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更有新年限量福利!
点击“”,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这世界从不缺乏新闻,真正稀缺的,是解读信息背后规律的系统思考以及站在高处产生的前瞻洞见。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商论君帮你做好一件事:“智识资产”的全球配置。
商论君今天与你分享五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回看2018。打开《经济学人·商论》,每天积累一点,一年砌就看世界的高度。
《经济学人·商论》中英双语App精选原刊商业、金融、科技版内容,提供权威中英对照的高品质译文,更配以由BBC专业播音员朗读的原声音频。我们希望成为未来发展的前瞻者、重大事件和议题的梳理者,分享新闻背后的前瞻洞见。每天五分钟阅读商论,让《经济学人》历久弥新的观点助你培养超前的思考判断力。
2018年层出不穷的热点背后,能总结出哪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商论君从《经济学人·商论》系列文章中精选五大洞见,与你分享。
《经济学人·商论》给你不一样的高度
五组精选文章,看懂2018
打开App浏览原文双语版+聆听原声音频
1. 玩转“订户经济”,要先解决三个问题
“ 订阅业务蓬勃发展的势头显然会继续,不过在畅想它会如何主导全球之前,还得先注意下订户模式的三个显著缺陷。开发订户的成本非常高昂;企业通常只能暂时遏制住订户出走的念头;消费者可能会同时脚踏好几条船。最知名的订阅模式可能要数亚马逊Prime。平均来看,一名高级订户带来的销售额和毛利分别是免费用户的13倍和27倍。”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订阅经济主题文章:
五月刊《订阅成瘾》
七月刊《电视迎来革命》
十一月刊《亚马逊的广告强心针》
2.全球化需继续推进人与思想的自由流动
“从制药企业到大型科技公司,美国公司在海外收取的数额庞大且缴税不多的知识产权费用早已令欧洲和新兴国家感到不安。在全球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中,65%的国外利润来自科技、制药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一批最新的明星企业的壮大有赖于向国外出售无形资产:Netflix的海外用户多达7300万;设计AI芯片的英伟达87%的销售额来自国外。相比传统产品,创意更难被监管。”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思想的全球化主题文章:
九月刊《思想的帝国》
十月刊《中国的单向全球化》
2017年一月刊《想法很重要》《你得身处其中》
3. 基因编辑有“向善”的潜力
“基因驱动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来驱动某些性状在某一生物群体中遗传率上升。但如果受驱动的性状对物种有损害,那么基因驱动在理论上可以让一个物种灭绝——例如传播疟疾的三种蚊子。基因驱动不适用于人类,它对繁殖速度快、后代多的物种效果最好。与许多技术一样,基因驱动可能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但我们有可能把这件事做得精准、高效、向好。”
“无论是作为传统疗法的补充,还是未来治疗的基础,免疫疗法都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开发更多的免疫疗法目前有两种途径:一是以第一批检查点抑制剂取得的成功为基础开发新药物;二是使用全新的技术,比如基因编辑。有一种不那么迂回的方法:直接改编免疫系统,包括最前沿的技术CAR-T.”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基因编辑与基因工程主题文章:
十一月刊《物种灭绝》
十一月刊《天命之子》
四月刊《基因机器》
2017年十二月刊《构造脸谱》
最新商论电子书:点击标题了解合辑《基因编辑:人类在扮演上帝吗?》
4.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消失将改变全球经济
“不久以前中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问题本身似乎一目了然:中国出口多,进口太少。一个数据点概括地反映了这一点:2007年,中国的经常帐户盈余占到GDP的10%,远高于一般认为的合理水平。但是,实际上自此以后这一盈余不断减少,而这种变化却远不为人所注意。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出现了赤字,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头一回。正如之前其巨额盈余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次逆转也一样。中国的商品出口仍远超进口,每年顺差近5000亿美元。但它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似乎已经见顶。与此同时,其服务业贸易逆差扩大,主要是受中国游客的出国游热潮带动(见图表)。”
此外,“中国经济的韧性要远远超过许多观察者的预期,相比2015年底,情况已经有了大幅好转。中国总负债占GDP的比例已经稳定下来,表明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消退。”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中国经济与改革主题文章:
5.对等与准入:化解贸易冲突的关键词
“中国直到2001年才加入世贸组织,当时其制造业潜力已经比较显著,但被迫放弃了类似发展中国家享有的许多优惠。一些美国评论家似乎认为,美国工业完全在胁迫下传授知识而没有获得任何报偿。但这忽视了美国与中国达成的宏大交易中隐含的另一面。像学徒那样,中国提供了廉价却专注的劳动力,而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则慢慢获得了好处。”
“美国的其他抱怨解决起来要更困难,无论是在WTO的机制下还是作为双边协议的一部分。有些抱怨无关中国的成文法律,而是与一些不成文规定和非正式程序有关。但这样的说法很难证实。分歧的核心在于中国的产业政策。但美国认为的‘不公’很多时候在中国眼中却是发展的途径。”
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世界贸易体系主题文章:
九月刊《拒不停战》
七月刊《世界贸易组织拯救计划》
四月刊《拉开战线》
四月刊《资本管制》
三月刊《对世界贸易的威胁》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App
获取本系列文章中英双语版及原文音频
有深度,更有厚度 | 订阅解锁商论全部往期文章
现在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同步解锁2015年发刊至今的1500余篇往期文章,包括300多篇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你需要紧跟全球大事,更要读懂新闻背后的前瞻洞见。《经济学人》历久弥新的观点助你培养超前的思考判断力。
现在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更有新年限量福利!
点击“”,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