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其实我也不想带儿子进女厕!
- 来源:果壳
🚽 🚽 🚽
最近,“妈妈带儿子去女卫生间”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女性觉得,小男孩进女卫生间,自己受到了冒犯;家长却觉得这是无奈之举。一时之间,矛盾似乎难以调和。
说实话,绝大部分家长都能意识到带小朋友去异性卫生间的不便,无论是对自己、对孩子,还是对他人,但现实又确实不太给力——很多公共场合都存在卫生间少、距离远、排队时间长、第三卫生间和配有儿童卫生间的母婴室稀缺等问题。
遇到孩子着急要上厕所,父母要么抱着一路狂奔,要么只能“就地解决”,如果没有同性家长陪同,带孩子去异性卫生间也着实是无奈之举。
说白了,这就是公共场所不充足、不友好的如厕基础设施,和带娃家庭日益增长的文明如厕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公共厕所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公共厕所的数量是15.34万座,大约每万人拥有2.93座公厕[2],更别提适合孩子的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更稀缺了。(详细数据见后文)
那么,这种情况下,带娃去异性卫生间,该不该被骂呢?
1
带小朋友去异性卫生间,
确实会让人感到冒犯!
作为一位女孩的母亲,“妈妈带儿子去女卫生间”这种情况我遇到过不止一次,我对此是理解的,因为这多半是无奈之举。
虽然能理解和包容,但换位思考,面对进入女卫生间的小男孩,女士们也有足够的理由觉得被冒犯。
一些带男孩去女厕的妈妈,可能会认为:“孩子还小,有啥可介意的呢?”
事实上,从婴幼儿时期孩子就开始表现出对“性”的兴趣。
比如0-2岁的婴幼儿会触摸自己生殖器官,2-4岁的幼儿可能出现玩弄生殖器官等类似自慰的行为,并对探索自己和同伴的身体表现出较强兴趣。
再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在游戏中模仿成年异性交往、约会等行为[3][4]。
这说明,孩子对“性”的认识和兴趣,极有可能远早于家长开始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间。因此,即使孩子还小,也有可能关注其他女士的身体和行为。
而在卫生间这样有可能暴露身体隐私部位的空间,一般女性都不太想被人密切关注。
能被妈妈带到女厕的男孩子,多半年龄不大,正是好动、好奇的阶段。如果母亲不加以引导和管束,孩子可能会在女厕中东看西看,喊叫笑闹。
如果孩子特别调皮,甚至会有拉女卫隔间门、趴在门下空隙窥视等行为,这会让女士们觉得很尴尬、很不安。
试想,哪位女士愿意在如厕时被拍门声惊扰,甚至面对隔间门下探出的一双眼睛呢?
有时,我们带孩子进入异性卫生间的确出于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还存在着其他解决方案(详见后文)。
而大概正是这些解决方案的存在,让其他女士们感到被冒犯。因为她们也不知道,家长们是不是已经尝试过其他方法了。
而且,在这个情景的冲突里,大家对“不得已而为之”的定义标准是不同的:有解决方案但较难实现vs不方便实现vs不想实现vs完全没有解决方案之间,存在着差异。
希望上面这段内容,能让带小男孩去女厕的妈妈们,更理解女卫里其他女士所表现出的不满,甚至是直白的指责。
面对他人的不满,是该觉得有点抱歉?还是以“孩子还小”为由,蛮横地要求他人包容、理解?我想至少,不该是反过去指责其他女士多事,毕竟这里是lady's room啊……
多说一句,哪怕是为自家孩子成长考虑,带孩子去异性卫生间也对孩子有不利影响——孩子可能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现实和家长/老师教我的保护隐私知识不一样?
明明说好女生不能进男厕所,男生也不能进女厕所的,为什么这里有异性?
......
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
别总说“孩子还小,他/她不懂”,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可能远远早于家长的想象。也正因如此,领先世界的荷兰性教育甚至从4岁就开始了!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性教育】,看看荷兰的性教育是什么样的?
2
如何“优雅”应对孩子如厕难题?
首先,我想提醒——如果真的需要带娃去异性卫生间,最好和孩子说清楚,这是无奈之举,不是“正常现象”。
而且,一定要向孩子强调:去异性卫生间时,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不可窥探他人隐私。如果对身体感到好奇,家长可以在家里或其他恰当的场合,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讲解。
有些家长还发明了用丝巾/围巾暂时蒙住小朋友眼睛,直接带去卫生间隔间的方法,听起来似乎也可行。
那如果队友无法一起出门,而你也不愿意带孩子去异性卫生间,也无法方便的找到第三卫生间时,还能如何应对小朋友在外面如厕的问题呢?
我自己摸索出以下几个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提前做好功课,了解目的地公厕数量和大体位置。
带娃外出前,先查询一下目的地商家的电话,问一下厕所的数量和大概分布位置,是否有第三卫生间。
还可以看一下x众点评等网站上大家的评价,一般亲子类场所多半都有涉及到卫生间好不好找、够不够用的评价。
进入场所时也可以提前问一下工作人员。如果设备设施实在跟不上,那还是优先选择方便独自带异性小朋友出门的场所吧!
2
地图类、如厕类APP用起来。
现在,x度、x德等地图类APP上都会有搜索目的地附近卫生间功能,还能显示搜索到的卫生间是哪种类型。
一些城市还开发了“xx市如厕指南”这样的APP,方便市民就近找到卫生间。我还看到过一个名叫“城市公厕”的APP,据说也可以帮我们快速找到各类公厕,包括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
x度地图中搜索“附近-厕所”的显示结果
这里提供一个小tips:
除了直接搜索卫生间,还可以搜一下目的地周边有没有麦x劳、肯x基、必x客这类数量庞大的连锁商家。
万一游玩场所的卫生间排起长队,这些商家的卫生间或许可以“借用”一下,算是个备选项。
3
寻求外援,找场所工作人员帮忙。
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博物馆、图书馆等,卫生间附近往往有保洁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我们可以请和孩子同性别的工作人员,帮忙带孩子上一下厕所。
像国家博物馆,几乎每层卫生间门口都有好几位男女保洁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求助起来是很方便的。
我不推荐家长求助于卫生间门口那些看起来靠谱的陌生异性。虽然求助于场所的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个人总觉得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场所”这个约束下,似乎更可靠一些。
这不是我们当家长的疑神疑鬼,而是我们实在无法保证场所工作人员、保洁员,以及看似靠谱的陌生异性都是善良的好公民。所以老话重提:提早给孩子做好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要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了解哪些身体触碰是可以接受和不可以接受的。
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万一他人对自己做出让自己不舒服的身体接触,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
这样,在请他人帮忙带孩子如厕时,家长也能安心一点。
很多家长会说:“我知道性教育很重要,但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开口谈性。”
儿童性教育该从何时开始、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性教育】,即可获取实用建议。
4
无奈的小工具,也可以准备上。
男孩子的家长可能会选择出门带个空的饮料瓶,以便在某些时刻救个急,这也不失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女孩子的家长就不太方便让孩子在饮料瓶里解决了,还好现在x宝上出现了男女童均可用的“儿童外出小便壶“、”儿童外出折叠马桶”、“儿童应急尿袋“这类产品,如果孩子能接受,大家可以按需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来应急。
👆儿童外出折叠小便器,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还是想提醒家长们,即使要用这类产品,也请尽量给孩子找个隐蔽的地方,并用大人的衣物给孩子遮挡一下, 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这将有利于帮助孩子巩固“保护隐私部位、不在公共场合暴露身体”的正确观念[5]。
3
有娃家庭离“卫生间”自由,
还有多远?
一般的公众号,到这里文章基本就结束了。但谁让我们是果壳童学馆呢,我们还真的去数了一下厕所!
上文,我们提到了一个数据——2019年我国公共厕所的数量是15.34万座,大约每万人拥有2.93座公厕[2]。
公厕数量的增长,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体现,国家一直在不断推进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水平。2015起,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发动厕所革命,牵头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8万座[6]。
2017年,国家旅游局又发布了《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7]。计划指出,从2018到2020年,全国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这个计划还提出,要推广厕所数字地图、APP等服务手段,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提高女厕比例等等。
同样在2017年,国家还发布了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商业区、重要交通客运场所、重要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及其他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和医院,这四类场所应设第三卫生间。同时对第三卫生间的面积和设施设备做了具体规定[8]。
这些政策让人倍感欣慰的同时,现实却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对于几乎每周末都要带孩子外出的有娃家庭来说,哪怕是居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想实现“卫生间自由”也不是太容易。
根据中新网上海的报道,2019年上海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也仅为14%[9]。北京的情况可能还不如上海。
虽然早在2017年北京市旅游委就表示,当年将新建改建120座旅游厕所,并将增设第三卫生间[10]。但新华网记者在同年探访北京市区的公共场所,发现75组公共卫生间中仅有9处配备第三卫生间,其中不少还被占用或设备不全[11]。
说到这,想问问深圳的朋友,据说在公厕数量和设备设施方面深圳都比北京优秀,欢迎你们在留言区分享,不介意凡尔赛。
网上看到深圳的第三卫生间,真是干净敞亮啊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讲,我带孩子去北京动物园很多次,只在北极熊馆外看到过一个不是特别干净的第三卫生间。
在故宫我曾欣喜地看到母婴室的标志,那瞬间觉得这些肃穆恢弘的宫殿有了一丝温情,只不过从这个标志走到母婴室,距离也不算近……
印象比较好的是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内在男厕和女厕中间设置了面积不小的第三卫生间,里面配有适合孩子身高的小马桶。西红门荟聚商场的母婴室面积也不小,而且其中配套了不止一个儿童卫生间,对于有娃家庭很友好。
遗憾的是,有一些不带娃的成人为图方便,也来蹭母婴室的儿童卫生间使用,甚至在里面吸烟……
今天这个话题,没孩子的朋友或许很难理解其中曲折:出门前让孩子上好厕所,或者在外面遇到卫生间就带孩子上一下,也不至于让孩子憋到尿急嘛。
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出门前娃死活就是不上厕所,在外面遇到厕所时玩的正疯不想上,直到尿急才喊父母……这些,都是为人父母后才能体会的无奈啊!
最后,我真诚呼吁,广告商们能不能将目光投向公厕,尤其是第三卫生间的建设上来?
试想,家长陪着孩子在一个干净、敞亮、不拥挤的第三卫生间内如厕,心情愉悦地看着卫生间内或温馨、或艺术的各类广告,这个广告接收时长和效果,恐怕远比抱着孩子急匆匆找公厕时,瞟一眼路边的广告牌效果要好得多!
这种投资难道不是双赢吗?
回复“性教育”,获取儿童性教育相关建议
回复“内驱力”,获取儿童内驱力培养指南
回复“科普动画”,获取21部优质儿童科普动画(含中英双语资源)
回复“分龄”,获取0-12岁儿童分龄阅读指南
回复“PBL”,获取免费PBL(项目式学习)资源(每周更新)
策划/编辑丨章鱼妈,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
编辑丨羚羊
育儿
-
-
- 多囊女性的孕周怎么算?可别算错了!
- 在孕期,算准孕周非常重要,从前期的胚胎发育情况,孕中期宝宝生长大小,到孕晚期是否要人工催发动,无时不刻都需要与孕周结合来评估。而我们多囊姐妹的一个特殊性就是,排卵时间是不定的,并不是月经第14天排卵...
- 多囊卵巢综合症
-
-
-
- 对不起,其实我也不想带儿子进女厕!
- 最近,“妈妈带儿子去女卫生间”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女性觉得,小男孩进女卫生间,自己受到了冒犯;家长却觉得这是无奈之举。一时之间,矛盾似乎难以调和。说实话,绝大部分家长都能意识到带小朋友去异...
- 果壳
-
-
-
- 低情商的孩子往往有这3种表现,如果不及时引导,将来可能要吃大亏!
- 作者|暖心最近,被综艺节目《我的小尾巴》里一个叫李雨涵的小女孩圈粉了,因为她太懂事了。哥哥工作很辛苦,她主动做好便当,乘车几个小时给他送过去,就算迷路了,也不告诉哥哥。她看见哥哥受伤时,会立马担心...
- 超级育儿师
-
-
-
- 你家宝宝会“爬”吗?抓住爬行敏感期,以下好处让宝宝受益终生
- 文|好孕姐“你家宝宝患有感统失调症。”听到诊断结果时,莉莉眉头紧皱,她家宝宝刚上幼儿园,因为走路总是跌倒,频率过高,明显不正常,无奈之下送到医院检查。本以为是四肢不协调造成的,没想到诊断结果比想象...
- 好孕
-
-
-
- 扇耳光、扒衣服,13岁女孩被虐10小时,李玫瑾:养废一个孩子,这2个字就够了
- 中国家长最喜欢说这四句话来弥补过错: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大过年的,还是孩子。于是“还是孩子”成了无数家长用来搪塞事故,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借口,然而他们口中的“孩子”却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纯真善...
- 幼儿园手工
-
-
-
- 《妈妈,不要对我发火》,看完心都碎了
- 作者:朗读君来源:朗读君数学(ID:langdu150)“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讲几遍了,怎么还不会?”妈妈,你又对我发火了。面目狰狞,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用手戳着我的脑袋,对着我河东狮吼。可你刚刚还很温...
- 育儿网
-
-
-
- 你来问,我来答,让你轻轻松松来带娃
- 关于如何养育孩子这个话题,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家庭问题,也延伸到了一个社会问题,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我们十分不得解。在这里我...
- 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
-
-
-
- 宝宝胖得可爱,未必是好事,胖不对地方一样很麻烦
-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新闻视频里,只要一看到胖胖的宝宝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惊呼“好可爱”,的确,从视觉上来说,一个小家伙胖到圆滚滚确实讨喜的一种表现,但胖本身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来说,却是一种伤害。...
- 杏妈说育儿
-
-
-
- 这两个经典句式,毁了孩子,也毁了亲子关系
- 育儿是我们一生当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让孩子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当孩子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做时,我们通常会怎么样呢?根据调查显示,家长们最常用的方法分别是控制、放任...
- 超级育儿师
-
-
-
- 娃的房间乱得像狗窝?跟我学几招,让他自己主动去收拾!
- 最近嘟妈看到两个小朋友,听到妈妈还有五分钟就要到家了,就像我们在游戏中听到“敌军还有30s到达战场。面对摆满玩具的战场,迅速提着自己的小口袋,开启了收拾模式。竟然在短时间将客厅变得焕然一新。相信很多...
- 嘟嘟医生
-
-
-
- “读大师绘本,启金色童年”云端故事会 ——凯迪克获奖大师金色童年四部曲
- 肯德基小书迷王国x童趣出版有限公司x唐·弗里曼经典绘本凯迪克获奖大师金色童年四部曲云端故事会5月22日正式登录肯德基亲子乐园小程序!扫一扫,听小群姐姐讲故事!爱与责任、社会交往、解决问题、自我价值四大...
- 笑脸童年
-
-
-
- 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口袋很鼓,翻出东西后伤心难过,园长:已退园
- 养3岁之前的孩子是十分辛苦的,许多宝妈好不容易熬过这三年,以为会轻松些,但近年幼儿园的负面消息频出,不得不让家长们操心。所以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获取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
- 幼儿园手工
-
-
-
-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你的回答很重要!
-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作者:晨妈生活中,你跟孩子讨论过“死亡”的问题吗?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大部分父母眼中,“死亡”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前两天,蛋蛋一个同学家中养的小猫去世...
- 生了么
-
-
-
- 33岁“成年巨婴”引热议!穿纸尿裤要喂饭,60岁母亲为未来担忧
- 形容一个人没有自理能力或是思想幼稚,我们通常会用到“巨婴”一词,以此来嘲笑那些明明已经长大成人,行为能力却不相符的人。然而在美国,真的有一个现实版“巨婴”。一个宝宝需要穿纸尿裤、每天吃奶粉、玩玩具...
- 爸妈说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