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诗词文化节目《诗·中国》重磅上线,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 来源:安徽卫视


诗词伴随着中国人的一生,从咿呀学语的孩童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意气风发的少年诉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踌躇满志的青年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银发古稀的老者励志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华诗词素有“言志”“主情”的传统,以丰富的人文表达、独特的意境与声韵之美,凝结着中国人的共同情怀。


今天上午,安徽广播电视台首档诗词文化节目《诗·中国》启动仪式在安徽省泾县桃花潭畔成功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聂庆义,《诗刊》社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朱训义,宣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敏、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来自文化界、艺术界、诗歌界的文化名人、诗人学者共同开启了一场中华诗词之美的精神对话。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在安徽泾县桃花潭留下了传扬千古的经典名句,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大咖汇聚桃花潭,这是一份古今诗情的传承,也是安徽广播电视台文化担当的成果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他多次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为传统文化“代言”,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诗情画意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和隽永智慧,极具启迪意义,彰显了国家文化自信。


而安徽也是中华文化版图上重要的诗韵坐标,从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风雪夜归人”到唐代诗人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再到“诗仙”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诗歌发展每一个时期,都描绘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安徽风景。安徽广播电视台此次推出的《诗·中国》,是徽风皖韵的诗情凝结,更是电视皖军的时代担当。


近年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文化创新上主动作为,推出了《耳畔中国》、《家风中华》、《大黄山》以及《中国文房四宝》等一系列有筋骨、有内涵、有温度的大型人文类节目,践行了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使命。


即将上线的《诗·中国》节目,将用大家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歌赋出发,讲述“一首诗的前世今生”,以凸显鲜活的人物故事为轴线,力图建立起穿越时空的情感连接,将诗韵之美落在讲好“人与诗的故事”安徽广播电视台此次与《诗刊》杂志社强强联合,利用诗剧巡演的方式,实现电视节目与舞台话剧的首次牵手,真正为大众带来一场面对面分享诗歌大美,感受中国情怀的传统文化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主持人杨澜也将加盟《诗·中国》节目,这也是她继《家风中华》之后,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再度携手。她将以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深入浅出的主持风格,为《诗·中国》增添别样的气韵诗情,将中华诗词的大美、中国人的精神之源,传递给更多观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徽广播电视台以“分享诗歌大美,感受中国情怀”为宗旨,打造一场 “国”字号的文化盛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新解法。

未来,安徽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勇立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动,记录时代进程、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家国深情。


出品:安徽卫视新媒体中心、向前冲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钱晓伶 | 校审:李静 | 责编:向前
商务联系:15605513310 15856907711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其他

    << 16 17 18 19 20 >> 

    公众号 • 安徽卫视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