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 来源:渝州简闻

“如果父母晚两个月去北京,我就出生在重庆了,我对重庆也有着特别的感情。”今日上午9点过,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外动情的说道。走进展厅,徐悲鸿大师的75件套展品让人赞叹不已。“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磐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忝血汗熬。”这首题于徐悲鸿1937年的精品国画--巴人汲水图上的诗,表现了当时的重庆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回望归鸿 重庆和徐悲鸿二十年的约会

今年是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作为三峡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策划推出的《中国画·绘画大师抗战时期作品系列展》之二,《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将于2018年7月3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展品来自徐悲鸿纪念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的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75件套,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和书法等多种类型,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这是徐悲鸿抗战时期经典之作在重庆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继1998年三峡博物馆与徐悲鸿纪念馆在渝合作办展二十年后的再次携手!

展览汇集了徐悲鸿抗战时期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系列作品,包括《巴人汲水图》、《会师东京》、《奔马》、《泰戈尔像》和《喜马拉雅山之林》等绘画巨作。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一大批中国优秀的艺术家迁至重庆。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1937年11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他与重庆的渊源由此开始。从1937年到1946年近十年间,重庆成为徐悲鸿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期间,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大众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辞辛劳地为抗战筹集资金,成为抗战时期艺术领域的一面旗帜。他坚持探索中国画改良的道路,将西方素描造型和鲜明的色彩特色融入到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中,对中国画坛影响极为深远。

三大篇章主题展览 带你重新认识徐悲鸿

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定位于文献艺术展,集中反映徐悲鸿在重庆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成就,不仅有关于作品艺术价值的赏析探讨,还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史料呈现,以及关于艺术家生活故事的回忆讲述。旨在整合馆际丰富文物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宣扬民族精神,全面解读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展览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为“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通过文献资料挖掘,梳理出徐悲鸿1937年至1946年间的活动路线和创作经历,通过原创纪录片和图片共同呈现的手法,引领观众纵览叙事线,迅速进入主题。第二篇章为“哀鸣思战斗”,集中展示徐悲鸿抗战时期经典之作,传递出徐悲鸿艺术作品中饱含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第三篇章为“真宰上诉”,通过类型丰富的作品,阐述徐悲鸿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遵循坚持“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的原则,突破“文物精品展”传统模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十三五”期间策划了“中国画·绘画大师抗战时期作品系列展

”,定位于具有学术性、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原创性主题系列展,2017年三峡博物馆曾汇集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绘画作品,在重庆成功举办系列展之一《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此次与徐悲鸿纪念馆等办展单位的成功合作,将助推系列展的策划举办,继续呈现出抗战时期的绘画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和民族精神。引领观众集体追忆七十多年前的重庆,这里不仅是一座硝烟弥漫的英雄城,也是一座墨香四溢的艺术城。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七十多年后,徐悲鸿抗战时期创作的、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画作回到了重庆,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足迹,重回那些尘封已久的过往。回望归鸿,回望的,是先生探索的足迹和深远的影响;感怀的,是先生的执着与担当。徐悲鸿曾说“一个画家的生活、生命和绘画是相终始的,画停止了,画家的生命和生活也停止了”。徐先生一生都满怀激情的生活在他的创作中,以艺术实现报国之心,他是一位把生命活成艺术,又把艺术活成信仰的人!

【重点展品介绍】

1.巴人汲水图 1937年 国画(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1937年,徐悲鸿到重庆不久,创作了著名的国画《巴人汲水图》,真实的记录了苦难岁月中重庆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是徐先生与重庆关系最为紧密的画作。

《巴人汲水图》是徐悲鸿现实主义画作的高峰,被誉为徐先生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之一,冠以“五百年来罕见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是徐悲鸿艺术生命中国画写生创作的巅峰之作。

2.会师东京 国画 194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1943年,抗日战争初露胜利曙光,徐悲鸿欣喜万分之下,绘制了这篇巨作。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宏大而开阔,强大的力量似乎即喷薄而出,充分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3. 奔马 国画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此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二次长沙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此事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4.哀鸣思战斗 国画 1942年 (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杜甫《秦州杂诗》:“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驌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杜甫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期待和盼望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情怀。徐悲鸿以此诗为喻,画马抒情,表达了和杜甫同样的报国情怀。

5.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国画 1937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此画作题跋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徐先生借“风雨鸡鸣”之意,画了只站于危岩之上、引颈高鸣的雄鸡。此画意在唤醒沉睡的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奋斗不息,是一幅不朽的旷世杰作。

6.六骏图 国画 1942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六匹奔腾的骏马从旷野中奔驰而来,马蹄声声,踏平世间所有不平之事,鬃毛飞扬,扫除黑暗见光明。徐悲鸿的马几乎都不用背景,仿佛腾空而至,风雷气势扑面袭来。 这宏大的气势是徐悲鸿中国画的大写意勾斫宣染和西方艺术的透视解剖、明暗变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7.泰戈尔 1940年 国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8.徐夫人廖静文像 素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徐悲鸿的人体和肖像素描作品,外柔内刚,既吸收西方绘画之精华,又融中国传统技法之长,在素描的中西结合、线面结合上很有独到之处。

9.喜马拉雅山之林 1940年 油画(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喜马拉雅山之林》 作于1940年5月。是年春,徐悲鸿应泰戈尔邀请,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和举办画展。喜马拉雅山大吉岭。是徐先生重要的油画作品之一。

10.奔马 (磐溪遣兴) 国画 1943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重庆磐溪石家院子,是徐悲鸿住了四年多的地方。在这里,他筹建了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中国美术的研究。 1946年1月,徐悲鸿与廖静文在重庆结婚,郭沫若和沈钧儒证婚。同年夏,徐悲鸿离开重庆。

文化

<< 21 22 23 24 25 >> 

头条号 • 渝州简闻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