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孩子,带他吃顿饭就够了
- 来源:围炉夜读
文丨炉叔
上个周末,我和门卫大爷在说话,出门刚好遇到邻居,他们夫妻俩这段时间一直很忙,正准备出去好好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大爷调侃他们说:不带孩子去呀?去过二人世界嘛。
邻居有些无奈地说,诶,在他奶奶家呢,带孩子出去吃饭,上蹿下跳的太累了。
我在一旁笑了笑,不由得想起邻居曾说,工作太忙了都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但是嫌太累了吃饭不带孩子,其实就是错过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抽专门的时间,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暗藏着机会,例如吃饭。
吃饭不仅是吃饱喝足就够了,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教养与素质。
曾经有一次,朋友一家人出去吃饭,让6岁的女儿珊珊点菜。珊珊第一次自己点菜,开心不已。
她认识的字不多,让爸爸给她念菜单,一听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忙不迭地用铅笔在一旁做标记。很快,菜点好了,珊珊满意地把菜单放下。
朋友假装好奇地问她点了什么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鸡翅、鱼、虾、土豆,还有芒果汁。
“都是你想吃的吗?”珊珊高兴地点点头。
朋友又微笑着看她:“那你点了爸爸妈妈想吃的菜吗?”珊珊沉默了一下说没有。
朋友说,“如果妈妈只点自己想吃的,不点你喜欢的,你开心吗?”珊珊摇摇头。
朋友又说,你看,点的菜是大家一起吃的,有些东西,你喜欢吃,别人不一定喜欢,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喜欢呀,对吧?
珊珊思索片刻,重新拿起菜单,询问爸爸妈妈的喜好之后,重新点了菜。
后来出去吃饭,让珊珊点菜的时候,她都不会像第一次那样,一股脑全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在点菜前都会先问爸爸妈妈想吃什么。
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少都会有一次,眼里只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能否从眼里只有自己,到关注自己、也关注他人,父母的引导很关键。
带孩子去吃饭,让孩子在点菜的过程中,除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也培养为他人考虑的意识。
点菜时能照顾别人口味,这样的孩子,其他事情上也不会一味地只顾自己。懂得为他人考虑的小孩,长大以后,也会是一个善良的人。
有一次和妻子在外面吃饭,旁边座位坐了一对母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天刚好是用餐高峰期,上菜很慢,小男孩似乎很饿,嘴里一直嘟囔着“怎么还不上菜啊”。
这位妈妈和小男孩说,要不你去问问我们的菜快好了没。
小男孩听了,坐在位置上,对着路过的服务员喊:我们的菜什么时候好?
很快,服务员把菜端到桌上,小男孩抱怨了一句:你们怎么那么慢?
这期间,妈妈一直没有说话,直到小男孩吃完饭,放下碗筷后,她便开始问:“以前妈妈教过你,有礼貌的孩子询问别人时要说什么呀?”
小男孩想了一下,说:要先称呼别人,然后说“请问”。
“别人帮了我们,我们要说什么?”
“说谢谢。”
这位妈妈又说,你刚才催菜的时候没有说“请问”,也没有称呼,也没有对上菜的服务员姐姐说“谢谢”,懂礼貌的孩子是不会这样的,对吗?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母子两人都吃完了,这位妈妈说餐巾纸用光了,让小男孩自己要一包纸。男孩犹豫了一下,叫住边上的服务员,说:姐姐,请问你们有餐巾纸吗?我想要一包纸。拿到纸巾后,脆生生地说了一句谢谢。
这位妈妈用一顿饭的机会,让孩子重新懂得了什么是礼貌,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叔本华说: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礼貌地对待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礼貌是人与人交流最基本的态度,那些颐指气使的无礼之人,终会遭受厌恶与排斥。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吃饭,必然会与他人接触,是一个让孩子懂得礼貌的机会。做一个懂礼之人,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次小李一家在外面吃饭。小李的女儿小诺一定要点脆皮香蕉,并且还要两份。
但小李和妻子不爱吃甜食,便劝她太多了,吃不完很浪费。但小诺一直央求着,保证一定吃完不浪费。
小李再三确认:你自己说的,会吃完的,这是你自己的承诺,要说到做到啊。
小诺坚决保证,于是小李便同意了。结果,一份才吃了几块,小诺便说不吃了,不好吃。
小李重复刚才小诺的保证,说:你可是承诺过,要吃完的哦,说到就要做到。
小诺依偎着爸爸撒娇,说这次不算,下次一定说到做到。
但是小李并没有就此略过,说:不行,这是你答应过爸爸的事,必须要做到。
于是他把剩下的脆皮香蕉打包带回了家,吃饭的时候拿出来加热,尽管小诺很抗拒,但小李坚决不让步,她还是吃完了所有剩下的部分。
小李和我开玩笑说:吃了好几顿,我女儿说以后再也不会吃这道菜了。其实我知道她那天肯定吃不完,但是她既然承诺了,就得说到做到,自己要求买的,一点要自己吃完。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相比之下,感觉小李很“无情”。但他却用这件事,让女儿明白了,要信守承诺,自己做出的选择,也要自己负责。
一道菜只是吃或不吃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树立担当与负责的态度,今后人生将会做出的选择,避免不了酸甜苦辣,也难免不尽人意,但自己要学会担当。
或许吃饭过程中,孩子会像前面提到的邻居的孩子一样,上蹿下跳,让人觉得疲惫不堪,他们的表现会让父母觉得大失所望,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宝贵机会。
一顿饭,能够让孩子懂得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以礼待人,为他人考虑;
一顿饭,能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担当”的种子,教给他们人生要学会担当与负责。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地点,一顿平常的饭,就足矣。
情感
-
-
- 《啥是佩奇》看哭无数人:谢谢你,偷偷爱着我..……
- 从今往后,换我们来悄悄爱他们。
- 围炉夜读
-
-
-
- 一个和尚,给30个娃当爹,劝阻200多位女性堕胎
- 生与不生,是个问题。
- bookface
-
-
-
- 老夫老妻也要甜甜的恋爱!
- 跟男朋友在一起七年了,已经忘了什么是爱情了,每天更多的是为了一些生活琐事争吵。 这几天跟朋友吃饭,其中有刚恋爱的朋友在兴致勃勃地规划今年情人节该怎么过,问到我时,我尴尬地说,“老夫老妻了不整那一套,
- 大忘路
-
-
-
- 登BBC头条,花300万帮聋哑人打官司,这个80后是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
- 他是2700万聋哑人的正义使者。
- 一日一度
-
-
-
- 男人爱不爱你,身体最知道
- 文/纯香怡我心 有人说过一句话: “身体是一个机关,藏着感受爱情最直接最纯粹的密码。” 对于天生比男人柔软细腻的女人而言,这话不无道理。 如果一个男人每时每刻都想与你保持着安全距离,那他多半是不爱你的
- 卡娃微卡
-
-
-
- “我爸爸是环卫工人”这个女孩的告白看哭了2亿人。
- 父母的职业并不可耻。
- 好姑娘光芒万丈
-
-
-
- 今日大寒:至此,二十四节气终,待来年春风渡
- 大寒过后,又是一年新的轮回。
- 灼见
-
-
-
- 他怎么抱你,就怎么爱你
- 愿你遇到一个人,给你一辈子的温暖拥抱!
- 有听爱情
-
-
-
- 你有没有喜欢一个人,喜欢到现在都还没放弃?
-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七言先生 先说一句晚上好 你天天那么闲,还活着那么累。 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 然后遇到一个不需要取悦的人。 ——卢思浩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真正的幸福很简单:
- 每日七言
-
-
-
- 远嫁第5年,我才真正看懂爸妈这100条聊天记录……
- 千万别辜负远嫁的女人!
- 窈窕妈妈
-
-
-
- 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
- 这世上有很多种喜欢,但只有一种心疼。
- 一禅小和尚
-
-
-
- 教育孩子,带他吃顿饭就够了
- 文丨炉叔 上个周末,我和门卫大爷在说话,出门刚好遇到邻居,他们夫妻俩这段时间一直很忙,正准备出去好好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大爷调侃他们说:不带孩子去呀?去过二人世界嘛。 邻居有些无奈地说,诶,在他奶
- 围炉夜读
-
-
-
- 结婚15年出轨15次,这个“宠妻狂魔”比吴秀波还渣!
- 功利主义加速着这场婚姻的内耗,最终让浪漫的爱情故事,沦为英雄气短的泡影。
- 她刊
-
-
-
- 讨债三忌:慈、昏、懦
- 现如今,过个年真不是件省心事,跟打仗似的。 要备好饭局保命攻略,巧怼亲威十五招,防催婚攻略……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准备好钱。 有些钱,它是你的,又不是你的,那便是借出去的钱。 中国素来就是个“人情社会”
- bookface
-
-
-
- “我妈妈是送外卖的。”孩子一句话,感动无数人
- 作者:田妈 来源:快微课(ID:i2reads) “我的妈妈是一名外卖配送员。” 这是初一12班李仁志,面对在场同学说的开场白。 最近一期《少年说》真是太暖了!男孩李仁志告白父母,感恩“外卖配送员妈妈
- 卡娃微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