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上热搜之后
- 来源:槽边往事
采访了一位社会阶层TOP 5的朋友:
我:我们假设啊,现在台风来了,你们家马桶堵了,没人上门维修,你怎么办? 🔝5:自己修呗,倒热水,用通条通,上皮搋子捅,再不成倒点疏通剂泡着。
我:要一直都堵着呢? 🔝5:堵了堵了呗,三楼堵了用二楼的,二楼堵了用一楼的,一楼堵了用地下室健身房里的内个。还非得就上内一个厕所不行?
我:行,可以,没问题。那要是全都堵了呢?排污管道出了问题,马桶都不下水,你怎么办? 🔝5:搬另一套房住去呗,总有一套是好的吧?实在不成,去宾馆住两天也行啊,也就吃的差点意思。
我:这风大雨大的,一家子人怎么出去呀? 🔝5:没事儿,车库到车库,淋不着。我内车底盘加固,防弹玻璃,加起来好几吨,司机是特种兵退役,这点风雨算什么?
我:我就问你,现在不能出门,家里就一个厕所,你怎么办?!别跟我扯别的! 🔝5:嗐!你是说内事儿吧?简单,一点儿不复杂。给物业一个电话,告诉他,请帮忙联系个维修师傅。找到了,他得100辛苦费。知道这天儿师傅出工不容易,路费500块,维修费另算,愿意来的赶紧。
我:那还不如自己动手呢。 🔝5: 我不一开始就说了吗?你非得这不行,那不行。想要舒舒服服当个社会的寄生虫,就得花钱啊,兄逮!
我想了一下,自我讽刺这种修辞方法究竟是怎样用的?我好容易住上大宅子,不用和你们这帮臭屌丝挤地铁,闻你们身上的汗臭屁臭脚臭,但是我还是得修马桶---这个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自嘲吧?
硬要算自我嘲讽的话,我构思了一个场景:
一位英国贵族青年,一战时为了荣誉参军,担任上尉。冲锋在前,撤退断后,最后被弹片把鼻子给削掉了。他躺在担架上准备撤回国内,这时候他对手下说:
“这下好了,老子终于再也不用躺在战壕里闻你们这帮屌丝的汗味屁味,事实上,我现在想闻也闻不到了。”士兵们听完,发出了沉郁而憨厚的笑声。
我觉得这算是自嘲,因为他真的是个贵族,他的手下真的是一群屌丝,他真的为了屌丝们落到比屌丝还惨的境地。
但是在网上,面对一堆陌生人,感叹自己好容易Top 5了,社会精英了,精英到都能闻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了,还得通马桶。我觉得修辞上来说,这肯定不是自我嘲讽,而是自我炫耀和撒娇。楼下大妈说:“我那个倒霉孩子,别看考上了北大,当年夜夜通宵学习,每个月可是好大一笔电费呢”。请问,大妈是在自我讽刺吗?是真的在心疼钱吗?是真在自嘲养儿费电吗?
有分教: 你的身上有地铁味, 是我大宅犯的罪。 不该嗅到你的美, 擦干粪水继续睡。 你的身上有地铁味, 是我赐给的自卑。 我的自嘲太完美, 修马桶我永远学不会。
周鱼老师的全文我也看了,本来看他写那么长,我就想演示演示怎样用短句一下给攮死。但是转念又一想,作为人夫,明知局面极度不利却死活都要站在老婆一边,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相比之下,他说我没头发、蹭热度、占据道德高地这些骚话,也算不得什么。你说这世间什么形形色色的鸟人没有,什么桃红柳绿的骚话牛逼没有?一旦洪流来袭,不是分飞散各自乱投林,而是肯张开翅膀为对方遮蔽一下,哪怕就一秒,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话说回来了,多般配的一对儿啊。
题图摄影:David Clode
图片授权来自:Unsplash.com
往期回顾: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小学四五年级那会儿,暑假被发配到老爸军营里待着。处境很惨,就一个破书柜,除了专业书没有几本闲书看。逼得没办法,把一套竖排版繁体字的《封神演义》磕磕绊绊看完。实在是没书看了,这才翻开很早之前买给我的一套《森林报》看。我宁可先去读《封神演义》,可见我对这套书的反感。
《森林报》是苏联作家写的科普书,按照一年四季的时序,记录森林里的动植物动态。我当时是觉得真枯燥,真无聊,远不如纣王砍人腿给小狐狸玩呢。但真没书了,也真走不了,我只能硬着头皮看。然后看着看着,觉得有点意思,原来不讲故事也能挺好看的,原来纯描写也挺有意思的。于是全部看完,而且每个假期去都再翻一遍。
后来有次语文老师布置作文,记一种动物。我就用书里的写作手法,写了一篇《蛇》交上去,得了90多分,当时我的最好成绩。
有这套书打底,后来读《昆虫记》什么的,就变得非常顺畅自如。现在回想起来,小学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强调用形容词,强调叙述状态,强调文章结构。但写作最基础的是描述,大量使用名词和动词,把一样东西的特点准确挖掘出来,和所有其他东西在同一个背景下区分开来。但对于小朋友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情,别说是写,单是去读都觉得枯燥。有这时间,还不如学几个形容词,几个高端成语,背几句名人名言,写进作文里也好得高分。
现在我认识到,精准描述事物意味着你对事物理解的深度达到了某个程度。你对本体理解得越深入精准,你才越有可能写准比喻。你的比喻和类比越是精准,读者引起的共鸣也就越是强烈广泛。同样的,你阅读别人的描述,看到的是别人如何在事物之间建立起次序,处理不同层面的关系,又是如何捕捉事物的特点,你看到的其实是整个思考过程。哪怕你还是个孩子,不明白这样的描写次序是为什么,这些相对关系为什么要如此处理,但在懵懂之中,也依稀感觉到了点什么。等到自己去做的时候,就会渐渐明晰起来。
总之,有些时候,强制枯燥一下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社会
-
-
- “分手后,千万别来烦我”
-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028 篇文章 Sayings: 最近看到一张非常真实的图片: 分手后真正难受的人是谁? 结果很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 —— 不是男朋友,不是女朋友,而是整天听你抱怨
- 新世相
-
-
-
-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 来自十点读书 - / 08:15 文 | 向日葵 · 主播 | 常浩 来源:正能量(ID: znl116) 人活在世上,难调众人之口,你再怎么善良,在讨厌你的人眼里,你
- 十点读书
-
-
-
- 27岁后,你更应该逼自己系统性成长
- 前不久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毕业后工作3年,明明很努力但依然很迷茫,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个干货福利,来自圈外商学院的6天免费职场课。 目前只限定300个免费名额,先到先得。我自己学
- Tiny4Voice
-
-
-
- 一次 ISP 劫持 HTTP 请求,我是这样发现的
- Fundebug的客户通过分析我们提供的报警信息,定位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ISP劫持http请求。他的分析过程非常有意思,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及时支持HTTPS来保证站点安全。 最近业务系统经常受到
- 高效运维
-
-
-
- 人物|高长虹的欧洲岁月
- 撰文:刘志侠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青年时期的高长虹 1929年底,“狂飙运动”解体,高长虹在失意之余,决定放弃文学,另寻新路。1930年2月东渡日本,1931年11月转赴欧
- 东方历史评论
-
-
-
- 内测资格 3 天被 1 万人抢光,这款好看又能打的待办 APP 有何过人之处?
- * 本应用仅支持 Android 平台 * 什么样的 APP 可以担得起最美的名号? 什么样的待办应用足够好用? 什么样的效率工具能真正帮到我们? 这款 APP 从 7 月中下旬开启测试后,内测资格
- 最美应用
-
-
-
- 看剧||《寄生虫》这部电影为什么让所有人都异常不快?
-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影评人为一部电影打得不开交了,这部现象级的电影正是《寄生虫》。 挟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之威,再加上韩国导演奉俊昊历年现实主义威名,大家都满怀期待看到了冷峻清奇的史诗级巨
- 蓝小姐和黄小姐
-
-
-
- 那些压力爆棚又不愿影响他人的时刻,该如何度过?
- 有压力的感觉很难受,身处压抑的环境也苦不堪言。80% 的美国人说他们每天都感到压力重重。在许多公司中,尽管每个人都想知道如何处理压力,但它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压力就像传染病一样四处蔓延。我们
- 译言
-
-
-
- 原创丨美在香港3险恶目的曝光!
- 睿意生活馆爆款超值换购,1元可得69.9元3只便携高硼玻璃杯、两管58元益生菌牙膏、39元加湿器或小夜灯、59元LED放大镜指甲剪。戳图速抢! 美在香港3险恶目的曝光! - 来自占豪 - / 11:5
- 占豪
-
-
-
- 一个80后电视记者的10年
- 文 |「广电独家」 周煜媛 第一次去出任务时,何松容心里很忐忑,她问实习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出去采访会被打吗”。 “如果每天都要风风火火出去采访,简直是会要了我的命。”这是10年前在贵州最
- 广电独家
-
-
-
- 这样的女孩,不配“穿衣自由”!
-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这样的女孩,不配“穿衣自由” - 来自摆渡人 - / 11:49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 摆渡人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