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很真实
- 来源:好孕
文|好孕姐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知名度很高。故事中,四岁的孔融,面对一盘子梨,自己拿最小的,把大地让给哥哥和弟弟,被称赞为“尊长爱幼”、懂谦让。但是,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传统文化爱好者,在孩子小的时候,睡前必读《三字经》,给孩子讲解里面的故事。但是,据他说,每次读到“融四岁,能让梨”,他都神不知鬼不觉地跳过……
▶“孔融让梨”的传统解读,可能不适用于今天
“孔融让梨”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道德故事。如果父母教育家里孩子不要自私,对内爱护兄弟姐妹,对外谦卑,一般是信手捏来,无所顾忌。现在,有家长质疑“孔融让梨”的故事,算不算是逆潮流而行,故意标新立异呢?
好像还真不是。最近两年,很多人都在网上讨论“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否还应该讲给孩子听。因为,这个故事放在礼仪、秩序森严,家庭重视宗族的传统社会里。像这样“存天理,灭人欲”的牺牲精神,值得赞扬。但是,在主张自由平等,争取个人正当权益的今天,可能就不太适用了。
▶为什么聪明的父母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昔日“孔融让梨”的事迹传出,人们还评点他为“非池中之物”,早晚必有大出息。但是,今天的父母把故事讲述给孩子听,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深究“孔融让梨”,传递的是较为矛盾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故事中孔融面对一整盘的梨,拿起最小的一个,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自己年龄小,应该把大地让给哥哥。但是,父亲提到,弟弟比你小的时候,他又说自己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在兄弟三人的关系中,孔融处在中间位置,作为弟弟他要让,作为哥哥他也要让,其实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价值观。
父母都知道,年龄小的孩子,最好向他传递单纯、直白的价值观。像“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有些复杂,不利于孩子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行事。
②“孔融让梨”是权衡之后,做出符合大众认可的选择,容易委屈自己
其实,孔融这个人,放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有“七窍玲珑心”的人,敏感、聪明,处在一个集体中,为了更加受欢迎,会更加趋于选择符合大众所认可的价值观行为。所以,当一个像孔融一样的人,很容易讨人喜欢。
但是,“孔融让梨”的故事,暗藏的也有委曲求全,就是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怎么想我”。所以,孩子领略到“孔融让梨”的深层含义,遇到个人利益和周围人利益冲突的时候,就容易委屈自己,很难活得潇洒、顺遂。
③教导“孔融让梨”,是大人牺牲孩子的利益,换取和谐人际关系的偷懒行为
很多父母对“孔融让梨”的故事津津乐道,仔细分析其中缘由,要归于“懒政”两个字。资源有限,孩子们争抢东西,怎么办?家长不是去想着创造条件,比如多赚钱满足孩子、给孩子们再买一个,只是寄托于让孩子让。只要孩子愿意“让”,不起冲突,父母就清闲自在了。
所以,教导孩子“孔融让梨”,其实是大人牺牲孩子的利益,换取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公平的资源和环境,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不是要孩子学着拖鞋,给家长省事。
▶如何教导孩子懂得谦让?
谦让是一种好的品德。但是,用“孔融让梨”来教育,显然是不大合适的。如何教导孩子懂得谦让呢?
①从“爱”的角度,让孩子懂得谦让。谦让,是一种放弃自身利益的行为,必须是心甘情愿的。父母想让孩子“谦让”,可以从“爱”的角度。比如,把心爱的东西让给弟弟妹妹,是出于爱。既能让孩子不委屈地谦让,也不在道德上给孩子施压。
②提醒孩子谦让的好处,给孩子做好示范。谦让,能够让人看起来彬彬有礼、大方得体。所以,孩子偶尔为了值得的人,做出谦让,不失为一种好品德。父母可以提醒孩子谦让的好处,比如获得好人缘等等,最好父母也从旁给孩子做示范。孩子就不会一味谦让或者完全不谦让,心里会有一个权衡。
【话题讨论:你给孩子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育儿
-
-
- 你没有离开我,你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 今天(4 月 4 日)是清明节,细雨白菊、家国齐哀。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已经离去的亲友故人,想起他们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仿若他们不曾离开。在过去,「偶尔治愈」接到了许多投稿,关于离世亲人的故事。如...
- 丁香医生
-
-
-
- 孩子小时候常去这4个地方,长大必有大出息
- 作者丨番茄妈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总是待在家里,很少走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了?但其实,真正的教育并不囿于课本或是校园,生活处处是课堂。只有走出去,孩子才能更好地看这个世...
- 超级育儿师
-
-
-
- 夫妻之间,比离婚还“恶心”的2件事,有一件就要小心了
- ◆ ◆ ◆作者 | 席席老师来源 | 习伴(ID: xiban2020)最近,黄圣依和杨子吵架上了热搜。原因是,他们的育儿理念发生了分歧。作为妈妈,黄圣依希望孩子多才多艺,所以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行程也规划得满满当...
- 嘟嘟医生
-
-
-
- 老婆越懒 婚姻竟然越来越好
- Notice关注育儿网视频号与您共享育儿及育儿有关的生活方式
- 育儿网
-
-
-
- 唐筛&糖筛,看完这篇文章不信你还不懂
- 在医院做完早孕检查确诊怀孕后,孕妈妈就应当去医院定期检查,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了。整个孕期各种各样的检查,搞得孕妈妈真是眼花缭乱。尤其是“唐筛”&“糖筛”,着实让人搞不懂。虽然两个名字听上去一样,...
- 快乐孕育孕妇课堂
-
-
-
- 6岁女童每周肚子痛,父母带她检查,医生:你俩离婚吧
- 随着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因此很多家庭中,爸爸妈妈都会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就会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爸爸妈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仅如...
- 高中学生家长慧
-
-
-
-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很真实
- 文|好孕姐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知名度很高。故事中,四岁的孔融,面对一盘子梨,自己拿最小的,把大地让给哥哥和弟弟,被称赞为“尊长爱幼”、懂谦让。但是,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
- 好孕
-
-
-
- 24楼,3条人命,那个29岁妈妈坠亡背后,是所有人都会沉默的真相……
- 愿人间再无此悲剧。24楼,三条人命。留给人间的,只有一声叹息。警方通报说:系因家庭矛盾及夫妻感情不和,携子女跳楼自杀。带着孩子自杀太自私了从她生前的影像记录里也能看到,她和孩子的互动满满都是爱。停在...
- 中小学家长手册
-
-
-
-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席卷千万中国家庭,不打不骂,却影响孩子的幸福
- ☾每晚19:49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来源丨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文 | 洛 奇 作者:娇云马思纯一条微博让人心疼。谈及自己患上抑郁,她说了一个细节。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诉她:“你要懂事...
- 好孕妈妈
-
-
-
- 让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 全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你是否有许多疑问却不知如何解决?疫苗去哪儿接种?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能否接种?以下20组问答,带你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必...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
- “妈妈,你为什么趴在爸爸身上?”这个妈妈的回答让无数父母点赞
- 就在刚刚,好友丽丽打电话告诉我,说她摊上大事了,昨天晚上和丈夫羞羞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六岁的女儿撞了个正着。把正在温存的两人,吓得赶紧拿被子遮蔽自己的身体,场面一度十分地尴尬。我听到后止不住的大笑:...
- 爸妈说事
-
-
-
- 亲妈都吓坏了!兄妹俩“相差三周大”,还同一天出生?!
- 你敢相信吗,下图中两个体型一大一小的可爱小朋友其实是同一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亲兄妹!除了体型差异,这对同日生的兄妹实际上还“相差三周”......是不是觉得很吃惊?没关系,你不是一个人,毕竟连孩子亲妈都...
- 这里是美国
-
-
-
- 生完孩子,产妇无法翘二郎腿,如此蹊跷,是小毛病,还是大隐患?
- 小梅今年32岁,上个月,在医院顺产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虽说生产的时候,困难点,时间长点,但总算有惊无险,加上生的又是男孩,成全了一儿一女的愿望。全家人都很高兴,婆婆还花钱请了保姆,照看小梅坐月子。 ...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长辈眼中的营养汤水,却是营养学家眼里的“害娃汤”,快停下来吧
- 在我们的意识里,煲汤是很有营养的一种进补方法,于是,各种食材制作的汤品被有娃的家庭热捧到饭桌上,孩子少喝一口,家长都着急。可事实上,这些看是营养丰富的美味汤羹在儿童营养学家眼里却含有“有毒”的成分...
- 杏妈说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