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 来源:班主任研究会
点击"班主任研究会"关注我们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 / 爸爸我想玩手机。
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
的确,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求时,不同家长给出的不同回复,有可能会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手机是把双刃剑,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我们的永恒的课题。
大多成人都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更何况是孩子!
单就健康而言,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其他的危害会在本文详尽道来。
之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
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1
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1.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
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 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3. 手机损伤脑神经。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4. 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5. 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引起视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会引起睡眠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健康机构,做出了一项调查,手机光线比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的影响,把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子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用了28分钟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当然我们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哦。
2
看看法国出台了一个什么举措?
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新法案规定,学生在整个校园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机;
据统计,12-17岁学生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中小学生禁用手机是马克龙上台后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
用禁令,但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3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建议: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建议: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
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
一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
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建议:
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
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建议: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来看一位家长分享的三点经验,叶子老师觉得非常得不错!
4
三点经验
1. 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之前有父母问,孩子玩手机时间已经很久了,不让他玩,就大哭大闹的,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一来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二来是可以提前提醒他一下还剩多少时间,让他说话要算话。
我们家平常不让熊熊看电视,但会让他玩一下IPAD,每次只能玩10分钟,一天最多不超过两次,每次还剩个两三分钟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下他,告诉他还有多长时间,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只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2. 通过电子产品学习。
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了解到电子产品的优点,让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到新的知识。
例如:手机的地图功能,有一次,晚高峰时间,我们俩是搭地铁出行的,在路上,每到一站,我都给儿子看一下地图上我们的实时位置,出了地铁再跟着导航往前走,这样一下子就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
除了地图导航功能,还可以让孩子学着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微信语音信息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
再者,父母可以帮孩子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并且时不时问一下孩子,这是什么动物,那是什么,解释给孩子听。在平常的时候看些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动物园,那么孩子从不同渠道接受的信息就全部结合起来了。
3. 找到能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
有的妈妈说,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所以说,除了使用电子产品以外,让孩子培养点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练习,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或者带孩子爬山、游泳,让孩子全身心都锻炼了;还有亲子阅读、亲子游戏,这些都是能够帮孩子综合发展的有益的活动。
5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见识更大的天地
龙应台说:
“玩,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最优秀的父母,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兴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会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与父母们共勉!
(本文来源于家长帮,转自简单好家长,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班主任研究会
微信号:bzryjh
班主任研究会,我们共同的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合作请加主编微信:xiaoxiaobanzhang
投稿请发送至:2066394523@qq.com
育儿
-
-
- 一个家庭是穷是富?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
- 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影响和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家庭是穷是富,是好是坏,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01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好的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
- 掌中生活
-
-
-
- “医生,我做过人流,男朋友会看出来吗?”
- 当两个人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迎接一个孩子,突然有了,那么人工流产就成了一种补救措施。但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而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也总觉得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害...
- 乌鲁木齐市凤凰妇产医院
-
-
-
- 幼儿园老师不会说的真相:3岁并非孩子入园最佳年龄,副作用太多
- 文|秘籍君“你家孩子几岁上幼儿园的?”每次听到类似的提问,我都会头疼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家乐乐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在外人眼中属于落人一步的年龄,但却是我心中的最佳入园年龄。都说3岁是孩子入园的最佳...
- 育儿须知
-
-
-
- 离婚2年,马伊琍和文章差距惊人:最怕一别两宽,你还停在原点
- 记者了解到,居委也曾按照刘女士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协调,目1.1-2.19 79个1.培康 胡萝卜 猪肉绒https://item.jd.com/46317032205.html#享用营养肉食#精选新鲜优质食材,营养美味。不添加香精、味精、防
- 育儿网
-
-
-
- 舌头喉咙变腐肉!男童误吞管道疏通剂,90%家长的急救法会让伤更重
- 清洁剂、洁厕剂、下水道疏通剂等是许多家庭常备的用品然而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这些用品如果没有放置到妥当的位置被小朋友误食或误碰后果会很严重近日哈尔滨2岁男孩康康就误把包装鲜艳的下水道疏通剂当成零食塞进...
- 新闻正前方
-
-
-
- 孩子跌落,千万不要马上抱起!等10秒,更安全
- 地心引力似乎对人类幼崽们有着奇特的影响,刚才还好好躺在床上的孩子,经常一个不留神就掉到了地上。有时因为爸爸妈妈无心的疏忽,也会让孩子和地面来个亲密接触。这样的跌落,对于脚底不稳,脑袋不轻的宝宝们来...
- 育学园
-
-
-
- 孩子突然有这种表现,多半是“抑郁”倾向,家长千万别忽视!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3亿多人的关注。视频中,这位网友患有抑郁症,痛苦挣扎了7年,期间一直有想要自杀的念头。可当她终于开口,告诉妈妈时,她...
- 母亲大学
-
-
-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 / 爸爸我想玩手机。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的确,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
- 班主任研究会
-
-
-
- 好吃不贵,比米饭强几倍!健脾消食还长个!
- 本文已由儿康堂【专业审稿团】审核▼要想娃在春天长更高,健脾少不了! 脾胃好,消化才会好,营养才能有效吸收,身高才会增长。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山药、红薯、南瓜、核桃、栗子、腰果等食物。 但要说健脾的佼...
- 儿康堂育儿
-
-
-
- 躺喂母乳很危险,会引发宝宝中耳炎?到底怎么喂才安全?
- 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躺喂带来的“奶水逆流”,并不是引发中耳炎的必要条件。此外,各大权威机构指出,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而侧躺亲喂,也是妈妈们被推荐采用的哺乳姿势之一。比起瓶喂,...
-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
-
-
- 妈妈不是脾气差,妈妈只是太累了
- 扫码入群免费领加入“超级育儿师”交流学习群高情商父母必修课限时免费领!!更有大咖育儿师定期社群专享直播讲座育儿师精选商品群内超优专享价名额有限,扫码添加小助理加入原价129元扫码入群免费领√ 面对孩子...
- 超级育儿师
-
-
-
- 每个“鸡娃”身后,都可能站着一位焦虑的家长……
- 有这样一份工作:全年无休,假期工作量加倍,每天24小时待命,要有出色的谈判和人际交往技巧,还需兼具医学、金融和烹饪知识,工作环境可能非常混乱,最重要的是薪酬为零。这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生儿育女从来都...
- 生命时报
-
-
-
- 打完新冠疫苗后哪些事不能做?一文给你说清楚
- 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 7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4907.1 万剂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冠疫苗的保护。但是接种完之后,大家产生了...
- 临床用药
-
-
-
- 她死了之后,在经历第二次被杀?
- 昨天看到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心里酸酸的。当时她学习成绩一般,高二突然发力,拼死拼活学了一整年,考上了东北师大。老师说她争气,给自己挣了好前程。毕业后她回到老家当了语文老师,还是通过层层选拔有编制的那...
- 八楼象女士
-
-
-
- 这6类妈妈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枪了…
- 大家常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养问题。此前,一条“90后学霸找不到工作怒踹母亲”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 幼儿园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