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不要过度在意他人评价
  • 来源:MacTalk


题图:拍摄于台北故宫


这两天把晓说最后的几期听完了,据说高晓松和韩寒的对谈是晓说系列的最后一期,从此以后,晓说绝响江湖。


晓说这个节目,从上线我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听,可以说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现在没了,多少有点寂寥,不过万事有始有终,也是常事,未来会有更新鲜的事物在下个路口出现。


晓说起于 2012 年 3 月,算起来有 7 年了,据说高晓松最早给这个脱口秀起的名字是《闲的蛋疼》,后来遇到韩寒,韩寒亲自为栏目命名「晓说」,取自高晓松的名字,英文名「morning call」,最终这个栏目又以两人对谈结束,可谓起于韩寒,终于韩寒。


高晓松和韩寒都属于少年成名,分别以音乐和写作行走江湖,最终被推上神坛,然后急转直下,历经起起落落,终至平和境地。博客时代这两位大哥还干过一架,高晓松为陆川出头告韩寒三重门歌词侵权,结果他的博客立刻被那时候疯狂的韩寒粉丝攻陷,可谓寒军到处寸草不生,高晓松占理占法但不占情,不得已关了博客,官司好像也败诉了,韩寒用一句「高处不胜寒」结束了战斗。谁成想两人不打不相识,后来还成了好朋友。


节目中两人从小说聊起,谈了写作、音乐、电影,人生的高潮和低谷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听。不过引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却是第三个人,冯唐。关于冯唐的文章我之前也写过,作家、妇产科博士、咨询师、企业高管等等,人生同样精彩。因为文风老练辛辣,还写出了《不二》这样的作品。高晓松说他这么多年一直保持「遗世独立」「成仙」的风骨,累是累点,但有范儿啊。结果冯唐在写出了剑指韩寒的金线论(写作有一条金线)之后,遭到大量的攻击,冯唐看着那些攻击言论,委屈巴巴的和高晓松吐槽:我说错了吗?我说错什么了,他们为什么要骂我呢?脆弱的不行。


你看,没想到浓眉大眼如冯唐,也有败走麦城的至暗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至暗时刻,造成低谷的原因,一种自己没把事做好,或者想做成而不可达,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挺好的,事做的不错,也没做错什么事,但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招致外部狂风暴雨的攻击,如同汪洋中的浮萍,无力改变风暴眼,自然郁闷不已。对于第一种我们只能修炼强大的内心,提升能力,自己消化。对于后一种,除了自己消化,还要避免去看那些垃圾信息,不必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


王朔曾经告诉高晓松,所谓的活明白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绝不把评判标准交给别人。你要做事,要发出声音,要与人交流,一定会遇到正反馈,同时也会有负反馈。你会被一批人喜爱,也会被一拨人讨厌,不要看到正面评价就沾沾自喜,也不要看到负面攻击就颓废沉沦,没有意义。


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不要主动去搜索自己的负面信息或别人是怎么攻击你的。无论是好奇心作祟,还是过度在意别人评价,很多人会去百度、知乎、微博上搜索阅读这些东西,读完以后心如死灰,这能怪谁呢?这些垃圾信息可能不会左右你未来的决定,但是一定会影响你现在的心情,看了没有任何好处,不看也罢。


有人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又没被骂过。其实我是坐着的,以前出书就被骂过,写公众号,加盟锤子科技,离职锤子科技,做极客时间,推广产品,一路走来,总会有人攻击你。现在推广极客时间也是,总会有人在文章里留言吐槽或骂人。吐槽的不理,骂人的拉黑,消息就懒得看了,因为评价的标准不在这些人嘴里啊。雷军韩寒冯大辉老师,都多大的腕啊,不一样在推广自己的手机、电影和小程序么,我怎么就不能推极客时间了呢?我又不是腕儿。


所以未来肯定是一边做好产品,一边输出原创,一边推广产品。史称三边协议,我觉得挺好。


另外,不必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有利于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很多人求你办事或者参加聚会,也就是尝试一下,关系不到或者没有双赢,主动拒绝也许是更好的处理方式。但拒绝之后再左思右想别人怎么看自己,各种纠结,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当然了,不要过度在意,不是完全不在意。否则你真的要遗世而独立了。


人生苦短,毕竟我们还有太多的正事要做啊。


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名人

<< 11 12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