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 来源:渝州简闻
“如果父母晚两个月去北京,我就出生在重庆了,我对重庆也有着特别的感情。”今日上午9点过,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外动情的说道。走进展厅,徐悲鸿大师的75件套展品让人赞叹不已。“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磐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忝血汗熬。”这首题于徐悲鸿1937年的精品国画--巴人汲水图上的诗,表现了当时的重庆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回望归鸿 重庆和徐悲鸿二十年的约会
今年是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作为三峡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策划推出的《中国画·绘画大师抗战时期作品系列展》之二,《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将于2018年7月3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展品来自徐悲鸿纪念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的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75件套,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和书法等多种类型,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
这是徐悲鸿抗战时期经典之作在重庆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继1998年三峡博物馆与徐悲鸿纪念馆在渝合作办展二十年后的再次携手!
展览汇集了徐悲鸿抗战时期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系列作品,包括《巴人汲水图》、《会师东京》、《奔马》、《泰戈尔像》和《喜马拉雅山之林》等绘画巨作。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一大批中国优秀的艺术家迁至重庆。
1937年11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他与重庆的渊源由此开始。从1937年到1946年近十年间,重庆成为徐悲鸿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期间,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大众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辞辛劳地为抗战筹集资金,成为抗战时期艺术领域的一面旗帜。他坚持探索中国画改良的道路,将西方素描造型和鲜明的色彩特色融入到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中,对中国画坛影响极为深远。
三大篇章主题展览 带你重新认识徐悲鸿
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定位于文献艺术展,集中反映徐悲鸿在重庆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成就,不仅有关于作品艺术价值的赏析探讨,还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史料呈现,以及关于艺术家生活故事的回忆讲述。旨在整合馆际丰富文物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宣扬民族精神,全面解读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
展览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为“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通过文献资料挖掘,梳理出徐悲鸿1937年至1946年间的活动路线和创作经历,通过原创纪录片和图片共同呈现的手法,引领观众纵览叙事线,迅速进入主题。第二篇章为“哀鸣思战斗”,集中展示徐悲鸿抗战时期经典之作,传递出徐悲鸿艺术作品中饱含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第三篇章为“真宰上诉”,通过类型丰富的作品,阐述徐悲鸿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遵循坚持“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的原则,突破“文物精品展”传统模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十三五”期间策划了“中国画·绘画大师抗战时期作品系列展
”,定位于具有学术性、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原创性主题系列展,2017年三峡博物馆曾汇集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绘画作品,在重庆成功举办系列展之一《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此次与徐悲鸿纪念馆等办展单位的成功合作,将助推系列展的策划举办,继续呈现出抗战时期的绘画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和民族精神。引领观众集体追忆七十多年前的重庆,这里不仅是一座硝烟弥漫的英雄城,也是一座墨香四溢的艺术城。
七十多年后,徐悲鸿抗战时期创作的、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画作回到了重庆,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足迹,重回那些尘封已久的过往。回望归鸿,回望的,是先生探索的足迹和深远的影响;感怀的,是先生的执着与担当。徐悲鸿曾说“一个画家的生活、生命和绘画是相终始的,画停止了,画家的生命和生活也停止了”。徐先生一生都满怀激情的生活在他的创作中,以艺术实现报国之心,他是一位把生命活成艺术,又把艺术活成信仰的人!
【重点展品介绍】
1.巴人汲水图 1937年 国画(徐悲鸿纪念馆藏)
1937年,徐悲鸿到重庆不久,创作了著名的国画《巴人汲水图》,真实的记录了苦难岁月中重庆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是徐先生与重庆关系最为紧密的画作。
《巴人汲水图》是徐悲鸿现实主义画作的高峰,被誉为徐先生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之一,冠以“五百年来罕见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是徐悲鸿艺术生命中国画写生创作的巅峰之作。
2.会师东京 国画 194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1943年,抗日战争初露胜利曙光,徐悲鸿欣喜万分之下,绘制了这篇巨作。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宏大而开阔,强大的力量似乎即喷薄而出,充分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3. 奔马 国画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二次长沙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此事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4.哀鸣思战斗 国画 1942年 ( 徐悲鸿纪念馆藏)
杜甫《秦州杂诗》:“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驌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杜甫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期待和盼望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情怀。徐悲鸿以此诗为喻,画马抒情,表达了和杜甫同样的报国情怀。
5.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国画 1937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画作题跋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徐先生借“风雨鸡鸣”之意,画了只站于危岩之上、引颈高鸣的雄鸡。此画意在唤醒沉睡的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奋斗不息,是一幅不朽的旷世杰作。
6.六骏图 国画 1942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六匹奔腾的骏马从旷野中奔驰而来,马蹄声声,踏平世间所有不平之事,鬃毛飞扬,扫除黑暗见光明。徐悲鸿的马几乎都不用背景,仿佛腾空而至,风雷气势扑面袭来。 这宏大的气势是徐悲鸿中国画的大写意勾斫宣染和西方艺术的透视解剖、明暗变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7.泰戈尔 1940年 国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8.徐夫人廖静文像 素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的人体和肖像素描作品,外柔内刚,既吸收西方绘画之精华,又融中国传统技法之长,在素描的中西结合、线面结合上很有独到之处。
9.喜马拉雅山之林 1940年 油画(徐悲鸿纪念馆藏)
《喜马拉雅山之林》 作于1940年5月。是年春,徐悲鸿应泰戈尔邀请,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和举办画展。喜马拉雅山大吉岭。是徐先生重要的油画作品之一。
10.奔马 (磐溪遣兴) 国画 1943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重庆磐溪石家院子,是徐悲鸿住了四年多的地方。在这里,他筹建了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中国美术的研究。 1946年1月,徐悲鸿与廖静文在重庆结婚,郭沫若和沈钧儒证婚。同年夏,徐悲鸿离开重庆。
文化
-
-
- “和谐胜坨 乡村振兴”垦利区胜坨镇举办第三届农民书画精品展
- 大众网东营7月31日讯(见习记者 苏洪众 通讯员 刘若纯)7月26日,垦利区胜坨镇举办“和谐胜坨 乡村振兴”第三届农民书画精品展。此次参展的书画作品共150余幅,大部分是胜坨镇农民书画家的作品。参展的
- 东营大众网
-
-
-
- 关于人生,关于读书,关于相思的诗句
-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____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____杜甫《客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
- 灵遁者国学智慧
-
-
-
- 首届“悉尼青少年中国功夫群英会”成功举行
- 参加首届“悉尼青少年中国功夫群英会”的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精武体育会会员和嘉宾合影。新华网发(图片由澳大利亚新州精武体育会提供)新华网悉尼7月31日电(王梓乔)首届“悉尼青少年中国功夫群英会”29日在悉
- 新华网
-
-
-
-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系列IP推荐——《深谋者》深谋远虑,砥砺前行
- 《深谋者》第一册实体书上市两月,热销10万册,当当网99.7%好评,好评1000+,一度位居新书飙升榜第1,小说热卖榜第2。《深谋者》共5册,现已出版第一册,电子版已在掌阅APP上架,余下四册也将陆续
-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
-
-
-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最近读王安忆的《长恨歌》。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21岁开始发表作品,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在当代极负盛名。这部《长恨歌》,曾获茅盾文学奖,也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她用一支细
- 陵子心语
-
-
-
- 艾米莉·勃朗特一生30载徒留《呼啸山庄》却震惊文坛
- 【文艺星青年按】最近在英国约克郡街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纪念版邮筒。该邮筒是英国皇家邮政为纪念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诞辰200周年而造,它位于约克郡的索顿,那里正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出生地。亮红色的邮筒外
- 闪电新闻
-
-
-
- 白居易笔下的苏州六十坊,如今所剩无几!
- 大诗人白居易有诗:“半酣凭槛起四望,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七堰、八门都已经说过,这六十坊是哪六十呢?现在还有哪些坊名,躲过了岁月的劫难,依然陪伴着苏州人的生活?❖苏州古城诗
- 看见苏州
-
-
-
-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渝开展 75幅大师真迹供市民免费欣赏
- “如果父母晚两个月去北京,我就出生在重庆了,我对重庆也有着特别的感情。”今日上午9点过,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外动情的说道。走进展厅,徐悲鸿大师的75件套展品
- 渝州简闻
-
-
-
- 内蒙古地图,放大竟然有一个手掌印
- 这个五指分明,掌纹清晰的右手“掌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西北部的盐池地区,占地约4万平方米。当然,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是独步武林的“如来神掌”,而是一件人为创作的艺术品。这枚巨大的“掌
- 20嘻嘻哈哈18
-
-
-
- 这个展览呈现了章太炎的一生,鲁迅去世前10天仍在为他作文
- 为纪念国学大师章太炎,上海鲁迅纪念馆与杭州市余杭章太炎故居纪念馆本周起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举办“革命先觉一代儒宗——章太炎先生纪念展”。图说:革命先觉一代儒宗——章太炎先生纪念展 官方图 章太炎先生学
- 新民晚报
-
-
-
- 作家冰心书法手迹欣赏——世纪老人的艺术情怀
-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 新北方艺术
-
-
-
- 李志亭:雨中情(外三首)
- 雨中情(一)故道淋淋空漠漠,飘摇翠柳似逢君。多情不解匆匆客,愿作风中沐雨人。 2018-7-25岸柳(二)清波荡漾曲桥下,燕舞莺歌夏日深。掠面南风扬秀发,依依只待梦中人。 2018-7-27 坝桥(
- 诗海泛舟
-
-
-
- 八一建军节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周力军旅人物
- 周力,1959年出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8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1985年作品《源》由中国煤炭文化基金会选送赴波兰参加展出,1991年参加中国
- 凤之林淮北印象
-
-
-
- 宋明儒家哲学精华提炼,没看过的赶紧看,过期不候!
- 宋明时期的儒学分为两派,即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最后由朱熹统合的“性即理”;以及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最后由王守仁成熟的“心学”。两者有共同的出发点,即排除汉儒传统,恢复先秦儒学;同时反对外来佛教的干
- 哲学诗画
-
-
-
- 读《史记》|帝王之路「15」-秦国第一王
- 分享我所爱|助你有所成写在前面“《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
- 卿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