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席卷千万中国家庭,不打不骂,却影响孩子的幸福
- 来源:好孕妈妈
☾
每晚19:4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来源丨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文 | 洛 奇 作者:娇云
马思纯一条微博让人心疼。
谈及自己患上抑郁,她说了一个细节。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诉她:
“你要懂事,要听话,要让着别人,不要自我”。
而她,的确活出了懂事的样子。
她怕伤到别人,怕给人添麻烦。
太多顾虑,让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到她这都没勇气表达。
上学时,马思纯经常被人欺负也不敢吱声,如果有人拿球砸她,她也一定不敢回头,而是吓得呆站一会后赶紧走开,因为她怕跟别人再次发生冲突。
甚至,她会怕麻烦司机,不敢在高速上说想上厕所。
一次次不敢维护正常的需求,让她越来越痛苦,最终患上抑郁。
从小努力“懂事”的代价,真的好大。
“因为懂事,没有自我需求”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孩子为让父母高兴,能“懂事”到什么程度?
在一档亲子综艺里,一名叫秋睿的男孩很懂事。
秋睿家开了餐馆,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就开始帮父母端菜、扫地、擦桌子,按说孩子正是爱玩的年龄,可他从不外出玩耍,总待在餐馆帮忙,要不就跟父母到外面买菜。
说到最大的愿望,秋睿只希望妈妈不要太忙碌,要照顾好自己。
他总是表现得很开心,直到作为嘉宾的兰海看穿秋睿:
“秋睿,在你的笑容里面,我看到你其实有很多需要,却不愿意跟爸妈说出来……”
被兰海说中内心,秋睿伤心地哭了起来。
而在电视剧《不完美的她》中,小莲生为成全妈妈的幸福,甘愿成为妈妈男友尚武的“玩具”。
尚武玩CS让莲生当活靶子,莲生为了配合他,宁愿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摔在地上。
他把莲生封在纸箱里玩游戏,妈妈找到女儿,撕开密封的纸箱,见莲生已闷得满头是汗,可她并没有表现出难过,装作开心:
“被妈妈找到了……真好玩。”
尚武弄伤了莲生一只眼睛,绪之见到后非常震惊,怀疑莲生被虐待。可她为维护养父和妈妈,竟谎称是自己玩耍时不小心伤到的。
莲生病得神志不清了,仍然安慰妈妈说:“妈妈,我没关系了……”
在小莲生心里,只要妈妈幸福、快乐就好,而自己早已没了需求。
孩子最在意的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感到不开心、压力大时,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高兴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听话、或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忙分担压力,等等。
然而,孩子牺牲自我需求让父母高兴,但无论付出多少,都无法让他们永远保持开心。
而如果父母又欣然接受孩子的“懂事”,并表示赞赏,孩子就会更加努力讨好父母,长大之后转而讨好他人。
“压抑需求的孩子有多痛?”
以懂事为行事标准,主动压抑就成为习惯,它带给孩子的是痛苦和伤害。
作家蒋方舟,小时候妈妈对她要求严格,她变得很懂事,喜欢压抑自己来讨好妈妈。
妈妈每天给她早餐钱,她都存起来不花,只为了存到足够多时,交到妈妈手中,听到她那句:
“你真乖。”
不吃早餐,肚子又很饿,蒋方舟每天都捡同学掉在地上的零食吃,或把橡皮擦放嘴里吮。
直到上五年级,有次吃了同学丢的枣核,觉得有些恶心,从那时起才停止捡食物吃的习惯。
蒋方舟的成长经历,让她很自卑,活得非常委屈。
而韩剧《蜂鸟》中,金银姬的成长也很压抑。
哥哥成绩好、姐姐的叛逆,占据了父母的大部分注意力,而她却成了家中小透明。
父母从不为金银姬操心,她也从小学会了照顾自己,而霸道的哥哥经常下狠手打她,父母也总是轻描淡写的带过,有次竟被打到耳膜撕裂。
粗暴的哥哥,父母的冷漠,金银姬早已学会了主动压抑自己,不再提要求。
金银姬生病需要手术,她没要求父母陪伴,就连手术同意书也是拿回家给妈妈签好又带来。手术当天,她战战兢兢地躺到手术台上,独自面对恐惧和痛苦。
而所有的压抑,在她内心却累积成了伤害。
金银姬恨哥哥,经常背地咒骂他,幻想用自杀来报复哥哥和父母,希望看到哥哥下跪认错,看到父母为她流泪哭泣。
她难过到无法承受时,会在家中竭斯底里地狂呼乱叫,甚至情愿住在医院,也不愿在家。
懂事的孩子,习惯压住内心需求。
然而,压抑并不能让它们消失,却会在潜意识发酵并变成毒素,孩子会很痛苦,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事。
而孩子需求长期不被满足,内心就充满匮乏感,面对诱惑时他就沉不住气,会因一颗糖而丢弃更宝贵的东西。
他内心是空虚的,因渴望得到满足,就会只关注眼下而缺乏远见,甚至产生自私自利的想法,最终限制孩子一生的发展。
很多时候,大人要求的懂事,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剂毒药。
教育是释放天性,而非束缚成长
孙瑞雪说:“如果我们懂得爱孩子,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真正的爱,是释放孩子天性,让他成为自己,而这需要父母放下自我期待,给予孩子自由,帮助他表达需求。
作者:娇云,以文字疗己悦人。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37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育儿
-
-
- 你没有离开我,你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 今天(4 月 4 日)是清明节,细雨白菊、家国齐哀。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已经离去的亲友故人,想起他们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仿若他们不曾离开。在过去,「偶尔治愈」接到了许多投稿,关于离世亲人的故事。如...
- 丁香医生
-
-
-
- 孩子小时候常去这4个地方,长大必有大出息
- 作者丨番茄妈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总是待在家里,很少走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了?但其实,真正的教育并不囿于课本或是校园,生活处处是课堂。只有走出去,孩子才能更好地看这个世...
- 超级育儿师
-
-
-
- 夫妻之间,比离婚还“恶心”的2件事,有一件就要小心了
- ◆ ◆ ◆作者 | 席席老师来源 | 习伴(ID: xiban2020)最近,黄圣依和杨子吵架上了热搜。原因是,他们的育儿理念发生了分歧。作为妈妈,黄圣依希望孩子多才多艺,所以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行程也规划得满满当...
- 嘟嘟医生
-
-
-
- 老婆越懒 婚姻竟然越来越好
- Notice关注育儿网视频号与您共享育儿及育儿有关的生活方式
- 育儿网
-
-
-
- 唐筛&糖筛,看完这篇文章不信你还不懂
- 在医院做完早孕检查确诊怀孕后,孕妈妈就应当去医院定期检查,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了。整个孕期各种各样的检查,搞得孕妈妈真是眼花缭乱。尤其是“唐筛”&“糖筛”,着实让人搞不懂。虽然两个名字听上去一样,...
- 快乐孕育孕妇课堂
-
-
-
- 6岁女童每周肚子痛,父母带她检查,医生:你俩离婚吧
- 随着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因此很多家庭中,爸爸妈妈都会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就会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爸爸妈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仅如...
- 高中学生家长慧
-
-
-
-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很真实
- 文|好孕姐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知名度很高。故事中,四岁的孔融,面对一盘子梨,自己拿最小的,把大地让给哥哥和弟弟,被称赞为“尊长爱幼”、懂谦让。但是,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
- 好孕
-
-
-
- 24楼,3条人命,那个29岁妈妈坠亡背后,是所有人都会沉默的真相……
- 愿人间再无此悲剧。24楼,三条人命。留给人间的,只有一声叹息。警方通报说:系因家庭矛盾及夫妻感情不和,携子女跳楼自杀。带着孩子自杀太自私了从她生前的影像记录里也能看到,她和孩子的互动满满都是爱。停在...
- 中小学家长手册
-
-
-
-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席卷千万中国家庭,不打不骂,却影响孩子的幸福
- ☾每晚19:49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来源丨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文 | 洛 奇 作者:娇云马思纯一条微博让人心疼。谈及自己患上抑郁,她说了一个细节。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诉她:“你要懂事...
- 好孕妈妈
-
-
-
- 让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 全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你是否有许多疑问却不知如何解决?疫苗去哪儿接种?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能否接种?以下20组问答,带你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必...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
- “妈妈,你为什么趴在爸爸身上?”这个妈妈的回答让无数父母点赞
- 就在刚刚,好友丽丽打电话告诉我,说她摊上大事了,昨天晚上和丈夫羞羞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六岁的女儿撞了个正着。把正在温存的两人,吓得赶紧拿被子遮蔽自己的身体,场面一度十分地尴尬。我听到后止不住的大笑:...
- 爸妈说事
-
-
-
- 亲妈都吓坏了!兄妹俩“相差三周大”,还同一天出生?!
- 你敢相信吗,下图中两个体型一大一小的可爱小朋友其实是同一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亲兄妹!除了体型差异,这对同日生的兄妹实际上还“相差三周”......是不是觉得很吃惊?没关系,你不是一个人,毕竟连孩子亲妈都...
- 这里是美国
-
-
-
- 生完孩子,产妇无法翘二郎腿,如此蹊跷,是小毛病,还是大隐患?
- 小梅今年32岁,上个月,在医院顺产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虽说生产的时候,困难点,时间长点,但总算有惊无险,加上生的又是男孩,成全了一儿一女的愿望。全家人都很高兴,婆婆还花钱请了保姆,照看小梅坐月子。 ...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长辈眼中的营养汤水,却是营养学家眼里的“害娃汤”,快停下来吧
- 在我们的意识里,煲汤是很有营养的一种进补方法,于是,各种食材制作的汤品被有娃的家庭热捧到饭桌上,孩子少喝一口,家长都着急。可事实上,这些看是营养丰富的美味汤羹在儿童营养学家眼里却含有“有毒”的成分...
- 杏妈说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