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锤杀双亲的少年,匮乏的不仅仅是家庭教育
  • 来源:善思PsyEyes



湖南省衡南縣三塘鎮学塘村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发生了弑親血案。一名13岁的少年因向智障的母親要錢上网未果,悍然用榔头錘殺了父母双親。


弑殺双親后,这名少年騎上父親的摩托車,去了鎮上的网吧。在网吧的兩个小時,他用父親的身份證购买了一張前往云南大理的高铁票。在他的幻想世界里,他在遙遠的云南有疼愛他的外婆,有能力帮他收拾烂摊子的表哥,还有与他同岁的叔叔。


1月2日,涉嫌錘殺双親的这名少年在云南大理被警方抓获得。



不言而喻,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弑親血案。这名弑親的不孝子成为舆论中千夫所指的忤逆之子,在某媒体報导的读者評论留言里,点贊最多的一則留言是“生这种废物还不如养条狗”。相信法律会給予这名忤逆不孝的少年以应有的应罚,以儆效尤。


但是,这起弑親血案背后的一些因素卻令人如鯁在喉。这是一个困难的家庭,经济上的貧还好,但困卻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結。少年的母親是一名智力障碍者,姐姐也是智力障碍者,父親是朴实的勞动者,一个人靠辛勤的勞动悉心照料妻儿三口,家庭的经济情況不至于淪为赤貧。


可是,智力障碍的母親无法給予智力正常的儿子以有效的教养;整天为生計奔波的父親也无暇,恐怕也无能顾及給孩子以怎样有效的教养。弑親少年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長。



弑親少年在7年級期末考試的語文科的作文以《親情真好》为题,为自己虛构了一个幻想中的身份:远在云南他乡的“家园”,有疼他的外婆,同岁的叔叔,有能力帮他收拾烂摊子的表哥。这与現实中的家庭环境恰成对比:外婆早已去世,忙于謀生的父親,身有殘疾的大伯,智力障碍的母親和姐姐。他在去年的最后一天弑殺双親后,买票踏上子虛烏有的云南“家园”。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弑親少年对虛拟身份的認同並不仅仅是幻想,可能也包含者幻觉的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可能出現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征兆,如果一直发展下去,这將是一种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精神障碍。


作为評论人,我无意为弑親的少年辯护。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來看待,他在2018年12月31日犯下的滔天罪行,多少有着对現实絕望,对幻觉中遙遠云南“家园”向往的反映,可能有着某种心理仪式的成分。他当然罪无可恕,可是他在成長中誰能給予他有效的教养和引导?母親因为智障缺乏能力,父親忙于生計无暇顾及。


少年兀自成長,現实的局促催生了他幻想的膨脹。一般來說,像他这样困难家庭的少年,幻想的膨脹是为維护在現实生活中匱乏的自尊感。他向同学描述智力障碍的母親是有工作的,从家里偷錢后上网、請客,甚至給伙伴錢,这些都指向他在竭力地維护匱乏的自尊感。


但是,当現实与幻想的分界线在这个過程中被打破和混淆的那一刻開始,精神症狀就可能開始困擾和支配他,阴性症狀可能蹈向自殺,阳性症狀蹈向崩潰,弑親是崩潰的結果。



我想,要防范類似令人发指的弑親血案再度发生,仅仅停留在譴責和抨击是不夠的。当一个家庭喪失掉給予孩子起碼的正常照料和教育的時候,我們的社会应該有一个机制來为他們提供帮助。在我看來,“扶貧帮困”不应該仅仅是一項政治任務,而应該着手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机制來为困难家庭提供支援和帮助,学校、社區、NGO、政府都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方面为这样的困难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起碼,我們不能在这起弑親血案发生后只是例行反思、唏噓,不能总是在出事之后才想起要为困难的家庭做点什么。


(本文编辑版首发于新京报,版权属于新京报。编辑版《13岁少年涉锤杀双亲:避免精神崩溃催生更多悲剧》)







传媒

<< 11 12 13 14 15 >> 

公众号 • 善思PsyEyes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