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红色故事|这个镇不简单,四名同志走完长征路
- 来源:梅州电视民生820
说起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家都知道那是非常艰苦的一次征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创举。作为原中央苏区,有很多梅州儿女参加了长征。2016年统计数字,有名字记载的共有52人,参加长征人数列广东省第一,而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梅州籍红军人数有32人。就在这32人中,有4个人竟来自同一个镇,这4个人就是来自大埔县百侯镇的杨兰史、杨永松、萧光、萧月华。而且,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的杨永松将军至今健在,目前居住在北京。
跟随大埔县百侯镇镇干部,记者走进了位于百侯镇侯南村杨兰史同志的故居,一座二进二横堂横屋结构的民居,杨兰史同志就出生在其中一个小房间里。
当地的镇干部介绍,1907年出生的杨兰史,从小秉性聪明,1928年,在大埔在沪同乡会的支持下考进了复旦大学。
百侯镇政府镇干部杨超先:1930年,党中央恰好在上海选拔一批人才,建立无线电台,以便与各根据地联系。1931年,杨兰史来到江西瑞金,被分配到中央通讯学校(无线电学校) 。
1934年10月,党中央决定撤出中央苏区。一声令下,杨兰史跟上大部队,告别身孕难以同行的妻子,毅然决然踏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在走完长征后,他在“抗大”担任政治教育科长的重任,在教育战线上费尽心血,参与筹备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8年,杨兰史因长期从事艰苦的革命工作,身患肺结核、脑膜炎病。由于当时物资条件差,医药紧缺,虽然多方抢救,但病魔终究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当时,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他写了悼词。在他的故居里,记者看到了杨兰史同志的一些照片和文字。
百侯镇政府镇干部杨超先告诉记者,毛泽东同志为杨兰史题写悼词:“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
同是在百侯镇侯南村,距离杨兰史故居几百米开外,则是另一名英勇参加长征的年轻同志,杨永松的旧居——恭励公祠。
杨永松,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将军之一。
在镇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杨永松同志的出生地,百侯镇侯南茶亭下国柱公祠。据当地的镇干部介绍,杨永松的祖父是个小商贩,家境贫寒,父亲以裁缝手艺为生,后改卖咸鱼咸菜。
在二哥杨鹤松的熏陶下,杨永松,1931年,年仅12岁就参加红军,担任勤杂和文书工作。长征前,在东进闽西的路上,杨永松病倒了。
百侯镇政府镇干部杨超先:他与四五十个病号被留在了后方医院,与大部队失联,后来打听到:“一定要在4天半之内赶到于都东南红一军团集结地区,路上万万不能耽搁” 。听了此话,杨永松和其他同志都感到了敌情严重,知道军队会有大的行动,于是,杨永松和十几位红一军团的伤病员立即出发。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为了跟上大部队的步伐,杨永松拼命追赶,按照预定的行程赶了几天几夜,脚都磨出了血泡!直到第五日下午,终于找到了红一军团的队伍所在地。而就在第二天,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当时年仅15岁的杨永松就跟着队伍一路走一路打,一程比一程难,整整走了一年,来到了陕甘苏区。
百侯镇政府镇干部杨超先:杨永松从大埔百侯出发,从一个赤脚的“红小鬼”走进革命队伍,一路坚定不移,走过福建、江西等多个地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 ,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走过了大半个中国,身经百战。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同样来自大埔百侯苏姑坪村的萧光,也在年仅12岁就参加红军。长征路上,萧光做的是重要的机要通信工作。除了要克服长征路上的饥饿、伤寒、疾病等一系列困难外,无线电通信的重要工作也给他带来挑战。
百侯镇政府镇干部杨超先:没有纸,没有笔,箫光便把锅底的灰剐下来,和上水研成墨汁。没有纸,把用过的纸上的字擦掉再用,晚上时,用饭碗装些桐油或豆油,碾上几根纸捻子点上照明,用油纸把密码本严严实实地包好,挟在腋下,浑身上下被雨淋透了,可密码本却是干的。
如今萧光同志的故居已经修葺一新,门口张贴着“光荣之家”的横幅。从过去的一些老照片还可以看到,萧光同志在革命一线工作的点点滴滴。
1970年后,萧光同志曾任中央档案馆馆长、党委书记,中办党委常委,中办、国办群众来访联合接待室主任,中办信访局顾问。
当然!伟大的长征征程中,除了有浴血奋战的男同志外,同样也有巾帼英雄,来自大埔百侯的女同志萧月华的身影就出现在长征队伍之中。
镇干部告诉记者,萧月华,年仅23岁就参加长征,刚开始在妇女队从事宣传工作,而后又担任看护工作。
靠着顽强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萧月华在长征过程中,时时勉励自己,不要落在男同志之后,这才克服了长途行军打仗中的无数艰难险阻,走完长征。
萧月华成为了红军胜利达到陕北的仅有的24名女红军之一。1962年,萧月华被授予大校军衔。
一个镇就有四个人走完了红军长征,了不起!百侯镇是一块红色土地,早在1926年春就成立了党、团支部。1927年10月4日,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约2000人抵达百侯,在那里,朱德军长还在民众大会上发表了演讲,目前这些休整旧址仍保留完好。也欢迎大伙有空可到红色古镇百侯走走看看,一起铭记光辉历史。
这3篇文章梅州人都在看
温馨提醒:如果您的物品丢失了,可在《民生820》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的“失物招领”处查看,说不定您的物品已被好心市民捡到了!
欢迎转发,严禁转载!
《民生820》热线:13823831820
记者:思娇、肇达
通讯员:罗庆丰
责编:叶蔚
编审:祖全
审核:新林、婉超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历史
-
-
- 同为“五子良将”,也同为降将,为什么张辽比张郃命运好得多
- 作者:王金百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000 字阅 读 需 要 9 分钟太和五年(231年),“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战死沙场。这标志着,曹操时代的骁将们全部凋零。张郃的一生,可以说为曹操以及后来的曹魏,立下...
- 历史D学堂
-
-
-
- 全网都在骂,我却想替她说话
- 全网都在骂,我却想替她说话本文授权转自:遇见张小娴ID:Miss_AmyZ作者:怪怪李少红的《大宋宫词》已经扑得毫无悬念,大结局播完,豆瓣评分已经降到3.8分。完美还原《韩熙载夜宴图》的精致布景,都拯救不了的“...
- InstaNight
-
-
-
- 胡宗刚|胡先骕与义宁陈家——陈三立致胡先骕轶札两通
- 文︱胡宗刚陈三立与胡先骕交往可能始于1918年。是年胡先骕二十五岁,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大学,任农科植物学教授。是年陈三立已六十有五,寓于南京散原精舍。胡先骕于民国初年留学美国,习科学而成为植物学家,但...
- 上海书评
-
-
-
- 这不是神剧!窑洞内办学校,共产党竟把“鬼子”感化成“八路”|草地·说人解史
- 被八路军俘获后,曾任日军军医的佐藤猛夫经常在早晚散步时观察地形、伺机逃跑。直至有一次他突发高烧,失去知觉三天三夜,八路军医护人员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还给他带来稀有的酱菜。自此,他彻底被感动了,打...
- 新华每日电讯
-
-
-
- 康熙皇帝放弃过「朝贡外交」吗?|短史记
- 作者丨隋风编辑丨吴酉仁问:康熙时代,清廷与沙俄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放弃过“朝贡外交”吗?这个问题略有点复杂。自1654年至鸦片战争前,沙俄共向清朝派出过8个正式的外交使团,商谈边境、贸易等问题。...
- 短史记-腾讯新闻
-
-
-
-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369,阅读时间:约6分钟历史提问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中国古代史上一场让多少军事迷扼腕...
- 朝文社
-
-
-
- “红色谍王”佐尔格“上海密事”万里电波支援中国革命
- 30秒快读1短短两年间,597封急电发往莫斯科,其中335封急电直接通报给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上海—莫斯科—苏区,三道红色电波驰骋万里,是中国革命最黑暗时的一丝微光,隐没在背后的“红色谍王”便是...
- IT时报
-
-
-
- 二战结束后,美军拥有原子弹,为何不敢进攻没有原子弹的苏联
-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4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二战的结束对于国际关系的转变有重大影响!二战结束之前,出于反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的考虑,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成...
- 历史D学堂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记录宋庆龄非凡的一生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还珠格格》里紫薇才是亲生女儿,乾隆为什么更喜欢小燕子?
-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来源 是张家琪...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
-
- 北方最能打的城,现在怎样了?
- 恒山金龙峡西岸的峭壁上,悬空寺凌空欲飞,寺前一块巨石,书写着“壮观”二字。仔细一看,“壮”字右边还多画了一点,这可不是错别字。相传,唐代诗仙李白醉酒游览悬空寺,在石崖上书写“壮观”二字,又认为此二...
- 最爱历史
-
-
-
- 梅州红色故事|这个镇不简单,四名同志走完长征路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梅州作为全域原属中央苏区,红色遗址遗迹非常丰富,更有很多红色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传承。为铭记光辉历史,从今天开始,《民生820》将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梅...
- 梅州电视民生820
-
-
-
- 万历时代明军遭遇的日军是战国时代巅峰水平吗?从火器配备上来看
- 文/地沟西元1592年,日本关白 丰臣秀吉动员30余万人,以15万8700万人为前锋,分成9个军 团,从海路入侵朝鲜。日军轻鬆地解决了朝鲜的官军,一路势如破竹,在6月15日日军陷平壤 ,7月甚至越过鸭绿江,与女真爆發...
- 冷炮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