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 来源:历史知事

同样是日军,为何李云龙一见皮鞋就立马撤退?

用楚云飞的说法来说,“贵军一向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这件事也是一样。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通常来说,在伏击战中,八路军可以以三四倍兵力袭击日军车队,并且以少量兵力监视敌人援军。以神头岭伏击战为例,129师386旅以5700兵力伏击了日军1500多人,全歼敌人并取得大量战利品后,我军伤亡仅有240人。如果八路军给出的数据是准确的,我们不妨可以说,我军的伏击战敌我交换比可以达到6:1,而国军在各种防御类作战中,交换比最多达到1:6。如果国军战斗力不行,或者寄养不到位等原因发生大溃败,这个交换比有可能扩大到1:100以下。

所以,楚云飞的晋绥军,真没资格笑话八路军的游击战,不仅如此,他反而必须认真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最大限度杀伤敌人。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本来盘算好的伏击计划,为何因为看到鬼子的皮鞋就取消了呢?

这一点,电视剧中交代的很清楚,因为日军战斗序列中,只有最精锐的关东军才会装备皮鞋,这样的日军,很明显不是李云龙独立团能够对付的。八路军的大部分非主力部队和地方军队、各路游击队,一无粮饷二无补给,所有的战斗都要以是否获得缴获作为作战效能的主要标准。因此,袭击附近据点的小股日军是最划算的“买卖”,这个买卖,是用战斗力较强的八路军战士的生命换取八路军发展壮大最需要的武器装备、粮食鞋服,以及老百姓的支持。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很多可笑的“果粉”嘲笑八路军“游而不击”,其实这是思维误区。试想一下,如果八路军在日军的大后方游来游去,却从不打仗,肯定会被当地百姓所厌恶,因为一个华北大地大都比较贫瘠,能养活当地百姓就不容易,日军常来盘剥,如果八路军也只收钱粮不抗日,肯定立刻会被老百姓抛弃。反过来说,只有八路军坚决抗日,为百姓撑腰,才会有老百姓“倾家荡产保前线”的爱国行为。

日本关东军,毫无疑问是侵华日军中最为精锐的一部分。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日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越来越进入胶着状态。仅仅以八路军四大军区搞的“一月一个鬼子”的竞争来看,日军每个月都要被冷枪暗箭杀死一个,华北300多个县,加起来就是300多人,一年下来,一个旅团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没有了。所以,日军调皮鞋部队关东军入关,一劳永逸解决华北八路军,实在是再合理不过了。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不过李云龙并没有命令部队直接撤退,而是让他们做好隐蔽。在隐蔽地形下,如果贸然撤退,反而有可能暴露遭到日军的打击。李云龙带着的这个营,一直隐藏到第二天,才发现了关东军的存在,其实是为何掩护日军战地观察团,而战地观察团,观察的对象,正是对八路军总部实施的斩首行动。

到这里,我们就把一切连起来了。日军在华北地区与八路军作战,始终面临着找不到对方主力,还经常遭到伏击和突袭等困境。因此日军决定对八路军总部进行斩首行动,让山本一木的特战队突袭八路军总部,然后关东军大部队上去收割战果。至于战地观察团,这是为了了解这种战术是否好用,将来如何推广的问题。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李云龙放过了日军主力关东军部队,却意外袭击了战地观察团。原本日军打算对八路军进行斩首行动,没想到反而被李云龙的一个营斩了首。没有了观察团这些金贵的观众,日军以特战队为先导的大扫荡,自然也无疾而终了。

李云龙那么厉害,为何一见穿皮鞋的日军就撤退?

到这里,我们发现,《亮剑》这一段,其实想说明一个道理——李云龙擅自违抗命令,实际上起到了特战队消灭主要目标的效果。也正是如此,日军才把李云龙独立团,当做一个特战部队来看待,最后用山本特战队与李云龙对决。李云龙没有特种作战的经验,却因为亮剑精神意外承担起特战队的职能来,这大概就是《亮剑》的魅力所在。

军事

<< 36 37 38 39 40 >> 

头条号 • 丹水秋风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