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 来源:华夏文史艺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出土文物显示存在“高原丝路”

自2014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址,从出土文物显示的信息来看,在佛教进入青藏高原之前,青藏高原上已经孕育了发达的文明。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青藏高原的古代历史,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全国的考古专家,于本月初实施了有史以来西藏最大规模的联合考古。

此次考古,主要是对阿里地区象泉河谷和札达土林的一些遗址的发掘,包括皮央东嘎遗址、曲龙遗址和多处古人类遗迹。位于札达县的皮央东嘎遗址,此前曾出土过一些重要的文物,其中的青铜剑、陶器等文物都显示,在2000多年以前,阿里地区生活的人,和周边地区,包括当时的中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遗址考古负责人 霍巍:以往认为高原上的人群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有了比较发达的文明程度,好像都是问题。我觉得最近阿里地区的考古发现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比方说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这个里面出土了很多跟商业贸易交换交流,跟其他的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一些证据。

象雄王国是公元七世纪以前,以阿里地区为中心的一个部落联盟,由于历史文献的缺失和考古证据的缺乏,人们对象雄王国和象雄文化了解不多,专家们也希望通过这次联合考古,找到与象雄文化相关的核心证据。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曲龙遗址,又被称为“穹窿银城”,是阿里地区一处重要古遗址,最新的考古调查发现,以“穹窿银城”为中心,其周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古代遗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曲龙遗址考古队队长 席琳:曲龙遗址绝对不只是银城那一片,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而且延续时间很长的一个遗址。我们要从中剥离出象雄的成分,除了银城那边那个大鹏鸟的地形之外,我们需要在银城找早期的证据,还需要在银城边上找早期的证据。

此次考古,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专家组成,是西藏自治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行动。关于考古的最新发现,央视记者也会全程跟踪报道。

出土文物显示“高原丝路”的存在

7月28日,一些近些年西藏阿里地区出土的重要文物,在西藏阿里正式公开展出,这些文物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时间,在西藏阿里地区,很可能存在和当时的中原王朝有着密切联系的一条高原丝绸之路。

本次展出的60多件文物,包括黄金面具、丝绸、茶叶、天珠、青铜器、陶器等,十分珍贵,年代可上溯到距今2000年到1800年,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和学者近年来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考古发现,首次集中在西藏展出。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展厅中心的“王侯”铭文禽兽纹锦丝绸,是来自阿里地区古如甲墓地,它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东汉西晋时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这件丝织品是平纹径锦织造的,是柞蚕丝,这是来自于中原的技术。藏青色地上织有黄褐色纹饰,包括白虎纹、龙纹、麒麟纹、对鸟纹等鸟兽纹和汉字“王、侯”,还有宜子孙的“宜”字,十分精美。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仝涛:丝绸的图案都是中国内地传统的“四神图案”,四神代表四个方位,代表宇宙,在汉晋时期中原内地非常流行。丝绸禽兽纹之间,还有王侯的文字,织进去的文字,这代表使用这种丝绸的人,他的规格非常高,是高级贵族或者酋豪、酋长这一类的级别。

那么这些丝绸又是如何来到西藏偏远的阿里地区的,它和中原的关系也引起了专家们的讨论。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仝涛:这些都是在汉晋时期新疆地区非常流行的,新疆地区这类的丝绸都是中原内地通过馈赠,馈赠到这些地方。这说明阿里地区在汉晋时期已经跟中原内地产生了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一些文化上的来往。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华夏文·史·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平台中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文·史·艺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

二、本平台中注明文章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侵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联系小编,请在见图文后30日内进行。

文化

  • 颐和安缦:最中国风演绎,仲夏夜里的“帝王梦”
    颐和安缦:最中国风演绎,仲夏夜里的“帝王梦”
    品鉴颐和安缦,先要懂得颐和园。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以江南园林为摹本,仿建的山水园林集成之地。如果说颐和园是为了实现帝王心中的山水梦,那么绿荫深处的谐趣园则是还原了帝王梦魂牵绕的山居所。步
    悦住
  •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 出土文物显示存在“高原丝路”自2014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址,从出土文物显示的信息来看,在佛教进入青藏高原之前,青藏高原上已经孕育了发达的
    华夏文史艺
  • 石若轩受邀出席2018黄山书会,分享与张爱玲的文字情缘
    石若轩受邀出席2018黄山书会,分享与张爱玲的文字情缘
    2018年7月29日,上午十点,95后新锐才女作家石若轩如约出席2018黄山书会为大带来全新的转型之作《愿你所有孤独,都光芒万丈:张爱玲的2020》。本届中国黄山书会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合肥市人民政府、安
    合肥微生活
  • 泡茶时的泡沫是农残?是不卫生?不!它有奇效!
    泡茶时的泡沫是农残?是不卫生?不!它有奇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喝茶多了,细心的茶友会发现,冲泡茶叶时,会有泡沫出现,大多数人认为那是“不洁之物”,总要用壶盖抹去。甚至有
    武夷岩茶课堂
  • 读宣纸线装《诗经》,品古代人生智慧
    读宣纸线装《诗经》,品古代人生智慧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部分从民间收集而来,经过了文人学士的整理润色;部分来自文人学士的创作。北京同雅文化印制宣纸线装《诗经》《诗经》早在春秋时就被孔子用来
    北京同雅文化
  • “被网红”的麻烦是什么——章丘铁锅这半年
    “被网红”的麻烦是什么——章丘铁锅这半年
    编前一部现象级的纪录片,让章丘铁锅脱离了原本的发展小径,夺路狂奔,旋即在脱轨的边缘岌岌可危,但显然,这个“锅”不该纪录片来背。一部好的纪录片对非遗的传播和发展无疑有正向促进作用,问题是如何让这种影响能
    成都检察
  • 九天艾·第七届中华百家和鸣国学文化论坛议程
    九天艾·第七届中华百家和鸣国学文化论坛议程
    由九天艾(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九天艾·第七届中华百家和鸣国学文化论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华传统家道家风、铸就百年基业大商之魂”为主题,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新观念
  • 好品荟|一缸咸菜的千古“盐”变
    好品荟|一缸咸菜的千古“盐”变
    晒豆豉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54岁的金圣叹临刑前写家书一封。狱卒怀疑其中有诽谤之言论,遂拆开查看,则见其上书曰:“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同年七月十三
    好品荟
  • 诗酒总是相伴,这些经典诗词你肯定不相信是酒后产物
    诗酒总是相伴,这些经典诗词你肯定不相信是酒后产物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我心飞翔
  • 邂逅羌河半岛,喝雅茶避暑真巴适
    邂逅羌河半岛,喝雅茶避暑真巴适
    茶以雅为先,洪州之古老,只覚岁月静好。清、幽、寒、静、雅、淡之品茗环境,今日陪同父母来到了洪雅瓦屋山下羌河半岛度假村避暑,晦夜唐代崔道融有诗云: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心中抛去俗念来品茶,方
    悠游四川
  • 考古专业学生赴尧头窑景区交流学习
    考古专业学生赴尧头窑景区交流学习
    7月28日,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考古专业的18名大学生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下赴澄城县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交流学习。参观中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认真聆听讲解,从专业角度仔细观赏,不
    渭南网
  • 「每天一首古诗词」《蚕妇吟》宋 谢枋得
    「每天一首古诗词」《蚕妇吟》宋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孔子网络台
  • 纪念碑式雕塑:从凸显到消散
    纪念碑式雕塑:从凸显到消散
    文:南音室外雕塑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改变并定义空间,但在不同时代,它们改变和定义空间的方式与程度并不相同。时髦的抽象雕塑不是太大,就是太突兀,给人的感觉是它们被放错了地方。但即便如此,也没人认为应该继续塑
    华夏文史艺
  • 齐白石艺术何以被寻常百姓热爱
    齐白石艺术何以被寻常百姓热爱
    钟美平原标题:齐白石艺术精神的人民性在近现代美术史上,齐白石是为数不多的既为艺术家群体尊崇,也被寻常百姓热爱的艺术家。这种局面和齐白石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是有必然联系的。“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我们
    华夏文史艺
  • 容县首批签约文艺家出炉 8人正式获签!
    容县首批签约文艺家出炉 8人正式获签!
    智慧生活,尽在掌中 容县依托“千年古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极组织实施大文化战略,深入发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全力建设岭南区域文化交流中心,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竞争软实力,全面繁荣
    掌中容县
<< 26 27 28 29 30 >> 

头条号 • 华夏文史艺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