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最好在25岁之前想明白的七件事
  • 来源:改变自己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在18岁之前具备如下能力:第一、知道自己人生的梦想;第二、知道自己的特长;第三,知道什么是爱情;第四,懂得如何投资理财。

                                                   


最好在25岁之前想明白的七件事

作者:李小墨

来源: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做公众号之后,我经常会收到粉丝提问。很多问题答过就忘了,但一年前的一个提问,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地想起。


那个粉丝的问题其实稀疏平常,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年龄。


他问我,他应该继续工作,还是辞职考研?问题是,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按照年龄算,他上小学的时候,我还没学会走路。到底是什么让他的心智如此晚熟,以至于到了而立之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是因为认知,是因为对某些基础问题的认知模糊不清。


公众号请辩的创始人蔡垒磊在新书《认知突围》里说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他也经常从公众号后台收到粉丝提问,他发现这些提问虽然五花八门,但总是有许多共性,总是指向一些基础的概念。


他认为:「大多数人对于某些问题就是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背后是人们对影响人生关键的某些概念认识不清,从而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回顾我遇到的那些迷茫的提问者,无论是面临情感抉择还是人生规划,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遇到问题习惯问别人怎么办,而不是问自己怎么办。他们身体成年了,心理却依然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他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给他指条道,寄希望于别人能提供一条可以直接复制模仿的生活路径,寄希望于别人能给他一个清晰的、现成的、能解决他生活问题的快捷方案。


他们就像巨婴一样,无法独立地思考,无法坚定地做选择,无法清晰地评估风险和机会。一些基础认知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就永远都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但生活不会一直允许他们当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25岁大多数人已经大学毕业并工作一两年了,25岁之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迷茫,25岁之后有些事情拎不清,社会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早已成年却依然茫然的人,需要一场认知突围。而这些认知最好在25岁之前,就建立起来。 


 1

关于未来:

人生根本不存在一条既定的跑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赢在起跑线」成了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可是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个很大的问题,它让人产生有种错觉,误以为人生有一条既定的跑道。


高考以前,某种意义上,我们和同龄人确实很像在一条跑道上。一群人按部就班地读完幼儿园读小学,读完小学读中学,在这个阶段,你很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只要努力争上游就好,不需要做什么选择。


迷茫通常是从高考后报志愿开始的,从那一刻开始,人生的选项就不断地递到你的手里:


去哪个城市?报哪个专业?选择哪个大学?读完本科要不要继续深造?回三线城市的老家还是待在大城市发展?工作要选择什么行业?哪个公司是更好的平台?和谁度过一生?要不要分手?要不要跳槽?什么时候买房?在哪儿买房……


我们和同龄人浩浩荡荡地一同出发,然后在分岔路口奔跑着散开。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人生并不存在一条既定跑道,真实的人生是一个小径分叉的花园。每个人都需要去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风景,根本无法像跑道一样简单地比拼出输赢。


所以,人生的成功并不是比别人成功,而是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人生。


彻底想明白这一点有什么好处?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再把自己和其他人放在一个假象的跑道上比较输赢,你最关心的不再是所谓的跑赢人生,而是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到到达那个地方的路径。


你会一头扎进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环顾左右,整天因为谁谁赚得比较多,谁谁混得比我好而焦虑。


你会专注地做属于自己的事情,不再羡慕也不再盲从,不再因为别人出国而出国,因为别人考研而考研,因为别人跳槽而跳槽,因为别人考公务员而考公务员。


你会开始追随你自己。



 2

关于生命:

阅历是由生活的密度决定的


人们对年龄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活得长,见识就长,懂得就多。年长的人喜欢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可是我一直觉得,阅历并不是由年龄决定,而是由生活的密度决定的。


就像《认知突围》里说的:「单纯地计算经历过多少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应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记。有些人只需要几年就能走过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


当记者的时候,这种体会特别深,那个时候经常一天不止跑一条新闻,上午去的地方、接触的人、采访的新闻事件和下午可能完全不同,生活事件密集地发生,以至于过了一天像过了好几天。


我也迅速地沉稳练达起来,那段时间是我毕业后成长最快的时期,我甚至觉得一年的记者阅历顶得上其他人的五年。后来转行过起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生活仿佛从干饭变成了稀粥。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终有一死,这是命定的结局,死亡一旦来临,所有得到的最终都会失去。所以重要的根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过程就是奖励。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体验,是选择一成不变地过一生,还是在短暂的一生里,尽可能地看更多风景、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经历更多的不同的事?


至少相比安稳,我更想要体验更多。


人生观是指导我们的人生选择的底层代码。我毕业之后去报社当记者,之后辞职进入新媒体,接着辞职开始自由职业,我很少觉得迷茫,因为只要想清楚了要如何度过这一生,面临形形色色选择的时候,我心里就和明镜似的。


同时还会获得一种不计得失、不畏虎狼的勇气:反正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我尽情体验就好了,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



 3

关于金钱:

想实现财务自由,要靠资产性收入


实现财务自由应该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是怎么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很残酷的真相是,除了少数高薪群体,大多数上班族靠每个月的死工资,根本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对于金钱也需要认知突围。


《认知突围》的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金钱,普通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本本身带来的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权分红、版税收入等等;另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劳动换来的报酬,一旦停工就没有收入。


财务自由指的不是钱够用,而是指长期不劳动换取报酬,也充裕。财务自由的「自由」意味着不需要为了工资而工作,不再被工资捆绑。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乐意却又无可奈何要做的事。


靠停工就没收入的劳动性收入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的,所以在金钱方面,25岁之后要努力慢慢从纯劳动性收入,过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资产性收入实现财务自由。25岁之后,除了升职加薪,还要学会投资理财。



 4

关于人脉:

一直施恩才能维系的,叫劳动性人缘


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经常拿一些好吃好玩的讨好同学,结果他有好吃好玩东西的时候,大家围着他转,一旦他没有好吃好玩的,大家对他就一下子冷了下来。而另外一个同学学习好、有什么难题问题问他,一准给你说得明明白白。虽然从未试着去讨好同学,大家却都喜欢和他玩。


类似这样的情况,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以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隐约觉得这两种人社交效率完全不同,却没有清晰的思路说出两者的区别。


《认知突围》作者的分析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他沿用了资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的概念,把人缘分为资产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需要时刻维持在劳动状态,也就是得一直处于施恩状态。他在大部分情况下十分被动,所维系的关系也十分脆弱。看似拥有许多人缘,可是一旦他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停止施恩,前期的积累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资产性人缘建立在个人的吸引力,来自于潜在的受益期望,哪怕你什么恩惠也不施,仍然有好人缘在。


这种资产,可以是财富、权力、名气、美貌,也可以是才华、品味、性格魅力、甚至有趣程度。资产性人缘,人人都想跟你建立关系、交换资源,和不和一个人「建交」,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除了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资产性人缘需要前期积累。


25岁之后要慢慢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靠自己的个人价值吸引资产性人缘,成为别人想认识的人,不能一直是一个不起眼、不重要的边缘人,总靠施恩维系人脉,总是抬着头仰望优质人脉。



 5

关于能力:

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在其他人焦头烂额找工作的时候,永远有一群人不愁工作,他们在职的时候是公司的重用对象,一离职,猎头挤破头地给他打电话。


是什么让他们在雇佣市场取得主动地位?是稀缺性。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认知突围》的作者问了一个问题,环卫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对城市来说又极其重要,为什么他们的收入如此之低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报酬,不是按劳动的辛苦程度来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来算的。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我们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来拿报酬的。


环卫工人的工作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就是工作内容辛苦、工作性质重要,也无法拿到高报酬。重要和稀缺是两回事,辛苦程度和创造的价值也不一定成正比。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以稀为贵。所以想找到高报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炼稀缺的能力。在能力发育的过程中,永远问自己:我是否掌握了一般人不会的技能?


横向看,看一下哪个领域,缺口大,就业人员少?选门槛高、可替代性弱、经验值钱的专业学。


比如当医生,随着积累,经验会非常值钱,可是如果是办公室文员,经验就不太值钱,稍微一两年就是天花板。


纵向看,同样的技能,我是否比别人专研得更深、完成得更有效率?


烂大街的「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当然比不上「可以用英语流利地交流」,折腾一晚上只能做个平平无奇的PPT当然比不上一个小时就能做出让人惊艳的PPT。纵向的稀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6

关于工作:

格局小的精明,会毁掉一个人


职场里总是有一群爱横向比较、爱计较的人:同事偷懒,我为什么不能偷懒,同事拖拉,我为什么不能拖拉?一个办公室上班,凭什么我多做事?这不公平!老板就给我这么多工资,我为什么要多做事?拿固定的工资,少做点事,我就是占了老板的便宜了。


这是一种格局特别小的精明,当你发现同事里都是这样的老油条,最好赶紧离开这个公司。这种对价值的计算实在太目光短浅。


《认知突围》认为,很多人把工作当成计件奖赏、计时奖赏,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折合方式。格局大的人,不会这样算,格局大的人着眼于自己的成长,着眼于自己的能力发育。那种和同事和老板看似精明的斗智斗勇,其实是职场的慢性自杀。


据说,现在每个人一辈子平均要换8-10份工作,也就是你已经很难在一个公司待一辈子。


每个公司都只是你成长的一个阶段,请尽可能地从每一份工作里汲取养分,尽可能地成长,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



 7

关于努力:

别再拿「我懒」当遮羞布了


《认知突围》的作者蔡垒磊问过很多人:「你认为自己懒吗?」结果90%都认为自己懒。认为自己懒,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我可以变得更好,只不过我懒。


他认为,懒的根源其实也在于认知能力受限。就拿学习来说,因为认知不足,所以搞不清楚学习有什么用,所以看不清接受教育和未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强联系,所以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听过一句反鸡汤的减肥语录:别老说减肥减肥,说得好像你瘦下来就不丑了。关于懒,《认知突围》也说了一句反鸡汤:别老说自己懒,老把什么都归结为自己懒,说的好像勤快就能怎么样似的。


「懒」更像一块遮羞布,就像一些差生的家长喜欢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懒,不肯用功。」所以就算孩子只考了十几分,也仍然可以继续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到底聪不聪明,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孩子接下来的人生,都要为不肯用功承担后果。


因为懒、不肯用功所以学习差,听起来比很用功但还是学习差,似乎更体面一些。所以懒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如果扯掉这块遮羞布,真实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5岁之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迷茫,25岁之后有些事情拎不清,社会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这些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本文获授权转载。作者:李小墨,前海南特区报记者,作家,著有畅销书《请停止无效社交》。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转载请联系作者。


会员 Update 

1.8 月 26 日-9 月 1 日 18 点注册的所有的会员确认函已经全部发出,内含会员号码,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等文件夹。没收到的朋友请发邮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邮件标题约定为「1909 期会员号码」,邮件内容注明你支付时候填写的手机号。请按照邮件提示务必将 wechangers@gmail.com 加为联系人或白名单以便能够及时收到改变自己的邮件。


2.本周彭萦的会员语音邮件已经发出,主题是「史上最长分享:如何吵架吵得有建设性意义」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被拦截邮件、订阅邮件、广告邮件等位置。没有收到的话请发邮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标题约定为「未收到语音 190901」。


3.会员有漏收语音情况的可在微信后台回复「语音漏收」获取详情或在微信底部的菜单栏「会员语音」查看解决方法。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很少有人能靠工资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而展望未来,我们的人生有不少挑战,包括养老和通货膨胀。我在35岁焦虑一年之后选择放弃把工资作为唯一收入,六年后的今天,工资已经成功成为我的第三收入。


上一期我的会员语音《为什么你必须学会投资》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关于投资的心得体会,是这些认知让我现在的投资收益在数量上成为「第一收入」。请参考如下会员反馈:




@会员  Jane Hu

很感谢辉哥一如既往地真诚分享!我近一年多也是对财务规划有比较强的危机感,曾懊悔过自己太后知后觉,也责怪过自己曾经盲目投资导致损失了不少钱,但内心很清楚,光有抱怨是没有的,只有行动才能改变命运!

今年有陆续看提升财商方面的书,也有去玩线下现金流游戏逐渐看清自己的盲区,虽然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对我来说还有太多的挑战,还非常的遥远,但此刻的行动远比坐以待毙的好!

辉哥是我心目中的榜样之一,感恩遇见,感恩您一直坚持布道正向影响着更多人!


@会员  柠C

我也在读价值投资的书籍,包括巴菲特和邱国鹭。核心正如辉哥说的:人、商业模式和买入时点。时点只是放大投资价值的一个条件,核心还是前两个要素。商业模式清晰的好企业往往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得到。作为一个消费者而言,我们认可一个企业的价值,除了买他的产品还可以买它的股票。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张辉的会员专属语音《为什么你必须学会投资》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10 秒钟加入我们。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社会

    • 



有机,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
      有机,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
      本文节选自《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早晚高峰拥挤的电车,如蚂蚁行军一般朝着地铁出站口涌出的列队,整齐安静,却紧张匆忙。自然地分割成几个方块的人群,在地下地上犹如被磁场吸引似的,身体自然而然地行向前
      知日
    • 



涨价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S成长会2020报名须知
      涨价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S成长会2020报名须知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e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2019 年 9 月 2 日 10 时,ScalersTalk成长会 2020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40岁的哆啦A梦再见。我决定不等你了
      40岁的哆啦A梦再见。我决定不等你了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045 篇文章 今天是 9 月 3 日,也是个特别的日子。我提前一个月就记下了。 —— 哆啦 A 梦的生日。 但这日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还没出生,而且还有 93 年
      新世相
    • 



涨价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S成长会2020报名须知
      涨价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S成长会2020报名须知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e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2019 年 9 月 2 日 10 时,ScalersTalk成长会 2020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给大学新生的五点忠告
      给大学新生的五点忠告
      开学季了,有必要写点东西。 我大学时代不算优秀,与满脑子都是学习的「学霸」们相比,遇到的各种状况要多得多,所以我的「忠告」可能更实用、更接地气。 忠告一:打架要趁早 一寝室四个人,那就是小社会。社会的
      三表龙门阵
    • 



原创丨今天,美全球膨胀野心彻底暴露!但生死命门也被曝光
      原创丨今天,美全球膨胀野心彻底暴露!但生死命门也被曝光
      昨文章《与“港独”的决战开始了!》中隆重推出占豪定义“中式红酒”,很多战友被上面视频震撼,原因是太真实!桑葚采自百年老树,覆盆子鲜嫩饱满,做酒浆果比吃的还好···是的,占豪定义“中式红
      占豪
    • 



掌握建立框架和机制的能力,避免成为定制化人才
      掌握建立框架和机制的能力,避免成为定制化人才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鸡汤说我们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决策机制,一位业内前辈私聊我,与我探讨这个观点。 这段话我听懂了,也认同,但当时并没有给我特别大的震动。直到后来有一次,一位朋友辗转找到我的联系
      二爷鉴书
    • 



哪里有过度的鸡娃,哪里就没有娃 | 大家
      哪里有过度的鸡娃,哪里就没有娃 | 大家
      韩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韩国2018年总生育率降至0.98,创下历史新低。韩国《中央日报》称,韩国由此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 韩国统计局《2018年出生统计(确定版)》中的生育率变化图
      大家
    • 



最好在25岁之前想明白的七件事
      最好在25岁之前想明白的七件事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在18岁之前具备如下能力:第一、知道自己人生的梦想;第二、知道自己的特长;第三,知道什么是爱情;第四,懂得如何投资理财。
      改变自己
    • 



别再生闷气了,真的会死
      别再生闷气了,真的会死
      别再生闷气了,真的会死 - 来自十点读书 - / 10:12 文 | 松风 · 主播 | 常浩 十点读书原创 你这种性格,会得癌症的 前段时间看《小欢喜》时,不少人都被刘静圈粉了。 温柔娴静,知书
      十点读书
    • 



掌握建立框架和机制的能力,避免成为定制化人才
      掌握建立框架和机制的能力,避免成为定制化人才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鸡汤说我们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决策机制,一位业内前辈私聊我,与我探讨这个观点。 这段话我听懂了,也认同,但当时并没有给我特别大的震动。直到后来有一次,一位朋友辗转找到我的联系
      二爷鉴书
    • 



人有骡命,不为爱受累,就得为不爱受累
      人有骡命,不为爱受累,就得为不爱受累
      Edward Hopper,Summer Evening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骡子》正在上映,票房惨淡。我和连太都是他的粉丝,非看不可,昨晚全城只有六场排片,为了时间合适的那场,我们横跨整座城市。
      连岳
    • 



人有骡命,不为爱受累,就得为不爱受累
      人有骡命,不为爱受累,就得为不爱受累
      Edward Hopper,Summer Evening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骡子》正在上映,票房惨淡。我和连太都是他的粉丝,非看不可,昨晚全城只有六场排片,为了时间合适的那场,我们横跨整座城市。
      连岳
    • 



不要假装还生活在小村里
      不要假装还生活在小村里
      盒马超市突然因为浪费食品这个话题变成了讨论热点,让我觉得非常有趣。那篇关于盒马超市如何大量丢弃临期食品的文章写得声情并茂,冷酷刻板的店员执意要遵照规程扔掉食品,热心善良的大妈不断索要食品并大口吃掉,就
      槽边往事
    • 



因为这群人,综艺节目后期又要“水涨船高”了
      因为这群人,综艺节目后期又要“水涨船高”了
      文| 「广电独家」冷成琳 “我们不希望用技术员的方式冷冰冰地去做节目,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把后期技术员变成了后期导演和编剧。” 随着8月30日晚爱奇艺《中国新说唱》2019总决赛落下帷幕,这个夏
      广电独家
    << 6 7 8 9 10 >> 

    公众号 • 改变自己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