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展|复发支架内栓塞 不须噩梦也心惊
- 来源:心在线
在过去的十年里,支架设计、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显著降低了支架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的发生率。尽管如此,ST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1%的患者出现ST(通常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但由于血栓负荷高,只有约2/3的患者实现了最佳再灌注,ST后30天的死亡率也高达(10%-25%),且近1/5的ST患者可能复发。
复发ST(RS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尚有待深入研究,既往研究已报道的RST独立预测因素包括患者特征(糖尿病、吸烟、左心室射血分数<45%)、病变特征(病变复杂、支架总长度长、分叉病变支架内血栓发生、较大的近端参考血管直径)和手术特征(TIMI血流分级<3级溶栓、残余狭窄/夹层、置入额外支架、术后肾功能衰竭)。
近期发表在JAHA上的REAL-ST研究的一项子研究[1]评估了595名置入第一代(314例)和第二代(281例)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在发生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后再次形成支架内血案血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临床结果。
REAL-ST(//www.umin.ac.jp;unique
identifier,
UMIN000025181)是46家日本PCI中心针对第一代(G1)和第二代(G2)DES植入术后确诊ST的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多中心注册研究(该研究的设计及主要结果已发表过[2])
根据ST发生的时间将ST分为早期ST(EST,30天内),晚期ST(LST,31-365天),极晚期ST(VLST,>1年)。
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冠脉造影证据显示上次发生过支架内血栓的支架再次出现血栓的患者被定义为明确的RST。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ST事件后R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临床结局。 全因死亡是随访期间的临床终点。
图1
图2
图3
图4
既往研究发现EST患者出现ST时血小板和CRP水平高于LST和VLST患者,提示EST时血小板活化程度更高。因此推断,血小板活化可能在明确的RST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研究的结果与之前的研究不一致。可能因为:(1)先前的研究包括裸金属支架或未确诊的ST后的RST;(2)之前的研究中对分叉病变进行双支架治疗的比例高于当前研究(31.3% vs. 18.5%)。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RST对ST后的死亡率有独立的影响。因此,预防RST可能有助于改善与ST相关的预后,包括排查机械性原因、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鉴于EST和多支ST是本研究中明确的RST的危险因素,冠脉内成像对于确定ST的潜在机制是必要的。如存在支架扩张不足、支架位置不良或支架边缘夹层明显等机械性原因,应在影像引导下加以解决。
血小板抑制不足可能是引起明确RST的最重要因素。在未找出机械性原因的情况下,强化P2Y12抑制剂(prasugrel/ticagrelor)治疗应作为首选。尽管在ST事件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最佳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但根据本研究结果,应该在G2-ST之后DAPT持续至少6个月,G1-VLST患者可考虑延长DAPT至1年以上。
我们再看一下JAHA同期发表的述评文章:
1.虽然本研究中报告了约70%的患者使用了影像学检查,但没有提供可能进一步阐明复发事件的主要原因的影像学数据。在ULTIMATE研究中[4],IVUS引导的PCI与较低的靶血管失败发生率相关(2.9% vs 5.4%, P=0.019)。随访3年,与单纯冠脉造影组相比,IVUS组ST发生率继续显著降低(P = 0.02)。虽然随机对照研究已有力证明了血管内成像在改善临床结果方面的优越性,但在如今临床实践中仍应用较少。
2.在PCI术后早期充分抑制血小板活性是降低ST风险的重要因素。如在使用包含氯吡格雷在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期间发生了ST事件,应考虑换用一种更强效的P2Y12受体抑制剂。ATLAS-ACS TIMI 51研究发现,对于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在DAPT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可降低ST风险。一项RCT[5]研究了在携带CYP2C19功能丢失等位基因的患者中采用基因型指导的抗栓策略的获益,在研究主要终点方面,基因指导抗栓策略几近实现了显著性获益(HR 0.66,P=0.056)。当考虑包括ST在内的多个复发事件的时间时,基因型指导策略在预防ST患者的复发事件方面显著获益。虽然常规使用基因分型来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没有确凿证据支持,但对于那些依从性强且没有任何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ST的患者可能是有价值的。
3.预防RST应着眼于关注高危人群,优化血管内成像的应用,以及确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来源:
1. Enomoto S, Kuramitsu S, Shinozaki T, Ohya M, Otake H, Yamanaka F, Shiomi H, Natsuaki M, Nakazawa G, Ando K, et al.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recurrent drug- eluting stent thrombosis: insights from the REAL - ST registry. J Am Heart Assoc. 2021;10:e018972. DOI: 10.1161/ JAHA.120.018972.
2. Kuramitsu S, Ohya M, Shinozaki T, Otake H, Horie K, Kawamoto H, Yamanaka F, Natsuaki M, Shiomi H, Nakazawa G, et al. Risk factors and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second- generation drug- eluting stent thrombosis: insights from the REAL - ST Registry.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9;12:e007822. DOI: 10.1161/CIRCI NTERV ENTIO NS.119.007822.
3. van Werkum JW, Heestermans AACM, de Korte FI, Kelder JC, Suttorp M- J, Rensing BJWM, Zwart B, Brueren BRG, Koolen JJ, Dambrink J- H, et al.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 after a first angiographically confirmed coronary stent thrombosis: an analysis of 431 cases. Circulation. 2009; 119:828-834.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08.799403.
4. Zhang J, Gao X, Kan J, Ge Z, Han L, Lu S, Tian N, Lin S, Lu Q, Wu X, et 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versus angiography- guided drug- 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the ULTIMATE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18;72:3126– 3137. DOI: 10.1016/j.jacc.2018.09.013
5. Pereira NL, Farkouh ME, So D, Lennon R, Geller N, Mathew V, Bell M, Bae J- H, Jeong MH, Chavez I, et al. Effect of genotype- guided oral P2Y12 inhibitor selection vs conventional clopidogrel therapy on ischemic 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TAILOR- PC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0;324:761– 771. DOI: 10.1001/ jama.2020.12443.
推荐阅读
进展|新一代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低事件发生率,高有效封闭率
4C专访丨何奔:房颤--抗凝、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解答
中国声音|肥心病患者常合并这类情绪障碍,或可明显增加猝死风险!
观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到底该不该放支架?ISCHEMIA试验深度解读
进展|SGLT-2抑制剂的心-肾-代谢治疗是否需要偏“心”?
健康
-
-
- 这是一篇让人“菊花一紧”的文章!看完有人老脸一红,有人哭笑不得
- 有人说,屁股是人的第二张脸。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除了卡戴珊以外,其他人的屁股顶多算是最后一张脸。但是,如此“低调”的屁股,有时却默默承受了太多。比如,久坐一时爽,屁股却会变黑变丑;吃辣一时爽,最...
- 家庭医生
-
-
-
- 又一医生跳楼身亡,疑因单位压力过大
- 医生不是生命的执法者,只是生命的维护者。网友爆料:山东一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当天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7时左右,从9楼跳楼身亡。据爆料者称,这名医生从上班开始,兢兢业业,口碑不错。跳楼原因疑是单位压...
- 医脉圈
-
-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为什么要用葡萄糖?
- 近期,丁香园论坛「内分泌板块」有一项精彩的讨论: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标准为「先盐后糖」:血糖 > 13.9 mmol/L:胰岛素 + 生理盐水;血糖 < 13.9 mmol/L:胰岛素 + 5%葡萄糖。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
- 临床用药
-
-
-
- 国家卫健委回应医生质疑同行诱骗治疗:治疗原则基本符合规范|丁香早读
- 每个工作日早晨丁香早读 准时更新第一时间 追踪医疗热点内蒙古二连浩特发布鼠疫疫情 Ⅳ 级预警 4 月 26 日,据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二连浩特市疾控中心日前捕获 1 只达乌尔黄鼠,经检验为...
- 丁香园
-
-
-
- 此类型白血病治愈率高,每一位病人都能治好吗?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M3类型是目前医学界可明确治愈的白血病类型,有关此病的种种常提疑问近期病友会又整理出来几条(提问率高),下文进行举例解答。M3类型白血病治愈率高,每一位病人都能治好吗?关于这个问题...
- 白血病病友会
-
-
-
- 最强抑癌基因P53突变有药了!半数癌症患者均携带,靶向新药实现37%完全缓解率!
- 癌症是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病,有这么一个基因的突变存在于一半以上的癌症中,它就是p53。但遗憾的是,各种肿瘤靶向药出了一代又一代,却一直没有攻克p53这个存在最广的靶点。但在不久前,一款药物Epreneta...
- 咚咚癌友圈
-
-
-
- 你的甘油三酯为什么降不下来?
- 很多人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部分人经过药物治疗仍然不能将其控制到满意范围,这该咋办?甘油三酯升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样的患者相对较少...
- 郭艺芳心前沿
-
-
-
- 肿瘤NK细胞免疫疗法惹争议,新型疗法何去何从
- 导语:超适应证和超指南用药的情况如何应对?bioworld近日,北医三院医生张煜在知乎实名质疑医疗圈同行在治疗癌症时存在诱骗治疗、擅改方案、违规用药等肿瘤治疗乱象事件持续发酵。张煜在知乎质疑指出,上海某三...
- MedSci梅斯
-
-
-
- 注意!在杭州,这一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 通讯员 严敏 记者 柴悦颖随着气温的升高,也到了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如果得了病,要怎么办?什么是手足口病?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双高峰曲线,每年的5-6月为发病第一...
- 杭州日报养生道
-
-
-
- IgA肾病,尽管尿蛋白很多,但基本不会进展到尿毒症
-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特殊的IgA肾病,或者说微小病变肾病,它叫“微小病变样IgA肾病”。这种IgA肾病比较特殊。IgA肾病的尿蛋白一般是比较少的,但它的尿蛋白非常高(大于3.5g)。——你说的这病,它到底是IgA肾病...
- 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之友
-
-
-
- 进展|复发支架内栓塞 不须噩梦也心惊
- 在过去的十年里,支架设计、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显著降低了支架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的发生率。尽管如此,ST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1%的患者出现ST(通常表现为急性...
- 心在线
-
-
-
- 得了强迫症如何治疗?首先我们得认清什么是强迫症[新民健康]
- 我们总是将有以下小偏执或者小怪癖的朋友称为强迫症患者:反复洗手、卫生纸要沿虚线撕开、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摆、坐在固定位置吃饭、洗澡时沐浴露一定要挤3下……大多数人会用强迫症来形容希望事情分毫不差的人或...
- 新民健康
-
-
-
- 9条骗了你多年的健康谣言,一次揭穿!第一条就信了很久…
- 但这些在亲友群传播开来的健康知识很多并不正确,若是天天照着做,危害可不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谣言,好好揭开背后的真相。1空腹不能吃水果?太晚吃水果易得糖尿病?关于“什么时候吃水果”的版...
- 科普中国
-
-
-
- 心电监护仪天天用,这些问题你能答上来吗?
- 多参数监护能为医学临床诊断监测提供重要的患者信息, 它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是一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设备。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技能,是每一...
- 中医护理
-
-
-
- 专家论坛|陈金军: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
- 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不良预后重要影响因素。腹腔感染为最常见感染类型之一。目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腹腔感染诊断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不依赖于腹水一般细菌培养的结果;初始抗菌素治疗方案...
- 临床肝胆病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