》《凉山女》《苍生》(1991)、《画坛四杰》(1993)、《我要读书》(1994)、《孙中山与中国》(1996)、《世纪梦》(1997)、《都市百态系列》(1998)、《世纪智者》(1999)等作品可以为证。《屈赋辞意》(1993)和《秦嬴政称帝庆典图》(1994),虽属历史性题材,但它们的写实性造型和传统白描画风也应该纳入这一范畴。所谓“回归”,不是回到80年代前期的现实性和传统性,而是对它们的创造性接续―――精神指向加宽了,形式风格也有了变化。而且,“85新潮”时期的激荡式探求作为一种分离性过程,也成为这种回归的促进因素和滋养因素。
冯远新世纪以来的作品,承继90年代而有所升华,这突出地表现于《都市系列》(2000)、《苍生・藏人组画系列》(2001)、《虚拟都市病症系列》(2002)、《蹉跎岁月・邓小平在江西》《圣山远眺》(2004)、《雪山祥云》(2005)和《远山・拉哈屯的父老乡亲系列》(2006)。这些作品,都采取巨幅肖像或群像方式,其中除《虚拟都市病症系列》借用了漫画夸张手法之外,其余都具有严谨的写实性。这里的“严谨”二字,是指水墨写意画法中写实造型的严谨性。其总的特点,是近距离描绘,刻画表情,弱化或排除情节,适当借鉴传统戏剧小说中的绣像方式,焦墨阔笔、重笔、意笔,局部着色,适当表现光影,赋予人物以雕塑感和重量感。
在冯远看来,现代人物画必须突出人,如其《“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一文说的:“人是作品的第一要义。……所有的形式语言、笔墨技艺等等表现手段都服从于这个中心。”在他看来,“人”是“社会人”和“我”的合一。当下多元化的人物画,虽然打破了传统人物画的“封闭性”,带来了视觉形式的多样化,但“‘纯语言形式’的任意操作”,也消解了“人”和“人物画”的意义。“唯有那些关注了艺术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人和‘我’,又创造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才可能真正具有艺术史意义。”他由此认为:“以学院派艺术(指当代中国接受了规范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创作实践的艺术)为前导或主干力量,走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道路,是推动当前人物画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途径。”
冯远正是这一主张的积极实践者。虽然他也画仕女或古代题材的小品,有过一些单纯的形式追求,但关注当下社会与人,追求作品的社会意义,重视革命史、世纪伟人、社会变革和各式劳动者的题材,颂美英雄主义的救世精神,始终是他中国画创作的主线。
就风格而言,冯远可归入豪放派,其特点是雄强、凝重而沉郁。雄强,是指一种远望不离座外的大壮之气。凝重,是指他喜用焦墨、重墨,作品的色调是厚重的而不是飘逸的、淡远的。沉郁与凝重相关联,但这里主要是指包涵着“忧患”意识的精神之重。冯远不属于幻想型、才子型艺术家,而是理想型、写实型艺术家。人们也许会说,“理想”“写实”“豪放”是冯远的选择,这选择与他的工作和职务有关。我想,工作与职务可能会作用于一个人的艺术选择,但决定性因素还是画家的气质、个性与思想。
看冯远的作品,有时会感到还缺少点什么。挑剔些说,他的作品较多地植根于理性思考和认知,而较少源乎个性化的生命体验。理性的思考、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心理的、体验的东西少了,作品就容易缺乏那种难以言传的生动微妙的感性特质。此外,他的笔墨风格雄强有余而精微不足――“精微”在这里不是指精细、秀美,而是指粗笔、阔笔、雄强本身所具有的精到。古人有“豪放”本于“精微”之说,大致是这个意思。
文/郎绍君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文化
-
-
- 行书石刻欣赏《李靖献西岳书》
- 宋崇寧三年李靖獻西嶽書,又稱:重刻唐李靖獻西嶽書,唐李衛公獻西嶽書,原石52.5×75.7釐米。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五月十五日,山西長治。唐李衛公獻西嶽書布衣李靖不揆狂簡獻書西岳大王閣下靖聞上清
- 乡情安徽网
-
-
-
- 小楷册页《大清世祖章皇帝圣训》卷五
- 小楷册页《大清世祖章皇帝圣训》卷五,内容为:兴文教,招降,仁政,谕将帅,谕外藩,体群情。国会图书馆藏。清代小楷书法图片14张。
- 乡情安徽网
-
-
-
- 人是作品的第一要义——读冯远的画
- 艺术家冯 远,男,1952年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任中国美
- 收藏推荐
-
-
-
- 书法教程——黄庭坚行书用笔特点
- 素材来源:路振平主编《中国书法教程 黄庭坚行书习字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我们在学习黄庭坚行书用笔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点画要有力度,初学要沉着劲挺,骨力十足。二是要有质感,也就是要有
- 乡情安徽网
-
-
-
- 学成下山前,菩提祖师告诫孙悟空一句话,孙悟空没听懂才闯下大祸
- 孙悟空大闹天宫,说起来是英勇,是反抗天庭的旧秩序,可归根到底就是不知深浅,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后还是如来佛祖赶到,将他压到了五指山下,忍受了五百年的风吹日晒。直到遇到唐僧后,帮助他取经归来,这才修成正果
- 钱泉收藏
-
-
-
- 新婚之日一家人哭作一团,原来是传统婚俗“哭嫁”,你见过吗?
- 7月28日,安徽六安一处婚礼现场,新娘和哥哥、姐姐们哭作一团。新婚的喜庆时刻,一家人为什么要痛哭呢? (许玲玲 摄)原来这是一种独特的婚俗“哭嫁”。“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
- 六安人
-
-
-
- 这组画,开心增福添寿!
- 徐培晨 大寿徐培晨 金猴捧玉桃欢歌动地来张朋 猴与桃张朋 得寿张朋 得寿李燕 硕果图李燕 享寿图周北溪 灵猴献寿齐白石 吉猴献寿此幅作品白石老人信笔挥毫,写出一只稚拙可爱的灵猴,于桃树下捧起鲜艳无比、
- 百墨艺术
-
-
-
- 2018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双流分会场活动举行
- 人民网成都7月29日电 (王军)7月28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双流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8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双流分会场活动首场交流演出在黄龙溪古镇景区上河衢·
- 人民网四川频道
-
-
-
- 「花艺知识」各国家用花习俗和忌讳
- 摘要:本文着重对花卉在礼仪和在各国习俗中做了主要的说明和介绍。随着外事活动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我国访问, 在对外接待活动中,花卉礼仪常常出现在各种活动场合, 这里介绍一些国家用花习
- 西南花艺婚庆培训学校
-
-
-
- 河南这个小县城厉害了,绝大多数人都会写毛笔字,被誉为书法之乡
-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汉子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的书法家,比如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书圣王羲之,比如严谨工整、平正峭劲的欧阳询,再比如字体丰
- 夫子游世界
-
-
-
- 爆笑开票|哈哈哈哈哈哈……烦恼不能留,“德云三宝”来解忧!
- 德云三宝专场什么是“德云三宝”?“德云三宝”中的“三宝”是指郭德纲先生“云”“鹤”“九”字科的弟子。“德云三宝”中的“云”“鹤”“九”字三科徒弟是舞台实践很长时间后,具有成熟、独特、火爆的艺术特点,并
- 惠途播报
-
-
-
- 藏籍名人:西藏史上著名的诗人——仓央嘉措
- 仓央嘉措(1683.03.01-1746.11.15),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仓央嘉措情歌》、《十诫诗》等。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
- 小熊说故事
-
-
-
- 「书法问集」91、如何评价“吼书”名家曾翔最近的小楷作品展?
- 字还是差,曾翔很聪明也可以说很狡猾,小楷展目的性很强。没有被禁的书法展中的书法,就是好书法吗?居然有不少人跟着夸奖,曾翔好像自己还挺满意。这样的怪事,书法界现状实在不好。我是一人。我不混书法协会。为什
- 一人笔记
-
-
-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古代的香水
- 虽然现在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香水都是外国牌子,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用香了。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香的记载了,那时用香比较简单,直接将有芳香味植物佩戴在身上,屈原《离骚》诗中即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有孝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