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五十里桃花坞》:先锋节目里,年轻人的社交图鉴
  • 来源:知著网

图片

「关掉节目之后,每一个年轻人如何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走出社交怪圈,才是年轻人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

5月23日,慢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上线。可能从来没有哪一个真人秀自上线首播时就令人集体直呼尴尬:尴尬的不只是隔着屏幕的观众,更是节目里嘉宾们。

图片
图片
舒淇刚见到郭麒麟就直呼“你粉底好厚”;宋丹丹和年轻的嘉宾拉进关系的方式主要是长辈式询问情感状况,甚至直接催婚郭麒麟;辣目洋子对汪苏泷说“我初中时候净听你歌”,但被问及歌名时一首也说不出,场面极其打脸......这些人彼此刚认识之初,那股尴尬劲儿总是给人一种在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感觉。
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要求15位相对陌生的嘉宾们在距离北京市区50公里外的桃花坞,共同生活21天,打破孤独、见证友谊生根发芽,并将这里构建成一个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
在“独居青年”数量大幅增加,且年轻人线下社交圈狭窄的社会大背景下,节目试图聚焦于“群居生活”,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并激发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可见,“社交”是这档节目的一大亮点。
但与其说激发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不如说节目的第一期就是一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图鉴在这15个性格、工作、年龄、资历各不相同的人相处模式中,很多网友仿佛看到了自己。
图片


(网友评论)


而对于这种在社交中普遍存在的尴尬和怪圈,节目不仅大方呈现出来,还试图对“尴尬”进行脱敏。节目将桃花坞作为一个社会实验场,桃花坞和这些入住的村民们似乎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以上帝视角的旁白来观察,并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这对于慢综艺节目来说是具有先锋性的

图片

(节目中引入的理论)


节目终有时,21天的明星体验很容易以皆大欢喜而告终,但节目所反映出的横亘在年轻人中间的社交难题和怪圈,又该何去何从?正如节目所说——你关得掉节目,但躲不掉社交
01 不可规避的尴尬,困在社交里的挣扎
《五十公里桃花坞》所希望探索的是一种理想生活的可能性,按照导演的想法,“五十公里”这个距离既能够脱离都市,又不超出人们周末会一起外出游玩的生活半径。这里的“桃花坞”也带有一种寓意——那是一种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们可以与理想的人做理想的事,构建理想的生活。但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江湖,即使在“桃花坞”也不例外。
导演谢涤葵被问及嘉宾数量安排时表示15个人是能形成社会群体的最小单位。节目将社交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但其谈及的不是表面的社交方法与礼仪,而是透过这15个样本在原生态情况下的表现,探讨当代年轻人在社交过程会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节目里,明星自身的人设不再被强化,相反他们在这个集体生活的环境里,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带有各自的社交问题。他们不能够提供完美社交的答案,但是他们代表了一种缩影。
图片
周也、孟子义、彭楚粤更像是初入职场里的新人,他们在群体中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同时也会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维持在一个相对客气的状态里。这种局促感让人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拘束与不自然。
图片
在宋丹丹要求大家介绍自己为何而红时,彭楚粤更是显得十分不安——因为这里大多数人的知名度都比他高,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很难回答,他不知所措。
图片
这种小心翼翼融入一个陌生集体的状态,恰恰是很多年轻人进入一个新圈子时的共同点。这种紧张与迷茫感,很容易引起广大年轻人共鸣的,因为几乎每一个社交场合的新人都经历过同样的尴尬。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宋丹丹、苏芒、舒淇、周杰等人为代表的社交“老油条”。不论是基于自身的资历,还是在名利场里奋斗的经验,他们有着那份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的底气,与只是做自己的定力。
图片
究其根本,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初识往往基于一个人外在的身份与可衡量的物质标准。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论是成就还是资历都很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标签来确定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进而在这种等级的无形压力中对自己产生迷茫,甚至失去自我价值感与存在感。
隔着屏幕,我们从嘉宾身上感受到的吃力感,恰恰也是他们在社交中不得不伪装的辛苦感——既要隐藏起内心的不适,又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看起来轻松的样子。正如节目所引用社会学家库利的一段话所言:“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相互映照、认识自己”,在这个节目中我们所看到的“另一个自己”,便是节目所折射出的社交群像。
图片
(节目弹幕)
节目的设定需要让这15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一个Team;而屏幕外被映射到的年轻人也需要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从尴尬到成熟的社交挣扎。
孟子义在节目里初见苏芒和彭楚粤时热情地告诉他们自己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床单,但随后的一句话却是:“怎么样,我不像传闻中的那么讨厌对不对?” 这表现出了人在收到外界负面反馈后,会对自我认知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进而会对人的社交状态产生干扰。

图片


如同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所说,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也是人们在集体中调整自我的指引。人需要先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找准定位,才能逐渐达到坚持自己、形成定力的境界。这种“小心翼翼”虽然让人尴尬,但这也是年轻人从社交小白到“老油条”的必经过程。
02 线上交往的安全线,一条走不出的社交怪圈
“一个人的抵达,一群人的出发”。节目中这种集体式的线下活动,与线上的交往完全不同。进入一个群体就意味着要隐藏或者收起个体的棱角,并在群体中尽可能地与大多数人相处融洽,即使做不到游刃有余,但至少也要显得合群。
节目里,郭麒麟对于来到桃花坞的理想生活,就是可以像度假一样放松自己。但他刚坐下闭目养神没一会儿,其他嘉宾的忙碌就让他“不得不”起身加入搬东西的行列里。继续休息自然舒服,但正如他所说,如果不帮忙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图片
这个片段恰恰体现了一种社交困境——跳脱出节目而言,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如若要再承担一份压力或牺牲掉自己的惬意才可以融入新的圈子,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自由的独处。
客观而言,线上社交提供了这样一种可以在独处时“融合”更多人的渠道。相比起线上社交活动,面对面的线下社交更容易造成“社死”的局面。在越来越依赖手机交流的今天,线上社交已经成为了一种无需费心经营的关系:回复之前可以三思而行,说错了话还可以撤回,甚至还可以直接“已读不回复”。
这种社交方式已经为人们设置了一种舒适圈,这也是节目想要打破的一种限制。他们希望依托于线下社交,探索新时代都市近郊美好群居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图片
但是在社交恐惧这种社交情绪面前,会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迈出这一步呢?《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热播使得“社交恐惧”这个词再次被提及。其实,很多有着社交恐惧的人,也是渴望社交的,但他们卡在了如何把握“度”这个问题上——
是迎合别人,还是表达自己?是亲切热情,还是保持距离?是做自己,还是带着面具?独处与合群如何两全?不论是什么,社交恐惧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参与社交、扩大圈子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又退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圈。
是,愈恐惧→愈封闭→愈不会社交→愈渴望→愈恐惧→愈退缩……已经成为了一种怪圈。线上聊得生龙活虎、线下相觑却无言的年轻人,还在这里挣扎。
好在,节目通过“脱敏”尴尬,试图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清尴尬的背后——其实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在桃花坞嘉宾们的初顿晚饭准备过程中,每个人似乎都放下了社交的压力,转而在行动中自动“归位”于自己擅长的角色。
张翰虽寡言,但默默买好了大家都没想到却十分必要的插线板;李雪琴不喜欢做饭,但是默默刷了两个小时的碗,收拾好餐具;周也和孟子义烹饪自己带来的美食;苏芒在备菜时条理清晰地分工……
图片


这样来看,任何一个人在这个群体中,都具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一个个体找准了自己,整个群体也就有了灵魂。
这只是节目的第一期,认识彼此的社交只是第一步。在打造理想社区生活的过程中,群体成员间社交深度也会不断推进,它伴随着共同生活的始终。
作为第一档带有先锋性质的社会实验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把人际交往问题摆上了台面来探讨。但关掉节目之后,每一个年轻人如何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走出社交怪圈,才是年轻人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节目中的嘉宾们要去迈出这一步,现实中的年轻人,亦要探索。

图片

影音

<< 6 7 8 9 10 >> 

公众号 • 知著网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