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写在上热搜之后
  • 来源:槽边往事



最近上了一次微博热搜,许多朋友纷纷发来问候,活像当年上了一次电视。昨天遇见一栋楼里其他公司的妹子,特意跑过来对我说:“菜头老师,我支持您!”。还有一些熟人不断转公众号的文章过来给我看,估计是觉得观点都站在我那一边。总而言之,就是“和菜头又怼人啦”,“和菜头老师教你做人”。


其实真正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本身是个温和、儒雅、内敛、有书卷气的中年男子。之所以会卷入本次“TOP 5”事件,完完全全是一个误会。台风袭击上海,造成民宅下水不畅,马桶堵塞,这是利奇马台风带来的灾害之一。我学气象出身,今年南涝北旱,全国高温不下,所以对这次台风比较关注。利奇马多次登陆,奔行数千里。从东海北上浙江至黄海,从黄海横越山东半岛至渤海,沿途带来暴雨和洪灾。有些人想寻觅一条冲锋舟求生而不得,有些人抱着电线杆拍搞笑照片,而有些人则面对着堵塞的马桶精神崩溃发微博。同一个台风,不同的世界。


当女作家女编剧张晓晗写完她那篇著名的马桶长文时,我并没有转发,也没有评论。作为一名温和、儒雅、内敛、有书卷气的中年男子,我只是自己写了一篇小作文。张晓晗老师自认TOP 5的社会精英,面对马桶堵塞一筹莫展。我的小作文讲述了一位同样TOP 5的哥们,如何处理他家的马桶堵塞问题:


采访了一位社会阶层TOP 5的朋友:


我:我们假设啊,现在台风来了,你们家马桶堵了,没人上门维修,你怎么办?
🔝5:自己修呗,倒热水,用通条通,上皮搋子捅,再不成倒点疏通剂泡着。


我:要一直都堵着呢?
🔝5:堵了堵了呗,三楼堵了用二楼的,二楼堵了用一楼的,一楼堵了用地下室健身房里的内个。还非得就上内一个厕所不行?


我:行,可以,没问题。那要是全都堵了呢?排污管道出了问题,马桶都不下水,你怎么办?
🔝5:搬另一套房住去呗,总有一套是好的吧?实在不成,去宾馆住两天也行啊,也就吃的差点意思。
我:这风大雨大的,一家子人怎么出去呀?
🔝5:没事儿,车库到车库,淋不着。我内车底盘加固,防弹玻璃,加起来好几吨,司机是特种兵退役,这点风雨算什么?


我:我就问你,现在不能出门,家里就一个厕所,你怎么办?别跟我扯别的!
🔝5:嗐!你是说内事儿吧?简单,一点儿不复杂。给物业一个电话,告诉他,请帮忙联系个维修师傅。找到了,他得100辛苦费。知道这天儿师傅出工不容易,路费500块,维修费另算,愿意来的赶紧。


我:那还不如自己动手呢。
🔝5: 我不一开始就说了吗?你非得这不行,那不行。想要舒舒服服当个社会的寄生虫,就得花钱啊,兄逮!


你看,我并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占据道德高位,只是写了一段对话。而且,故事里也给出了解决困境的一般性方案。如果没有人主动对号入座,如果没有人专门写长文特地@和菜头 ,这件事情和无数网上的热闹一样,一点小浪花都没有就过去了。但是,女作家女编剧张晓晗老师又写了长文出来,特地@和菜头,正告我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别把她的自我讽刺(可能指的是自嘲)理解为了炫耀。


作为一名温和、儒雅、内敛、有书卷气的中年男子,对此我的回应也全完局限在文学和通俗音乐领域,探讨了一下应该如何正确地自嘲:


我想了一下,自我讽刺这种修辞方法究竟是怎样用的?我好容易住上大宅子,不用和你们这帮臭屌丝挤地铁,闻你们身上的汗臭屁臭脚臭,但是我还是得修马桶---这个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自嘲吧?


硬要算自我嘲讽的话,我构思了一个场景:


一位英国贵族青年,一战时为了荣誉参军,担任上尉。冲锋在前,撤退断后,最后被弹片把鼻子给削掉了。他躺在担架上准备撤回国内,这时候他对手下说:


“这下好了,老子终于再也不用躺在战壕里闻你们这帮屌丝的汗味屁味,事实上,我现在想闻也闻不到了。”士兵们听完,发出了沉郁而憨厚的笑声。


我觉得这算是自嘲,因为他真的是个贵族,他的手下真的是一群屌丝,他真的为了屌丝们落到比屌丝还惨的境地。
但是在网上,面对一堆陌生人,感叹自己好容易Top 5了,社会精英了,精英到都能闻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了,还得通马桶。我觉得修辞上来说,这肯定不是自我嘲讽,而是自我炫耀和撒娇。楼下大妈说:“我那个倒霉孩子,别看考上了北大,当年夜夜通宵学习,每个月可是好大一笔电费呢”。请问,大妈是在自我讽刺吗?是真的在心疼钱吗?是真在自嘲养儿费电吗?


有分教:
你的身上有地铁味,
是我大宅犯的罪。
不该嗅到你的美,
擦干粪水继续睡。
你的身上有地铁味,
是我赐给的自卑。
我的自嘲太完美,
修马桶我永远学不会。


可能是因为我唱歌不好听,女作家女编剧张晓晗老师的丈夫周鱼老师也写了一篇长文,和太太并肩而立,双剑合璧,傲视群穷。到了这个阶段,我已经深深叹服,用一段很简短的话作为结束:


周鱼老师的全文我也看了,本来看他写那么长,我就想演示演示怎样用短句一下给攮死。但是转念又一想,作为人夫,明知局面极度不利却死活都要站在老婆一边,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相比之下,他说我没头发、蹭热度、占据道德高地这些骚话,也算不得什么。你说这世间什么形形色色的鸟人没有,什么桃红柳绿的骚话牛逼没有?一旦洪流来袭,不是分飞散各自乱投林,而是肯张开翅膀为对方遮蔽一下,哪怕就一秒,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话说回来了,多般配的一对儿啊。


台风打击了她,但爱情打动了我,这就是我的全部体会。至于说后来接连发生的诸多事情,彻底扭转了舆论的焦点,从讨论马桶变到讨论抄袭,就完全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看完事情全程,你说,我这算是怼人吗?算是教人做人吗?算是网路恶霸吗?


接下来的话,才是正式教做人:


无论是成为中国4亿个家庭里净资产前5%的家庭,还是成为中国14亿人里净资产前5%的个人,无论是2000万户之一,还是7000万人之一,其中超过90%的家庭或个人都将止步于中产阶级。


所以,不要心态过于良好,觉得进入5%就是社会精英。说到底,中产阶级并不掌握生产资料,也没有多少社会关系支撑,于是所谓的资产只是报表上的数字游戏。也不要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觉得自己是真聪明,真有能力,真是社会精英。没有二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没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全球化市场和自由经济的几重大浪,个人再聪明也没用。


过去几十年间,一个人能进入中产无非是生对了地方,选对了父母,考对了大学,去对了城市,进对了行业。在连续不断的选择中,一次次选中了局部的升浪,而本身又处在历史的巨浪之中。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但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而非昙花一现的,要素就要少很多:个人努力、持续学习、积极储蓄和一点点运气。于是才有能力买房买车养孩子,按月交保险还按揭。而想要从中产阶级掉落下去,这些年这么多案例看下来也只需要坚持去做两件事情:瞎逼投资和散德行。


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包括以上的阶级都不会有所谓的轻松人生。没有什么只要我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享受人生,就可以享受自由,没有这回事。你活着一天,就要和通胀对抗,和行业起伏对抗,和公司兴衰周期对抗,也要和你的身体对抗,和你的家人对抗,和你的汽车手机音响地板花洒马桶对抗。正是因为你对抗成功了,所以你保持了你的中产地位。复杂一点说,就是因为你持续不断地对外输出秩序,努力降低了世界的熵值,所以你有现在的位置。一旦你的对外输出降低,那么你一定随之向下跌落,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热力学过程。


运气不可倚仗,学习不可逾越,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个人努力。所以,身为中产阶级的铁律就是:凡事亲力亲为。这应该成为个人信条和行为准则,彻底打消“因为我是......所以我应该得到......”的念头。没有什么你是,你就是个零蛋,你得凡事自己来,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你觉得你应该得到的东西,那是因为你无法支付代价,否则你早已经拥有了,这道理一点都不复杂。


题图摄影:David Clode

图片授权来自:Unsplash.com


往期回顾:

中国TOP 5的月饼来了!

碎碎念存档

配音练习:太乙真人谈《哪吒》

倡议书

电影《哪吒》观后

讲故事:怎样帮助他人

脑阔痛:飞机上为什么不能用手机

关于“三伏贴”的几点建议

“绿茶婊”社交网络心理分析

蒲松龄·《促织》好在哪里?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小学四五年级那会儿,暑假被发配到老爸军营里待着。处境很惨,就一个破书柜,除了专业书没有几本闲书看。逼得没办法,把一套竖排版繁体字的《封神演义》磕磕绊绊看完。实在是没书看了,这才翻开很早之前买给我的一套《森林报》看。我宁可先去读《封神演义》,可见我对这套书的反感。


《森林报》是苏联作家写的科普书,按照一年四季的时序,记录森林里的动植物动态。我当时是觉得真枯燥,真无聊,远不如纣王砍人腿给小狐狸玩呢。但真没书了,也真走不了,我只能硬着头皮看。然后看着看着,觉得有点意思,原来不讲故事也能挺好看的,原来纯描写也挺有意思的。于是全部看完,而且每个假期去都再翻一遍。


后来有次语文老师布置作文,记一种动物。我就用书里的写作手法,写了一篇《蛇》交上去,得了90多分,当时我的最好成绩。


有这套书打底,后来读《昆虫记》什么的,就变得非常顺畅自如。现在回想起来,小学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强调用形容词,强调叙述状态,强调文章结构。但写作最基础的是描述,大量使用名词和动词,把一样东西的特点准确挖掘出来,和所有其他东西在同一个背景下区分开来。但对于小朋友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情,别说是写,单是去读都觉得枯燥。有这时间,还不如学几个形容词,几个高端成语,背几句名人名言,写进作文里也好得高分。


现在我认识到,精准描述事物意味着你对事物理解的深度达到了某个程度。你对本体理解得越深入精准,你才越有可能写准比喻。你的比喻和类比越是精准,读者引起的共鸣也就越是强烈广泛。同样的,你阅读别人的描述,看到的是别人如何在事物之间建立起次序,处理不同层面的关系,又是如何捕捉事物的特点,你看到的其实是整个思考过程。哪怕你还是个孩子,不明白这样的描写次序是为什么,这些相对关系为什么要如此处理,但在懵懂之中,也依稀感觉到了点什么。等到自己去做的时候,就会渐渐明晰起来。


总之,有些时候,强制枯燥一下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想亲力亲为吃云腿月饼请点这里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社会

    • 



“分手后,千万别来烦我”
      “分手后,千万别来烦我”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028 篇文章 Sayings: 最近看到一张非常真实的图片: 分手后真正难受的人是谁? 结果很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 —— 不是男朋友,不是女朋友,而是整天听你抱怨
      新世相
    • 



关于鸿蒙的商业讨论
      关于鸿蒙的商业讨论
      我不是一个技术专业人士,鸿蒙作为一种操作系统的技术问题,本篇不讨论。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少有什么东西,是万能的。 一样东西,基本上就满足一个功能,最多几个功能。 以前有整合式的东西,比如一个
      ItTalks
    •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 来自十点读书 - / 08:15 文 | 向日葵 · 主播 | 常浩 来源:正能量(ID: znl116) 人活在世上,难调众人之口,你再怎么善良,在讨厌你的人眼里,你
      十点读书
    • 



27岁后,你更应该逼自己系统性成长
      27岁后,你更应该逼自己系统性成长
      前不久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毕业后工作3年,明明很努力但依然很迷茫,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个干货福利,来自圈外商学院的6天免费职场课。 目前只限定300个免费名额,先到先得。我自己学
      Tiny4Voice
    • 



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幸福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它的事情。”这无非是说人人都想要幸福。然而,这个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却似乎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若问究竟什么是幸福,不但人
      周国平
    • 



一次 ISP 劫持 HTTP 请求,我是这样发现的
      一次 ISP 劫持 HTTP 请求,我是这样发现的
      Fundebug的客户通过分析我们提供的报警信息,定位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ISP劫持http请求。他的分析过程非常有意思,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及时支持HTTPS来保证站点安全。 最近业务系统经常受到
      高效运维
    • 



人物|高长虹的欧洲岁月
      人物|高长虹的欧洲岁月
      撰文:刘志侠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青年时期的高长虹 1929年底,“狂飙运动”解体,高长虹在失意之余,决定放弃文学,另寻新路。1930年2月东渡日本,1931年11月转赴欧
      东方历史评论
    • 



长安的结局
      长安的结局
      比起此前的同类制作来说,颇具观赏性的《长安十二时辰》强调,他们着意复原一个真实的长安,以及它的“烟火气”。这部罕见的“城市剧”是否“像”真正的长安? 假如还给这部舞美能打五星的剧挑点瑕疵,不完全在于
      三联生活周刊
    • 



内测资格 3 天被 1 万人抢光,这款好看又能打的待办 APP 有何过人之处?
      内测资格 3 天被 1 万人抢光,这款好看又能打的待办 APP 有何过人之处?
      * 本应用仅支持 Android 平台 * 什么样的 APP 可以担得起最美的名号? 什么样的待办应用足够好用? 什么样的效率工具能真正帮到我们? 这款 APP 从 7 月中下旬开启测试后,内测资格
      最美应用
    • 



看剧||《寄生虫》这部电影为什么让所有人都异常不快?
      看剧||《寄生虫》这部电影为什么让所有人都异常不快?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影评人为一部电影打得不开交了,这部现象级的电影正是《寄生虫》。 挟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之威,再加上韩国导演奉俊昊历年现实主义威名,大家都满怀期待看到了冷峻清奇的史诗级巨
      蓝小姐和黄小姐
    • 



那些压力爆棚又不愿影响他人的时刻,该如何度过?
      那些压力爆棚又不愿影响他人的时刻,该如何度过?
      有压力的感觉很难受,身处压抑的环境也苦不堪言。80% 的美国人说他们每天都感到压力重重。在许多公司中,尽管每个人都想知道如何处理压力,但它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压力就像传染病一样四处蔓延。我们
      译言
    • 



写在上热搜之后
      写在上热搜之后
      最近上了一次微博热搜,许多朋友纷纷发来问候,活像当年上了一次电视。昨天遇见一栋楼里其他公司的妹子,特意跑过来对我说:“菜头老师,我支持您!”。还有一些熟人不断转公众号的文章过来给我看,估计是觉得观点都
      槽边往事
    • 



原创丨美在香港3险恶目的曝光!
      原创丨美在香港3险恶目的曝光!
      睿意生活馆爆款超值换购,1元可得69.9元3只便携高硼玻璃杯、两管58元益生菌牙膏、39元加湿器或小夜灯、59元LED放大镜指甲剪。戳图速抢! 美在香港3险恶目的曝光! - 来自占豪 - / 11:5
      占豪
    • 



一个80后电视记者的10年
      一个80后电视记者的10年
      文 |「广电独家」 周煜媛 第一次去出任务时,何松容心里很忐忑,她问实习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出去采访会被打吗”。 “如果每天都要风风火火出去采访,简直是会要了我的命。”这是10年前在贵州最
      广电独家
    • 



这样的女孩,不配“穿衣自由”!
      这样的女孩,不配“穿衣自由”!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这样的女孩,不配“穿衣自由” - 来自摆渡人 - / 11:49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摆渡人
    << 36 37 38 39 40 >> 

    公众号 • 槽边往事

    • 槽边往事微信号 : bitsea
    • 槽边往事微信介绍: @和菜头 运营的公众账号。它曾经频繁出现在中青在线、金庸客栈、泡网江湖、天涯论坛、凯迪社区等地,当人们把它当作是一个BBS砖手接受的时候,他已经转向Blog了。起初,他在Blogcn写,后来去了新浪博客,然后又搬到了泡网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