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版“盗墓笔记”,伏地魔挖出一段冲破黑暗的历史
- 来源:巴塞电影
电影是艺术的记忆,历史则是生活的痕迹。
当电影与历史碰撞成《发掘》时,它可能是Netflix今年最好的学院派作品。
本文有剧透。
1
1939年,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弥漫,却仍有人做着属于自己的梦。
比如,拥有一片广阔庄园的伊迪丝。
亡夫生前,夫妇二人一起买下脚底这片土地,只因伊迪丝相信,厚厚的土坯下埋葬着一段等待人类发掘的历史。
经博物馆熟人介绍,伊迪丝请来了挖掘专家巴兹尔·布朗。
尽管这个男人12岁便辍学,但他对天文学、考古学颇有研究,曾参与过很多重要考古工作。
一开始,二人因报酬发生纠葛,但希望早日知道结果的伊迪丝,还是把布朗先生请了回来。
在缺少高端探测工具的年代,对历史遗迹的探索往往全靠发掘者本人经验,所以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寻找历史,更像是一场赌局。
在选址与挖掘过程里,伊迪丝和布朗先生都经历着各自的煎熬与风险。
伊迪丝之所以愿意花重金邀请布朗先生早点开工,是因为她患了重病,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她只希望在死前能够完成自己和亡夫共同的愿望,并给儿子罗伯特留下一段快乐时光。
而布朗先生向地下探索的每一步,都带着一种自我纠结。
作为一位没学历、只有经验和知识的历史学者,布朗先生需要借助对自己对历史的热情获得一份认可,他和伊迪丝一样,都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发现奇迹。
发掘期间,有悲有喜。
由于砂石堆积,布朗先生差点被滑落的泥土夺去生命,但全程跟随挖掘工作的小罗伯特却也被布朗先生的学识深深吸引,和他结下深厚友谊。
随着时间一点点逝去,历史的面孔终于出现在伊迪丝和布朗先生面前。
原来,在这片泥土下面掩藏着一个船葬墓穴,两个历史爱好者眼见梦想变成现实,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
因为如此惊人的发现,伊迪丝家的考古活动引来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出于对文物历史价值的考量,他们决定接手这项挖掘。
这个船葬不仅保存完整,还因拥有维京式头盔、法国金币与拜占庭银餐具等珍宝,破除了英国身处“黑暗时代”的历史误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于战争前夕,这些在轰炸下埋头挖掘的人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何去何从,已然成为难破解的现实问题。
2
从博物馆介入挖掘进程后,《发掘》就从伊迪丝与布朗先生的人物小传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戏。
第一位引人注目的,是被姐姐伊迪丝叫来帮忙的罗里。
作为一名已被空军召集入伍的准军人,他的存在始终提醒这群埋头挖掘的人们——战争就要来了。
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展现出任何压抑与困苦,反而一如往常热爱生活。
爱好摄影的罗里,时刻背着相机,记录船葬从发现到展现的过程。
第二位则是进入罗里相机的考古系女孩佩吉。
刚与丈夫度假归来的佩吉,只能穿着不适合的裙装进行挖掘,但看似青涩的她,却发现了船里的宝藏,开启了对整个墓葬的深入研究。
在围绕挖掘工作的相处过程中,罗里与佩吉互生情愫。
然而,即便佩吉与丈夫并不相爱,她也不允许自己越过道德边界,只能一直克制内心情感。
直到罗里去空军体检前,为众人留下满满一桌子照片。
看见泪流满面的佩吉,伊迪丝告诉她:生命太过短暂,你要好好把握每个瞬间。
于是,佩吉告别了自己的丈夫,终于在罗里入伍前,与爱人互诉衷肠。
同样出现在罗里照片里的第三位小主角,是伊迪丝的儿子罗伯特。
罗伯特喜爱太空,每天都幻想自己能带妈妈遨游宇宙。
因为,对于年幼丧父的他而言,眼下能够拥有任何一段感情,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藏。
于是,舅舅罗里、布朗先生以及妈妈伊迪丝都成了他太空飞船上的乘客,保护着他在战火蔓延前最后的纯真与快乐。
尽管得知母亲病情后崩溃出走,被时代强迫早熟的罗伯特,最终还是带着母亲在船上实现了想象中的航行,也完成了自己从小男孩到男子汉的迅速成长。
在刻画这些角色的同时,《发掘》始终不忘用观看历史的方式,解读片中人的坚持与守护。
对伊迪丝而言,守护这片土地,是她最大的愿望。
对布朗先生而言,守护自己对历史的热爱与尊重,是他不惜赌上一切的勇气来源。
对罗里、佩吉以及每个站在这片遗迹上的考古工作者而言,守护历史与真相,则是他们面对国家危机时最动人的选择。
3
《发掘》改编自约翰·普雷斯顿同名小说,而这个故事则脱胎于真实历史——萨顿胡船葬的挖掘经历,也贯穿着维京人以船摆渡灵魂、联通时代的隐喻。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伊迪丝还没有等到珍宝现世的那一天,便撒手人寰,而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布朗先生,直到近些年才被更多历史学者所认可。
不过,这项证明英国“黑暗时代”仍然流淌着文明与智慧的历史发现,确实如电影所表现的一样,在大战将至的紧要关头,改变了英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看法与认同感。
然而,在历史被发掘之前,与国家备战状态背道而驰的挖掘者们,始终显得格格不入,《发掘》正是从这种倔强的矛盾感入手,用复古的镜头呈现了一群孤胆英雄的坚定。
历史
-
-
- 英国版“盗墓笔记”,伏地魔挖出一段冲破黑暗的历史
- 电影是艺术的记忆,历史则是生活的痕迹。当电影与历史碰撞成《发掘》时,它可能是Netflix今年最好的学院派作品。本文有剧透。11939年,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弥漫,却仍有人做着属于自己的梦。比如,拥有一片广阔...
- 巴塞电影
-
-
-
- 四个方法,看透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
- 为人守诚做人诚信的人是什么样子?曾国藩总结说:“相见必敬,开口必诚。”曾国藩不仅时常教导家人子弟要为人诚信,自己努力做到以诚待人。一次宴会上,曾国藩听到部下对将帅的评论。有人说:“左帅严,人不敢欺...
- 教练技术
-
-
-
- 农村举办丧事,为何流行“摔瓦盆”的习俗?背后的原因少有人知
- 古往今来,追求长生不老者屡见不鲜,像秦始皇、汉武帝、嘉靖皇帝,为了寻找所谓的永生方法,几乎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全部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世间根本不存在长生不老的法术,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面对死亡...
- 史学界的9527
-
-
-
- 匈牙利和蒙古,哪个才是匈奴的后裔|大象公会
- 从欧洲到远东,各路匈奴后裔的人种、文化几乎像美国一样多元,到底哪些人是真正的古匈奴人的后代?文|何必 凉风在蒙古国的蒙古史学界看来,古老的匈奴和蒙古人关系密切,前者正是后者的祖先。蒙古的国家正统历...
- 大象公会
-
-
-
- 这个漂亮的中国女人轰动整个西方,在欧洲她被尊为“圣母”,在中国却很少人知道
- 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最黑暗的一页。那就是二战中,德国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集中营附近的幸存者,守着朋友烧焦尸体在哭泣一个德国男孩走过成堆的囚犯尸体纳粹无恶不作,杀人无数,做尽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事,纳粹,...
- 企业家收藏
-
-
-
- 薛舒:千万英雄,有一个是你
- 每一回走过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黄竞武1949年,黎明即将到来,破晓时分。4月,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准备渡江南下。大势已去的国民...
- 夜光杯
-
-
-
- 两千年前中国的海权抱负
- (图片来源:IC Photo)【文化的江山】刘刚/文“南越武帝”赵佗活了一百多岁。作为一个王者,活了一百多岁,对于历史来说,确实很重要,从秦皇活到汉武,活成了一部历史的宝典。他可以说是汉家天下里最重要的人...
- 经济观察报
-
-
-
- 大雁飞过神禾塬 错把王曲当江南
- 长安的每一个街办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传奇。历史上,长安县有五曲之说,就是韦曲、杜曲、王曲、 章曲和宣曲,其中韦曲、杜曲、王曲最为有名。而王曲历经2000多年一直是持续性的威武,今天我们就说说王曲。韦...
- 额滴神
-
-
-
- 同样以“唐”作为国号,后唐、南唐可以视为唐朝皇室复国吗
- 作者:夏祯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6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汉朝与唐朝是古代中国最强盛的两个朝代之一。在乱世中,亦有不少君主许多人以“汉”或“唐”作为国号。以“唐”为例,有后唐、南唐。国号如此相...
- 历史D学堂
-
-
-
- 这年头,现代富豪死后还会放陪葬品吗?
- 今日话题 字数:2269 阅读时间:5min一直以来,盗墓贼传说流传至今,帝王家陵寝里的陪葬品都不能幸免,历朝历代挖坟掘墓都是重罪,可这样的律法条文每到兵荒马乱就变成了一纸空文。“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 南周知道
-
-
-
-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红色足迹系列报道|延安——共产党人的红色灯塔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陆续考察调研几十个红色景区,足迹遍布阜平、西柏坡、临沂、湘西、古田、延安、照金、遵义、井冈山、于都、金寨、西吉、吕梁、上海、嘉兴、高台、北京香山、信阳、四平等革命老区或...
- 人民旅游
-
-
-
- 一个造炸弹的狂人,他办的这本杂志,影响中国100年
- 在那次改变北京大学,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性会面之前,蔡元培与陈独秀已经是老相识了。 他们一起造过炸弹。 清末,为刺杀满清大员,蔡元培与朋友们组织了暗杀团。蔡元培后来谈起这段履历时说:“36岁以后,我已...
- 最爱历史
-
-
-
- 你是一个好人,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断地议论你?恍然大悟!
- 远离小人,远离是非 01 先来看一个故事: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
- 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