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读史老张
- 来源:文汇笔会
几个月前,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读到一篇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球“血战”,文笔幽默,画龙点睛,读之若身临其境。我很好奇,这位“薇公”是谁?于是,检索会刊若干,终于发现:“薇公”者,“费巩”也。
费巩(1928年摄于英国)
费巩(1905-1945),原名福熊,字香曾,苏州人。1927年毕业于复旦政治系,1928年赴欧留学,193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经济专业。回国后,他先后在中国公学、复旦和浙大任教,因不满国民党独裁统治,被列入“黑名单”。1945年3月,他在赴北碚复旦演讲途中,在重庆千厮门码头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不久被残忍杀害,毁尸灭迹。在复旦校史上,费巩校友的烈士形象,光焰万丈。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疾恶如仇、不畏强权外,费巩还有俏皮察人、潇洒观物之另一面,会刊中的“薇公”,即是存照。
1932年,费巩到母校复旦任教。当年10月,他任复刊后的会刊主编,定下“庄谐杂作、谑而不虐”的编辑方针,并设“杂俎”栏目,专登回忆母校的小品文,深受读者欢迎。作为主编和编辑,费巩亦以“薇公”之笔名屡屡试笔,闲话母校、絮谈师友。除了《体育春秋》外,他还以“校史公”自况,仿《史记》笔法,拟写复旦人物“列传”,“喜作谐谈,以为笑乐”。1933年他赴浙大任教后,仍以复旦同学会委员身份兼职会刊,或撰稿,或轮值主编,或出谋划策,直至他后来遇害……十多年间,“薇公”的笑谑戏言,细节生动,过目难忘。其中,尤以教授形象的描摹最丰满,栩栩如生。
据费巩记述,当年复旦教授多有绰号流传。李登辉校长“尽瘁校事,数十年如一日,心血用尽,发为之秃,而貌益壮,容益肃”,深受师生爱戴,为复旦之“日光”。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力主用英语教学,教授们从不敢怠慢,皆遵照执行。由此,不少教授绰号,均与英语有关。英文文法教授张季量得名“恩思”,数学教授毕静谦则为“爱卡思”,为“一时瑜亮”:“盖张先生上课口问,逢学生对答如流时,老怀欢悦,必连呼Yes以应之,因为太得意,Yes一字转鼻音,成‘恩思’,故名。毕先生教代数,循循善诱,极卖力,咬字用劲,XY之X遂念成‘爱卡思’。”
费巩还写过两位有意思的“绰号教授”:“老爷教授”裴复恒,前法律系主任,“上课不肯站立讲坛,必端坐而谈,不肯写黑板,畏吃铅粉也。到堂时,曲其背,锁其眉,缓步而入。既登台,一言不发,以胁下之硬面洋书,甩掷桌上,其声阴森,学生肃然就座,乃发言,佶屈聱牙,一连串的法国话,其声苍老,学生瞠然。然后用国语开讲,字字珠玑,深刻透彻,学生兴趣乃为盎然,不以其‘谭派’而生倦也”;“少爷教授”应成一,社会学系主任,曾与费孝通齐名,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翩翩年少,阅阀世家。大布之衣而风采不减。与裴君友善,一老一少,引为同调。裴既弃学而仕,应君颇有物伤其类之感焉……裴亦谓:‘自我谭派正宗走后,应大少爷想必有孤掌难鸣之苦矣。’”
1932年,费巩(左二)与复旦同学在上海
文学系教授伍蠡甫,绰号“伍蠡诺夫”,费巩将他列为“界于老爷与少爷之间”:“伍君肄业母校时,人即皆以伍老爷称之,自任教文学系后,学生以其为前辈伍光建先生之公子,赐以伍大少爷之名……去冬(指1932年冬——引者注)严寒,伍君披厚大衣、戴俄罗斯式高帽,犹宿(缩)其颈,镶其袖,若自西伯利亚来,不胜其冷者。伍本魁梧,髭须满面,今若此益如‘罗宋人’,同事遂戏于其尊姓名之中间插一‘诺’字,而改‘甫’为同音之‘夫’,则俨然俄国人名矣。”(《母校教授之绰号》)1936年初,费巩闻伍蠡甫将旅英访学,评论道:“抑将自俄国式之文人,一变而为英国式之绅士,是吾又多一‘绅士’同志,更可喜也。”(《人物志》)
商学院院长李权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经济学权威。因与老校长同姓,遂称“小李博士”。费巩这样描述他:“甬人,长不满五尺,国内有数之经济专家也。擅雄辩,滔滔然,经济原理,滚瓜烂熟,宁波官话,久尤脍炙人口。”李权时有三位弟子:何孟范“传其貌”,姚庆三“传其言”,胡金水“传其学”。因李权时忙,他们三人常代之授课。费巩调侃道,如果让“何君端坐讲坛,而姚君匿其后而言,如双簧然,莘莘学子,必为大悦”;“使何君而缺席,可以胡君庖代……”曰:“三个旧弟子,合一个李博士。”(《谐谈》)
注册主任温崇信,曾历任政治系主任、训导长,绰号“阎王”。他“以教授兼中书令”,与费巩同在复旦同学会兼职,“事益冗,鲜莅同学会”。在费巩眼里,温崇信“长不满五尺,性峻刻,好刑名之学,既主教务,用法严酷。散漫放浪之学风,为之丕变。其处事者也:负责、不畏艰险、任劳任怨,甘之如饴,行法不问亲疏”,每次学生在子彬院或体育馆集中考试前,他必宣读考试规则:“尊重自己,爱护复旦……”嗓音清脆,态度凶且厉。对此,“黠者怨愤之,以匿帖谩骂讥谤之者,不可胜计。温处之泰然,曾不稍惧,用法反益刻深。曰:‘非此无以肃纪纲。’”(《委员列传》)
“以办学为终身事业”的何恭彦,是最令费巩尊敬的教授之一。何恭彦曾任《复旦》校刊主编,“年不过三十许”,但“望之如五十以外”,同学戏称他为“何老头子”,“慈祥中有严肃之概,故学子益敬爱之”。费巩称,何恭彦当年任附中训育主任时,“一日某生深夜归校,扣宿舍之门。何君闻声,起为启户。生见之,惊愣失色。何默不一言,纳之入,亲下键。生欲上楼,何曰且迟,有两句话说。生益惧,以为将遭训斥。不意何握其手,温颜询曰:身上衣服,足御寒乎,深夜归来,得勿着凉。对曰:未。何曰:甚好,其早归寝。次日,此生亲诣何室服罪,至于泣下……”(《人物志》)1946年9月,何恭彦时任总务长,在北碚统筹复旦复员返沪事宜,因积劳成疾,猝然倒地,告别了他的“终身事业”,年仅48岁。
苏步青教授挽费巩诗
在费巩笔下,唯有两个体育教师,形象有点不堪。一个是体育教练蔡某,前倨后恭,尊严尽失。费巩爱好运动,读书时曾当过田径队长。某次校运动会前夕,为备战参赛,他向蔡某商借体育用具,蔡端坐不允,“傲然操英语曰,‘孩子My boy,老实说吾连你的姓名都不知。’”费巩怒,扬言退出运动会,同学哗然,纷纷揭帖响应。“蔡惧且悔,挽人说项,除愿对吾队道歉并假用器具外,竞赛之日,自愿回避不出任裁判长,风波始息。”(《球场杂忆》)后来,费巩趁热打铁,要求开设足球场,“蔡慑余威”,诺诺照办——从此,子彬院前有了复旦第一个“小球场”。
另一个是体育主任陈昺德,癖好怪异,举止滑稽。在他办公桌上,摆满各式雪花膏,“不以涂面,乃以擦腿”,“每当长跑之前以雪花膏满涂两腿,用力摩擦,谓其效验,胜松节油十倍……”另外,陈昺德又酷爱流浪狗,“食必节鱼肉以喂之,校内外狺狺者流,见陈来竞欢跃围集其左右,如孺子之依慈母,陈抚之,弄之,甚至吻之,视为平生乐事。”某年,得知生物系在子彬院内以狗做实验,“陈既闻故,大哭,载哭载舞,皆成节调。”(《故事拾零》)费巩寥寥几笔,漫画式的陈昺德跃然纸上。他哪里会想到,陈昺德后来沦为国民党特务,专门监视校内进步师生和中共地下党活动。就在费巩遇害后的1945年7月,北碚复旦发生“覆舟事件”,几位进步学生落水嘉陵江,负责趸船的陈昺德竟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终于激起公愤,遂被撤职……
费巩对教授形象的勾勒,传神、灵动,惟妙惟肖,与他的学术论著《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比较宪法》等比起来,笔法截然不同。这些散见于会刊中的文字,虽未被列入“费巩著作存目”,却为复旦留下了珍贵史料——有了它们,复旦校史不会苍白、枯燥。今天,只要阅读“薇公”,我仿佛就会看见,一位爱听京戏、口衔雪茄、穿长袍套马夹的“校史公”,正缓缓向母校走来。
定稿于2021年1月25日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
2019笔会文粹《这无畏的行旅》
【笔会近期作品推荐】
历史
-
-
- 野史为什么说永乐皇帝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 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不同族群表达“命运共同体”情感的不同方式【编者按】宗教野史中,有不少关于宋元明三朝“互为前生后世”的传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仅凭外来理...
- 中国新闻周刊
-
-
-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221,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答:盛唐绚丽历史上堪称无比辣眼睛的一幕,正是“杨...
- 朝文社
-
-
-
- 五秒内,请说出河南经济第二城
- 如果不是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如果不是公交车上的“天子驾六”涂装,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有着4000年立城史的、集华夏文明于一身的“天下之中心”。来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 良豪今年春节,河南春晚节...
- 财经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这位“铁血将军”战死沙场,敌人赞他是大大的英雄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我国唯一全部收回的土地,比五个香港还要大,现在成为战略要地
- 从世界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所以近代以来,我国弱小下,整个不断被西方列强欺凌,打击。最终导致大量的国土被割让,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国土缩水严重的主要原因了。而随着战后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我...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 4月2日上午,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广场庄严举行。市区相关领导、革命老战士、烈士亲属、退役军人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各行业青年代表、消防官兵代表等260余人,每人手持一枝白色的...
- 长安街知事
-
-
-
- 王志纲|我看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 来源:正和岛本文根据王志纲先生于2021第九届智纲智库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大变局》精编而成。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讲演,我们谈谈“变局”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讲变局?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很多人看不清方向,很...
- FMBA
-
-
-
- 康熙地宫有多么恐怖?专家持枪进入,出来后要求永久的关闭地宫
- 康熙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里面,随着王朝的更迭产生了众多在历史上有名有作为的皇帝,像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康熙皇帝之外也能上榜,要知道...
- 企业家收藏
-
-
-
- 清明上坟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啥意思?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
- 史学界的9527
-
-
-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 文︱葛兆光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算南下萨摩,北上函馆,...
- 上海书评
-
-
-
- 重读那些没有被糟蹋的杜甫诗歌
- 就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不可能把哈姆雷特读成他的杀父仇人克劳迪。就算杜甫的诗歌有一千种解读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把他当作「正能量」的化身。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
- 逻辑学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一座桥,一座城,一部抗战史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读史老张
- 几个月前,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读到一篇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
- 文汇笔会
-
-
-
- 民国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是真的!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m/question/...
- 历史教师王汉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