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走进邓小平故居,缅怀一代伟人
- 来源:人民旅游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我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回顾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奋斗的历程。
今天,我们走进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一座普通农家三合院里。
邓家老院子是一座坐东朝西的传统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大小房屋17间,穿木斗平房,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建筑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充满浓郁的蜀乡风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院前梯田层层,夏日荷叶青青,稻花飘香。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都居住在这里。
据说,这院子是经过邓家祖辈三代人的努力才建成。整个院子共17间瓦房,北厢房是邓小平曾祖父邓心早所建,距今约200年;正房是他祖父邓克达所建,距今100多年;南厢房是他父母所建。
在故居的北厢房里,邓小平同志度过了他青少年时期的15个春秋。
如今,邓家老院子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1998年亲笔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的匾额。正堂屋是当年邓家接待客人的地方,邓家饭厅里存放着一张普通的方桌和凳子,当年邓家十几口人在这里用餐。东南转角处是邓家的作坊屋,一半是粉坊,一半为酒坊。粉坊内至今还存放着一副石磨。
邓小平同志住的北厢房,约20平方米,里面存放着其当年降生的雕花木床及衣柜,靠窗户边摆着十分普通而又不同寻常的一张桌子和一把凳子,桌面上还有他当年读书习文用过的油灯和纸、笔、砚至今尚存。邓小平同志虽然在故居生活只有短短的15个春秋,但养育之地却令伟人终身难忘,后来他一再嘱托"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
如今,邓小平旧居里有3个图片展室,7个文物展室。陈列主要分革命年代、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等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的革命历程。
天气晴朗时,驻足故居正门远眺,可看见一座时起时伏,中高两低的大山,人们称之为笔架山。旧居后院50米处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时而鱼儿跃出水面。据说,这条小溪就是邓小平儿时游泳戏水的地方。
在广安市,与邓小平青少年生活相关的遗迹有很多。故居所在的协兴镇范围内有邓家老院子、清水塘、节孝牌坊、神道碑、翰林院私塾、北山小学旧址、协兴老街、佛手山等;广安市城区有邓小平曾经就读的广安高等小学堂旧址、广安国立中学堂旧址和邓小平离开广安赴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时的东门码头旧址等。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自18岁加入革命队伍,邓小平同志就有着坚定的意念和信仰。从重庆一路向南到新加坡,再一路向西到法国马赛,最后从莫斯科返回中国,不论身在何处,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志向和使命。
20多岁时,邓小平同志身兼要职,并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抗日战争后,凭借自己杰出的才华和能力,他同刘伯承率领大军,从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邓小平资料图
经历过历史的风浪之后,作为第二代领导领班人,邓小平同志不忘初心,带领集体搞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路线,真正干出了实绩,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年迈的邓小平同志仍辗转于世界各国,宣传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展览馆中存放的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的相册、东亚各国的请柬、美国西部人民的牛仔帽和马靴无不彰显着邓小平同志在为新中国走向世界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邓小平同志们的精神,时刻都在启发着青年人面对困难要逆流而上,积极乐观,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表明成大事需脚踏实地,踏实苦干,由此才能建设出一片更加富强美丽的新中国。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刻在邓小平陈列馆的这句话简单高度地概括了小平同志的一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不朽功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新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立下赫赫战功。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三个大政策,一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走向共同富裕;二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三是设立经济特区,让“特区”去闯,去实验。
在1992年春天发表的南方谈话中,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邓小平资料图
事实证明,无论是在1978年9月东北之行中号召大家集中精力解放生产力,还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呼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都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
据小平故居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自邓小平15岁出川后,便再没有回到过家乡广安,回到四川的次数也仅有1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句话他用多年的坚守来证明。“不偏袒,无私心”是他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和坦荡的政治家的准则。
法国留学期间,他勤工俭学,做过钳工等一些纯体力、低收入劳动来维持生计。在江西时,他曾因低血糖而晕倒在车间里,夫人卓琳为此给他放置了板凳在桌旁,而邓小平近10年间从未坐下过一次,60多岁的他仍然希望和其他工人一样正常工作。攀登黄山时,他特别交代不要滑竿、不封路、不断游、不对外宣传、不搞特殊化。“我们穷,为什么要讲排场呢?本来穷,就别摆样子,好起来再说。”几句话体现出邓小平质朴的心。步入老年的邓小平也和别的普通老年人一样,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游泳和桥牌,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实践,不尚空谈。
从1904年到1997年,邓小平同志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不断书写着中国的未来。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一名朴实坦荡的政治家,一名智慧非凡的世纪伟人。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责任编辑:宋盈莹
声明 :人民旅游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联系电话:010-65363014
邮箱:mszktravel@163.com
历史
-
-
- 宋朝第一学霸家族:一门三宰相,秘诀是什么?
- 0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据说,这是宋代宰相吕蒙正所作的《破窑赋》中开篇之句。当年,为了给时任太子的宋真宗“磨磨性子”,吕蒙正将历代名人的经历杂糅入这篇经典的长文中,向太子展示天道无常,协助太...
- 最爱历史
-
-
-
-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宋朝分为北宋南宋,为何唐朝不分为前唐后唐呢
-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500 字阅 读 需 要 11 分钟汉朝、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但这三个朝代的历史走向却有一定的不同:汉朝中间隔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就分成西汉...
- 历史D学堂
-
-
-
- 粟特化还是突厥化:安史叛军集团的文化面貌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有不少人认为,安史之乱是粟特人乱华的结果,正是粟特人在唐朝广建社区,胡化河北,支持了安禄山的野心,最后导致了大唐的由盛转...
- 冷炮历史
-
-
-
- 人生如梦|古诗中的十大梦境
- ▲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梦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意象语言,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诗歌中大量咏梦,形形色色的梦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特殊意义的典故,以...
- 中国诗歌网
-
-
-
- 五台小镇 古有诗人李白孟郊李世民打call 今有长安猛人王勇超把根留住
- 长安的每一个小镇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传奇。 今儿我们说说终南山下的神奇小镇南五台。 1986年的8月,建筑工人在秦岭山下的南五台独松阁的水池发掘出了四枚石斧,后来经过考古人员的佐证,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
- 额滴神
-
-
-
- 记录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画家卡洛·博索利
- Carlo Bossoli | Orientalist painter(Carlo Bossoli,1815-1884)是瑞士出生的意大利画家和版画家,在俄罗斯度过了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他以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的历史
- 艺术台
-
-
-
- 武松打虎、李逵杀四虎,古代虎患真的这么严重吗
-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武松景阳岗(今山东聊城)拳打恶虎,李逵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刀劈四虎,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两人打虎的地点相距不过350公...
- 历史D学堂
-
-
-
- 学生上课哭成泪人,原来是因为这篇课文
-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近日福建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高一年级某班级语文课上老师为学生讲《与妻书》时同学们被深深打动潸然泪下老师讲《与妻书》学生感动落泪“想让学...
- 央视新闻
-
-
-
- 王昆仑:周恩来称他为“不管部部长”
- 王昆仑(1902-1985),原名汝玙,字鲁瞻,江苏无锡人,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等职。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主席,第六届中央主席。第一至四...
- 团结报文史e家
-
-
-
- 皇帝遇到自己爱吃的菜,夹菜不能超过三筷子,真的?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060,阅读时间:约6分钟历史提问为什么皇帝连自己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答:古代的宫廷生活里,“皇帝怎么吃饭”是个常惹人...
- 朝文社
-
-
-
- 遍地黄金——关于小说与历史及《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 赵柏田/文有些事,国家希望人们忘记,比如苏联的外宾商店。如果不是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及此事,我们根本不知道此为何物。历史学家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在此物消失半个多世纪后专门立...
- 经济观察报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走进邓小平故居,缅怀一代伟人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