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从民女到宋朝首位垂帘太后,《大宋宫词》刘娥有怎样的逆袭人生?
  • 来源:逻辑学


















图片

图片


《大宋宫词》里刘娥的逆袭人生:

垂帘听政十一载,真权欲还是恋爱脑?


最近热播电视剧《大宋宫词》,让观众领略到宋真宗赵恒与皇后刘娥的故事。多年来,影视剧塑造的刘娥,有的是权欲熏心、有的是低调朴素,甚至还有“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来展现她的善妒……

垂帘听政十一载,她最后甚至身着天子衮衣在太庙祭祀,似乎展现了野心。但最终她又还政于仁宗,没去当第二个武则天。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娥,究竟什么样?
 
图片
影视剧中的刘娥。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崛起阡陌之中


初时,刘娥虽也出身将门,但由于父母太早离世,她的童年经历大多跌宕坎坷。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正月八日,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今成都华阳地区。
 
图片
北宋成都地区一府三州二军图。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对于刘娥的出身,《宋史·列传第一》载:

“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 

这些记录不免史官的刻意雕砌——刘娥之母庞氏在身感有孕时曾梦见一轮月亮进入自己的腹中,而在古时,天子为日,皇后为月。

刘娥出生后不久,其父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一去不还。尚在襁褓中的刘娥便被母亲寄养娘家。由于家道中落,刘娥虽有机会读书识字却没能锦衣玉食,很小就学会了一门击鼗(拨浪鼓)的技艺,善说鼓词。十岁出头,刘娥出门赚钱谋生,成为一名乐伎。十三、四岁时被邻居龚美看中,为其赎身并娶为妻子。
 
图片
“鼗”(táo)。来源/网络

龚美是一名银匠,史书对其评价是:“初事真宗于藩邸,以谨力被亲信。”

“谨力”二字,足见此人恭谨踏实。彼时,龚美拉风箱炼银,妻子刘娥拨鼓招揽生意,其情景颇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夫唱妇随的浪漫。后来,龚美有心外出谋生,不久便带着刘娥离开四川,来到京城开封。
 
图片
乐伎刘娥。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而在刘娥颠沛起伏的过程中,另一边的赵恒也非顺风顺水。原本作为赵匡胤的皇侄,他并无登上皇位的机会。亲父既是亲王京尹,又手握兵权,跟伯父也是互相制衡、竞争甚至威胁的关系。后来,随着赵匡胤迁都失败又暴亡,其父登基并清除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赵恒则眼睁睁见证当年伯父家的堂兄弟甚至自己一奶同胞的大哥,都相继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图片
少年赵恒。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即便最终得到了皇位,他所面对的也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太宗驾崩时留下的,是外忧内患、国库亏空的“烂摊子”。

一力承担祖宗家业是后来的事,遇到刘娥时,赵恒还叫赵元侃,年仅十六,那时他尚未被册立为太子。自蜀地来到开封的龚刘二人,日子并未如最初所愿般美满,好在龚美锻银的手艺多事达官贵人,加上为人和善,广结善缘,其中就有当时王府的仆从张耆。

恰逢此时,尚未婚配的赵恒因听闻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张耆暗中物色。

一来二去,一拍即合,十六岁的赵恒同十五岁的刘娥就此相遇,很快便如胶似漆。
 
图片
赵恒与刘娥。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截图
 



千淘万漉始到金


所有看似完满的故事,实则暗含张力。

此时,宫中虽波云诡谲,但赵恒的天家未来已经初现端倪。赵恒乳母秦国夫人知道刘娥的存在后,认为其出身低微配不上赵恒,在劝说赵恒不要亲近刘氏未果后,直接报与宋太宗来干预处理。
 
图片
宋太宗赵光义。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太宗得知大为震怒,使出两招替儿子斩断“孽缘”:一是降旨将刘娥逐出京城,二是将北宋开国名将忠武军节度使潘美的八女儿指婚给赵恒。此时,二十岁的赵恒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图片
潘玉姝。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了王府,却还是不忍分别,将其偷藏在张耆府中。张耆为人谨慎,为了避嫌,更是命人好生侍奉刘娥,自己搬了出去。就这样,赵恒常来府中私会,原本无名无分伴了赵恒五年的刘娥,又被金屋藏娇十五年。
 
图片
刘娥。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这十五年时光隐在深闺,于刘娥而言,是莫大的幸福。她专攻学问、博览群书,达致史书所志的“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终于能正大光明跟刘娥接触。

当年奉太宗之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病逝,死时并无子嗣。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氏,十七岁的郭氏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图片
郭清漪。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赵恒继位后,照例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此时,刘娥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
 
图片
刘娥。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这一时期,后宫也算充裕,但真宗的子嗣却并不长命,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此时真宗年近四旬,为防万一,只能将宗室之子养在皇宫内。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病逝,当时真宗虽想立刘氏为后,但是她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真宗子嗣单薄,刘氏却也长年无法怀孕。一日,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梦到仙人下降为子,恰好这位侍女也颇得真宗喜欢,受到宠幸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诞下一子,取名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当时的刘娥还未被册封皇后,且也年过四十,认为自己不会再怀孕的她遂接受了这个孩子,抱来宫中同另一嫔妃杨氏共同抚养,并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很宠爱刘娥,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刘娥细心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皇子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且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图片
赵祯生母李婉儿。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对刘娥本人而言,拥有子嗣对她后来顺利册立为后,以及真宗逝后得以大权独握、垂帘听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真宗晋封刘修仪为德妃,并为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十二月丁亥日,四十四岁的刘氏终于成为一朝之后。
 
图片
刘娥封后。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不过,刘娥留子的故事后来在民间演绎为“狸猫换太子”,刘娥也在民间被塑造为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形象。

事实上,刘娥死后,八王爷赵元俨(后世艺术作品中“八贤王”的原型之一)还是告诉了宋仁宗真相。得知刘娥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娘娘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后,仁宗伤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其时,仁宗还派兵包围刘氏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后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得知消息后,仁宗感叹道:“人言岂可尽信!”

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不过,仁宗为让生母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朝廷上下商议后,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只是这“开棺改葬,追谥陪葬”之举还是成为轰动朝野的大事。当时仁宗还下旨,严禁朝廷和民间妄议太后临朝之事,但从传承后世百年而不衰的民间故事来看,还是未能如愿。
 



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民间对于刘娥的负面评价并非主要出于“换太子”的传说,而更多对其在真宗去世后的干政之举有所不满。《宋史》中曾记载: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

可见,才华出众的刘娥早已成为真宗的得力助手,皇帝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皇帝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氏。 

天禧四年二月(1020年),真宗患病,上呈的日常政事便都交予皇后刘氏处置。后来,真宗病重,专门下诏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而皇后从旁辅助,来稳定朝纲。
 
图片
新旧交替。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此时小皇帝赵桢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氏处理政务。当时,关于太后与少帝坐朝的位置,大臣们也争议许久,宰相丁谓建议,朝会时皇帝坐朝承明殿,太后另择地方听汇报。刘太后认为不可:“皇帝视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于是,宋仁宗与刘太后五天上一次朝,皇帝居左,太后坐右,皇帝称“朕”,太后称“吾”。

真宗在位时,刘后掌政之事得到朝中大臣反对,其中就以寇准和李迪为首,为制衡寇准,刘后便倚重钱惟演和丁谓。待仁宗继位后,丁谓一心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氏是女子,见识不长,系列举动终使刘太后怒不可遏。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太后便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也就此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一年、显赫一时的垂帘听政生涯。
 
图片
寇准。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十一年间,刘太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善于听取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相继得到重用。

其任人唯贤的作风还体现在严格约束朝臣之后上。在一次封赏仪式中,刘太后命大臣们上报自己的子女亲朋名单,大家以为是要择优提拔,纷纷上报,所列名单连篇累牍。而刘太后则是将收集来的名册挂在卧室,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每每有人推举官员,刘太后就先查验名单,除非被证明有奇才,否则列入者基本不用。

此外,刘太后还推出“约束子弟诏”,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违反子弟诏,刘太后严惩不贷。不少大臣对此耿耿于怀,但刘太后的政策却得了天下的信任。刘太后听政时期,虽“政出宫闱”,却“号令严明”。
 
图片
刘娥。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刘太后也给仁宗树立了法纪朝纲,当年许多贤臣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比如,仁宗曾想册立娇艳妩媚的张美人为皇后,废除郭氏,刘太后阻止了他。太后死后,仁宗按照自己的意愿施行,甚至默许张美人派奸医借看病之名毒死郭氏。这时,刘太后时期起用的大臣范仲淹出来陈述利害,仁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罢免张美人,厚葬郭氏,追认为后。后来仁宗继续重用范仲淹等人,从此再也没有犯过大错。
 
图片
刘娥。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参政多年,刘太后究竟有没有萌发过当“武则天”的念头?我们来看看这段对话——

一次,她问鲁宗道:“唐武后如何主?”

回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太后听后,沉默不语。

这些年,不时有人试图向刘太后献媚取宠,如方仲弓就曾奏表上疏,请太后像武则天一样建刘氏宗庙。起初,刘娥有些犹豫不决,但在跟老臣商议后,还是果断放弃。

后来,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太后称帝,太后见图亲掷于地,斥责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对此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图片
少帝仁宗。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朝中举行祭太庙大典,刘太后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氏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

为了将这场典礼做得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太后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自此,彻底还政于仁宗。

三月,刘太后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几天后,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 

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太后换上皇后冠服。


后世回看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载的历史时,不免将其与武则天做比较。

武则天执政期间,行事作风高调浪漫,造名武瞾,日月当空,透出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尽管后世多有批驳,但其在政治表现中的“明察善断”、知人善任、轻徭薄赋、奖励农桑、改革吏治等举措,着实彰显治国之才。但同时又渐兴“酷吏”,到晚年更豪奢专断。
 
图片
武则天画像。来源/网络

相形之下,刘太后更像是无为而治,行事作风极为低调,从丈夫手中接过江山,勤恳守护十一载,晚年刘娥虽穿了衮衣,却始终没有触碰最为关键的红线,还政于仁宗,算是功德圆满。


图片
刘娥。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很多年后,曾中伤过刘太后的李迪曾向其“道歉”:“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图片
刘娥。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评价刘娥:“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其事郭后也以谨,其待杨妃也以和;即宫中侍儿,得幸生子,饰为己有,迹近诡秘,但上未敢欺罔真宗,下未忍害死李侍,第不过借此以攫后位,希图尊宠,狡则有之,而恶尚未也。然后世已深加痛嫉,至有狸奴换主之讹传,归罪郭槐,归功包拯,捕风捉影,全属荒唐。”


 

参考文献:

《宋史》

《涑水纪闻》
《剑桥中国隋唐史》
知乎问题: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于彼朝阳的回答,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74329/answer/1795519071
晏建怀:《皇后刘娥“垂帘听政”》,载《书屋》2011年第12期。
赵伟:《北宋刘娥升职记》,载《看历史》2016年第10期。
马骏:《百年之间两刘娥》,载《文史月刊》2012年第3期。


*本文经授权转自国家人文历史,作者樵棂,编辑詹茜卉,校对张斌,排版孙蔚,在此一并致谢。

推荐阅读
电视剧《大宋宫词》同名图书

图片


历史

  • 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后,皇宫里的妃嫔和宫女们都怎么样了?
    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后,皇宫里的妃嫔和宫女们都怎么样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60,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紫禁城,那么皇宫中妃嫔和宫女们的下场都怎么样了?答: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
    朝文社
  • 抓鬼大作战:浮世绘“日本鬼”大赏
    抓鬼大作战:浮世绘“日本鬼”大赏
    今日美术馆“遇见浮世博览江户——江户时代浮世绘原版珍藏展”二层展厅陈列了中国观众平时很少看到的“志怪类”作品。进入展厅的门楣上方就张贴了一个巨大的狰狞恶鬼形象,这是日本传说中的著名妖怪酒吞童子。这...
    北青艺评
  • 湖北人为什么被叫做「九头鸟」|大象公会
    湖北人为什么被叫做「九头鸟」|大象公会
    湖北人这个诡异的别称,与楚文化、张居正、汉口的商业地位都没关系,它真正的原因,你一定想不到。文|吴余在中国地图炮业界里,湖北人的地位长期尴尬。比起四周安徽、重庆、河南、湖南这些地图炮常客,湖北人的...
    大象公会
  • 大唐最后一个隐士,绝食而死
    大唐最后一个隐士,绝食而死
    天祐二年(905),大唐王朝的倒数第二个夏末,空气依然闷热。一架马车自北边疾驰而来,入了洛阳城,往宫城方向去了。车上所载老者须发尽白,望着宫门,目色晦明几变。日前,一封诏书送到了王官谷,这是自23年前...
    最爱历史
  • 日本为何不知道“感恩”呢?
    日本为何不知道“感恩”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华文化自古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最基本的感恩观,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那是应该全力地回报的,这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我国帮助过很多弱小国家,为此,这些弱小国家,到现在都...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从民女到宋朝首位垂帘太后,《大宋宫词》刘娥有怎样的逆袭人生?
    从民女到宋朝首位垂帘太后,《大宋宫词》刘娥有怎样的逆袭人生?
    《大宋宫词》里刘娥的逆袭人生:垂帘听政十一载,真权欲还是恋爱脑?最近热播电视剧《大宋宫词》,让观众领略到宋真宗赵恒与皇后刘娥的故事。多年来,影视剧塑造的刘娥,有的是权欲熏心、有的是低调朴素,甚至还...
    逻辑学
  • 杜月笙:一个“黑恶势力”的移民史
    杜月笙:一个“黑恶势力”的移民史
    1、杜月笙的香港“门徒”1951年8月16日,曾经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在香港病逝,3日之后,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蒋介石送来四字挽联——“义节聿昭”,意思是:一个人的义气和气节应该书写出来昭示天下。 灵堂外,一...
    海那边
  • 为什么战国列强动辄出兵几十万,大明朝出兵十几万人都费劲?
    为什么战国列强动辄出兵几十万,大明朝出兵十几万人都费劲?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入跸图卷 局部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唐代建筑遗风]日本木构建筑图例
    [唐代建筑遗风]日本木构建筑图例
    日本古代建築則例の▍鑒賞 ▍社寺建築史參考圖例奈良時期(始于遷都于平城京,止于遷都于平安京)(710-794)平安時期(恆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鐮倉幕府为止。)(794-1192)石山...
    艺术台
  • 经典红色教育线路,来了!
    经典红色教育线路,来了!
    梅州市是⼴东省著名的⾰命⽼区,是⼴东省唯⼀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是具有光荣⾰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这⾥,打响了闻名军史的南昌起义⼤埔三河坝战役,保存了中国⾰命的⽕种;在这⾥,建⽴了⼀批苏维埃...
    梅州电视民生820
  • 李浴洋丨“信斯文之未坠,伫古学之再昌” ——罗振玉的学术观念刍议
    李浴洋丨“信斯文之未坠,伫古学之再昌” ——罗振玉的学术观念刍议
    “信斯文之未坠,伫古学之再昌” ——罗振玉的学术观念刍议文丨李浴洋“罗、王之学”的另一面向由罗振玉、王国维及其门生为主体的“罗、王之学”,肇始于1910年代的甲骨学界,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首次科学...
    章黄国学
  • 又赌国运?菅义伟正进行3大豪赌!
    又赌国运?菅义伟正进行3大豪赌!
    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很爱赌的国家,有时候甚至赌上整个国家的国运。 从近来菅义伟的种种动作来看,他也在进行三大豪赌: 1, 在疫情未控制好、未结束的情况下举办奥运; 2, 决定向海中排入福岛核污水; 3, 联合美...
    环球视野
  • 一幅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文末有赠书)
    一幅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文末有赠书)
    编者按反映国外中国史研究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的丛书“剑桥中国史”中译本“上新”了。近期,《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相继出版,至此,中文版共出版十三卷。剑桥中国史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
    光明日报
  • 800年前,中国顶级生活史
    800年前,中国顶级生活史
    宋哲宗想送给苏东坡一件神秘“礼物”。 他派出的使者从开封抵达杭州,等到众人都退去后,使者这才神神秘秘地掏出“宝贝”对苏东坡说,这是官家(宋代近臣对皇帝的称呼)密嘱我赐予你的一斤龙团凤饼茶,数量稀少...
    最爱历史
  • 司马懿五句话,记住两句够用一生
    司马懿五句话,记住两句够用一生
    来源:晚读书房(ID: DC001234)今天我们分享司马懿的五句名言,记住两句就够用一生。 1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在曹叡(ruì)死后,曹爽嚣张跋扈,独断专权,一手操纵把司马懿升为太傅,其实是架空了他在...
    万象
<< 16 17 18 19 20 >> 

公众号 • 逻辑学

  • 逻辑学微信号 : ihegel
  • 关注逻辑与常识,把优质的内容筛选到你面前。只发上等货,偶尔马赛克。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