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读|揭秘冠脉支架的前世今生!
-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植入支架恢复冠脉血流,具有创伤小、效率高、见效快等优势。冠脉支架的问世,改变了冠心病治疗的历史,医学先贤们靠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将冠脉支架发展至今。
一、冠脉支架的“前世”
1977年,瑞士Adreas Gruentzig医生为1名38岁的心绞痛男性患者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Adreas Gruentzig医生也由此被誉为“介入心脏病学之父”。
Adreas Gruentzig医生
PTCA是经外周动脉输送球囊导管至血管病变处,通过球囊扩张解除血管狭窄,恢复冠脉血流。
然而在随后的临床应用中观察到PTCA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再狭窄、急性血管闭塞等。于是人们不得不进行改进,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在狭窄的血管处撑起一个架子作为支撑,支架就此诞生,从而使PTCA再狭窄率明显下降。在随后的40多年中,冠脉支架的发展经历了从裸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再到可吸收支架几个阶段。
二、冠脉支架的“今生”
//(一)裸金属支架
1986年,法国Ulrich Sigwart医生实施了第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裸金属支架可将堵塞的血管撑开,有效防止血管急性弹性回缩,基本解决了急性血管闭塞的问题。1993年公布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临床试验BENESTENT研究和STRESS研究,均证实了裸金属支架相较PTCA的优越性,确立了裸金属支架为PCI手术的金标准。199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裸金属支架用于临床,这就是第一代支架。冠脉介入治疗正式进入支架时代。
Ulrich Sigwart医生展示裸金属支架
但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膜损伤愈合过程中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血管内皮愈合延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问题悬而未决。
//(二)药物洗脱支架
针对裸金属支架的高再狭窄率,科学家们又想出一个点子,就是在支架表面涂一层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让药物缓慢释放,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1.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
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以西罗莫司涂层Cypher支架和紫杉醇涂层Taxus支架为代表,均使用不锈钢骨架为平台,支架壁相对较厚,涂层材料为不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
Taxus支架
2003年,Cypher支架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问世使冠心病介入治疗翻开了新篇章,在世界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应用。
然而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全球热潮很快就被浇灭,因为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它虽然可以显著减少再狭窄的发生,但晚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可能增加。由于支架内血栓往往是致命的,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发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
2.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主要由支架骨架、聚合物涂层和抗增殖药物3个部分组成,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在这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首先,支架骨架由不锈钢材料替换成了强度更高的钴铬合金或铂铬合金,使支架壁厚度变薄;在聚合物涂层上,选择了磷酸胆碱、偏氟乙烯等生物相溶性更好的聚合物,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抗增殖药物替换为依维莫司、佐他莫司等细胞毒性更低的西罗莫司衍生物,减少局部炎症作用。通过支架材料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不断降低。
3.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是近年来支架的一个研究热点。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虽然显著降低了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但含有的永久性聚合物涂层具有高致敏性,且会引起血管慢性炎症,增加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药物洗脱支架
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涂层上,希望通过采用可完全降解的聚合物涂层,减少聚合物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加快内皮修复,由此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应运而生。但是截止到目前,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多项研究显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并没有带来额外的临床获益。
//(三)可吸收支架
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涂层支架,都不可避免在血管内“永久”残留金属骨架,无法完全解决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等问题,也影响血管的顺应性。科学家们因此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支架放进去,等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让它自行消失呢?目前国内外多家医疗公司正在着手进行可吸收支架的研究工作,“介入无植入”成为现实。
理想的可吸收支架,在植入早期为血管提供支撑;后期逐渐被降解吸收,避免作为异物引起炎症反应,减少晚期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随着支架的完全消失最终恢复血管的自然形态和舒缩功能。
三、支架的“未来”
支架不断革新的过程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每一种新型支架的发明无不凝聚了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巨大心血。医学无止尽,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冠脉支架还将更新换代。但值得一提的是,植入支架并不是冠心病治疗的终点,术后更要做好“护心”治疗,遵照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相关阅读
每日医讲
健康
-
-
- 鸡蛋这样吃,秒变“神仙蛋”!男补肾女补血、老人强筋骨、小孩健脾胃
- 中国人在吃上面,着实是讲究。 就拿平平无奇的鸡蛋(你确定?)来说,就有很多个让人垂涎的花样吃法,比如煎蛋、炸蛋、煮蛋、蒸蛋、卤蛋、溏心蛋等等。 作为一个吃货,这些吃法小编无一不爱。 但是,作为一个健...
- 养生每日推送
-
-
-
- 雪糕、车厘子、鸡排纷纷核酸阳性,冷链食品还能放心买吗?
-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好吃的因为核酸检测阳性冲上热搜,令人提心吊胆天津的大桥道雪糕,无锡的进口车厘子,正大食品的鸡排和迷你串。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就在刚刚,@烟台发布 称,一宗进口冻鱿鱼耳也核酸检测阳性了...
- 丁香生活研究所
-
-
-
- 上海通报核酸检测结果可疑、不合格样本,这些疫情新名词是什么意思?
- 作者:Origami1 月 25 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发布情况通报:该院在开展全院例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发现个别不合格样本,正在检测复核中。目前该院对 1 月 25 日全院例行新冠肺炎核...
- 丁香园
-
-
-
- 蔬菜中的健脾第一名!现在吃正当时!
- .一种疏菜,无论树上,还是瓜架上,凡是可攀缘的地方,都适宜它生长。结出的豆荚,像初几头的弯弯月亮,这就是扁豆,无论烧还是炖,炒,均口味回甘,甜糯,是非常受欢迎的时蔬。扁豆豆荚里的果实,色白微黄者,...
- 四季健康养身菜谱
-
-
-
- 比熊猫血更罕见血型!“B”or“AB”型惊出一身冷汗
- 作者:王文娟 韩素丽 刘广明 张京燕 杜肖刚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说起血型,除了最常见ABO血型系统的A、B、O以及AB型这四种血型之外,还有一种Rh血型系统,其中Rh(D)阴性,被称为 “熊猫血”,中国人群...
- 检验医学网
-
-
-
- 去医院动不动就要查血常规,是必须要做,还是“套路”消费?
-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惑,我们每次去医院检查,医生都会让你去检查一个血常规,无论是何种疾病,血常规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标配”,于是就有很多人不太理解,动不动就查血常规,真的是必须要做的吗?这项检查...
- 血液病专家
-
-
-
- 肝脏最怕5件事,每做一次,伤肝百倍!
- 常言道:“百病先治肝”。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它犹如一个人体化工厂,掌管着人体内大部分的新陈代谢、物质转化等。肝一旦代谢不正常,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心、肺、脾、肾等器官。别以为肝没日没...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
- 浙江丨为治感冒,大妈连吃3天小果!结果她被电击11次!死神差点把她掳走!
- 有病就去看医生!千万不要乱用偏方!有些偏方可能真的有效,但有些偏方可能会要你命!希望大家谨遵医嘱,不要乱来!(图文无关)治感冒用偏方,结果中毒了“我们那儿民间,有用南天竹治疗感冒的偏方,哪知道会闯...
- 浙江活动
-
-
-
- 胃药吃不对,反而更伤胃,吃胃药常犯5个错误,赶紧了解一下[新民健康]
- 十人九胃病,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们身边都有不少“老胃病”,每天药罐子随身带,到时间就抓一把吃下去。不少胃病患者都纳闷,自己明明按时吃药了啊,怎么胃病还是不见好?等等,你胃药真的吃对了吗?胃病主要...
- 新民健康
-
-
-
- Science论文解读!揭示湿疹和牛皮癣的发育起源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出高度详细的皮肤细胞图谱,它揭示了发育中的细胞过程在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细胞中被重新激活。他们发现,来...
- 细胞
-
-
-
- 冬季取暖 要小心低温烫伤
-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寒冷的冬天,贴个暖宝宝、被窝里放个电热水袋,是很多手脚冰凉的怕冷之人常做的选择。但是很多人容易掉以轻心的是,暖宝宝和电热水袋等如果使用不当,会有很多安全隐患。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
- 生活与健康报
-
-
-
- 早上口苦怎么办?中医来帮你
- 每个人都想时刻拥有清新的口气,但有些人早上起床后会感到口腔很苦,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那么早上起床的口苦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口苦该怎么办?我们来看看吧!早上...
- 王振涛大夫
-
-
-
- 血管粗不会得血栓?形成的血栓要素是什么?
-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的血管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堵塞、血管损伤导致的供血不足、缺氧造成的组织或者是器官出现病变的疾病。一般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人群都是中老年人,主要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血管内的...
- 陪你养生
-
-
-
- 华北首例|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应用Lefort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完成Lefo
- 2021年1月25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及胡海波教授应用新上市的Lefort左心耳封堵器系统,成功为一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房颤的67岁女性患者同期完成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AAC)及经导管房...
- 门诊新视野
-
-
-
- [新冠防控]中国疾控中心教您正确佩戴口罩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好信息与他人分享,收获更多健康!查看更多健康信息,请进入公...
- 健康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