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你的回答很重要!
  • 来源:生了么




生了么 有趣的孕产母婴科普短视频 3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关注⬆️有趣的母婴讯息


来源:妈妈手册

ID:jqfans 作者:晨妈



生活中,你跟孩子讨论过“死亡”的问题吗?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大部分父母眼中,“死亡”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前两天,蛋蛋一个同学家中养的小猫去世了,他回来就问我:
妈妈,死是什么呀?我们都会死吗?
听到他突然问这个问题,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本想告诉他“死亡就是睡了很长很长的一觉”这种“标准答案”,但又觉得过于敷衍。
事后我想了想,决定好好跟他聊聊这个问题。今天,也想和爸爸妈妈们说说“死亡教育”究竟该不该做,怎么做。


1坦然地和孩子聊死亡

孩子从3岁开始,就可能对“死亡”的概念产生兴趣。只不过,受到心理认知不足的影响,他们对“死亡”还不太会产生情绪上的变化。
就算知道某个小动物或者某个亲人去世,他们也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有痛苦的情绪。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渐渐对“死亡”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尤其是参加葬礼或者和家人谈到“死亡”时,大人们越敏感、越避讳,他们越能感知到“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悲伤。

渐渐地,在他们心中,“死亡”会成为一个很可怕的东西,这对于他们正确认识“死亡”是很不利的。
因此,当孩子对“死亡”产生好奇心,询问家长的时候,我们应该坦然地和他们聊聊,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这样他们才会珍视生命,尊重生命。


2告诉孩子,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近两年,我们看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新闻:



因为写不完作业、被妈妈训斥、考试没考好怕被批评,这些孩子就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诸如此类的事件,越来越层出不穷,也让我们痛心疾首。
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
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我想,造成他们选择轻身的原因,除了压力大,残缺的死亡教育也是另一大原因。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二字,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有做一切事情的基础。
所以,请一定要告诉孩子:
生命只有一次,是值得我们敬畏,值得我们珍视的。


在遇到苦难时,选择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更是一种逃避。


3告诉孩子,想念是能够穿越生死的力量

提及死亡,晨妈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那么多个常年放置在殡仪馆的骨灰盒,因为被遗忘,年复一年地在那里落满灰尘,在岁月里彻彻底底地死亡。
正如大卫·伊戈曼在《生命的清单》里说的: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死亡,并不可怕,这也是人一生的必然规律,那些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会因为思念而永远相连在一起。
所以,当孩子问你,是否也会死去,是否能永远陪着他时,你可以告诉他:
爸爸妈妈没有办法永远陪着你,终有一天,我们会死去,但我们的爱会永远陪伴着你,守护着你。
思念,是唯一可以穿越生死的力量。


哲学家萨瓦特尔曾说:
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事情,那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是,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希望父母们都能重视起“死亡教育”这堂课,让孩子学会正视生命,珍惜生命。



*本期内容由文妈妈手册原创,600万妈妈关注的母婴公众号。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六一好物~

【欧比信二合一沐浴露】


只要一点就能轻松打出超多泡泡


天然植物配方,不刺激无泪配方



含有天然植物油

好玩又呵护宝宝肌肤



团价88/瓶 可以用好久噢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购买



生了么 有趣的孕产母婴科普短视频 3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关注⬆️有趣的‍p‍母婴讯息

育儿

<< 6 7 8 9 10 >> 

公众号 • 生了么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