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 来源:育儿教子

就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这种心理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孩子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时期里,会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而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倾向,就是所谓的“乏灵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生活中一切东西都视为跟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物品。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因此我们也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似乎不断地一个人在“喃喃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其实,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不是一个人在说话,而是在跟自己身边的物品,比如,奶瓶,枕头,皮球,布娃娃等等在“谈心”或“玩耍”呢。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对于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早教专家认为家长的平时的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想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平时应该采取以下三种引导方式: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一,借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理

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学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保护其他小朋友。因为这时正是孩子爱心泛滥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对相应的人或物产生移情心理,使其形成同情心,并激发爱心,是最佳时期。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二,对一些物品学习“拟人化”

这时孩子往往会提出一些奇妙的问题,家长回答时,要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回答,以加深孩子的理解。比如,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水平很难理解清楚的,但是对孩子的提问不回答也不好,否则孩子提问的就会减少,甚至会使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所以,有心的家长应该多用些心,为孩子回答形象一些,并向孩子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说或做。

什么是儿童泛灵心理?如何引导这种思维?3个方法培养爱心宝宝

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

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或个性的心理特点,采用他所能理解的方法来回答或引导,也可以采取间接地方式来回答,只要孩子能听明白就行。

心理

<< 21 22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