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本来跟美食不沾边的我,为什么开始写公众号?
  • 来源:素食街


 素食街 |    ID :streetveg

   分享素生活知识和乐趣

点击   进入商城


美食对人的改变,
是从胃到心的!

好好做一顿饭,小火慢炖一碗暖汤。让小日子暖意起来,厨房是填满了烟火与喜悦的地方,安稳妥帖,是荒芜城市温润的出口,连接着远方的土壤,涌动着最鲜活的一切。比心理医生还治愈!



本期的主人公Eris通过吃、享、感、做,赋予美食更多的味道,既有创新,又有情感,既食则有味,又查之有源,既让人觉得惊艳,又充满了温度感。


她对美食的独到见解和用心努力做好美食的状态,给每一个关注她的小伙伴一碗心灵素鸡汤。




文/Eris

掐指一算,公众号已经写了3年多,每次收到大家日常的问候还是一样觉得贴心,有时候不开心看到鼓励的话就会觉得额外的温暖和治愈。仔细想想,虽然偶尔也会在后台跟大家聊起天来,但好像也从未正式地介绍过自己。


我是谁?

我在哪里?

今天我们来聊聊天。


1

漂洋过海


相信有不少同学从我平常的用词已经猜出来我是南方人了(记得有一次我在食谱里写了“暖水”,竟然有好几个同学问我暖水是什么😅)。


嗯,我生在广州,直到初中毕业,才漂到了英国开始读高中。那时候没有想过这一漂,就在英国从青少年的学生时代待到了进入社会工作,再到辞职。现在的我还是居住在伦敦,未来会在哪里,又有谁知道呢?


-现在已经习惯了伦敦的生活-



2

文科生?理科生?


很多人看我拍的食谱图,第一反应是我应该是学文的。但其实我从小文科就比较弱,相反数学还学得不错。所以大学在伦敦读的也是理科,统计系。


-大学毕业和室友的照片,右边是我-


之后又去了LSE修了个金融统计的硕士学位,嗯,还是跟美食界隔了个银河系。


但有可能因为是理科出生,写食谱的时候,自己就会尽量把逻辑写清楚,像每个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都希望能写明白,让同学们掌握好技巧和要点,这样不仅能提高食谱的成功率,也能做到一理通百理明,运用小技巧做出其他美食。


-研究生毕业也感觉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其实自己在学做菜的过程中,就爱追着问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遇到一些大厨回答,没有为什么,我师父就是这样教的,大家也都是这样做菜的,就特别想说这个逻辑站不稳脚啊!


  • 我相信厨房里的事都是能用科学来解释的,就像有些大厨说重的锅炒出来的东西才更有“镬气”,其实是因为重的锅代表金属密度更高,传热性就会更好,温度上升了,就更容易产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食物就会有一种“焦香气”。所以写文章之前,我也尽可能多看一些资料,让食谱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迷失方向


毕业以后,其实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方向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就随便选择了还算跟专业接轨,工资比其他行业要高的金融。


刚开始两年因为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感觉还挺充实,但之后的几年越来越感觉没意思,觉得还是对这个行业没有任何passion。


-当年的出差照-


也有过迷茫的时候,不想做金融,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当时一边工作,一边会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上不同的短期课程,摄影,插花,活动策划,设计,烹饪,想让自己多接触各式各样的行业。


因为我觉得爱好或者passion不是有一天你起床就会发现的,就像买衣服一样,你不去尝试穿上身,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


在不断尝试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最喜欢呆在厨房里,比如每次去上烹饪课我就会特别兴奋,看食谱书或教人煮菜的博客就会用心地记下笔记,一看就可以看一晚(跟要用超强意志力才能看完一篇金融行业报告相比起来,完全是不一样的状态)。


想起了Steve Jobs说过的话:

“成功唯一的途径,是先爱上你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找到,就继续找,不要妥协,就像一切与内心相关的事一样,当你找到的时候,你会知道的。



4

爱上烹饪


在越来越明确自己喜欢烹饪,和坚持把金融分析师CFA考完的情况下(想说能给自己一条回金融界的后路),最后我选择了辞职,离开金融,一边做part time工作,一边开始写公众号记录起自己做的食谱。


辞职以后最开心的事情,是终于可以去蓝带上课了(其实很久之前已有这个心愿,但蓝带只有全天的课程,所以全职工作的时候不能报名), 当时报的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结合了传统的烹饪课和营养学理论课。


-穿上厨师服-


3个月的课程,有时候在厨房一站就是一天,但因为喜欢,累的时候也是开心的,那个时候我也更能确定烹饪是我的真爱,既然找到了,就不想放手。



5

发现蔬食之美


  • 很多人会问:

  • 你自己本身不是素食者,为什么偏偏要选蔬食呢?


嗯,这世界的食材很多,但我觉得蔬果最能激发我的灵感。我不仅被它们漂亮的天然颜色所吸引,种类的多样性也更能激起我的好奇心。


-现在还是会遇到不知道该怎么煮的蔬果-


就像很多人对“限量版”没有抵抗力,我觉得蔬果对我来说也是限量版。虽然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种蔬果,但其实每样蔬果都有最佳食用时期,只要是吃过这个周期里出产的蔬果,就很难能忘记那种最清甜的味道和鲜嫩多汁的口感。


有些蔬果的最佳食用时期短至几周,所以还能在超市看到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多买几次,几周后又会上新不一样的应季蔬果,全年都充满着新鲜感。



我们知道现在都市人的蔬果摄入量都普遍不足,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倡的每天400克推荐摄入量。


而且专注研究蔬食的大厨还是少之又少,网上真正好吃的蔬食食谱还是占少数,所以我也想通过写美味的食谱让大家多尝试蔬果的不同做法,也许每餐增加蔬果摄入量执行起来就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当然,我不是要教你要如何过你的人生,我的食谱只是给你提供一个信息,多一个选择,让你知道,哦,原来蔬菜水果可以这样吃。


说不定慢慢地大家就会放下“蔬果就是无聊不饱不好吃”之类的标签,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蔬果的机会,用另一个角度探索这个世界,最后跟我一样,发现其实蔬菜也有它超有趣的一面。




文 | Eris

公众号“Plantcept蔬食煮义”创始人

■ 自由撰稿人,现居伦敦

■ 曾在世界最出名的蓝带厨艺学校Le Cordon Bleu就读营养美食课程。热爱研究和制作营养,颜值和美味都具备的轻食蔬菜料理。


觉得文章不错 请分享给大家

有态度有想法 请留言给我们



往期精彩

垃圾分类这个广西小县城实践20年

这些明星开的素餐厅,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

国内有这样一座城市:被山围绕,以蔬食为主



OATLY在植物奶界脱颖而出的“网红”燕麦奶

点击购买


这个夏天,素友都在买的十大产品

点击购买

无五辛鸡枞菌香菇酱,鲜得让人流口水

点击购买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 36 37 38 39 40 >> 

    公众号 • 素食街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