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生命的最后十几秒,他做了这个决定……
  • 来源:中国石油







减速


靠边


停车


拉手刹


打开双闪


十几秒的时间,


他栽倒在了方向盘上,


一只脚还牢牢地踩着刹车,


身后是满载28吨热油的油罐车。



十几秒的时间,你可以做什么?


好像短到什么都做不了。




对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罐车司机张善哲来说,




用生命最后的气息,将油罐车稳稳停在路边,


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次双闪。





双胞胎外孙是张善哲最放不下的“心头肉”。(张善哲家人供图)




如何将一个油罐车整齐地停在路边?



将12米的油罐车停下:



  • 打方向盘;


  • 直行一段距离让油罐车摆正;


  • 确定车头方向和油罐方向无误再踩刹车。



事发的路宽不到6米,脑出血的情况下,张善哲十几秒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操作。





“妈,我上班了。”他再也没能回来


11月21日,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罐车司机张善哲驾车执行运输任务时突发疾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忍着剧痛将油罐车稳稳地停在路边,用生命保护了集体财产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GPS卫星车辆监控系统


记下了张善哲人生最后的轨迹

17时39分


张善哲从沈四联合站出发,驾驶装载28吨热油的辽AW8070号罐车驶往沈二联合站。

17时44分


张善哲的车停靠在新民市双程堡村东南1.66公里马路一侧,打着双闪。

18时05分


同班司机发现时,张善哲头倒在方向盘上,口吐白沫,大汗淋漓,昏迷不醒,但一只脚却牢牢地踩着脚刹。

18时25分


张善哲被紧急送往北部战区总医院,经脑CT及加强脑CT检查诊断为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医学上达到5级,已无法救治。






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此病瞬间发作,患者会感到剧烈头痛,就像“头要炸开”一样。而张善哲,忍着剧痛,依然将车停稳。




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车毁人亡的悲剧尚不能想象;油罐车爆炸引发的次生灾害更是不能低估。




在现场,车辆正处于S弯道中间,马路只有6米左右宽,两侧长着20年树龄的杨树,一侧树木边是一米多的深沟,一侧树木边是稻田地。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或者停在路中间,一旦发生碰撞或倾翻路沟,极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污染等恶性事故。




油罐车安全了,


年仅51岁的张善哲却再也没有醒来……




而当天上班前,张善哲像往常一样,笔直地站在镜子前梳理头发,这是他以前当兵留下的习惯。临出门时,他说“妈,我上班了”,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留给家人最后的一句话。




向身边的英雄致敬


张善哲的感人事迹在新华社、人民网、辽宁日报等媒体发出后,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无数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写下饱含深情的语言寄托哀思:







“我们大家的榜样,为油田贡献岀了最后一份力,一路走好……”




“向平凡的岗位工人致敬,他们撑起了我们的职业观、道德观,值得我们尊敬!”




“老张的方向盘被他握出了水平、握出了高度、握出了运输人的责任!这种责任和热度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走样!”




“十几秒时间里,刹车、减速、停车,打双闪,能做到这一点特别不容易!”




“关键时刻一个人所体现出的职业操守、道德品质,靠的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紧要关头,张善哲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


张善哲,用他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崇高的职业精神在生命最后一刻,他没有把时间留给自己拨打120,而是在职业敏感性和责任心的驱使下强忍疼痛,用惊人的意志力完成关键操作,保住了油罐车,保护了集体财产和别人的生命安全。




他是怎样一个人?


对于熟知他的亲朋好友来说,这一举动并不意外。




工友陈金玉

“13年从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我们俩都是退伍后到的油田,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用部队的话说,他是一个‘可以放心把后背托付的人’。他为人讲诚信,有责任心,最后关头能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




陈金玉与张善哲共事13年,对他最了解。“全车队有10台重型油罐车。他每天上岗前都主动把车辆挨个检查一遍,哪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处理,13年来从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安全行驶了30余万公里。





张善哲(左)和工友一起工作。




妻子王春丽

“他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


结婚28年,在妻子王春丽的眼里,张善哲一直是个细致体贴的丈夫。




“他生活简朴,每天下班都按时回家,家务活都抢着干,他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王春丽难掩悲伤,声音哽咽地说,“他是出了名的孝子不仅对自己的老母亲孝顺,对待我的父母也是一样。我父亲有病在身,为了方便照顾,他特意把老两口从老家接到了我们身边,这一照顾就是十多年。







支部书记康志昌

“他做了最让人佩服的事”



“经历那么危急的时刻,他很负责任地走了、明明白白地走了,这是壮举,是一个平凡人在生命最后时刻做的最让人佩服的事。”谈起张善哲,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车队党支部书记康志昌一个劲地叹气,“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邻里之间,能伸手时从来就没有往后退过。善哲走了,我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邻居赵力颜

“他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张善哲是个大善人、大好人啊,前后楼的邻居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说话间,邻居赵力颜的眼眶噙满泪水,“去年我不小心把大腿摔骨折了,他听说后立即开车把我送到新民市医院,跑前跑后地照顾我,一直到我出院,这种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媳妇听说他出事了,哭得跟泪人似的。”




邻居徐宪平

“几乎每家每户他都帮助过”


“这几天,一闭眼睛就是张善哲的影子,太想他了。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好的人,感觉就像是自己的亲人没了一样。”提起张善哲,老邻居徐宪平满脸悲伤,瞬间落泪。“我们这栋楼退休职工比较多,几乎每家每户他都帮助过,大事小事不用求,只要知道了肯定主动帮忙。我们小区的自行车棚、石桌石凳都是他在维护,这么好的人咋就没了呢?




提起张善哲,邻居徐宪平(中)满脸悲伤,瞬间落泪。




“中午一家人在饭桌上说说笑笑,晚上人就没了……”





73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王文华,念着儿子给做的最后一顿饭,哭得撕心裂肺:“我的儿,你怎么一句话没留就走了啊?”




11月23日,张善哲出殡,殡仪馆告别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亲人,朋友,同事,邻居、老乡等等来了300多人,大家都想最后送他一程。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想到的仍然是守护车和油。


13年从未发生一起事故,


规范的操作源于日积月累的职业意识,


也许是本能的反应,


却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刹那间的闪光。


他是一名平凡的石油人,


一名平凡的英雄,


他叫张善哲,


像平凡的英雄致敬!


一路走好!




往期精选


资讯 |加油站禁用手机,那为什么可以用支付宝?


资讯 |最新,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地图来了!


揭秘 |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最大的“泄密”案


油价 |油价三连降,今晚重回六元时代!


重磅 |在中国到底谁在卖油?


编辑|杜赛男


素材|人民网 新华社 辽宁日报 辽河油田


责任编辑|杜赛男







END


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微信号:CNPC-online,附上以下二维码。





品牌

<< 31 32 33 34 35 >> 

公众号 • 中国石油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