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收藏圈儿朋友一份小礼物,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及其观念
- 来源:清韵逸品
凝神达至美 会心成独旨(藏界风流)
——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及其观念
周积寅《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06日 08 版)
幽壑烟云图(中国画) 清·髡 残
竹石图(中国画) 清·郑板桥
女娲炼石图(中国画) 清·任伯年
徐悲鸿先生是一位“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中国画收藏家、鉴赏家。在20世纪西风东渐的艺术变革中,作为“中西融合”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既不赞同有些人全部采用“欧洲写实主义”的做法,也不赞同有些人排斥文人画的优秀传统,而是以“六朝唐宋”院体画为本,在中国优秀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欧洲写实主义”的长处,融合而成徐氏“写实主义”。这份艺术理想,既在徐悲鸿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贯穿在他的中国画收藏和鉴赏中。在纪念徐悲鸿逝世60周年之际,值得再次回望之、思考之。
写实之道
徐悲鸿生前收藏有唐宋元明清的作品1200余幅,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兼具,现皆陈列于北京的徐悲鸿纪念馆。人物画既有直接取材现实生活的作品,例如清《胡公寿夫人像》,也有表现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人物,例如唐《八十七神仙卷》、清《女娲炼石图》,还有表现历史人物题材的作品,例如宋《朱云折槛图》。花鸟画和山水画工笔、写意皆备。这些题材和表现形式,在徐悲鸿看来都可以是“写实主义”的。相对欧洲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模本的写实主义绘画,徐悲鸿对“写实主义”概念的认识是扩展的,并有着自己的理解。
“写实主义”最早是欧洲文艺理论术语,侧重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细节的表现,但徐悲鸿看中的是欧洲“写实主义”坚持写生,专“体物之精”、“构境之雅”的精神。他认为这种精神与中国传统优秀绘画的精神是一致的——意境、概括能力、画龙点睛等,这是徐悲鸿最为肯定的中国画特色。
徐悲鸿将其藏品分为“理想派”和“写实派”两大类,关于二者之间的异同,他在《美的解剖》一文中说:
美术上之两大派,曰理想、曰写实。写实主义重象,理想派则另立意境,惟以当时境物,使其假借使用而已,但所谓假借使用物象,则其不满所志,非不能工,不求工也,故超然卓绝。
徐悲鸿所谓的“写实派”,反映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应的是以形写神、注重形象刻画、严谨工致的院体画。徐悲鸿所藏人物画多为院体画作品,以工笔设色为主。他还将《八十七神仙卷》和《朱云折槛图》视为中国艺术之“二奇”、写实之典范。清代画家中,他最为推崇的是写实功力深厚的任伯年,因此在《徐悲鸿藏画选集》中,收入的任伯年作品竟达24幅之多。
徐悲鸿所说的“理想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应的是以神写形、重意境、逸笔草草的文人画。他认为此类画作虽以粗笔为主,但并非“不能工”,而是为了充分抒发画家的情感而“不求工”,这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之上的概括表达,与他主张“写实主义”应把画家的主观意图表达给观众的理念是融通的。正因如此,徐悲鸿将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与西方的“自然主义”风景画作了观念上的区分。他认为欧洲的自然主义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是对自然的照抄,没有创造性,也没有生命力,是不能把画家的主观意图表达给观众的,是对“写实主义”的反动,在精神上不同于中国山水画、花鸟画。
由此可见,徐悲鸿的“写实主义”观念不在于题材的选择,不限于技法的表现,而是着眼于生活、造化、艺术、情感,并以“忠诚写出,且有会心,故能高妙”,“成独旨”,达“至美”等为评价标准。徐悲鸿也是以这些标准来收藏中国画的,所以,他对中国传统文人画与院体画兼收并蓄,并对历代优秀文人画家予以高度评价,对那些“每画一笔都有出处”只知临摹没有创造的画家则坚决批判,更谈不上收藏这些人的作品。
由上可知,徐悲鸿改良中国画所提倡的“写实主义”,注重画者、观者、绘画作品、客观物象之间的情感联动性,这也是艺术创作、收藏、鉴赏中古今相通的至理。
至美之变
收藏是分群体的,商人、画家、鉴赏家等不同的群体对待收藏的态度不尽相同,收藏对其的意义也不同。多数人将名家之作视为珍品,并赏之、敬之、供之,而徐悲鸿在收藏中体悟到,名家之作并不是幅幅完美、十全十美。他认为,一些名家画作在章法、笔墨、设色、造型等方面,也难免有不佳或未足之处,有的还会因为收藏不善部分受损,因此,他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这些改良中国画的理念,引入到对藏品的“改良”中,在鉴赏的基础上,对藏品进行“二次创作”,以求藏品达到“惟妙惟肖”之至美,一如他在美术创作中的主张。
在《徐悲鸿藏画选集》中,影印有清初文人画家髡残的四幅作品,其中的《幽壑烟云图》,在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看来,“沉雄苍劲,山势盘旋而上,至重峦叠境,更以浅墨渲染天空,抒写飘舞之云,不拘一格,真气含蕴,正是广游名山,敏锐记忆的升华与结晶”。在徐悲鸿看来,“此幅飞云草草,又以重题压其上,览之殊不快”。他认为,画面题款应题写至天然之处,得之则妙,失之则败,此作的题跋,未题其天然之处,故伤画面。于是,他“易其天空并移题于画外,顿觉气和而舒畅,神韵满足”。他又很幽默地说:“此或非石谿所愿,但吾志切美备,迳意行之,不计其他一切矣。”意思是,即便是作者不愿意,为了从绘画本身去实现对艺术的完美追求,他也不计一切后果了。这便是徐悲鸿对藏品“不佳者改之”的实践例证。
徐悲鸿还主张“未足者增之”。在他1948年收藏的清郑板桥的《竹石图》右侧裱边处,题有“戊子始夏,悲鸿得之,为补六笔,不能自已,罪过”之语。他认为,此作画面中,竹子主要集中在画面左侧,惟一伸向右侧位于山石右上方的竹竿上,竹叶过于稀疏,破坏了画面的均衡感与节奏感,于是,他在稀疏处补画了几片竹叶,以弥补其认为的不足。
以宣纸、丝织品作为创作和装裱材料的中国画,在收藏、展示的过程中容易褪色、受损。古画修复是一门精深的技艺。对待褪色受损的藏品,传统的做法是请技巧高超的裱画师在重新装裱时予以修复。徐悲鸿却常常自己动手修复古画。1948年春,徐悲鸿购得明文征明小青绿山水《秋到江南图》,虽然他认为“此乃衡山先生生平杰构之一”,但“徒以年久,绢黯损失不少”,因此“谨按衡山原意,为染白云”,并言“对比显然精彩倍出,欢喜赞叹,不能自已。爰详志经过以示来者,知我罪,我全不计也。”
徐悲鸿在自藏古画中的这种实践,在古今绘画收藏史上是罕见的。虽然中国画史上曾记载五代蜀国画家黄筌欲改吴道子《钟馗图》中“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为“拇指抉鬼之目”,但黄筌不敢直接在原作上修改,而是另画一幅《钟馗》。徐悲鸿这种违背常规的做法,即便主观愿望是好的,在业界还是引起了不少争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虽然对待可以预见的批评之声,徐悲鸿表示“知我罪,我全不计也”,只为“重先贤之遗迹,而为艺苑葆光也”,但是他的这种做法,今天看来,必须理性待之。对待名家之作不盲目推崇,客观评价,值得今人学习,但对于古人、古物,后人还需怀一颗敬畏之心。
文化
-
-
- 书法艺术在中国画笔墨中的美学地位
- 法艺术在中国画笔墨中的美学地位张幼矩“书画同源”,画中有书,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原始书画的某些共生现象和历史上一些代表性书画家的创作实践及工具材料等等因素,论证了书法艺术对绘画的潜在影
- 清韵逸品
-
-
-
- 戴嘉林“四景山水图”掐丝珐琅画在北京亮相
-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景泰蓝掐丝珐琅作为宫廷的艺术代表。近日,由中国景泰蓝“领军”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嘉林大师巅峰力作《四景山水图》掐丝珐琅画问世,该作品分为春夏秋冬共四幅,代表了当代中
- 人生常态看心态
-
-
-
- 「学习会」与陆元静书27.16-27.17
- 【27.16】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矣,何必圣贤?若别有真乐,则圣贤之遇大忧、大怒、大惊、大惧之事,此乐亦在否乎?
- 中国助产士联盟
-
-
-
- “激情冰雪 青春冬奥”主题创作展在京开幕
- 2018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暨“激情冰雪 青春冬奥”主题创作展7月28日在京开幕。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美绘梦想 新时代 青春志”,将举办包括“一场冬奥展、一场双年展、一场全国青年美术艺术生态论
- 经济日报
-
-
-
- 雄鸡一唱天下白——国画公鸡作品选
- 公鸡是最常见的家禽,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饲养。公鸡羽毛颜色鲜艳、性格好斗,古时候有专门的斗鸡比赛。公鸡有在黎明时分打鸣的习性,“雄鸡一唱天下白”就是对它这一习性的诠释。公鸡的形象也是艺术家争相描绘的对象
- 书画及文史杂谈
-
-
-
- 吴旭东黄山三十六峰中国画作品鉴赏
- 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原马鞍山市书画院院长吴旭东先生以中国画再现黄山三十六峰,引来众多同行的热议。黄山自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本次画家将视角选定在黄山
- 可乐聊娱乐
-
-
-
- 《小酒群年选》在浙江温岭公开发行
- 浙江一群诗人,把酒临风,以酒酬唱,号称小酒群,现在居然还出版了诗集。7月28日,浙诗《小酒群年选》公开出版发行,全书共421个页码,收录了天界等31位小酒群成员的诗歌作品。该书由杭州出版社出版。浙诗小
- 商务中国
-
-
-
- 给收藏圈儿朋友一份小礼物,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及其观念
- 凝神达至美 会心成独旨(藏界风流)——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及其观念周积寅《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06日 08 版)幽壑烟云图(中国画) 清·髡 残竹石图(中国画) 清·郑板桥女娲炼石图(中国
- 清韵逸品
-
-
-
- 新疆九大未解之谜 至今未解
- 世界上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变成了未解之谜,新疆这样的传说也有很多。01 太阳墓葬之谜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
- 浅笑君
-
-
-
- 《吕氏春秋》:短短几语,阅人识人,直指人心
-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哪些是可以交的,哪些是要敬而远之的,难以分辨。但在《吕氏春秋》中: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
- 茅塞盾开
-
-
-
- 泰勒彩宝:为什么那么多收藏家都独爱缅甸红宝石?
- 泰勒彩宝:为什么那么多收藏家都独爱缅甸红宝石?众所周知,纯天然未经热处理的高品质红宝石,会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即便经历几个世纪,被多少拥有者珍藏过,它们依旧完好如初,在流淌着的时光长河中焕发熠熠生辉的红
- 泰勒彩宝
-
-
-
- 除了腊八豆,我们还有调味汁
- 陈江柱:既要产品创新又要文化传承 腊八豆是一种传统菜肴,腊八豆制作技艺多流传于湖南乡村和寺庙,特别在长沙地区一带的农村盛行,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腊八豆制作只能在冬天气温低
- 华声在线
-
-
-
- 将红色收藏进行到底——小庄子镇村民郭永秋自办红色收藏馆传播红色文化
- “靠党的好政策我过上了好日子,人应该心怀感恩,所以我就开始了红色收藏。”说这句话的人叫郭永秋,今年44岁,家住小庄子镇小庄子村。在他家院内有2个偏房,存放着他历时四年收集到的10大元帅、10位大将、
- 绥中宣传
-
-
-
- 广东省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
- 自媒体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