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数据霸权”两大疑云 调查:最先落成中国数据中心或为自建
- 来源:IT时报
图源:Unsplash
30秒快读
1 | 行车数据属个人信息,特斯拉为何不给车主? |
2 | 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今年二季度落成,中国车主信息何时全部迁回中国? |
3 | 特斯拉“数据霸权”两大疑云。 |
从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至今,已过去近10天,但刹车是否失灵,仍是一桩“悬案”。
此次事件的核心问题聚焦于数据。车主张女士被拘留期间,特斯拉在舆论及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公布了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张女士被拘留所释放后对该数据提出质疑,认为这并不是其车辆的原始数据,要求特斯拉公布数据来源、提取方式、制作方式及筛选原则。
不过,特斯拉闭口不谈维权车主张女士提出的质疑,该车主也不同意第三方检测,双方僵持。
但是,特斯拉在数据归属和真相面前,渐渐暴露了其“数据霸权”行为。
比起特斯拉与车主的数据之争,更令人担心的是,特斯拉车辆收集的数据,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地理信息等敏感信息,没有存储在中国大陆境内,而是存储在海外服务器上。
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展仍有诸多疑团,接近特斯拉的产业界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特斯拉正在自建数据中心,如果不够用,不排除参照苹果模式,由地方政府牵头监管,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合作。
01
特斯拉数据疑云
车辆行驶数据属于个人信息,为何特斯拉车主要不到数据?数据公布后,车主又为何质疑特斯拉数据前后不一?拍下事故过程的车主就能全额退车?
不“车闹”就要不到数据?
图源:车主张女士微博
梳理上海车展维权女车主张女士的维权始末不难发现,二者的维权焦点在于数据。
首先是特斯拉不主动公开车辆行驶数据的问题。
早在今年315期间,《IT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质疑特斯拉刹车失灵而发生事故的车主,发现更大的问题是,事故发生后,特斯拉车辆的行车数据无故“消失”。
对于因刹车失灵出现非重大事故的车主,在后续与特斯拉售后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车主要求特斯拉提供行车数据,对方大多会以口头或现场手写的方式向车主告知,车主无法直接拿到数据。如果不现场录音,车主无法对短暂出现的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更无法对数据提出质疑;
针对因刹车失灵出现重大事故的车主,事故当天大多以挽救生命为主,车主无法第一时间向特斯拉索要数据,更无法自证发生事故的原因。
部分车主反映,在公开调查结果时,特斯拉并未提供相关数据进行佐证,重点是,发生事故后他们的行车数据无故消失。
张女士上海车展维权获得广泛关注后,迫于政府部门监督及舆论压力,特斯拉于事发后4天内就对外公布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还做出了一份文字说明。
但反观今年3月在天津遭遇事故的特斯拉车主刘先生,仅仅得到了特斯拉售后工作人员口述的行车数据。后续该车主多次向特斯拉售后要求提供行车数据,但至今已过去一个月仍未成功,刘先生的维权被迫停滞。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曾在3月14日发布的《关于海南碰撞事故的说明》中明确表示,在遇到执法和监管机构调查时,均会完整、真实地提供车辆相关数据。
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执法和监管机构调查,特斯拉就不会完整、真实地向车主提供数据?
对于特斯拉汽车数据的归属,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认为,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
因此,驾驶特斯拉产生的行车数据,属于个人信息。
明明属于个人信息,车主多次向特斯拉要求提供时,特斯拉怎么就不给了?
为何数据前后不一?
摆在维权者面前的第二个问题,是特斯拉的数据远远不能证实刹车是否失灵。目前,特斯拉的数据解释权归特斯拉所有。
张女士于4月25日结束拘留后,再次对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提出质疑,表示该数据与2月27日特斯拉工作人员向其口头播报事发前6秒钟数据对照,有部分数据缺失。
车主质疑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和工作人员此前“口播数据”有差异
对此,特斯拉表示:“相关行车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或是删除。”
无独有偶,天津刘先生也发现特斯拉工作人员口头播报的数据时间与他在行车记录仪中看到的时间有出入。
“行车记录仪显示3点30分52秒时,碰撞的碎片就已经满天飞了,但特斯拉的工作人员口头阐述的数据是在53秒后才发生了碰撞。”刘先生对此很疑惑, “特斯拉工作人员一直给我说,以特斯拉后台数据为准,数据没有问题。”
张女士认为特斯拉公布的并不是其车辆的原始数据,要求特斯拉公布数据来源、提取方式、制作方式及筛选原则。但截至目前,特斯拉并未就女车主提出的诉求公布更多信息。
系统异常被拍下才能全额退车?
今年春节前,一位来自辽宁的特斯拉Model 3车主王鹏亲身经历了一次“刹车失灵”,幸运的是,事故发生在自家门口,他本人没有受伤。
“2月初的一天,我刚上车就发现特斯拉没有了动力,刹车踩不动,车内的屏幕出现了多个警报。”王鹏说,因为没有上路行驶,他有幸拍下了系统的各种故障提示。
《IT时报》记者在对方发来的视频上看到,特斯拉车内中控屏幕上显示:“牵引力控制已停用”、“已禁用自动车辆保持”、“能量回收制动已停用”、“车身稳定控制已禁用”、“转向辅助效果已降低”等。
王鹏第一时间拨打了特斯拉400售后电话,对方建议断电后重启,但没有恢复正常。
随后,“客服给我说联系美国服务器下载我的车辆文件,帮我远程消除故障,等了不到1小时后车子确实恢复了正常。特斯拉美国公司远程就可以获取我的车辆信息、远程把故障消除吗?”
没多久,王鹏接到特斯拉4S店的电话要求他更换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并被对方告知“如果不更换,可能有危险”。
王鹏的特斯拉Model 3维修单,图源:采访对象
“起初特斯拉售后表示,我的车子属于正常故障,可以走三包,得知我有完整的证据链后竟主动建议我全额退车”,王鹏至今没有退车的原因在于,担心特斯拉将车子回收后卖给其他车主。
关于上述对特斯拉数据的质疑,《IT时报》记者向特斯拉公关邮箱、公关微信发去采访提纲,对方只发来4月28日特斯拉公开声明《关于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沟通进展及事件说明》,并未就《IT时报》记者的疑问做出答复。
02
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落成疑云
图源:IT时报
比起特斯拉与车主的数据之争,更令人担心的是,特斯拉车辆收集的数据,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地理信息等敏感信息,没有存储在中国大陆境内,而是存储在海外服务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上述车主反映的特斯拉数据延迟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特斯拉会在中国落成数据中心,但是这一数据中心何时能将中国收集到的信息全部从美国迁移到中国?是否会仿效苹果与云上贵州的合作模式?仍旧存疑。
特斯拉正在上海自建数据中心
4月13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中国发改委组织的圆桌论坛上表态,特斯拉在中国采集的数据会严格遵守中国对于数据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本地储存。
4月19日,陶琳在上海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上海建成。
一般来说,大型数据中心都需要通过地方经信委和发改委的审批,上海市经信委2019年、2020年公布的两批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用能指标中,均没有特斯拉的身影。2020年6月公布的项目都要在2021年6月底前投产,接近于特斯拉公布的数据中心落成时间。
上海经信委2019年和2020年公示IDC用能指标名单,图源:上海经信委
“名单上没有特斯拉名字,有两种可能性,它的数据中心是自建自用,不涉及向外销售,所以不涉及能耗指标。另一种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特批。”接近特斯拉的产业界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正在上海厂区内自建数据中心,还有部分数据托管在国外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商Equinix位于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
距离特斯拉公布的建成时间只有两个月,上述产业界人士猜测,特斯拉在中国第一批落成的数据中心是其自建部分。
上海经信委公布的第二批名单中,分配给各家的用能指标都是3000个机架,据《IT时报》记者了解,这种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至少需要10-18个月。
就在10个月前,特斯拉中国内部传出消息,中国的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将从美国迁移到中国,也就是将服务器搬到中国。为此特斯拉招聘数据中心工程师、存储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运维岗位人员。
特斯拉或仿效苹果
与中国企业合建
但是,特斯拉自建的数据中心能承担得起如此庞大的自动驾驶数据吗?
“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最高可达10TB。”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两会上如此表示。10TB,等于10240GB,如果说一部普通高清电影约有2GB,那么,一辆自动驾驶车相当于每天拍5000部高清电影。
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全球范围内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了184800辆汽车,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每年生产50万辆Model 3。”
特斯拉自建的数据中心可能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所以外界猜测,特斯拉或将仿效苹果模式,由地方政府牵头,在中国大陆境内建立数据中心,采用向三家电信运营商租云的方式提供运营服务。
2018年,中国大陆苹果用户的iCloud数据正式迁移到云上贵州,一是出于监管要求,根据国内相关监管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国境内运营时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二是出于网络优化的考量,早先几年,iCloud数据存储在国外服务器上时,2亿多中国大陆用户经常会出现上传慢甚至连不上等问题。
图源:网络
此外,AWS、Azure两朵国际云也是依照此要求,与国内IDC企业合作,由他们负责数据中心运营。因为中国几年前重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牌照审发工作,限制外资企业涉及数据中心运营业务,但对于外企自建数据中心并自用,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还未明确,但是监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4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重申在国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必须存在国内,而且,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图源:工信部
《IT时报》记者就中国数据中心的具体进展和规划情况采访特斯拉中国公关,对方表示,目前还未有官方信息,以此前特斯拉公开消息为准。
作者/IT时报记者 孙妍 李丹琦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采访对象、上海经信委、Unsplash、车主微博、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大家都在看
点「在看」并「留言」,谈谈你的看法
科技
-
-
- 线下展会,市民畅享科技大餐
- 5月28日,是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线下展最后一天,也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众日。趁此机会,记者继续带您探秘国际综合馆(W1馆)、数字应用馆(W2馆)、前沿技术馆(E1馆)、智慧产业馆(E2馆)4...
- 贵阳晚报
-
-
-
- 为何新药研发、基因测序、卫星遥感的发展提速都需要它?
- 人类第一次完整全基因组的测序花了13年,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这个时间已经降低到1天以内;没有这项新技术加持,电影《阿凡达》的渲染可能需要上万年;这项新技术还让新药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让卫星遥感定位精度...
- 华为
-
-
-
- 大型金属3D打印厂商钢研极光亮相TCT,展示强大的生产服务能力
- 2021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 (TCT Asia)于2021年5月26日-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7.1馆隆重举办。作为官方战略合作媒体,南极熊将会全程现场报道(地址https://www.nanjixiong.com/foru
- 南极熊3D打印
-
-
-
-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全球趋势2040——竞争更激烈的世界》报告摘译
- 2021年3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布了每四年一度的全球趋势预测报告《全球趋势2040——竞争更激烈的世界》。NIC是美国最高层级的战略情报机构,该委员会的成员均为来自政府、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高级专家...
- 全球技术地图
-
-
-
- 数字让监管更加智慧 上交所成功举办首届全行业技术大会
- 5月28日,上交所成功举办主题为“数字赋能,守正创新”的首届全行业技术大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出席大会并致辞指出,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科技化转型与发展,确定了“数字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
- 上海证券报
-
-
-
- 湾区智行||中科创达赵鸿飞:汽车“新物种”需要共通的操作系统|中国汽车报
-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史上永恒的三大命题,同样也是我们甚至是企业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此次采访对象——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勤于思考、擅于思考的企业。这家企业在不断...
- 中国汽车报
-
-
-
- 广电总局表彰虚拟现实视频、超高清视频等5类96个优秀项目!
- 广电总局共评选出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视频、云游戏、超高清视频等5类96个优秀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VR融合制播系统——春节联欢晚会 (2017- 2021)节目VR制作...
- 广电头条
-
-
-
- 占据市场最新赛道,“中国制造”机器人迎来爆发期
-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杨沙沙】配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不知不觉间,中国老百姓对出现在餐馆、医院、火车站、养老院等场景的机器人逐渐习以为常,甚至家中也出现扫地、娱乐等家用机器人。有统计...
- 环球网
-
-
-
- 最受关注展项出炉,2021年北京科技周闭幕不落幕!
- 5月28日下午,2021年北京科技周闭幕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届北京科技周举办情况以及最受关注的展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王建新出...
- 科普北京
-
-
-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交所VPN攻防札记
- 本文选自《交易技术前沿》总第四十二期文章(2020年12月)谢毅 / 上海证券交易所 yxie@sse.com.cn相晓辉 / 上海证券交易所 xhxiang@sse.com.cn虚拟专用网络(以下简称“VPN”)系统、互联网业务系统、外网
- Android编程精选
-
-
-
- 绿色召集令——聚力创赢,共赴绿色能源新征程!
- 申耀的科技观察读懂科技,赢取未来!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自媒体人申斯基创办,18年企业级科技媒体工作经验,专注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智慧城市、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 申耀的科技观察
-
-
-
- 汉朔科技和微软(中国)联合推动 IoT+AI 赋能全球零售
- (本文阅读时间:4分钟)2021年5月20日,全球领先的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汉朔与微软(中国)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以进一步推动其在零售行业的全球布局和数字化战略。根据战略合作备忘录,汉朔...
- 微软科技
-
-
-
- 关于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 在企业纷纷拥抱数字业务的过程中,由于边缘计算、云服务、混合网络的逐渐兴起,使得本就漏洞百出的传统网络安全架构更加岌岌可危,而且远远无法满足企业数字业务的需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个全新的模型——安...
- FreeBuf
-
-
-
- [报告]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洞察(附44页PDF文件下载)
- 新能源车大势将至,造车新势力差异化突围。以下为报告节选:......文│Mob研究院本报告共计:44页。如欲获取完整版PDF文件,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车友圈”获取。#重磅推荐#需要批量下载和及时更新最新汽车行业...
- 汽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