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踢车问答]为何日系车如此偏爱自吸+CVT?
- 来源:踢车帮
踢车帮
只为爱车的你!
踢车问答
踢车帮的小伙伴们
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
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
本周入选的5个问题如下
问题 1
于龙 long:夏老师好,请问您觉得智能汽车有没有必要把处理器平台做成可插拔升级的形式?ET7年初发布的时候四颗英伟达顶级芯片算力达到1000+TOPS,短短三个月英伟达就发布了下一代芯片,单颗算力就达到了1000TOPS,2025年量产。感觉车载芯片就快达到手机电脑芯片的更新速度,但是汽车不可能像手机电脑换的那么快。
答:标明芯片的算力指标,就跟标明发动机功率,标明百公里加速成绩等等那样,是对硬件性能必要的数据信息披露。当然,所谓必要,既有理性上的,也有感性上的。二者本就是不分家的。芯片的升级频率远高于发动机,它突然变成了汽车性能的指标,一时间就有些让人不适应。
实际上,大多数人,也不是每年都因为芯片升级就换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的。尽管在这些终端上,芯片性能是更加核心的关键技术指标。也就是说,智能汽车更加不必把处理器平台做成可插拔升级的形式。因为,芯片算力的升级对车整体性能的影响,是比手机、电脑更小的。毕竟英伟达芯片只是GPU图形处理芯片这一种专用芯片而已。
汽车的处理平台是包含多种专业芯片的系统芯片称为SoC,GPU只是它上面的其中一种专用芯片。还有CPU,还有移动通信的基带芯片等等多种芯片,一起组成系统芯片。一种芯片,在汽车上,就不能离开其它芯片单独起作用,那么它的算力提高,真正带给用户的体验,就属于:说到的远大于做到的了。此外,芯片能力提高了,没有相应的应用,也无法在体验上表现出来。
汽车制造商对此如数家珍般的披露,80%的作用是市场营销话术,用来推销新车。对于潜在用户来说,这是一种用来比较的性能指标,也是希望了解到的。一旦完成了购买,只要体验达到预期,大多数人也就没那么在意后来新车的所谓算力升级了。就像苹果手机,虽年年换新,但一部手机又完全有能力支撑多年的使用和系统软件的不断升级。
问题 2
金色阳光:夏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买的是白色的(比亚迪元新能源车)。每次下完雨等到天晴的时候都会把车洗干净,但是洗完之后发现车身表面有很多针尖大小的黄点(还有部分铁锈),于是用网上买的洗车泥擦干净(费时又费力),之后下过雨又有了。我之前是钛金灰色的车子,就没有这种现象。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白色以外的车没有这种情况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次性解决呢?
答:这个问题我并不是内行,可能要向做汽车美容的专业人士咨询详细的信息。我的用车经验,这并不是白色特有问题,很可能是白色是很好的底色,能够让它上面的所有东西变得醒目。
中国汽车消费,白色一直是种畅销主流色。据说是比较不显脏。这是远观的效果。灰尘属于跟白色接近的浅色,大面积覆盖时呈现半透明,而白色更亮,故而压过了灰尘的颜色。但当近处细看时,一些深色的斑点就比较容易看出来。
从你的问题可感到你是比较介意洁净的感觉,所以喜欢清洗车辆,并很关注车身表面的细节,但这种偏好在中国比较难过,因为咱们的空气洁净度普遍较差,这跟大陆气候和工业污染高度关联。
努力清洗反而会伤害到车漆的耐用性,比如洗车泥,是一种研磨膏,每用一次,就磨掉一层表面的亮漆,也就是下面色漆的透明保护层。漆面会随时间加速变得干涩和磨砂化。没有绝对避免的办法,因为车漆就是用来保护车身表面的,它自然就是要经受环境损害。
降低或者延缓损害的方法是“防护”而不是“清除”,也就是在表面再加上一层可以循环覆盖的保护层,就是车蜡。注意不是所谓的“晶釉”。打蜡后,蜡就是一层保护膜,一般几次水洗后,就会磨掉,就再打蜡。晶釉更硬,更耐旧,刚做好时更靓丽,可是,要把它敷在车身上,就得先把车漆表面打磨粗糙。这对车是一种先制造永久性损害,然后再做临时性的装潢。也不是全不可取,而是对旧车比较适合,对新车不划算。你可以在新车时采用打蜡的方式,水蜡最温和,软蜡也行。等表面亮漆老旧了,再用晶釉美容。
最后,车是拿来用的,它就是不停地损耗的。暴露的风雨之中,不断被风化,本来就是常态。过度清洗往往是人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对车的最好保护。“中庸之道”在这儿,是有启发意义的。
问题 3
苏:夏老师您好,本人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日本车喜欢自吸+CVT呢?
答:这是它们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条件下,保持汽车业务营利性的技术选择。听起来有些拽文,理解上应该反过来看,就是首先是商业上的营利性,其次是有了二氧化碳排放上的法规压力。
日系厂家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因为他们倾向于控制成本,保持较高的利润率,并保持相对较便宜的零售价格。这是长期竞争下来形成的,也可以说是演化形成的生态特征。这部分以后有机会另外聊。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很成熟,就像工厂的生产设备,越少更新,投资就越低,假如产出不变,利润就越来越高一样。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来了,要进一步降油耗,发动机排量就要降低,传动效率就要提高。发动机排量降低,扭矩也就小了,适用的高传动效率低成本变速箱,就是CVT,因为它承受的扭矩需要小一些,才够耐用。这样一来,既能确保较低成本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于是,日系选择了这条技术路线。
其中也有特例,比如日产给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也配上CVT。这显然是一种失败的尝试,它无法解决耐用性问题,所以,应用量和口碑都达不到期望。真正用得多的,还是搭配2.0及以下排量自吸发动机。德国奥迪也曾经尝试过,就是Multitronic变速箱,在A6上失败了。后来,其它国家制造商大都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用涡轮增压辅助降低发动机排量,并使用双离合器变速箱提高传动效率。
总之,演化会造就不同种类的生物并存,并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而且,演化总是持续的,这是它引人入胜的地方。
问题 4
李茂桦:夏老师,大众ID.4开始销售了,那么高尔夫纯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还有8.8万的高尔夫纯电适合抄底吗?本人对这个价格有点动心。
答:高尔夫纯电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种油改电用来凑合着平衡碳排放的方式,随着真正纯电动平台的推出,自然就要退出市场。至于说抄底,可能是种错觉。因为,只有还会涨回去的东西,在低位时,才能有所谓抄底的概念。如果是一路向下,再无回涨的可能,其最终的“底”就是价值为零,对于产品来说,就是淘汰了。高尔夫纯电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它很可能已经明显是售价低于成本,车也是能上新能源牌照和正常使用的,但很可能有不菲的“隐性代价”。比如,电池技术比较初级,耐用性不足,续航和动力性能不佳。那么使用体验就可能不好,且产生高昂的维修成本,比如电池总成价格很贵甚至可能因为数量太少而难以提供电池总成的更换服务。这就需要在事先弄清楚用户的权益和质量保证条件是否充分。
这种过渡性车型一旦被淘汰,经销商就会迅速甩掉库存。道理也很容易理解,把负担转手给用户,回收的现金虽少,却比压在手里成了“沉没成本”强得多。而后,还能产生售后服务的收益。因为,即使是免费的质保维修,都会是厂家付费了。
问题 5
Mr.y🔱小豆包꫞༄༗࿆ཉི࿐🐾:我有个问题,请教夏老师,为什么没有2.0排量的6缸车或者8缸车呢?
答:有,不但有,还有更极致的,早年的法拉利用过1.5升V12发动机!只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多气缸的目的是获得高功率。功率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决定的,这个转速是指曲轴的转速。气缸越多,就越容易获得较高的曲轴转速。因为轮流点火,增加了气缸数量,每个气缸的负荷就不用增加了。代价是,不在乎油耗。因为每增加一个气缸,就增加了一组发动机零件。从曲轴到缸盖,全套增加。
以1.5升排量为例,V12与3缸相比,等于是多出9套零件,仅摩擦损耗,就是成倍增加,再加上重量、体积和成本的增加,可见,是用降低效率的办法来获取绝对值的提高,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实现的,也是低效的,获取功率提高的方案。
自然,研发的方向就是增效,就是减少气缸数量,改善燃烧,利用新型材料,添加新型辅助机构等等。到现在,就是涡轮增压、直喷、三缸、低摩擦材料之类的技术综合应用。当然,对发动机的要求也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就是,基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理念的节油,而不是基于节省石油资源的节油。前者更具法律上的强制性,使小排量发动机更不可能采用多气缸的设计。
需要提到一点,就是有个平衡点。较大排量的发动机就不能气缸太少,否则活塞太笨重,也会降低效率。当前业界普遍认可的最佳配比是一个气缸0.5升排量。这就是1.5升三缸、2.0升四缸、3.0升六缸、4.0升八缸、6.0升十二缸的理论依据,这是现在通行的做法。
也有少数方案,不遵循它。比如美国,更倾向坚守习惯,如3.5 V6、5.0 V8、5.7 V8、6.2 V8、7.0 V8等等,而不太在乎效率的问题。
本期踢车夏东给大家的问题
上期问题的精彩留言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车的事故新闻呢?
特斯拉事故新闻多,如果是小概率事件频繁提出,是人的主观目的,比如:关心特斯拉的,嫉妒特斯拉的,想通过舆论打压特斯拉的,蹭特斯拉的IP提升自己的关注度的,闲着没事的,反对电动车或自动驾驶技术的人故意造势的。如果是普遍性的问题事故就是技术不到位。反正说明特斯拉市场占有率更大,受到的关注度更多,别人没想到的问题他正在遇到。
不管是哪个造车,先造福百姓而不是自己觉得自己牛,有竞争才会有比较,不要动不动就堪比那谁,甚至是一来就是高端豪华,交智商税吗?新势力先经过市场考验再说,口碑是普罗大众相传的,不是自卖自夸,弯道超车,传统车企能这么容易被碾压,品控才是唯一的出路,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谁在真的用心游泳,而不是混水摸鱼,割韭菜。
特斯拉事故报道的多,就是大家关注多呗。主要还是对电动车加新科技的不信任,再加上特斯拉是标杆,自然负面关注度要高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特斯拉便宜了,买的人多了,出事的几率也高了。满大街的国产model 3啊!好俗气呀。
事故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一是品牌影响力大,关注度高,一有问题,都在报道。人们对出问题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好的方面的关注度,因为觉得好是理所应当的。当另一个方面,也确实因为特斯拉卖得多吧,刚才说了,出问题是小概率事件,问题出的多,说明卖的也多。有些电动车不出什么问题,因为就没怎么卖得出去啊。
根据我自己开电动车的经验,其实电动车和燃油车行驶感受还是有点不同,油车你踩一脚油门还是有个功率输出的线性升高过程,而电车就是立刻到最高功率输出,往往会令一些刚刚转到电车或是刚拿驾照的驾驶员措手不及,所以容易出事故,而特斯拉是目前销量比较大的电车,那事故比例当然就高,也就会让我们经常听到。
特斯拉事故频出,事实发生了,就会被报出来,再正常不过。出了事故,没人报,才是不正常。看来在汽车行业混久了,看待正常的事反而感觉不正常了。
我觉着吧一是销量大了,出问题有概率,分母大了,分子自然也就大了;二是品牌效应,作为公认的电动汽车一哥,关于它的话题一直是个热门,它不上热搜都对不起马斯克,也不排除借力打力,宣传自己;三是产品质量品控,老马自己也承认,在产能爬坡时最好别买特斯拉,油漆都不急干,还指望其他有多靠谱,管中窥豹,其他没看见的问题更多;四是技术问题,特斯拉的智能驾驶辅助、单踏板等技术业内公认最强,但也没达到可以完全代替人工驾驶的标准,与它先期误导宣传也有关系,人们过于依赖该技术,难免不出问题。
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车的事故新闻,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而是消费者对特斯拉一贯的认知,一直以为其品质过硬,不应该出现任何问题,但这又未必是坏事,这可以倒逼特斯拉提高品质,降低故障率,促使其不断提高,要想彻底避免事故新闻,从根本上,要做到自身硬!
上期幸运回复者:@苏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规定,释放的精选留言上限为100条,但并不代表我们仅在这100条中挑选,而是踢车夏东认真阅读了后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后,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幸运粉丝。
如果您的答案比较精彩,将有可能入选下一期【踢车问答】栏目,并被随机抽中且获得由踢车夏东提供的纪念礼品一份,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点击标题查看【踢车问答】
151-160期
158期丨DM-i混动有何独特之处?怎样判定悬挂的好与坏?
157期丨插电混动有什么意义?华系车堪忧吗?
156期丨麋鹿测试有什么用?无线充电能解决里程焦虑吗?
155期丨消费者利益受损,靠“3.15”可以解决吗?
154期丨日系车为什么普遍比德系车更保值?
153期丨凯迪拉克XT6与林肯飞行家,选哪个?
152期丨我眼中的“未来终极”汽车,你觉得靠谱吗?
151期丨同样是S级,为什么迈巴赫可以卖的更贵?
141-150期
150期丨该不该买高尔夫8?领克是不是销量不行?
149期丨吉利牵手法拉第,会成为“法拉利”吗?
148期丨现在国产的中高端车水平如何,值得购买吗?
147期丨苹果造车为什么联手韩国现代?
146期丨为什么现代汽车在中国的竞争力不如以前了?
145期丨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选谁?
144期丨为什么网上说奔驰的质量“不好”,但销量却很好?
143期丨电动车真的就把燃油车淘汰了吗?
142期丨买国产还是买日系?
141期丨吉利星瑞、奥迪A3、领克01,选哪个好?
131-140期
140期丨大众的ID系列电动车,值得购买吗?
139期丨汽车换代有固定规律吗?什么叫中期改款?
138期丨现在是淘汰自己燃油车的时候吗?
137期丨燃油车真的会淘汰掉吗?电动车保值吗?
136期丨为什么雷克萨斯LS卖不过德系豪华车?
135期丨亚洲龙和君越比,谁好?
134期丨买奔驰GLC还是买宝马530?
133期丨4S店说能把V60刷成Polestar,会有风险吗?
132期丨比亚迪宋PLUS和哈弗H6,这俩大热门怎么选?
131期丨像造房子那样买车,却不能像造房子那样造车。
121-130期
130期丨坚持只造跑车的法拉利,到底会不会出SUV?
129期丨为什么奔驰车的名字里没有”D“?
128期丨和凯美瑞同底盘的ES,高档的价值在哪里?
127期丨25万预算买MPV,选国产还是合资?
126期丨价格相同的车,是不是最低配价高的质量更好?
125期丨预算够,买美系高档还是日系中档?
124期丨假如国产车能卖上合资价,能像合资一样好吗?
123期丨家里换车,主要老婆开,我还有提意见的必要吗?
122期丨国产电动车,开起来比合资燃油车或电动车如何?
121期丨说到国产车,我的观点可能和你不太一样……
111-120期
120期丨有人说中国是用车炫富时代,那国外呢?
119期丨听说以前为了应付碰撞测试,居然都这么干……
118期丨国产Model 3首撞成绩不错,与之相比,日系车是什么水平?
117期丨普通消费者买车,需要了解平台架构吗?
116期丨瓦罐与MPV,要“诗和远方”还是“柴米油盐”?
115期丨空挡滑行真的可以省油吗?
114期丨新款奔驰S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争议?
113期丨家用商用各占一半的MPV,除了GL8还有可选的吗?
112期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国车好还是外国车好?
111期丨和传统品牌的纯电动车相比,特斯拉到底好在哪里?
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踢车问答”,即可查看更多!
点击“在看”,开启爱车一天▼
汽车
-
-
- 2人死亡!青岛突发惨烈车祸,奔驰车装撞向高压线塔……
- 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应急说连日来的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4月22日下午,即墨一辆奔驰车雨天行驶转弯时,撞向路边高压线塔起火,事发时车内有两名司乘人员,事故导致车上的两名司乘人员死亡。视频来源...
- 学会应急
-
-
-
- 林肯:2021年以挑战者之姿全新出发
- 撰文 / 钱亚光编辑 / 张 南设计 / 赵昊然在源于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设计风格的全新展台上,林肯携入华以来最强大的参展阵容,发布全新量产概念车、首款国产插电式混...
- 汽车商业评论
-
-
-
- [踢车问答]为何日系车如此偏爱自吸+CVT?
- 踢车帮只为爱车的你!踢车问答踢车帮的小伙伴们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踢车问答第159期,火速戳开收听!本周入选的5个问题如下问题 1于龙 long:夏老师好,请问您觉得智能汽...
- 踢车帮
-
-
-
- 2021上海车展|刘苗苗:“奇数”“偶数”系列共同发力,北京越野为用户打造全谱系
- 4月19日,2021(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大幕,在车展期间,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品牌公关部部长刘苗苗,接受了买车网Buycar的专访,刘苗苗与买车网Buycar就北京越野的参展阵容、产品亮点等...
- 买车网
-
-
-
- 大众ID.4夺下世界年度车大奖,没想到特斯拉也“上榜”了
- 早前,央视特别策划的“2020中国汽车风云盛典”中,评出了十多款车型年度最佳车型,让不少人看了直呼“有内幕”。就在近日,世界年度车榜单(World Car Awards)又公布了全球范围内的2021年度汽车评选结果,下面...
- 车漫部落
-
-
-
- 上海车展限量款,两大国货之光帅到爆炸,最后一辆花再多钱也不让上路!
- 作为2021年第一个国际性的大型车展,上海车展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参展,也引来无数观众、网友的关注。据说每一次车展看车,人们询问最多的问题便是价格、颜色以及油耗等。当然,有一些车不是有钱能买到的,比如以...
- 腾讯汽车
-
-
-
- 这些“死对头”过招,全部火力全开,10-30万、国产合资都有,真是精彩!
- 【有车以后 导购】2021上海车展媒体日已经落下帷幕,在观众日相信好多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的去看车了。本届车展有车以后APP也为大家报道了很多令人激动的新车,其中有很多备受关注的热门SUV车型。今天我们就把上...
- 一起去SUV
-
-
-
- 特斯拉事件持续发酵,车主们怎么说?
- 这几天,特斯拉成了过街老鼠。 事情的导火线由一位女车主引起。在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她身穿着印有“刹车失灵”字样T恤,爬上其中一辆Model 3的车顶上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她试图通过这样“不要脸”的方式进行...
- 车主指南
-
-
-
- 油电对决!电车崛起,让顶尖学府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在车展上“吵了一架”
- 很多关注上海车展的朋友都会注意到,这次车展现场新能源汽车热度可以算是盖过了传统能源,毫无疑问,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智能电动汽车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电车崛起已经成为了妥妥的事实。不过,始...
- 电动邦
-
-
-
- 热点!这种驾考火了,报名人数暴涨!
- 近期,央视财经记者在走访市场时了解到,由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等多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过渡期,即将在今年集中截止,届时,最大车速超过25km/h的两轮电动车,都将按照机动车来管理,驾驶者上路必须...
- 驾考宝典
-
-
-
- 任何一辆车:方向盘下都有插口,多数人浪费不用,聪明人天天用
- 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一件进入到现在的千家万户,几乎每家都拥有自己的小车,很多家庭响应小排量政策,基本都买的1.6L以下的发动机,动力相对较差,起步肉又慢,超车反应迟钝,聪明司机在油门插槽一用,插上一个...
- 开车技巧
-
-
-
- 一旦走错,6分不保!新版“红绿灯”开始启用,采用新国标信号灯。
- 随着现在大家尽情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买一辆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毕竟对于大家来说,汽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而且它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让道路交...
- 学车开车技巧
-
-
-
- 工程师说:「漂移」从关ESP开始
- 这个灯可以叫做ESP提示灯,如果一直亮着不熄灭,代表ESP系统有问题,此时ESP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ESP提示灯已经不稳定了,ESP正在帮助您,但并不一定需要驾驶员送油门或减速(因情况而异)。之前说过,ESP作为电...
- CLauto酷乐汽车
-
-
-
- 30分钟,超40次刹车,特斯拉公布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大量细节曝光
-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4月22日出现重大进展。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据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22日下午,特斯拉提供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
- 极速车坛
-
-
-
- “国民潮牌”五菱再出新车,预定下一个爆款?
- 今年的上海车展可谓是格外热闹,经历了去年底的北京、广州两大国际车展以后,各大品牌似乎都还意犹未尽,依旧为我们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重磅新车。而在众多品牌当中,“国民潮牌”——五菱汽车更是凭借着一款敞篷...
- 车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