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看着就哭了,从“没出息”到“命好”,这位妈妈值得!
- 来源:超级育儿师
作者|水色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两天一位粉丝留言,我被这位妈妈的坚强感动。
也一定要告诉所有的粉丝:不努力,只能一直在现状中痛苦;努力+坚强,一定可以走出阴霾。
她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长大,妈妈骂她没出息,口口声声为她好,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对她非打即骂,还因此抱怨自己命不好,仿佛生活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女儿带来的。
因为妈妈的嫌弃和抱怨,她从小就很自卑,不会社交,没有朋友,也曾经想过轻生,却因为心里的不甘而顽强地活着。
直到她也当了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她努力做一个温柔的妈妈,从来不打骂孩子,反而收获了一个上进、懂得疼爱和包容妈妈的孩子。
看到这里,同为妈妈,既感动又觉得心酸。
《无声告白》中有一段话:“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
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每一个有不幸童年遭遇的成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饱受摧残的小孩。
一项针对原生家庭创伤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上千个成人中,有81.8%的人都表示曾有过家庭创伤,且大多数源于父母。
遭遇原生家庭困扰的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和普遍。
那些被父母嫌弃的孩子,
他们真的有罪吗?
法国有一部获奖动画短片《伤痕俱乐部》,十分触动人心。
小男孩Finn认识了三个好朋友,他们有着各自的优点:一个会做各种很酷的玩具,一个能想出很多好玩的游戏,还有一个爱美的小女孩,打扮得像个大明星。
他们还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身上都带着不同的“伤痕”。
有人耳朵、手臂有淤青,有人脸上总是贴着创可贴,而Finn身上的印迹,更像是闪亮的蓝色星辰……
在那之前,Finn一直以为这些伤痕是美的。直到有一次,他发现小女孩在拼命想擦除自己的伤痕。
他回到家,家里阴暗冷清,妈妈总是在看电视。他问妈妈,他身上的印迹很丑吗?
可妈妈根本不回应他,只是不耐烦地把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后来,妈妈把手放在Finn的头上,Finn开心地以为妈妈终于注意到他,谁知下一秒他竟被冷冷地推开了。
那一刻,他的世界坍塌了,碎成一片,他不堪重负地跪倒在地,浑身布满了蓝色星辰……
第二天,Finn给小女孩带来一张创可贴,继续和他们一起玩耍。他看起来没什么不一样,只是身上的蓝色印迹变得更多了……
这是一群被遗忘、被嫌弃、被伤害的孩子,他们身上的伤痕,并不是创可贴可以治愈的。
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生活中经历的“大事”,比如病痛、刺激、意外。
但其实,很多伤害可能只源于小时候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习惯。
一位网友回忆说,小时候她的母亲暴躁易怒,她则是母亲的情绪垃圾桶,稍有不慎就遭破口大骂。
有一天她吃饭吃得太快,洒了几粒饭。妈妈大怒:“就知道吃,猪都比你有用!”然后揪着她的头发让她把饭粒舔干净。
从此二十年,她一端起饭碗就紧张,不敢多吃。哪怕后来为人妻为人母,想起那一幕,仍然觉得手脚僵硬。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从小被父母嫌弃是一种什么体验?”
底下无数回答,让人看得泪目:
“希望从出生那一刻就死亡。”
“觉得自己是世上最没用的废物。哪怕受了伤,流了血,也只想捂得紧紧的,害怕他们看到,又补上一刀……”
父母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于孩子可能是难以愈合的伤口。
他们明明没有犯罪,却被牢笼困了一生。
无形被“复刻”,是一定要避免的事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作家周冲曾在《人间味》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
“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
父母之间没有温情,只剩搭伙吃饭,时常歇斯底里、恶言相向,对她的关心也止步于吃穿用度。
此外,她还要接收来自母亲积压在心中的怨气和暴戾。
她曾郑重发誓,绝对不要成为母亲这样的人。
但有一天,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带着母亲的影子,充满了暴戾。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等着在某一个时机突然露头,将她生吞活剥。
有人说,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所有孩子长大之后的人生,都是原生家庭的因果。
然而,与其说原生家庭是一个圈,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水岭。
原生家庭伤害了我们,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做父母、做夫妻。
改变是一条很漫长的路,但是,没有关系。
每一次反思,都是一种疗愈;每一步前行,都是一场修行。
就像《不完美的她》中的林绪之,童年时受尽折磨,成年后也未曾放过受伤的自己。直到她在莲生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她成为了莲生的妈妈,给她温暖,给她依靠,教她坚强,同时收获了莲生的温暖回馈。
在陪伴莲生成长的过程中,她也得到了治愈。
就像孙俪和蔡少芬,把那些来自父母的负面影响,变为可借鉴反思的经验教训。一面学会放下,一面重塑自己,去习得爱也接受爱,最终收获幸福,儿女双全,事业丰收。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不是每个创伤都是灾难,除非你允许这个灾难发生。”
原生家庭只是我们人生链中的一环,它伤害人,但不能定义人。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人,不让原生家庭之殇,成为一场轮回的辜负。
这才是原生家庭留给我们的课题。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原生家庭糟糕的人,也可以成为好父母。
首先,我们要直面自己的伤痛:你有一对糟糕的父母,给了你糟糕的童年,这是事实。
《原生家庭》一书中提到了一种心理疗法:“与父母对峙。”
被治疗的人通过面对面或者写信的方式,将自己受过伤害的那些不堪的往事说出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感受……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把它归还给应当承担责任的人,从而避免它再转移到自己的配偶或者孩子身上。
童年缺爱的伊能静曾经在正念课老师的要求下,和自己的母亲进行了一次交心对话。
母亲承认,因为父亲想要儿子,所以伊能静出生时,父亲不满意,她心里很难受,无形中把自己的不幸归罪于女儿身上。
至此伊能静才明白:父母对她没有爱,这是她一直逃避的事实。
这不是她的错,她却用这个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缺爱,她把伴侣当成替代品,任性索求,导致婚姻不幸。
明白了症结所在,她摆脱了羁绊,找回了最初的自己,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更可贵的是,她带着学会爱的自己进入婚姻,并用这份爱滋养着自己的婚姻和儿女。
其次,抛开面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一个真实快乐的自己。
听过一位妈妈的故事:
童年时她因为是个女孩,不受父母待见,几十年来活在父母的抱怨和戾气中,郁郁寡欢。
女儿出生后,她立志做一个完美妈妈,不让自己童年的不幸在女儿身上重现。她读了很多控制情绪的书,强迫自己把所有负面情绪消化掉。
然而,她越是拼命控制,自己越是不快乐。有一天因为女儿打破一只碗,她所有积压的情绪喷涌而出,把女儿吓得浑身发抖。
从此,女儿学会看她脸色,整天战战兢兢,日渐抑郁。
她开始反思自己,学着释放情绪,女儿也慢慢和她变得亲近。
现在的她不再沉迷完美妈妈的滤镜,还学会了偶尔偷懒,和女儿玩游戏故意耍赖。
这样的她,却是女儿眼里最好的妈妈:“我的妈妈真的特别有趣,我一看到她就想笑。”
孩子需要一个鲜活快乐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
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影响,不是给他灌输什么,而是他能从我们身上看到什么样的活法。
我们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有诗意;
我们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
父母有多快乐,孩子就有多幸福。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所谓的“命好”,都是靠自己来成全。
本期福利
超级育儿师联合国货新品牌-煮面熊,为大家带来了免费意面福利,大人小孩都能吃!
两种口味:番茄牛肉粒酱×黑椒牛柳酱,点击海报扫码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备注:煮面熊),进群领取。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育儿
-
-
- “评理”是二胎家庭里最大的坑,这样做比“你大要让着小的”管用百倍
-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沐丹青 1 同事家两个孩子仅相差一岁多,她说自己每天最累的就是给两个孩子“评理”。姐姐多吃了一个草莓,弟弟多看了一会平板。打架的时候弟弟先动了...
- 儿童心理课堂
-
-
-
- 那个故意制造麻烦的孩子,在等待你的爱
- 来源 | 徐慢慢心理话(ID:xumanman-kjxl) 最后 在咨询室里,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有的孩子已经表现出,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状了,可当我向他们的爸妈了解情况时,却得到这样的回答:“他平时是会把自己关在房间...
- 医知袋鼠
-
-
-
- 看着看着就哭了,从“没出息”到“命好”,这位妈妈值得!
- 作者|水色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两天一位粉丝留言,我被这位妈妈的坚强感动。也一定要告诉所有的粉丝:不努力,只能一直在现状中痛苦;努力+坚强,一定可以走出阴霾。她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长大,妈妈骂她没出...
- 超级育儿师
-
-
-
- 7岁男孩柔道课被摔成脑死亡,这些运动兴趣班的“坑”,家长一定要长个心眼!
- 前些天,央视CCTV-4报道了这样一则让人心痛的新闻: 台湾省台中市一个7岁男童学柔道时被摔成脑死亡。视频中,这个7岁的小男孩正在练习侧摔和过肩摔,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与他对练。 训练过程中,这名7岁的小男...
- 父母堂
-
-
-
- “生孩子不痛,怎么能当好妈?”分娩方式,究竟谁说了算?
- 我的好友Jojo医生出版了她的新书《Jojo医生陪你科学怀孕》。这本书为中国准妈妈量身定制,筛选2000+准妈妈们最关心的高频问题,从备孕、孕期、产后,精选66条孕期实用宝典,让准妈妈们轻松度过孕期。快来一起看...
- 付虹大夫
-
-
-
- 伏天月子可咋做?这些“底线”要守住,轻松度过不遭罪
- 转眼,冬去春来,很快,夏又天不觉来到我们的身边。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夏天是美好的,充满阳光和喜悦的,但对于每一个月子里的宝妈们却是不小的考验。尤其是伏天,月子妈妈们不动都出汗,加上身体虚,又要防风...
- 杏妈说育儿
-
-
-
- 12岁女儿早恋,妈妈写了一封信戳中天下父母心声,养女儿的一定要看看!
- 中小学家长慧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关注点击进入→在线教育,为孩子找一个优秀的辅导教师来源:画啦啦少儿美术(ID:hualala61)亲爱的女儿:宝贝,你知道吗?妈妈每天最怕看到一条又条的负新闻。去年,南昌红谷滩发...
- 中小学家长慧
-
-
-
- 除了按时产检,宝妈还需具备这些自我监护技能
- 在孕期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庭监护方法,一旦发生异常就能及时发现。掌握一些自测方法,也可以留下更为完整的孕期记录,既有意义又有趣味。01体重体重包括自身体重、胎宝宝、胎盘和羊水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孕1-12周...
- 乌鲁木齐市凤凰妇产医院
-
-
-
- 13年8次怀孕,她却未能留住一个孩子|“胎停妈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 作者:付洋 来源:欧麦妈妈(ID:oumaimon)点击上方观看精彩视频她拥有5家公司,资产数千万元、开名车、住豪宅,和丈夫非常恩爱,却没有一天开心过; 她结婚十几年,历经辞职、离婚,最后却成为没有丈夫、没有...
- 婚姻与家庭杂志
-
-
-
- 孩子夏天可以睡竹凉席吗?
- 相关阅读: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能给孩子喝吗?孩子可以不穿袜子光脚玩吗?
- drpei
-
-
-
- 儿童节快到了,千万别上这些网红玩具的当!
- 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专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自然少不了“吃喝玩乐”,花样百出的玩具以其绚丽的色彩、新奇的功能、有趣的玩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过身为家长,一定要替孩子把好安全关,千万别上那些网红玩具的当!...
- 大专家
-
-
-
- 一文读懂“中医五行”!一起帮它们找妈妈
- 转发给身边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中医绘本 有奖互动 天天学知识也很辛苦吧我送你“葱白淡豆豉”可好?点亮文末右下角【在看】每超过40个就在评论区抽1位幸运宝妈活动时间:5月24日17:00结束
- 儿康堂育儿
-
-
-
- 分床睡理念,毁娃不倦,你是宝妈请保持清醒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育儿专家开始宣传让孩子尽早分床睡的理念。于是各位宝妈变得焦虑不已,我们孩子都已经七岁了还是不能顺利分床,我们可怎么办?其实,这里要奉劝我们的宝妈们,别为这些不实的言论所...
- 杏妈说育儿
-
-
-
- 你这4种溺爱的方式并不是爱宝宝,是在害宝宝
-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1、孩子流鼻血捏这部位比仰头更有效,这2件事千万别做2、忍不住就吼孩子,孩子越吼越不听话,知道真相后你还敢吼吗?3、春夏季,宝宝皮肤如何护理?手把手教你避开过敏4、这些...
- 儿科医生鱼小南
-
-
-
- 什么是家庭教育?父母觉醒助力家庭幸福起航!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家庭教育是一份事业,是影响父母与孩子关系成长的一种模式,当在场的父母走进《父母觉醒》的场域中不断学习,正是觉察改变的开始。通过两天时间的学习,郝老师一...
- 母亲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