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鸡娃”身后,都可能站着一位焦虑的家长……
- 来源:生命时报
有这样一份工作:全年无休,假期工作量加倍,每天24小时待命,要有出色的谈判和人际交往技巧,还需兼具医学、金融和烹饪知识,工作环境可能非常混乱,最重要的是薪酬为零。这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
生儿育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爱的支撑下,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会让很多父母精疲力尽。
近年来,随着“鸡娃”(打鸡血式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逐渐从小众精英家庭破圈,进入寻常百姓家,很多父母甚至出现了养育倦怠。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重压下的父母支招,让家庭更加轻松和谐。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建玲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马健文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张冕
本文编辑 | 徐文婷 刘云瑽
全球父母面临养育倦怠
教育领导力专家普罗卡奇尼和职业倦怠专家基弗共同出版的《养育倦怠》一书显示,过分投入、过度热情、养育期望高的父母更容易产生养育倦怠,因为他们“付出了所有”。
《生命时报》曾对1.8万国人展开线上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育儿信心不足,91.7%的家长存在育儿困惑,身心俱疲。
育儿烦恼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人身安全、不好好吃饭、生长发育不正常、性格形成不良、不清楚如何开发早期智力等问题最让家长们操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建玲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家庭育儿焦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01
隔代抚养导致的家庭矛盾
年轻父母生活经历和获取知识途径与祖辈不一样,两者在育儿理念和方式上存在差异,容易发生矛盾。
02
育儿知识碎片化,不知如何选择
现在各种育儿书籍铺天盖地,补习班、兴趣班比比皆是。面对诸多选择,很多家长无所适从。
突击中.jpg
03
工作压力过大
很多年轻父母处于事业上升期,育儿的同时还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突击中.jpg
04
育儿花费高
不少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极尽所能给孩子买高档玩具或报名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却是累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不仅是我国,全球父母都面临养育倦怠。近日,比利时鲁汶大学对42个国家展开研究,结果发现,8%的父母经历过养育倦怠,14%的父母受到了养育倦怠的影响。
父母倦怠专家罗斯卡姆说:“在这些国家,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孤独的活动,不像非洲国家那样,整个村庄都在抚养孩子,帮助父母分担育儿压力。”以欧洲为例,养育压力之所以大,主要受社会文化影响。
2007年,欧洲委员会颁布了高尚、积极的养育要求,希望父母不打孩子,并给予孩子温暖、支持和自主权。然而,这个目标过于理想化,很多父母在实践中难以达到。
父母以爱为出发点管教子女,但他们的“权威”却受到法律约束,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倍感力不从心。再加上近年来欧洲父母对孩子注意力、教育、财富和机遇等方面的期望急剧上升,更倾向于完美主义,社会对养育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能够支撑期望的资源没有增加,甚至越来越少,使得育儿压力逐年增加。
想到孩子就疲惫,甚至感到厌恶
养育倦怠通常表现为常常对孩子感到厌恶,早上醒来想到孩子就觉得疲惫不堪,甚至想逃离父母这个角色等。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马健文表示,养育倦怠不仅会让家长觉得很挫败,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影响。
+
身心疲惫
对很多新手家长来说,带孩子已经够令人焦头烂额了,还不得不为了生计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寻找平衡。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非常容易焦虑,特别是孩子生病时,家长在照顾之余,还得抽空完成工作,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煎熬。
+
情感共鸣减少
处在养育倦怠期的家长,看见孩子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样内心充满柔软与爱,会开始不耐烦,甚至对孩子恶语相向,能为孩子做的事情仅仅是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内心拒绝陪伴或在陪伴时放空自己。
研究表明,出现养育倦怠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距离更疏远,容易说教甚至打骂孩子。这种情感隔离会影响子女对家长的依恋,使情感上的共鸣越来越少。
+
忽视孩子情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发现,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家长,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怎么敏感,对孩子的行为也不太在意。
比如会让3岁的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睡在沙发上,有的则会通过语言和行动严惩孩子,导致亲子情感疏离,孩子越来越内向,或效仿家长出现暴力行为。
+
自我否定
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都想做到和善、开明,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然而现实常会击败理想,当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忍不住大吼大叫,事后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不配为人父母,有的人还会放大自身的错误,在心理上进行自我惩罚。
学会6招孩子和家长都幸福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一点点学来的。
你讨厌孩子出门磨蹭,可能是因为你本身就做事拖拉,潜意识期盼孩子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你嫌弃孩子学习成绩总是比别人家孩子差一大截,可能是因为你把自己上名牌大学的梦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有时,真正让家长感到疲惫的不是孩子,而是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出现养育倦怠并不可怕,只要找对了方法,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01
一起成长
李建玲强调,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而是一起成长的伙伴。孩子出生后,家长就要开始不断学习如何育儿,掌握新的技能,孩子也在慢慢学会更多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知识面变宽,孩子的视野也越来越广阔,这都是共同成长的表现。
02
控制情绪
父母想要大声吼叫时,最好先和孩子保持距离,冷却情绪,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以免吓到或伤害到孩子。等到情绪稳定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03
学会放手
大多数情况,孩子触碰到父母那些所谓的“底线”,不过是父母在强烈控制欲之下强加给孩子的高要求。比如,不许踩水、不许坐在地上、不许玩泥巴、放学后立刻回家、不许到处乱逛……
正是因为父母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他们才会出现数不清的“情绪爆点”。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应该有自由的想法和意志。父母适当放手才能让孩子更自由地成长,倦怠感也会烟消云散。
04
不必强求
天下没有一百分的孩子,自然也不会有一百分的父母。因此,不必强求孩子时刻乖巧懂事,也不必为了自己偶尔的倦怠而心生愧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
05
爸爸分担
亲子教育中,父亲的参与能够注入母亲不具备的特殊元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天与父亲共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如果孩子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期待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十分痛苦甚至产生心理缺陷,比如容易软弱、胆小,缺乏信心和毅力。
马健文表示,这并不是强求爸爸天天陪着孩子,陪伴的质量更重要。工作再忙也不可能占满24小时,为人父者要有陪伴孩子的意识,最好划出专属的“爸爸时间”。
06
放个短假
开车时,突然看到“小心路滑”的黄色警示标识,你会怎么做?一定会减速,格外小心地驾驶。
可以把育儿想象成开车,当遇到神经衰弱、烦躁、头疼、睡眠不好、孩子不愿意沟通等“黄色标识”时,就要提醒自己歇一歇,给自己放个短假,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抚育孩子。▲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育儿
-
-
- 一个家庭是穷是富?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
- 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影响和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家庭是穷是富,是好是坏,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01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好的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
- 掌中生活
-
-
-
- “医生,我做过人流,男朋友会看出来吗?”
- 当两个人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迎接一个孩子,突然有了,那么人工流产就成了一种补救措施。但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而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也总觉得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害...
- 乌鲁木齐市凤凰妇产医院
-
-
-
- 幼儿园老师不会说的真相:3岁并非孩子入园最佳年龄,副作用太多
- 文|秘籍君“你家孩子几岁上幼儿园的?”每次听到类似的提问,我都会头疼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家乐乐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在外人眼中属于落人一步的年龄,但却是我心中的最佳入园年龄。都说3岁是孩子入园的最佳...
- 育儿须知
-
-
-
- 离婚2年,马伊琍和文章差距惊人:最怕一别两宽,你还停在原点
- 记者了解到,居委也曾按照刘女士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协调,目1.1-2.19 79个1.培康 胡萝卜 猪肉绒https://item.jd.com/46317032205.html#享用营养肉食#精选新鲜优质食材,营养美味。不添加香精、味精、防
- 育儿网
-
-
-
- 舌头喉咙变腐肉!男童误吞管道疏通剂,90%家长的急救法会让伤更重
- 清洁剂、洁厕剂、下水道疏通剂等是许多家庭常备的用品然而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这些用品如果没有放置到妥当的位置被小朋友误食或误碰后果会很严重近日哈尔滨2岁男孩康康就误把包装鲜艳的下水道疏通剂当成零食塞进...
- 新闻正前方
-
-
-
- 孩子跌落,千万不要马上抱起!等10秒,更安全
- 地心引力似乎对人类幼崽们有着奇特的影响,刚才还好好躺在床上的孩子,经常一个不留神就掉到了地上。有时因为爸爸妈妈无心的疏忽,也会让孩子和地面来个亲密接触。这样的跌落,对于脚底不稳,脑袋不轻的宝宝们来...
- 育学园
-
-
-
- 孩子突然有这种表现,多半是“抑郁”倾向,家长千万别忽视!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3亿多人的关注。视频中,这位网友患有抑郁症,痛苦挣扎了7年,期间一直有想要自杀的念头。可当她终于开口,告诉妈妈时,她...
- 母亲大学
-
-
-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 / 爸爸我想玩手机。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的确,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
- 班主任研究会
-
-
-
- 好吃不贵,比米饭强几倍!健脾消食还长个!
- 本文已由儿康堂【专业审稿团】审核▼要想娃在春天长更高,健脾少不了! 脾胃好,消化才会好,营养才能有效吸收,身高才会增长。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山药、红薯、南瓜、核桃、栗子、腰果等食物。 但要说健脾的佼...
- 儿康堂育儿
-
-
-
- 躺喂母乳很危险,会引发宝宝中耳炎?到底怎么喂才安全?
- 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躺喂带来的“奶水逆流”,并不是引发中耳炎的必要条件。此外,各大权威机构指出,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而侧躺亲喂,也是妈妈们被推荐采用的哺乳姿势之一。比起瓶喂,...
-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
-
-
- 妈妈不是脾气差,妈妈只是太累了
- 扫码入群免费领加入“超级育儿师”交流学习群高情商父母必修课限时免费领!!更有大咖育儿师定期社群专享直播讲座育儿师精选商品群内超优专享价名额有限,扫码添加小助理加入原价129元扫码入群免费领√ 面对孩子...
- 超级育儿师
-
-
-
- 每个“鸡娃”身后,都可能站着一位焦虑的家长……
- 有这样一份工作:全年无休,假期工作量加倍,每天24小时待命,要有出色的谈判和人际交往技巧,还需兼具医学、金融和烹饪知识,工作环境可能非常混乱,最重要的是薪酬为零。这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生儿育女从来都...
- 生命时报
-
-
-
- 打完新冠疫苗后哪些事不能做?一文给你说清楚
- 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 7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4907.1 万剂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冠疫苗的保护。但是接种完之后,大家产生了...
- 临床用药
-
-
-
- 她死了之后,在经历第二次被杀?
- 昨天看到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心里酸酸的。当时她学习成绩一般,高二突然发力,拼死拼活学了一整年,考上了东北师大。老师说她争气,给自己挣了好前程。毕业后她回到老家当了语文老师,还是通过层层选拔有编制的那...
- 八楼象女士
-
-
-
- 这6类妈妈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枪了…
- 大家常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养问题。此前,一条“90后学霸找不到工作怒踹母亲”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 幼儿园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