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看 CAA2021]落实麻精药品管控文件促进麻醉学科发展,听麻醉大咖怎么说?
- 来源:第1医学频道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21年年会于4月23-25日在上海富悦大酒店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
会议期间,人先医疗在富悦1厅隆重举办了以落实麻精药品管控促进麻醉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卫星会。会议荣幸邀请到徐州医科大学曾因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于布为教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熊利泽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卫星会上,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高巨教授作了《落实卫健委麻精药品文件促进麻醉学科发展》的专题报告并介绍了应用人先麻精药品天眼系统(RASS)的体会;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建峰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缪长虹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闵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文起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加强教授、福建省立医院郑晓春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红斌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王云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学胜教授、《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彭云水教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曹汉忠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围绕如何落实麻精药品管控及对麻醉学科的挑战与历史机遇展开了热烈讨论。
回放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回放
曾因明教授致辞
曾因明教授高瞻远瞩,以“巨人激烈的篮球比赛,如果没有科学的比赛规则,可能结果是什么”为导入,提出了麻醉学科的发展需要技术的创新,同时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系统性管理。国卫办医发〔2020〕13号麻精药品管控文件要求必须建立麻醉科书面医嘱,改变麻醉科医生自己医嘱、自己取药、自己给药的历史,再造业务流程,其意义深远,可想而知;同时将进一步促进麻醉科护理团队及麻醉护理学的发展。人先医疗与医护团队并肩合作,为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学科智慧化建设,共同为促进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于布为教授致辞
于布为教授呼吁所有麻醉医护人员,面对麻精药品管理现状,吸取教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高度重视麻精药品的管控,规范麻精药品使用,严格防范麻精药品流弊,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智能化监管水平及相关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精准治疗满足患者舒适化医疗的需求,推动麻醉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巨教授《落实卫健委麻精药品文件促进麻醉学科发展》专题讲座
高巨教授详细解读国卫办医发〔2020〕13号文件中的管理要求,深入浅出分享了麻精药品管控中的经验,建立麻醉科医嘱制度、精准下达医嘱,保证临床需求,杜绝滥用、建立麻醉医生查房制度等。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引进了人先麻精药品管理系统,对麻精药品使用流程包括评估、医嘱、审方、配置、执行和治疗过程等实施智能化信息化可追溯闭环管理。只有借力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才能有效落实麻精药品的管控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学科人才培养,提升麻醉综合服务能力,落实人文麻醉、品质麻醉、学术麻醉,建设智慧麻醉科。
大咖面对面
Face to Face
大
咖
主持人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张建锋教授,也是医院信息科科长,简要介绍了南通市卫健委率先出台了落实国卫办医发〔2020〕13号麻精药品管控文件的考核细则,其中明确:
1
麻醉科必须建立医嘱制,实现麻醉医师医嘱、护士执业分开;
2
麻醉科必须建立查房制、麻醉科会诊制度;
3
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
对南通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主动迎接扑面而来的数字医疗时代!!!提升医疗安全和服务能力,为民办实事!值得点赞!同时也是对麻醉学科的巨大挑战。张建锋教授就此挑起话题。
话题一
依据国卫办医发〔2020〕13号文件要求麻醉科必须迅速建立书面医嘱制度
黄文起教授、熊利泽教授、彭云水教授、张建锋教授
黄文起教授表示麻醉科必须建立围术期全面医嘱制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恢复室已建立书面麻醉医嘱制度,并规范执行,近年来国家对麻精药品的管控的重视,建立术中麻醉医嘱制度已刻不容缓,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高效落实麻醉科术中书面医嘱制度,相信推行麻醉科围术期全面书面医嘱制度指日可待。
熊利泽教授强调推行麻醉医嘱制度有利于创造麻醉医生工作安全环境,促进学科人才前瞻性思维日常化培养的大好机遇。麻精药品信息化全流程管控,为青年麻醉医生提供了安全高效工作氛围,有助于其以患者为中心,系统思维,规范医疗工作,快速提升工作能力及水平,并一再强调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落实各项工作。
彭云水教授谈到国卫办医发〔2020〕13号文件的出台,是加快落实麻醉学科发展的又一契机,结合国卫办医函〔2017〕1191号文、国卫医发〔2018〕21号文,进一步促进麻醉队伍、麻醉护理队伍建设,提升麻醉学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希望广大麻醉医生们要抓住机遇,落实各项工作,共同推动麻醉学科发展。
话题二
依据国卫办医发〔2020〕13号文件要求麻醉科应建立和完善围术期查房制度
刘学胜教授、熊利泽教授、郑晓春教授、张建锋教授
刘学胜教授谈到麻醉科查房是了解患者诉求,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舒适化医疗有效途径,是临床麻醉医生重要工作之一。他深刻体会应用人先智能化技术开展麻醉查房,有效提升麻醉质控质量,提升麻醉医生职业成就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郑晓春教授分享了福建省立医院自引进了人先智能镇痛泵系统后,麻醉医生实时感知患者的镇痛需求,通过麻醉科查房,提高麻醉医生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麻醉学科作为临床医疗的平台枢纽与关键学科,正在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熊利泽教授讲述了早年自己作为麻醉医生时的麻醉与镇痛的工作经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常常会有臂丛麻醉手术病人及家属问起术后何时会感到疼痛?为此,做了100例的临床研究,通过随访查房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疼痛的起始时间,有信心地指导患者做好相关工作。麻醉学已经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对自己长期镇痛医嘱(PCA)负责任的意识需进一步提升;对质量控制的反馈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还有应深刻认识到术后规范查房是人才系统性思维培养的基础土壤;规范的查房是否是麻醉科重要的对外窗口,是学科品牌认知提升日常化、普遍化的重要途径。麻醉医生不仅关注手术期患者的安全,主动开展围术期查房,了解患者需求及治疗效果,通过及时反馈,提升工作质量。号召麻醉医生克服艰难险阻,将麻醉科查房进行到底。
话题三
如何应用镇痛质量指数(AQI)——舒适化指数提升麻醉科管理效率效能
王云教授、闵苏教授、曹汉忠教授、张建锋教授
王云教授分享了科室利用人先RASS生态软硬件中的镇痛泵系统舒适化指数开展工作的体会:舒适化指数中的“平均按压次数”、“镇痛不足率"、"镇痛欠佳率"指标数据综合反映患者的镇痛需求,质控小组处理及时性,以此提升了患者满意度;镇痛泵系统"堵塞自检”功能,对堵塞管路自检,畅通后自动恢复运行,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护满意度。镇痛泵系统及舒适化指数提高了麻醉科的镇痛管理质量,满足了患者的舒适化医疗需求,同时也是科室绩效考核的依据。
曹汉忠教授轻松地谈到:“医疗健康管理正在迎来数字医疗时代,加速推进了舒适化医疗的发展;舒适化指数(AQI)的创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对物联网镇痛泵系统(Ai-PCA)的自动记录的真实客观数据的挖掘应用,实现了质量控制PDCA的日常化、智能化,其对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是可想而知的;咱们科室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之一,实现了绩效分配的智能化,公正高效;上升到理论上讲就是探索了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智能化、数字化,这种与医疗质量直接智能相关的分配关系将极大的推动麻醉、镇痛、麻精药品管理效率,如果更广泛应用,将加速推动麻醉学科创新发展及高质量发展”。
闵苏教授坚定地表达,给咱们留下深刻印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规划,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麻醉科必须通过建立麻醉科书面医嘱制度,完善麻精药品管控制度,人员培养制度等,规范医疗行为,提升麻醉医疗服务质量,促进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会议总结
Conclusion
总
结
熊利泽教授作大会总结
最后,熊利泽教授作大会总结,他铿锵有力,特别呼吁麻醉同仁们要勇于面对挑战,更要抢抓国卫办医发〔2020〕13号文件赋予的历史机遇,知行合一,应用智慧化赋能麻醉学科,以迅速行动落实各项文件管理要求,全面践行舒适化医疗,提高人民群众医疗获得感,提升麻醉学科社会认知度,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加速建设中国特色的麻醉强国,行动!再行动!!!
关注我们
第1医学频道
健康中国观察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健康
-
-
- 千万别做“好女人”:70%脾虚的都是好女人
-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为什么要聊好女人这个话题因为最近看得是真的多 先说第一个患者她真的是严重痰湿体质而且这个痰湿怎么化都很困难 后来问诊时患者告诉我虽然自己外表看似坚强但内心真的压力很大一方面自己是...
- 素问轩
-
-
-
- 前车之鉴:得了白癜风,这些事儿别做了!
- 白癜风虽然难治,但是医学也在发展,其治疗也不再如曾经,大大的提高了康复率。但是仅有科学专业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不做好护理、防止白癜风扩散或者复发的工作,那么再好的治疗也是无用的。白斑缠身后,这...
- 白癜风
-
-
-
- 肢体麻木、无力,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 肢体麻木是指肢体的感觉功能减退或消失的异常感觉。“麻”指自觉皮肤肌肉内有如虫行感,并按之不止;“木”指皮肤无痛痒温冷感觉,并按之不知。肢体无力是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程度可以从不影响日常活动的...
- 人卫健康
-
-
-
- 脱发、脖子痛、失眠……常见小毛病如何应对?丁香医生准备了一份靠谱方案!
- 这届打工人有多惨?前有 996 是「福报」,后有全民内卷化。拼命让自己站在风口上赚钱,拼到不敢生病不敢辞职,然而残酷的现状往往是:钱没给到位,满身小毛病一步到位。不是焦虑性失眠,就是报复性熬夜,逐渐后...
- 丁香生活研究所
-
-
-
- “医生揭肿瘤治疗黑幕”最新进展:涉事企业罚没款165万元!涉事医生暂停执业半年,
- 日前,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官方网站公布了“肿瘤治疗黑幕”涉事医生陆巍的相关处罚结果。记者今日从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了解到,对于陆巍医生的处罚结果为警告并暂停执业6个月,罚款三万元。处罚事由是未按规定告...
- 医学信使
-
-
-
- 曾致9名大学生紧急入院!官方首次明确:不安全!
- 即将到来的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为“承诺戒烟”。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26日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2020》新增加了电子烟的健康危害章节...
- NBTV新闻
-
-
-
- 夏季是脚气高发季节,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缓解?
- 夏天天气一热,人们流汗变得多了起来。稍一运动,不仅是头部和胸口以及后背容易流汗,手脚部位也会出汗。此时人们往往更容易出现汗疱疹以及脚气的问题。汗疱疹还好,本身并不会传染。而脚气就不同了,会瘙痒会散...
- 陪你养生
-
-
-
-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心肌梗死发病率三年中增加了三成!八项危险因素要注意
- 通讯员 沈文礼 记者 柴悦颖今天,杭州“80后”的张先生(化名)在“鬼门关”走了一趟。连续熬夜加班后,张先生早上起来突感胸痛不适,他支撑着身体自行打车来到距离最近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经...
- 杭州日报养生道
-
-
-
- 里程碑!首个KRAS抑制剂今日获FDA加速批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今日,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安进(Amgen)公司开发的Lumakras(sotorasib)上市,用于治疗肿瘤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一种前期全身性治疗。...
- 药明康德
-
-
-
- 我国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数据首次公开,12个问题全解
- 拓展阅读郁琦教授:打破绝经认识误区,激素治疗并不可怕接种HPV疫苗不能等,能约上哪个打哪个这个癌症几乎没有症状,20-30%和遗传有关最全面的阴道炎防治秘籍,你一定要看看!日本性教育短片刷屏:无数网友看到...
- 医者部落
-
-
-
- 吓人!一小伙尿毒症晚期,只因把可乐当水喝?这些事劝你早点知道…
- 本文专家: 朱宏建,北京市健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夏天到了,天气逐渐热起来,大家的空调和电扇是不是已经安排上了?什么,光有这些还不够?那么喝上一杯冰可乐,是不是感觉好极了?如果一杯不够,那么再...
- 科普中国
-
-
-
- 早啊,健康来了![2021.5.29]
- 【北极海冰消融或加速病原菌传播】英国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发表一项生物学研究指出,气候变化造成的北极海冰减少可能会让感染海洋哺乳动物的病原菌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间更频繁地传播。海冰消融等环...
- 宁夏微健康
-
-
-
- 关于MR4.5:靶向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效果是什么?
- 谈及白血病靶向药治疗会多涉及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关于疗效前提需要先了解分子学无法检测的概念,下文进行一一解析。关于MR4.5:靶向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效果是什么?分子学反应(英文缩写为:MR)是一个数量...
- 白血病病友会
-
-
-
- 25-羟维生素D3可能是治疗脂肪吸收不良和肥胖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一种新方法
- 科普Tips: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为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维生素D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维生素D不仅...
- 泰怡康成
-
-
-
- 早读|血压越低越好?舒张压有“下限”吗?
- 高血压的重要性,无须再强调。数据显示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患病人数居首!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推算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数达2.45亿!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人认为“血压低一些,...
- 好医术心学院
-