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扬和鼓励,有什么区别?90%的家长都用错了,这3步解锁正确的打开方式
- 来源:父母堂
关于表扬、批评和鼓励的话题,我们经常能收到家长们的提问:
“为什么一开始有效的表扬方式,后面就失效了?”
“孩子只能听得进别人夸她的话,听不进去批评,怎么办?”
“批评不好我是知道的,表扬哪里不好了?”
我们都知道批评教育被认为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那么表扬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否定赏罚教育,表扬和批评只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背后的目的都是“操控”,而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能够“自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表扬和鼓励,有什么区别?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表扬≠鼓励
纵向关系vs横向关系
表面上看,表扬和鼓励只是语言上措辞的不同。
表扬一般是这样的:宝宝你真棒!你真是个乖孩子!你真聪明!你今天真漂亮!我为你感到骄傲……
深扒表扬和鼓励,其中折射出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指出,表扬和批评,跟孩子建立的是纵向关系,背后的目的是试图操控孩子,而鼓励更利于建立平等且稳定的横向关系。
在纵向关系中,包含着一种权力导向,即父母高于孩子。
比如你让娃帮忙一起准备晚餐,会表扬TA你真棒、你真乖,而要是老公/老婆帮忙一起准备,你一定不会说表扬的话,最多是一句“谢谢”。
像“你真是好孩子,你这样做真棒”这类表扬的话,明显带着纵向操控意味,以站在高处往下俯视的视角去看他人,以自己的标准为基础,来评判你好不好。
在表扬教育下,孩子的行为体现的是关系中处于高位者的意志,长期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行事很可能会变得谨慎,甚至讨好。
经常收获表扬的孩子,容易忽略事情本身带来的收获和快乐。孩子是为了得到夸奖或者说是让父母开心,才会这样做。一旦某天不再得到表扬,或者失败了,孩子便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很难承受起这样的心理落差。
过度的表扬还会让高自尊变成自恋,即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优越性。
2
鼓励和表扬
效果大有不同
和纵向关系中的“权力导向”不同,横向关系更能接纳彼此差异,注重平等、互相尊重、共同协调的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横向关系”才是人际关系中的最佳状态,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孩子,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些“催化剂”,也就是“鼓励”。
表扬针对结果,鼓励针对过程中的行为和努力。
从长期的角度看,表扬和鼓励对孩子产生的心理暗示和教育效果是不同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做过一个实验,她的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学生做了项研究——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们被分成两组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第一轮拼图很简单,孩子们都能顺利完成。一组孩子得到的是“智力”相关的表扬:“你对拼图很有天赋,很聪明哦!”另一组得到的是关于过程中“努力”的肯定:“你刚才一定很努力去完成,接下来你一定能表现地更加出色。”
第二轮,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拼图任务,表扬组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更加简单的任务,他们并不愿意面对挑战;而刚刚受到鼓励的孩子,90%选择了难度偏高的任务。
德韦克教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当我们在说一个孩子聪明时,就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第三轮拼图任务难度非常大,实验团队故意让所有的孩子都没能完成,让他们受挫。
鼓励组孩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还不够努力,下次再加把劲说不定就可以;而表扬组孩子认为,是他们不够聪明,才会失败的,就算努力也无济于事。
最后的第四轮任务,鼓励组的孩子成绩比最初高30%,而表扬组的孩子成绩反而退步了20%。
德韦克表示:鼓励孩子相当于肯定孩子的行为和努力,给孩子带来自我掌控的感觉;反之,一直表扬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TA,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在面对失败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表扬给孩子带来的长期教育效果是:依赖于他人。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3
鼓励孩子的三个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不可避免地会有纵向关系的成分,亲子关系都是从纵向关系开始,但好的亲子关系会慢慢演变成横向关系。
用鼓励代替表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有三个步骤:
▶ 在孩子的不完美中,寻找积极的一面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使用的是“问题视角”,聚焦于“你有哪些缺点”。在积极心理学上,有一种关注人内在力量的视角——强调“淡化问题,关注优势”。
小花接触作文已经一年多了,最初她非常惧怕写作文,拿她的早期作品来看,基本是凑字数和一通乱写。我没有批评她,也没有给她报作文班增加压力,只是让她把每次的作文拿来给我看看。
写得不好没关系,我从里面挑精彩的部分给她点评。一开始的确没什么亮点,我就圈她写得好的几个字,比如“这笔捺特别好”,有可以圈出来的词,就告诉她相关的好词好句。后来,可以圈出来的亮点越来越多,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偶尔一个小段落都不错。
优势视角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且更具价值的孩子。
▶ 给予孩子真实而具体的肯定
大人对孩子的鼓励,一定要越具体越好。
我点评小花的作文通常是这样说的:这一句写得形象生动,我能感受到你描绘的画面;这里的观点新颖,思考问题角度很独立,可以再深入一点;那里描写奶奶的心理活动很细腻,看来你们的祖孙时光过得很不错……
这些夸不是虚夸,而是实实在在的肯定,我说出来,她也能认可我:“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
这样的肯定,使得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而不只是自己被夸了。
▶ 提出的目标,循序渐进,具体而易实现
每次给小花点评好作文,我也会提出一些新的“希望”。
比如“这一次的动物园之行一定非常精彩,但我看了感觉有点小遗憾,中间像电影卡壳跳过了一段,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我很想知道其中的细节,你能再补充一下吗?”
这种目标比起“这次得了三个星,下次要得四颗星”来说,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成长更像是闯关游戏,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在快速完成小任务的喜悦中不断朝大目标靠近。
鼓励孩子的目的,不是让TA按照我们所预想的路线最终达到期望,而是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去发现那个更好的自己。
内驱鼓励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给予孩子的。不管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否优秀还是糟糕,都值得被鼓励,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鼓励是促使他们发挥自己潜能的方式。
表扬让孩子依赖外界评价,而鼓励会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鼓励孩子和表扬孩子的差异,你get到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讨论。
— 好物推荐 —
育儿
-
-
- 6岁前,千万别给宝宝泡脚!这4件事也要注意!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凡妈。最近逐渐秃顶的凡爸突然开始养生了,白天保温杯里泡枸杞,晚上睡前还要洗一洗——泡脚。加醋加盐又加姜,再加点热,一对酸臭的水煮猪蹄都可以上桌了。自己泡舒服了,还要拉着凡凡...
- 育学园
-
-
-
- 假如你有一个儿子,千万不要对他做这些
- 很多男孩小时候都听过这句话:「男子汉,不许哭!」养一个男孩,真的要教育他不要哭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养儿子,哪些「坑」绝对不要踩。(女儿版在文末哦~)01 私处清洁莫忽视相比于女宝宝,男宝宝的私处清洁...
- 丁香医生
-
-
-
- 为什么产检时要做胎儿心脏彩超的检查?
- 孕妈在孕中晚期产检的时候,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孕妈做一次胎儿心脏彩超的检查,有些孕妈妈会有疑问:我心脏一直都很好呀,为什么还要做心脏彩超呢?又或者做了心脏彩超后发现了异常,孕妈妈也会着急:医生,这个病...
- 乌鲁木齐市凤凰妇产医院
-
-
-
- 这套护肤测试题,平均得分只有60分,你能考多少分?
- 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经常要面对皮肤问题,比如:孩子身上长血管瘤、色素痣出现湿疹、红屁股、间擦疹等女性的护肤品、防晒霜怎么选有痤疮怎么吃?脱发怎么护理?面膜要不要用,医美项目怎么选….在这些问题上...
- drpei
-
-
-
- 新冠疫苗只管半年?晚打第二针就前功尽弃?过敏备孕不能接种?
-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过敏体质、备孕不能接种疫苗”“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等说法,在网上此起彼伏。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误读一: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对“新冠疫...
- 科普中国
-
-
-
- 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认识更多的字?这么做就对了!
- 作为一个“新宝妈”,在妈妈群里拉家常的时候,往往避不开的就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自从有了“四脚吞金兽”以来,我就在孩子的启蒙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多心血,但是效果却不太理想。从小家长就跟我...
- 妈咪育儿分享
-
-
-
- hCG水平和流产,二者有何联系?
- 研究人员发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低与妊娠丢失有关。高达26%的怀孕以妊娠丢失告终[1]。有多种潜在原因导致妊娠丢失,如染色体异常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高,但它也包括未知怀孕,...
- idiabetes
-
-
-
- 惊!2岁幼童“偷开”三轮车,致两车受损!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脑海里缺乏“危险”观念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近日安徽马鞍山一个2岁娃娃偷偷驾驶了父亲的电动三轮车然后闯祸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马鞍山交警接到群众报警城区映翠...
- 中国交通频道
-
-
-
- 青春期孩子叛逆,拒绝沟通、对表扬不领情?专家支这几招,管用!
- 孩子步入青春期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痛,突然间曾经听话的孩子变得很叛逆,曾经的贴心小棉袄再也不愿和爸妈说心里话了,孩子多了自己的小秘密,经常关上房门,将爸妈拒之门外。……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怎样和他们保持...
- 央视少儿
-
-
-
- 爸爸妈妈,别让《我的姐姐》变成“樊胜美”。
- 近日,《我的姐姐》上映了,大荧幕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她的父母为了生二胎得儿子,让姐姐装残疾人,甚至送到别处寄人篱下。一场车祸,使整个家庭更加残破不堪,远离家庭的姐姐被迫回来抚养弟弟...
- 嘟嘟医生
-
-
-
- 表扬和鼓励,有什么区别?90%的家长都用错了,这3步解锁正确的打开方式
- 关于表扬、批评和鼓励的话题,我们经常能收到家长们的提问:“为什么一开始有效的表扬方式,后面就失效了?”“孩子只能听得进别人夸她的话,听不进去批评,怎么办?”“批评不好我是知道的,表扬哪里不好了?”...
- 父母堂
-
-
-
- “姐姐就该让着弟弟吗”?家有俩宝的爸妈这样做能让孩子“相亲相爱”
- 这几天,《我的姐姐》泪目刷屏,口碑热度居高不下。电影借着一对姐弟,戳穿了时代伤痕与传统思维给人一层层套上枷锁的真相,诉说着一种夹杂在亲情中,却又难以明说的情绪。电影上映后,相应话题的“姐弟”话题上...
- 大河微医
-
-
-
- 新生代母婴用户的沟通法则是什么?这个品牌给出了答案
- 作者 | 孤舟(DoMarketing-营销智库 主笔)、来源 | DoMarketing-营销智库(ID:Domarketing-001),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随着90、95后成为母婴生育主力军,年轻家庭消费潜力稳步提升,母婴行业正迎来新
- DoMarketing-营销智库
-
-
-
- 七大方法,让顺产更顺利,您具备几条?
- 随着孕产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孕妈妈意识到顺产的好处,中国顺产率也开始有所升高。那如何能让顺产更顺利呢?首先,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很重要! 胎宝宝不能太大宝宝正常的出生体重是2.5~4千克,在正常的体...
- 快乐孕育孕妇课堂
-
-
-
- 想要宝妈睡得好,哄新生儿的方法很重要,新手爹妈要掌握
- 随着宝宝的出生,孕妇 升级为妈妈,此刻,除了对新生儿的喜欢和激动心里,其实还有不断迷茫。比如,孩子睡觉不踏实,夜里睡不好,导致新手妈妈也睡眠不足,这可如何是好?事实上,新生儿的睡眠不踏实,是由于刚...
- 杏妈说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