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 来源:说茶网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内训班,内则无外,训有针对。茶不仅通六艺,实与六艺同。书画手作目视,五音手作耳听,泡茶手作舌品。视觉审美、听觉审美,味觉审美乃全矣。味觉的审美,茶汤为作品,茶叶、水为原材料;壶、杯为工具。投茶、注水,以壶为笔为琴,意在笔先,沉肩坠肘,气定神闲,才能起有势,落有迹,自然而然,当停则停,乃是势尽。最是离壶时的依依惜别,最是坐下来时的气定神闲,最是每一次注水出汤时的了了分明。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茶有万千,壶有千万,水有山泉、江河湖井。世事唯有相应,当是最好。内训,知道自己在哪儿,知道好茶在哪儿!内训课,首先给大家分发了叶老师为本次习茶的学员准备的礼物,其中有一整套是叶羽晴川老师泡茶方法的标准茶器,茶有万千,壶有万千,习茶,当然少不了一套属于我们自己创作和承载作品的工具。

为了让大家对自己的成长有清晰的轨迹可循,所以每一期开课时,新学员都会亲自上台泡一道茶。也是开班后的第一泡茶,从这一泡茶开始,我们就真正开始进入严格的学习程序中了。

学员的首泡感言: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1、主茶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尽管我在日常的泡茶过程中已经做到很流畅也能感觉自己是放松并且能关注到茶叶水流的变化,然而今天却是非常的紧张,感觉自己的心太浮,茶都没有润透,茶汤也是无味的,但是自己有着坚定的目标而来,就是想泡一杯好喝的茶汤,这个想法虽然简单,却是坚定的,也需要坚持的。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2、我原本以为自己不紧张的,但是结果却忘记润茶,对自己今天泡的这款茶非常熟悉,但是自己的茶汤略微苦,熟悉的茶,泡出了一杯不熟悉的茶汤。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3、想通过习茶,让自己更加专注,注意细节,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从今天开始习茶,已经有意识让自己变得安静,今日泡茶,紧张,以至于泡茶时没有清晰的思路了。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各自的感受,都是在找自己的问题,都在向内求,都说对方的状态和茶汤都不错。看大家泡茶,虽然紧张,但也能感知到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方法及时调整,说明我们有感知,并且能够寻求到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方法,而老师也深刻的感受到通过一个简单的泡茶,从而从大家身上散发出来的认真、投入、担当、有始有终、包容、开放、接纳,勇敢做,勇敢错,勇敢地去改。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习茶,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美,让自己去创作自己的幸福。内训课,学习如何通过“味”的路径,来完成自我审美的修炼。味觉的审美,也是需要喝过一杯杯各种各样的茶汤,我们才会知道好在哪里,美在哪里。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当我们觉得自己喝不出区别,什么是硬,涩感的线条又是如何,酸在哪里,顺滑绵绸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杯子与杯子之间,公道杯与公道杯之间,当我们没有喝出来的时候,会觉得区别很小,然而当我们一杯一杯认真努力的去喝去揣摩的时候,你突然的领悟到上述种种时,那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开心与幸福,因为我们突破的不只是味觉,还有内心深处的不自信、自我否定、自我障碍的界限。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极度的投入,就有极度的幸福,投入本身就会让人感到愉悦,向内求,给自己一个释放的出口,越清晰,越幸福。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习茶,更需要一个不断地刻意练习的过程,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泡茶是、品味如是。经历所带来的必定是成长,不仅仅是学员,对于叶羽晴川工作室来说也是如此。通过前些日子的准备,以及前面四期内训班所积累的经验,一切都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而学员也通过茶会,茶课的磨合越来越默契。

无论是张彤,还是cici,小燕子。一坐到泡茶台前,一切的动作无论是有意无意,已经和我们主张的风格非常相似了。因此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大家的收获都会是惊人的,也是喜人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每一次的分享,每一个学员都会看到他人的优点,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习茶,更好地看清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精致而柔软。今天只是开始,而未来也变得更可以期待。(来源:一如茶香)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文化

  • 第六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开幕
    第六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开幕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届展会以“共筑文艺新时代——艺术北京成就梦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曲艺和杂技
    央广网
  • 丁祥红中楷《阴符经》
    丁祥红中楷《阴符经》
    ---道教经典《阴符经》全文: 阴符经 (旧题黄帝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
    1号字画网
  •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习茶录: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内训班,内则无外,训有针对。茶不仅通六艺,实与六艺同。书画手作目视,五音手作耳听,泡茶手作舌品。视觉审美、听觉审美,味觉审美乃全矣。味觉的审美,茶汤为作品,茶叶、水为原材料;壶、杯为工具。投茶、注水,
    说茶网
  • “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报网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检阅40年来美术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中国美术所呈现的繁茂态势,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创造创新,“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于7月27日在
    中国美术报网
  • 严春勇山水画
    严春勇山水画
    严春勇 江苏盐城人,自幼喜爱书画,儿时舞文弄墨学习书法及绘画入门,擅长山水,临摹学习传统山水,如《芥子园画谱》、《三希堂画谱》,200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地方的展览。现为知韵艺术
    1号字画网
  • 中国100幅传世书法
    中国100幅传世书法
    一、巫言鬼语——楚帛书二、肃然景仰巍峨气象——峄山石刻三、方直之中显圆巧——张迁碑四、秀美生动似神品——曹全碑五、行笔真如野鹤闲鸥——石门颂六、草书学张芝——冠军帖七、《二希》之冠首篇——荐季直表八、
    1号字画网
  • 90多年前,一位“时光深处的旅人”在天津建了座博物馆!
    90多年前,一位“时光深处的旅人”在天津建了座博物馆!
    在马场道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有这样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静默地站在众多西式建筑之中。它的外墙已然剥落成深红色,墨绿色的大门锁住了百年间流逝的岁月,历经战乱流离、硝烟炮火。它始终不言不语,以一颗超然朴素
    天津市旅游局
  • 问道府君山,一个自然美景与神话传说并存的地方
    问道府君山,一个自然美景与神话传说并存的地方
    府君山的名字总是带着一种云里雾里的仙气大概跟《封神演义》中大败火灵圣母的广成子有很大关系吧!府君山:“荞麦”那些事府君山坐落于蓟州城北1.5公里处,明代以前叫崆峒山,山中多洞,其中穿云洞、山顶洞、白大
    天津市旅游局
  • 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方力钧接任新一届馆长
    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方力钧接任新一届馆长
    中国美术报网开幕式现场7月26日,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入驻宋庄美术馆暨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湖南:当代艺术出版索引1985-2017”与“李路明:艺术时间2005-2017”在北京市宋庄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术报网
  • 车玉臣刻瓷《丹叶吟风》
    车玉臣刻瓷《丹叶吟风》
    刻瓷丹叶吟风瓷盘采用彩边白盘,画稿用张策的同名画作制作。
    北国树
  • 「长安村落」——高桥街道韩南村
    「长安村落」——高桥街道韩南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位于沣河与沙河交叉处。东面与沣河临近,南面与马王镇客省庄接壤,西边与沙河村相连,北面紧邻韩麻村。通村道路与108国道相接。20世纪60年代初,全村1
    在长安
  • 「长安村落」——高桥街道韩麻村
    「长安村落」——高桥街道韩麻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位于高桥街办3公里处,位置优越。沣、沙两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变成含沙量较多的土地,水源丰富。以农为本,以副养农。2012年,7个小组,2140余人,
    在长安
  • 第六届永嘉乱弹文化节开幕啦!连唱三天大戏,还有多项民俗活动!
    第六届永嘉乱弹文化节开幕啦!连唱三天大戏,还有多项民俗活动!
    今天,碧莲镇应界坑村比过年还要热闹,第六届永嘉乱弹文化节在该村文化礼堂开幕,吸引了当地及附近村民和众多戏剧爱好者前来观赏。《铁面无私包公斩陈世美》、《武大郎和潘金莲》……盛装打扮的演员们,惟妙惟肖地演
    网聚力量
  • 躺着也能练的崆峒道家六字诀!
    躺着也能练的崆峒道家六字诀!
    一、起势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呼吸自然。二、嘘字诀三、呵字决四、呼字决五、呬字决六、吹字决七、嘻字诀
    崆峒养生汇
  • 商城里购买名家字画要看哪些细节
    商城里购买名家字画要看哪些细节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在自家里放上几幅名家字画,这样不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还有收藏增值的好处,但对于名家字画的购买上面,很多人却不是很了解,毕竟在网上商城买字画都不是很放
    唯顺其自然
<< 46 47 48 49 50 >> 

头条号 • 说茶网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